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基本概念和时代特征(一)

  第一章: 中国古代史(公元前2070——1840年)

  一、春秋战国时期(前8世纪到前3世纪)时代特征

  中国古代社会重要转型时期。

  (1)政治:春秋战国时期,争霸、兼并战争和各国变法,打破了旧的贵族权力秩序,宗法分封制逐渐崩溃。官僚政治开始出现;以血缘为纽带的旧有氏族部落体系受到严重冲击,不同血缘关系的人们迁移和杂居,不同血缘部落间互相通婚,促成民族大融合。

  (2)经济:

  ①铁犁牛耕促进农业耕作方式不断改进并趋于成熟;小农经济出现,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②私营手工业兴起,逐渐形成了官营、民营、家庭经营三种经营形态,手工业部门不断增加,技术不断进步。

  ③商业出现,并逐渐由官府垄断走向官商、私商并存发展。城市的发展依附于政治军事中心。

  (3)思想文化:

  “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映,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私人办学兴起。

  二、秦汉时期(前221—公元220)时代特征

  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初步发展、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和巩固、社会主流文化形成时期,农耕文明初步发展时期。

  (1)政治:随着秦汉大一统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以皇权独尊为核心的官僚体制成为古代社会的主宰。

  (2)经济:小农经济初步发展。秦代,度量衡、货币的统一,为国家统一和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秦的暴政又极大地破坏了社会生产力。西汉初期的休养生息政策为社会经济恢复和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精耕细作技术日益成熟。

  (3)思想文化:大一统的政体,需要大一统的思想。秦崇尚法家思想;西汉初年一度崇尚黄老思想,汉武帝采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统治思想。文学方面,汉赋是这个时期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文学形式,科技方面,出现了许多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三、隋唐时期(581—907)时代特征

  我国农耕时代的政治制度走向成熟,农耕文明进入繁荣时期。

  (1)政治:国家统一,典章制度完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进一步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2)经济: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的实行,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曲辕犁出现,生产技术水平提高;南北经济发展趋向平衡。

  (3)文化:在思想、科技、文学、艺术等领域全面繁荣,领先世界,文化多元,兼收并蓄。三教(儒、道、佛)既互相斗争,又相互吸收合理因素,三教合一局面开始形成。中华文化对周边影响加强,中华文化圈开始形成。

  四、宋元时期(960—1368)时代特征

  我国农耕时代经济和科技文化继续发展、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1)政治:国家由分裂割据逐步走向统一。从10世纪初起,宋先后与辽、西夏、金等政权并立,元朝最终实现了中国古代第四次大统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巩固。另一方面,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继续发展和完善。经过宋初的改革,中央集权对地方分权的斗争取得了胜利。元朝创立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2)经济:南方经济获得较大发展,全国经济重心实现南移。商品经济活跃,商业活动突破了“坊”和“市”的界限,交子(纸币)的使用标志着商品货币经济发展到空前水平。海外贸易有了重大发展。

  (3)文化:科学技术发展出现高峰,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发明与外传。宋代哲学思想——理学有了较大发展。宋词、元曲是这一时期的主要文学形式。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文学艺术的世俗性增强,突出代表有宋词和反映市民生活的风俗画。

  五、明清时期(1368——1840年)时代特征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农耕文明渐趋衰落。

  (1)政治:君主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发展,明朝废除丞相、设内阁,清朝设置军机处,标志着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各民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加强。对外政策由开放逐渐走向闭关锁国。中外差距进一步拉大。西方殖民势力东来,中国人民开始反殖民、反侵略斗争。

  (2)经济:农耕经济继续发展,商品经济空前繁荣。新航路开辟后,原产于美洲等地的马铃薯等农作物传入中国,有利于粮食增产和商品经济发展。从明朝中后期起,在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江南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并缓慢发展。中国的农耕文明开始衰落,重农抑商政策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3)文化:承古萌新。①传统科技仍走在世界前列,出现科学技术大总结,但中西方科技发展水平差距拉大;②儒家思想活跃,程朱理学居统治地位,但日益僵化,阳明心学影响扩大,带有反专制色彩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③八股取士与文字狱体现了君主专制的强烈色彩;④文学艺术繁荣,并深刻反映出农耕文明的衰落。⑤随着传教士东来,早期的西学东渐开始出现。

