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试教育”是个原始社会

  在一个原始人的世界里,你率先造出了一把机关枪,你就能吊打全世界,碾压全世界。

  1、中国围棋曾经是个原始社会

  民国时期,日本28岁的四段棋手高部道平来中国旅游,顺手横扫半个中国北方的围棋界。

  当时的总理段祺瑞实在是被气晕了啊,立马广发英雄帖,找出全中国最顶尖棋手,在南京展开车轮大战,结果呢,通通被高部道平让两子“吊打”击败,打得溃不成军。

  高部道平笑着告诉段祺瑞,我这个才是个四段啊,我们国内,五段以上才是高手,九段棋手,那可是我一辈子不敢企及的的高度。

  那个时候,日本围棋界有着整套的段位升级、正式赛制、职业化,而中国围棋界,还是一个粗糙原始的世界,训练手段就是自家琢磨。

  中国围棋界被一顿爆打,羞愧难当,只能放下身段,全盘接受日本人的训练方法,还送很多小朋友去日本留学。

  后来,一个叫吴清源的中国孩子,在日本职业围棋体系下,成长为一代围棋之神,把所有的日本高手都打降了级,史称“昭和棋圣”。

  2、古典音乐也曾是原始社会

  上个世纪30年代,阿尔弗雷德是世界上最牛逼的古典音乐家,他演奏的《肖邦24首练习曲》,被当时的世界乐坛惊为天人,公认是全世界最最顶尖的经典演绎。

  幸运的是,那时留声机已经发明了,我们有幸听到了当时乐坛上最牛逼的演奏典范。

  然而,到现在已经变成了反面教材的典范了——演奏得实在是太垃圾了。

  有个说法,当年的大神阿尔弗雷德穿越到今天,参加中央音乐学院的入学考试,他的弹奏技巧是根本过不了关的,不可能被录取。

  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很简单,那时音乐界只算是个原始社会。

  最近几十年,人类在音乐演奏的训练方面,拥有了近乎完美的高效训练方式,使得今天能考进音乐学院的任何一名普通学生,也比80多年前的顶尖大师强得太多太多。

  3、英语教育是个原始社会

  我们这一代人,几乎都有学英语的痛苦记忆。

  花了无穷多的时间和精力,承受了无数的煎熬和苦痛,背单词、做阅读题、背范文,勉强通过高考,又拼命搞过四六级,完了到最后,还是听不懂、说不了、用不了。

  这是一个多么悲伤的故事。

  然而,现在真的不一样了。虽然公立学校还是傻乎乎的按照课本和教学大纲,从ABC开始记单词,听说读写一起教,但是,毕竟语言科学已经开始慢慢普及,好多孩子在家成功启蒙了,还没到小学开始上英语课的年龄呢,就已经一口流利的英语,听说交流毫无障碍了。

  (嗯,我家米米还没达到这个水平,但现在听原版哈利波特的英文故事音频,可以理解并听得津津有味了,我也挺满意了。)

  很显然,上面说的那群孩子已经掌握了新时代的机关枪和“高科技”,开始对英语学习的原始社会进行了“吊打”和“碾压”。

  未来,不管是中考、高考也好,职场创业也好,都可以轻松占领制高点了,还可以腾出许多时间来对付数理化或健身旅游啊。

  多爽啊!

  公认的英语启蒙大致步骤:

  第一步:磨磨耳朵,熟悉一下新语言。

  第二步:有效输入,理解一下新语言。

  第三步:分级阅读,使用一下新语言。

  对英语的学习方法,说得已经实在太多,无需再说,接下来我们要考虑的问题应该是:既然英语应试教育是个原始社会,那么——

  其他科目是不是原始社会?可以吊打吗?

  4、语文教育也是原始社会

  语文怎么学呢?以前我们谈到的两个方法:海量阅读、海量写作。

  就这么简单吗?

  当然不可能。否则为什么那么多人拼了命在高考中也拿不到高分?为什么许多人到了大学毕业都写不出象样的文章,毫无文学素养?

  首先,你想要海量阅读,就必须痴迷阅读啊,如果你不喜欢,哪里有动力进行海量阅读,思想和灵魂怎么接纳那些浩如烟海的文字?又怎么沉浸在文学的殿堂里持续成长?

