地理旅行:审美·禅·人生,《为你行走》有感

  

点击上图,采访熊老师,问他:为啥行走?

  董金舍教授是我的大学同学,研究生毕业后去了大学任教,前天发来一篇读了我的游记之后的感想。我看过之后,大受感动。正好第二部《为你行走》就要出版了,一字未改,正好为序吧。并在此向所有关心我的行走记录的人们致以诚挚的谢意。

  地理旅行:审美·禅·人生

——读郭成强《为你行走》有感

董金舍

  QQ传来消息:郭成强出书了,《为你行走》,我赶紧打电话祝贺他,他说这还和我有关,我愕然,他如此这般一说,我才恍然明白。记得4年前,我去青岛找他玩,说话间,他谈起西部旅行,我说,我很想走一趟东西轴线,从山东临淄出发,经曲阜,过商丘,开封、洛阳、·····敦煌,一直到乌鲁木齐。回来走山西、太原,邯郸等。这个东西轴线是中国古代文明活跃地带,认识中国必须从东西轴线开始。结果我庸事缠身没成行,他却孤独一人走了个来回,还出书以志,也许他想独自行走,独自思考吧。

  我要一本来读,读后深有感焉。感想之多,萦绕于怀,不倾泻为文,难以心情平复,返其清净自如之性,故而,不揣冒昧,写己所感所思,聊寄同窗之情,以求有益于大众地理之旅行、地理之学思。

  一、心灵与自然的对话

  何谓“为你而走”?“你”所指者谁?其中大有深意。窃以为,从郭成强投身地理学习和教育事业看,“你”既代表他理想中的“地理学”“地理知识”“地理教学思想”,也指向本书的读者——他广义的地理学生,冀望读者由此领略地理的真面目,从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境界中望穿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恬淡与从容。故而,从旅行的缘起,到孤独一人穿越荒漠戈壁,莽莽苍苍之高原,逶迤盘桓之山间蹊径,到旅行中的沉思默想,再到本书的出版,甚至他的微课程《小熊学地理》,其道一以贯之——在地理天地里开启一次又一次的无涯之旅,探索的脚步永不会停息。为此,“你”又特别地指向作者内心的理想或者梦想,如像徐霞客一样,旅游写成的《徐霞客游记》竟成地理学经典著作,师古以求新,以新而补古,非沉思默想而不能得其道也。听说他又有宏大的计划,去南北极考察,形成以文,继续着他的《为你行走》。

  我想这不是心灵之约吗?遍览全书,莫不是他用心灵在和自然对话,书中的文字是两者的对话实录。“追寻内心的呼唤,不一定要去远方。但去远方却可以听到内心更强力的召唤·····”噫嘻,大千之世界,芸芸之色空,不外乎心灵。心动则万物生化,气象万千。《为你行走》就是一个心灵与自然对话的场所。

  书中有很多文字泄露了他的秘密:“我的旅行,不仅仅是一名游客去看看远处的风景,体验异域的风情,更是为了了解世界······更是为了凭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心灵思考这个世界·······而是要分享自己与众不同的所见所闻和旅行心态。”他不是“到此一游”的匆匆过客,他是一个体会者、思考者、引领者、传播者,是一个天真的老师,以分享知识为至乐者。它通过赋予地理现象以灵性,以价值,以活生生的体验,使地理对象契入人的心灵,与自然对话,发现自然之美,这就是更高层面的地理审美范畴了。

  大众学地理,知地理,常从地理知识着眼,关注自然物象与人文表征的空间存在与分布状态,其实,地理学习之于社会大众,还有更重要的一层——地理审美。著名人文地理学家段义孚非常重视地理审美之现场感。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其谁探幽入微,详达于言?其必曰,美自体悟之,人须在场景中,与场景全身心的对话,受、想、行、识全面与场景交流,才能体味场景、场所的价值,赋予场景以意义。这实际上是地理(人文和自然)审美的问题,地理老师具有发现畅达地理之美的责任。课堂上,孩子们学的是知识,抽象而一般的知识抽离了其鲜活的本质,使我们对地理现象的认识有残缺,不圆满。唯其置身于场景,与其进行深入对话,才能体悟地理之美。通过体悟地理之美净化人的心灵(如西藏湛蓝纯净的天空,皑皑雪山、莽苍雪原,布达拉宫、寺院僧侣信众),培养其向善而行的积极品格,不是教育的真正目的吗?这种审美实际上是人人需要,不因是否学地理而有差别,因此,地理审美思想、方法的教育更基础,更普遍。在这个意义上,身为地理老师,自己把审美体验写出来,有助于学生之地理学习,不啻为一种绝佳的探索。

  二、触摸地理的禅意

  地理不是生硬冷漠的自然与人文表象,它是有情感的、有灵性的存在。中国诗歌、中国绘画大都离不开地理事物,呈现出鲜活的地理审美情感与哲思。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即是。范仲淹之《岳阳楼记》寄忧乐情怀于洞庭山水之间,借景而抒情,心物浑然一体,使人在环境中体悟存在的价值与意义。“温柔敦敏,诗教也。”若从地理审美出发,比兴诗情,收在人格情操之达成,其美用何可胜言?

