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奠定语文学习的基石—— 现汉语法
概述
语法就是讲用词造句的法则与原则。它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词法,讲词的分类以及词的语法特点和用法;另一部分是句法,讲词与词的组合,句子的构成以及句子的成分和类型。
一、词类
词类指的是词在语法方面的分类。
现代汉语的词可以分为2类:实词:意义较实在,能独立充当句子成分;加上一定的语气语调,一般可独立成句。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代词和量词;虚词:不能独立充当句子成分,除了叹词和个别副词,一般不能独立成句,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和叹词。
名 称 |
概 念 |
举 例 |
名词 |
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的实词 |
1、表示专用名称的叫做“专用名词”,如云南、上海。 2、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做“抽象名词”,如范畴、思想。 3、表示方位的叫做“方位名词”,如上、下、左、、东、西、南、北、前面、后边。 |
动词 |
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 |
1、有的动词表示一般的动作,如来、去、说。 2、有的动词表示心理活动,如想、重视、注重、尊敬,这样的动词前面往往可以加上“很、十分”。 3、有的动词表示能够、愿意这些意思,叫做“能愿动词”,如能、应、肯、敢、得(dei)、能够、应该、应当、愿意、可以、必须,这些能愿动词常常用在一般的动词前面,如得去、能够做、可以考虑、应该说明。 4、还有一些动词表示趋向,叫做“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进、出、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过来、过去、起,它们往往用在一般动词后面表示趋向,如跳起来、走下去、抬上来、跑过去。 5、“是”“有”也是动词,跟一般动词的用法一样,“是”也称为判断动词。 |
形容词 |
表示事物的形状、样式、性质等 |
如多、少、高、胖、死板、奢侈、胆小、丑恶。 |
数词 |
表示事物数目的词 |
如一、二、两、三、七、十、百、千、万。 |
量词 |
表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 |
汉语的量词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 1、名量词表示事物的数量,又可以分为单位量词和度量量词。单位量词表示事物的单位,如个、张、只、支;度量量词表示事物的度量,如米、千克、伏特、欧姆、立方米。 2、动量词表示动作的数量,用在动词前后表示动作的单位,如次、下、回、趟、场。 |
代词 |
能代替实词和短语;代词同它所代替的或指示的实词或短语的用法相当,它所代替的词能充当什么句子成分,它也能充当什么句子成分。 |
1、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的名称。如:我、你、您、他、我们、你们、咱们、自己、人家、大伙。(自己能和其他代词连用,起强调作用。如:我自己、你们自己。) 2、疑问代词:用来提出问题。如谁、什么、哪(问人或事物),哪儿、那里(问处所),几、多(问数量),多、多么(问程度),怎么、怎样、怎么样、(问性质状态),什么、怎样、什么样(问方式行动)。 3、指示代词:用来区别人或事物。如这、那(指人或事物),这儿、那里(指处所),这会儿、那会儿(指时间),这么、这样、这么样、那么、那样、那么样(指性质、状态、方式、行动、程度),这些、那么些(指数量),每、各(指所有的或全体中任何一个),某、另、别(确有所指,未说明哪一个)。 代词一般不受别的词类的修饰。代词同它所代替的或指示的实词或短语的用法相当,它所代替的词能充当什么句子成分,它也能充当什么句子成分。 |
副词 |
表示动作或性壮的程度、范围、时间、频率、情态、肯定、否定、语气等,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做状语 |