  我拿来罗尔德达尔系列小说,捧过来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中文版),但这些翻译作品终究还是隔了一层,小朋友还是不太感兴趣,“你读给我听,我不读”,好吧,我在犹豫着是不是把金庸的“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捧出来呢?或者古龙的“楚留香”?(孩子妈怒喝道:你滚,7岁女孩怎么可以看这个?)

  真的不可以吗?我倒是不觉得,只要孩子真能看进去,能沉迷,能痴迷,那就是善莫大矣。说真的,不少7岁孩子已经开始看三国、西游、水浒这些“成人小说”了,现代华人世界里最伟大的武侠小说系列怎么就不能看呢?

  更何况金庸老先生确实是名家手笔,学贯中西,有趣有用,又有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跟他学中文,有什么不好的?

  但愿小朋友能沉迷武侠小说世界……

  等一下,是不是沉迷小说,语文水平就好?

  仍然没有那么简单,我上学那会儿,没有什么王者荣耀,也没有什么其他娱乐,男生看武侠,女生看言情,看得天昏地暗的,但好象也没看出什么文学家或作家呀?

  其实,我们语文教育之所以落后,最重的一点就是:没有分级阅读。

  其实,中文阅读世界里,至少可以分成以下几级(我随意分的,意思一下就行):

  1、启蒙级:各种绘本、简化的童话故事、故意萌化了逗小孩的“儿童文学”。

  2、入门级:各种通俗小说,武侠小说,言情小说。包括金庸古龙、JK罗琳翻译版。

  3、进阶级:各种世界名著、中国四大名著(西游、三国、水浒、红楼啊)、其他经典文学、有一定思想深度的非虚构类书籍。

  4、高手级:各种史学书籍,比如《史记》、《三国志》、《资治通鉴》等

  看看我们的语文教育,从小学一年级学到高三,学了整整12年,有几个人的阅读能力达到了“高手级”?或者达到“进阶级”?高中生能把中国四大名著读完的有几个呢?

  所以说,仅仅阅读这一块,学校的语文教育恐怕也是一个原始社会,不是吗?

  象英语一样,这就给了我们“吊打”语文的机会。你说,小学生为什么就不能通读《史记》呢?为什么就不能看懂《资治通鉴》呢?

  有这样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素材,又何愁作文写不好呢?你照着《项羽本纪》的雄浑笔法,模仿一篇励志小故事,那就是让太史公来做你的作文老师哦,还担心什么作文不好呢?

  象英语一样,要“吊打”语文,就千万不能按照学校的大纲磨磨蹭蹭地在原地打转。

  跳过“启蒙级”以后,认得足够多的字以后,就应该直接冲到“入门级”的通俗小说去,让金庸古龙领上大路;

  再跳到“进阶级”的四大名著去,让吴承恩罗贯中带上台阶;

  再跳到“高手级”,让司马迁陈寿带着,去体会中文世界的巅峰之美。

  具体怎么做,我们以后慢慢探讨。

  5、高考越难越好

  除了语文和英语外,数理化、政史地的应试教育是不是原始社会呢?我相信也是!甚至问题更多,“吊打”它们的机会更多。

  如果咱们把这些科目狠狠的都“吊打”了,高考是不是就不再可怕了。

  总有人吐槽说,北京的高考试卷多么简单,咱们各个省份的试卷多么难啊。

  其实吐这种槽是没脑子呀,别傻呀,我们的考卷就应该越难越好啊,录取率摆在那儿,如果你的试卷搞得简简单单,个个都上700分,最后谁上985高校,谁上清北名校?

  分数没有区分度了,不靠分数来选人,最后只能靠权力、靠金钱、靠关系,或者靠“某种素质”,“某种素质”你以为就不用钱来培养?

  任何“素质”,才艺还是口才,领导能力还是科研能力,统统都是金山银山堆出来的。

  所以说在北京高考简单就很好吗?未必。如果你不是达官贵人,只是工薪阶层或中产阶层,你的孩子考得高分又有什么用?如果分数都差不多,清北名校凭什么录取你的孩子,而不录取外交部的孩子、商务部的孩子、世界五百强高管的孩子、央企高管的孩子……

  相比而言,地方省份只看分数反而比较好。

  只要我们还能狠狠吊打应试教育,能把各个科目的150分的满分都考到148分,然后管你什么家里又好又厉害的,都不能阻止我们到名校里坐一张书桌,分享一点资源,是吧?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