  《为你而行》从临沂写起,讲述他和座名城的因缘故事,沂河救人之惊魂,于家糁汤之余味悠长,读来亲切感人,人生之思考油然而生,皭然而明。登蒙山趋访孟良崮,缠绵于运河济宁而望祉运河之大观,过黄河而奔鹤壁,下云梦鬼谷而进桃花峪;深祭敬拜炎黄二帝,过崤山而登临三门峡。穿山而过秦岭,转武当山,登华山,走黄土高原而趋宁夏,经河西走廊而穿天山南北·····所过之处,虽为逆旅之人,天涯过客,其行也,或缓或急,或庄或谐,或月明星稀,或狂风怒号,或天高云淡,或惊心动魄,但通过心灵与景色之交互而结缘,缘起而生妙笔,妙笔而生诗意,诗意而养品格。若郭孤独一人之旅行,于旷宇长宙之间,空间是如此之宽广,时间是如此之悠长,念天地之悠悠,纵不至潸然流涕,也难免兴起人生之玄想。

  读郭氏《为你而行》,字里行间莫不有诗情弥漫着。孤独一人,万里走单骑,一路行来,无不以诗意般的语言与自然孤独、快乐的对话。时而穿行于荒原大漠,瞩望皑皑雪山连绵;时而容与于山川,流眄于森林草原;时而漫步于城郭乡村,目睹饱经沧桑的牧人;时或惊悚于传说,时或闲心与碧波之阜。其心放纵于自然,如野马之脱缰;其词,或婉或恣,切物而近思,达情而赋志,虽非达于格律,无风骚之格式雅言,而终不失诗意之本。

  地理·禅,我萌发了这个样一个概念,似可较为准确地表达郭氏的孤身万里之行直到著作面世全过程。禅,单人的静默以明心见性,禅机闪现即见真如本性,它又不离生活,所谓担水砍柴无非妙道,看一切如如自然。地理物象,千变万化,花开花落几度春秋,沧海桑田多少轮回,只有心灵去触摸,才成地理禅。似乎一个人远行,遍览、沉思与回望,才激发禅意。郭氏从筹划、出行、昼行夜想、下笔如神,韵味悠远,似有文字般若之大智,若非从心底照见“地理之性”,当不至于绚丽如此。所以,真正的地理审美必须是个人与自然的对话,用真心观照自然环境,才能获得无比的幸福与快乐。中国诗、中国画,文人骚客,大多以看似孤独之心与自然对话为特色。我感到,以地理为学者,本应是地理禅的引领者,可遍览诸学人,能以地理禅意显者,鲜也。

  愚以为,郭氏之作触摸到了“地理的心灵”。余秋雨先生作《文化苦旅》一书,亦是孤身一人在历史的天地间上下求索,故有禅意之心灵,它更倾向于历史与人文的深切洞察,表达了中华文明的沧桑与无奈,透视了文化的波澜曲折,应生于中华文明复兴之天时,可地理是其叙述的舞台与背景。而郭氏之作,虽稍逊于余氏言辞之华丽准切,而就舞台本身之发凡,描写舞台的兴衰变幻及它对人生活动之眷恋,情趣蕃然而生,悠然而长,卓然而立也!身为地理教师,投身于地理,夙兴夜寐以触摸地理之心灵,莫若于斯为大!

  三、人生与社群中的地理

  地理学分支为人文地理学和自然地理学。最早,HUMAN GEOGRAPHY有翻译为“人生地理学”,后来以“人文地理学”代而通用。人生地理学有一种“humane”的温文尔雅,温柔敦敏。人文地理学感觉太高大上,与人生有疏离感。人生地理学似乎更贴近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从修身契入,齐家治国平天下,反身而诚,仍然照料现实的人生。在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时代,是要作一番回向反思,提及人生地理学了。

  地理不外于人生,人生离不开地理,甚言之,人即地理之一端,只是人的意识起用,自外于环境,形成人与环境对立之形,忘记人之本初,是一切烦恼灾难的根源。郭氏《为你行走》,其所观自然风物,山川原隰,平湖流沙,雪山戈壁,莫不有人生的关照和参与。因人生的活动而变得生动活泼,所以说“人生中的地理”,是强调人生的价值是地理的指向。如他描写沙坡头一节,特意插图“羊皮筏子”,显然具有原生态的意义,是人对羊皮无用之用的幡然醒悟,乐在其中也。

  读书评论,总要指出其不足,才成圆满。若说有所不足,是彰其所长。因其所长于此,故所短于彼。《为你而行》精于个人对地理知识之深察洞见,短于社会大群于地理环境拼搏与抗争,或者说,仍有地理老师传授知识的深深情节,而对于人类社群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的历史考察较少涉及,所以,其文有行云流水般的感觉,如片刻的剪影,一时的记忆,如山间清溪,汩汩流淌,沁人心脾,但流过之后,往往了无痕迹,若悠悠白云空中飘过。

  我们所说的“人生中的地理”,必须有时间上的长度,不是一时一刻,不是一代一辈人,而是天长地久,世代绵延,因此上升到社会群体,进而扩大到人地关系,天人关系。若此,文化方可绵延不绝,文明相续不断。倘若于一时之间,方寸之地,探幽绵长人生中的地理,使地理更贴近人生,贴近历史,更加丰满有趣,读来既有行云流水的畅达,又有斧凿刀刻的深邃,则更有意义,更有兴味,影响更广,读者云集,不是更有人生的味道?

  综上,愚以为,《为你行走》不失为一本特色鲜明的旅行记,作者的身心与地理物象融为一体,言为心声,言简理当。近闻郭氏有计划遍游世界,续写《为你而行》,随心而行,为地理而奔波远方,钦慕不已也。有言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窃寻思,若能读读他的书,不也相当于行了万里路了吗?慵懒之人,岂可与言地理之美哉?

  看来,自己还是要动身走起了。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不感兴趣

不感兴趣

  • 广告软文
  • 重复、旧闻
  • 文章质量差
  • 文字、图片、视频等展示问题
  • 标题夸张、文不对题
  • 与事实不符
  • 低俗色情
  • 欺诈或恶意营销
  • 疑似抄袭
  • 其他问题,我要吐槽
请勿重复提交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将会减少此类文章的推荐

投诉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未输入评论内容
该评论已关闭!
  • 最新评论

扫一扫
手机上看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