表示动作或性状的程度、范围、时间、频率、情态、肯定、否定、语气等,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做状语。如就、马上、十分,只有“很”“极”可以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做补语,如高兴得很。 |
介词 |
介词总是同其他的词组合在一起,构成介词短语,做定语、状语和补语。 |
如把、从、向、朝、为、为了、往、于、比、被、在、对、以、通过、随着、作为。 |
连词 |
用来连接词、短语、句子乃至段落的词 |
如和、及、或者、或、又、既。关联词语可以看成是连词,如因为……所以、不但……而且、虽然……但是。 |
助词 |
附加在词、短语、句子上表示一定的结构关系、附加意义或语气的词 |
一类是结构助词,如的、地、得、所、似的; 一类是动态助词,如着、了、过; 一类是语气助词,如啊、吗、呢、吧、呀、哇。 |
叹词 |
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的词 |
如喂、哟、嗨、哼、哦、哎呀。叹词总是独立成句。 |
拟声词 |
模拟声音的词 |
如呜、汪汪、轰隆、咯咯。 |
其中几个难点的一点具体分析:
①区分名词和动词
除表示方位的名词外,名词这边一般可以直接用数量词修饰;而动词一般不能直接用数量词修饰。例如:可以说“三辆车”、“一封信”,但不能说“一圈跑”、“两下看”。
名词一般不能用副词修饰,而动词能用副词修饰。例如:不能说“不桌子”“不书”,但能说“不笑”、“不听”、“不喜欢”、“不讨论”。
名词一般不能重叠,但有些动词可以重叠使用。例如:看看、听听、想一想、讨论讨论。
名词后面一般不能加动态助词,但动词后面一般可以加动态助词“着、了、过”。例如:看着、听着、拿了、吃过。
②区分动词与形容词
用“很”区分动词和形容词。除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可以用“很”来修饰以外,一般动词均不可用“很”来修饰。例如:不能说“很跑”、“很思考”、却可以说“很美丽”、“很纯洁”、“很精神”。
用重叠形式来区分动词和形容词。双音节动词的重叠形式一般为ABAB。例如:漂漂亮亮、轻轻松松、干干净净。
用能否带宾语来区分动词和形容词。动词后面一般可以带宾语(不及物动词例外)。
③区分介词和动词
动词在句中常作谓语,能单独回答问题,介词则不能。例如:“他在教室吗?”“在”。这里“在”可以用来单独回答问题,因此是动词。“他在哪儿学习?”“在教室。”这里“在”不能单独用来回答问题,因此是介词。
动词可以重叠,介词不能。例如:可以说“想想、看看、听听”,不能说“向向、在在”。
二、短语
短语又叫词组,是由词和词组合而成的语言单位。这种组合关系是给词组分类的依据。短语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并列短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动词、形容词组成。如:调查研究,你们和他们,省,市,县,等等。
②偏正短语:由名词中心语或定语或由动词、形容词中心语和状语组成。如:我的老师、一个同学、勤奋的女生、一孔之见,仔细地看、突然听到、特别快、相当好,等等。
③主谓短语:由主语和谓语组成。如:阳光灿烂、心情舒畅、人声鼎沸,等等。
④动宾短语:由动词和宾语组成。如:歌唱祖国、顾全大局、做作业、是散文、喝凉水等等
⑤动补短语:由动词(形容词)和补语组成。如:看清楚、做得完、住一宿、跑得快、红透了、富得冒油等等。
此外,还有复指短语(如:首都北京)、连动短语(如:画蛇添足)、兼语短语(如:引狼入室)等。
三、句子
(一)句子知识要点
1.什么是句子
句子是由词或词组构成的,是具有一定语调并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运用单位。根据用途和语气,句子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根据结构可分为单句和复句。这里向大家介绍的是单句,以及划分单句的成分。
2.句子成分的名称及符号
名称:主语、 谓语、 宾语、 定语、 状语、 补语。
符号:( ) [ ] < >
①句子的基本成分是:主语、谓语、宾语。
补充成分是:定语、状语、补语。
②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之间可用‖划开。
3.(1)划分句子成分,首先要研究主语、谓语、宾语。
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
谓语:是陈述主语,说明主语的,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
宾语: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问题。
句子一般有两种情况:写人、写物(写事、写物)。
①写人格式:“谁”+ “干什么”
②写物 格式:“什么事”或“什么物”+ “怎么样”
(2)划分句子成分,还要抓住枝干(定语、状语、补语)
定语:在句子中起着修饰、限制主语或宾语中心语的作用。
状语:修饰、限制谓语中心语,一般在谓语中心语前面,有的在句子最前面,交待时间、地点、范围、情况等。
补语:对谓语中心语起补充说明作用,一般放在谓语中心语之后。
4.划分句子的口诀:
句子成分要划对,纵观全局找主谓。主前定状谓后补,谓前只有状地位。“的”定“地”状“得”后补,宾语只受谓支配。
5.划分句子成分示例:
示例:
1、鲁班是(我国古代春秋时期一位著名的建筑)工匠。
主干:鲁班是工匠。
2、(那个时候的)(社会)生产力[还][十分]落后。
主干:生产力落后。
3、蔡伦出生<在一个贫苦的铁匠家里>。
主干:蔡伦出生。
四、病句
高中阶段,大家遇到的病句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掌握好了句子的语法结构,对辨析并修改病句有很大的帮助。
利用语法结构分析处理病句问题
碰到一个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找出它的主干,不仅有助于弄清句子的基本结构,准确理解它所表达的意思,而且有助于检查句子的结构和句子成分的搭配有没有毛病。例如:
①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另一个强有力的证据。
②今天的青年担负着在本世纪把我国建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把第一句的所有定语、状语都压缩掉,剩下的主干是“发现提供证据”,可以看出,这个句子的结构是完整的,句子成分的搭配是合理的;第二句的主干则是“青年担负建成强国”,很显然,句子的结构是不完整的,谓语中心语“担负”和“建成强国”不搭配,“担负”后边一般要有“任务”“使命”“责任”等词语作宾语或宾语中心语。这个句子缺少这类词语,因此使人觉得话没有说完。
1、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
①江西贵溪县一头原本默默耕田的母牛,最近因勇斗野猪救主人而被广为流传。
②蚂蚁治疗类风湿专科门诊开诊不久……小小蚂蚁的神效开始走向世界。
③冬季天寒,乘客迅猛增大。
分析:
上面三个病句都犯了主谓搭配不当的毛病。此类病句可用缩句去来检测。如病句一紧缩后的句子主干为:母牛被流传。这明显不对,被广为流传的应是母牛的故事。病句二也可缩减为:神效走向世界。“神效”只能震动或传遍世界,用“走向”来搭配不妥。病句三的错吴更加明显,“乘客”不能增大,增大的是乘客的数量,所以在“乘客”后加上“流量”二字即可。
(2)动宾搭配不当:
动词与它所带的宾语之间的关系表现为施动者与受动者之间的种种复杂关系。通常的动宾搭配不当有以下几种情况:
⑴一动词带一宾语:
①广东湛江市举行首届教育艺术节。
②据广州中心气象台资料显示:广州市创1984年以来广州春节的最高气温。
前一句应把“举行”改为“举办”,后一句中“创”与“气温”明显不搭配改为“创1984年以来广州春行的气温最高记录”。
⑵一动词带多个宾语:
①在娘娘庙前感受了旺盛的香火和虔诚的气氛。
②他们之所以激动,是因为他们终于看到了他们经历过的、听说过的、想象过的感受和状态。
这两句中作宾语的名词短语只有一个可以和该动词搭配。①应改为:在娘娘庙前目睹了旺盛的香火,感受了虔诚的气氛。②应改为:他们之所以激动,是因为他们终于感受到了他们经历过的、听说过的、想象过的心情,看到了他们经历过的、听说过的、想象过的状态。
⑶定中搭配不当:
①这里大有藏龙卧虎的人才啊!
定语“藏龙卧虎”与中心语“人才”搭配不当。“龙”、“虎’嘟比喻人才,再去修饰“人才”便重复了;且“藏”、“卧”含“有”之意,与谓语重复。可改为:这里真是藏龙卧虎之地啊!
⑷状中搭配不当:
①人们众口一辞地认为……
“众口一辞”与“认为”搭配不当。“众口一辞”显然是形容人们说话,这里却用来修饰“认为”这一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不妥。改为:人们众口一辞地说……
2、成分残缺
成分残缺有主语残缺、谓语残缺、宾语残缺等。
(1)主语残缺
①老陈严肃而诚恳地说:“说实话,那些越是年轻的时候有一腔热血,到岁数大了,就越是不愿承认自己老了”。
②蒙古族同胞长期生活在马背上,随身携带精制小刀,既可以用来宰杀、切割牛羊的肉,肉烧熟了,又可以用它作餐具。
①缺主语,应在“一腔热血”加“的人”。②“既可以用来……”主语应该是“小刀”。可将“随身携带精制小刀”改为“随身携带的精制小刀”。
更多的是由于使用介词不当而导致主语残缺。
③在这部作品中,并没有给人们多少正面的鼓励和积极的启示;相反,其中一些情节的负面作用倒是不少。
④观摩了这次关于农村经营承包合同法的庭审以后,对我们这些“村官”的法律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③介词结构“在……中”使句子缺主语,应把“在这部作品中”改为“这部作品”。④介词“对”的使用使句子没有了主语,删掉“对”,“我们”就是主语。
(2)谓语残缺
①他就主动参与社会灾害性事故处理,化解风险,安定社会生活的责任。
②一天,炮一连炊事员朱柯忠在去炮兵阵地的路上,突然有一个打扮成采猪草模样的人迎面向他走来。
①在“参与”前加上“承担”。②在“突然”之后加上“发现”或“看见”,作谓语。
(3)宾语残缺
①依据纪律处罚办法,决定给予该队员停止参加今年余下所有甲级队比赛资格,并罚款人民币4万元。
②法律专家的看法是,消费者当众砸毁商品只是为了羞辱或宣泄自己的不满。
①缺宾语中心语。应在“4万元”后加“的处罚”,与“给予”搭配。另外,“停止参加今年余下所有甲级队比赛资格”还有毛病,应把“停止”改为“取消”。②的谓语是并列短语,其中一词“羞辱”缺少宾语,应改为“羞辱厂家或宣泄自己的不满”。
3、成分多余
(1)主语多余
①我这次考不好的原因是因为我没有按老师的要求仔细审题。
②老舍的写作风格总是和人民同甘共苦、风雨同舟的。
①“原因”与后”因为”重复,因去掉一个。②应去掉“风格”。
(2)谓语多余
①上次从你院借来的讲义,正在进行打印,上课前可以发到学生手中。
②篮球场上十位队员正在激烈地打比赛。
①“进行”多余,应去掉。②“打”多余,应删去。
(3)宾语多余
①法国著名小说家巴尔扎克以毕生的精力完成了小说总集《人间悲剧》的编写。
②今天,我来到扬州瘦西湖的地方,游览了白塔、钓鱼台和五亭桥等风景点。
①“的编写”多余,应去掉。②“的地方”多余,应去掉。
(4)附加成份多余
①那里有肥沃的土地,有丰富的各种矿藏。有布满无数珍宝的山村。
②判断是肯定或否定某一事物是否具有某种性质的思维形式。
③漫山遍野到处都是水果:梨呀、苹果、柿子……
④为精简字数,不得不略加删改一些……
①“的各种”多余,应删掉。②“是否”多余,应删掉。③“漫山遍野”与“到处”,最好删掉“到处”保留“漫山遍野”,更具强调意味。④“一些”与前“略加”重复,删掉。
4、语序不当
句子成份的顺序不当可能造成不同的限制关系,引起表意的差异,有的虽不引起表意差异,但也不符合句子成分的排列规律。
①故宫博物院最近展出了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
②各地各部门都把改善民生、保障民生、重视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和出发点。
①这“文物”究竟什么时候”出土的”?应将“新出土的”移至“展出了”后。②应该是先“重视”后“保障”再“改善”。
5、结构杂糅
表达时因既想用这种句式,又想用那种句式,结果造成将两种句式放在一起说,半截转向的现象,即结构杂糅。
①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党的领导干部,办事、想问题,都要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②古往今来。谁也不否认有伟大成就的天才,都是具有刻苦勤奋的精神。
③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生存》,作者是一位蛰居海外二十多年的加拿大籍华裔作者之手。
④你不认真学习,那怎么能有好成绩是可想而知的。
①后半截是“从……出发”和“以……为出发点”两句式的杂糅。可去掉“从”。②谓语部分是判断句和陈述句杂糅。可在句末加“的”,形成“是……的”强调型结构,也可去掉“是”。③是主谓谓语句和动词谓语句杂糅而成,可去掉句末的“作者”。④是反问句和陈述句杂糅,应去掉“可想而知”并在“成绩”后加“呢”。
6、语意不明
语意不明有两种类型:
“费解”指一句话不知道怎么讲;“歧义”是一句话有两种理解意。
(1)费解
①到北京参观奥运村及新改造后的“地铁”是我这次旅行的归途。
②从六十岁到九十九岁的老太太被特许坐着车子参加游行。
①“参观”怎么会是“归途”?作者的意思是说“……是我预定在归途中要做的事。②从字面上看,好象59岁以下和100岁以上的都没有坐车参加游行的权力。作者的意思大概是“60岁以上的”。
(2)歧义
①介绍菲律宾的一种权威著作。
②校长、副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出席了这届迎新会。
①可以解释为“介绍──菲律宾的一种权威著作”,也可以解释为“介绍菲律宾的──一种权威著作”。②是“其他学校的领导”,还是“学校的其他领导”。
7、不合逻辑
这里要先界定一下病句中所说的“不合逻辑”的外延。首先,“语法不是逻辑”,例如“白马不是马”,这个句子结构是正确的,从逻辑的角度分析是正确的,“白马”概念和“马”概念是种属关系。但从语文字面的意思角度看“白马”应该是“马”才对。其次,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有些话虽然用严格的逻辑眼光来分析有点说不过去,但大家都这么说,都懂得它的意思,交际双方毫无误会,站在语法的立场,就不能不承认它是正确的。例如“好不热闹”,按说该是很不热闹的意思,但实际上等于“好热闹”,甚至程度还要加深。以上两种都不属于“不合逻辑”。
这里的“不合逻辑”指的是句子的意思在事理上讲不过去。例如“学习有态度与方法之分”。这句话形式上跟“生物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分”是一样的,但“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加起来等于“生物”,而“态度”和“方法”加起来不等于“学习”,所以这句话就是“不合逻辑”。不合逻辑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自相矛盾、范围不清、强加因素、主客倒置。
(1)自相矛盾
①过了一会儿,汽车突然渐渐地停下来了。
②这增强了中国人民与侵略斗争的无比力量。
③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④我国有世界上没有的万里长城。
①“突然”和“渐渐”矛盾。②既然已经“无比”,如何还能“增强”?应删去“无比”。③既然“幸免”,自然是没有死,怎么能说是“死难中的一个”?改为“多少人死难了,他是幸免的一个。”④“有”与“没有”矛盾,改“没有”为“唯一”
(2)范围不清
①从事业的发展上看,还缺乏各项科学专家与各项人才。
②他们一面拚命地向上爬,一面又不免跌落深渊。
①各项人才包括科学家,不宜并列,该说“各学科的专家与其他人才”。②“一面……一面……”表示两件事同时进行,句中的两件事显然不是同时的,应改为“他们虽然拚命向上爬,但是终不免跌落深渊。”
(3)强加因果
①最近我这位朋友去了一趟南方回来,结果他的思想依然如故。
②因为他来自北方,思想根本上还是旧的一套。
①去了南方回来思想变了,可以说是去了一趟南方的结果,现在“思想依然如故”,怎么能说是去了一趟的“结果”?②为什么来自“北方”思想就旧?
(4)主客倒置
①在那个时候,报纸与我接触的机会是很少的。
②去年的学习情绪和今年比较起来大不相同。
①应该是“我和报纸的接触”。②我们比较一先一后两件事,一般总是以后者为主体,应是“今年的学习成绩和去年……”。
8、方法小结
1、了解病句的几种常见类型,特别是《考试说明》中指出的几种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要熟悉改病句的常规方法。
2、修改病句的目的是为了使句子表达准确,语句明白无误。修改病句时,必须保留原意。
3、从语法角度入手,抓住句子主干。无论是单句、复句,抓住了句子主干,也就抓住了句子的基本意思,在改病句时有利于保留原意。抓住主干时要注意辨认主干是否有毛病,如是否有成分残缺,主谓、动宾搭配不当等毛病,要先予以改正。
4、从词法角度入手,看看句子的修饰语同中心语的搭配是否恰当,句子的实词、虚词的运用是否恰当。
5、从逻辑事理入手。中学课文虽没有章节专门介绍逻辑知识,但在修改病句时却常需要一定的逻辑知识。平时应注意掌握一些基本的逻辑知识。有些句子在逻辑上出现毛病,修改时就要从逻辑角度加以考虑。
练习一
1、下列语句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我国棉花的生产,过去不能自给。
B.我觉得这个答复,和对这个问题的调查处理,都表现出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
C.解放前,爸爸和哥哥挣来的钱还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
D.我们并不完全否认这首诗没有透露出希望,而是说这希望是非常渺茫的。
2、下列语句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十月十一日,抱着向航空系学习的想法,我们的黑板报也出版了。
B.会员家属除凭发出的入场券外,并须有家属徽章,二者缺一即不能入场。
C.可见对工人阶级的关心负责的态度到何等的薄弱程度。
D.最近又发动了全面的质量大检查运动,要在这个运动中完成建立与加强技术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工作。
3、下列语句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交通研究所研制的能净化低标号柴油废气的过滤器,为环保作出了贡献。
B.为贯彻实施《教师法》,万寿县于三八节前夕已报销了所有拖欠教师的医疗费。
C.木材加工厂的厂长汇报了他们如何引进先进技术,积极改进本厂设备,发动职工努力学习新设备的使用方法,从而推出了一系列新产品。
D.商店公然出售盗版软件,对这种践踏出版法的行为,我们必须严厉打击。
4、下列语句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清明前后,部队派了800多人次,参加郊区的植树劳动。
B.一个好的比喻,或为形似,或为神似,或为形神兼似,总是离不开相似这一根本特点。
C.通过开展“城乡清洁工程”活动,使我市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变。
D.这种新药,使用起来十分方便,而且效果很长,可在体内维持12小时。
5、下列语句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完善国债市场,主要是在国债的发行规模、期限、方式、利率、无纸化程度等方面进行改革,实现全国国债市场联网。
B.珍惜、保护和利用好水资源成了眼下的当务之急。
C.造成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是由于资源、能源的流失和浪费。
D.这种将企业各方的权利义务用合同、章程等方式加以明确,对于职工行使民主权利无疑是一种基本保障。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葛振华大学毕业后回农村当起了村支书,他积极寻找本村经济的切入点,考虑问题与众不同,给村里带来一股清新的气息。
B.荞麦具有降低毛细血管脆性、改善微循环、增加免疫力的作用,可用于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中风发作等疾病的辅助治疗。
C.王羽除了班里和学生会的工作外,还承担了广播站“音乐不断”、“英语角”栏目主持,居然没有影响学习成绩,真让人佩服。
D.阅览室图书经常出现“开天窗”现象,我们可以从这一现象反映两个问题,一是阅读者素质有待提高,一是管理力度有待加强。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金乌炭雕工艺精湛,采用纯天然颜料着色,具有高雅、时尚、个性的艺术享受,还能吸附有毒有害气体,是一种环保艺术品。
B.该县认真实施“村村通”这一全省规划的八件实事之一,到10月底,在全地区率先解决了农村百姓听广播看电视难的问题。
C.中俄两国元首在致辞中一致表示,要以举办“国家年”为契机,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深化两国各领域的交流合作。
D.听说博士村官潘汪聪要给大家讲农技课,大家兴致很高,还没到时间,村委会会议室就挤满了很多村民来听课,场面好不热闹。
8、下列各选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当冰雪皑皑之际,唯独梅花昂然绽放于枝头,对生命充满希望和自信,教人精神为之一振。
B.那跳跃着鸣禽的绿林,树上缠绕着藤蔓的绿叶,以及时隐时现的山岚雾霭,把我整个心灵都吸引了过去。
C.坐火车到威尔士北部最高的斯诺登尼亚山峰去观赏高原风光,是威尔士最主要的一个景点。
D.1984年12月26日,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抵达南极洲。12月31日,南极洲上第一次飘起了五星红旗。
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从调查的结果来看,该校学生的课余活动主要有班级野炊、年级文体比赛、校际联欢会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B.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多地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取决于各类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数量。
C.市政府决定配合奥运项目的实施,重点抓好地铁建设、危旧房改造、污水处理等工程工作,加快现代化大都市建设的进程。
D.学习方法可能因人而异,但勤奋、努力等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合理的时间安排却是每个想取得成功的学生所必须具备的。
1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的一句是:( )
A.对家庭盆栽植物的摆放,专家提出如下建议:五针松、文竹、吊兰之类最好摆在茶几、书桌上比较合适,而橡皮树、丁香、腊梅等最好放在阳台上。
B.在新形势下,我们应该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推进和挖掘文化体制创新和特色文化内涵,着力开发富有时代精神和四川特色的文化产品。
C.联合国设立“国际家庭日”的目的,是为了促使各国政府和民众更加关注家庭问题,提高家庭问题的警觉性,促进家庭的和睦与幸福。
D.近年来,我省各级政府将群众生活水平是否得到提高和群众利益是否得到维护作为衡量工作得失的主要标准,干部重经济增长、轻群众生活的观念开始改变。
本文由语文月刊公众号ID:yuwenyuekan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