  (4)明清时期的中国,在农耕经济空前繁荣的同时,又隐藏着近代前夜的危机,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开始全面落后于英美等西方国家。

  第二章: 中国近代史(1840——1949)

  六、19世纪40—50年代时代特征

  中国开始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

  (1)政治:清朝依然坚持专制统治,但是,清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受到冲击。中国开始丧失部分主权,独立自主发展局面和长期推行的闭关锁国政策被打破。中国掀起了各种形式的反侵略斗争。既有政府组织的斗争,也有民间自发的斗争。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反清暴动,既有旧的传统延续,又有新的特征萌发。

  (2)经济:自然经济开始逐渐解体,传统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巨变。

  自然经济依然占统治地位,但传统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巨变。

  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等西方国家实力增强。鸦片战争及战后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有利于列强在华商品倾销,中国农产品和工业原料出口增多。在此冲击下,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开始解体,私营手工业日益破产,中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依赖程度日益增强。在欧美社会生活方式影响下,通商口岸地区的中国人社会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客观来说,中国人开始分享工业革命的新成就。

  (3)思想文化:向西方学习,救亡图存逐渐成为社会新思潮。中国人新闻观念兴起。但这只是先进知识分子的观念,绝大部分官民依然保守。

  七、19世纪60—90年代时代特征

  清朝主导的中国社会近代化起步——洋务运动

  (1)政治:统治集团内部发生分化,洋务派政治势力增强。

  (2)经济: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业开始发展。

  洋务派利用官方资源兴起洋务运动,引进西方生产技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起步,这是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开始。19世纪7、80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通商口岸及其附近产生。中国人社会生活进一步受西方生活方式影响,逐步中西合璧。

  (3)思想文化: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观念占住社会思想主流。中国教育开始改变,由培养统治人才,逐渐转向培养军事、经济、翻译等实用人才,开始向英美官派留学生,民间留学风气也因而兴起。

  八、19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初时代特征

  内忧外患加剧,政治民主化艰难起步。

  (1)政治:甲午战后,列强在华划分势力范围,中国面临被瓜分危机。国内民众的抗争此伏彼起。《辛丑条约》签订后,清王朝成为外国侵略势力统治中国人民的工具。

  先进的中国人提出了两种方案。

  1894年,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主张推翻清朝,恢复中华,创立民国,成立“兴中会”等革命团体。

  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志士,希望以光绪帝为首的清朝统治者借鉴俄、日改革成功经验,开展维新变法运动走政治民主化的道路,但遭到慈禧为首的顽固势力激烈反对,改革失败。

  1899年,义和团运动兴起。提出“扶清灭洋”口号。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计划。列强改变策略,“以华制华”。

  1911年,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爆发

  (2)经济:列强对华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清朝放宽民间设厂限制,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了初步发展。有志之士提出“实业救国”,产生收回利权思想。

  (3)文化:维新变法,救亡图存,成为思想主流。进化论、平等、民权等观念,逐渐被中国人所接受。众多的报刊出版,推动了社会教育。京师大学堂的创办,开启近代中国高等教育新篇章。

  九、民国初年(1912—1920年)时代特征

  (1)政治:民主与专制的斗争贯穿始终。北洋军阀(袁世凯及其部下)统治时期,力图恢复专制统治。国会、国民党被解散,《临时约法》被废除。1915年,日本与袁世凯政府签订《二十一条》,形成了日本独霸中国局面。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为维护共和制度,维护《临时约法》,进行了一系列斗争。保住了“共和”之名,但《临时约法》始终没能得到恢复。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与北洋军阀的斗争,实质是民主与专制的斗争。

  (2)经济:民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发展民族资本主义,“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出现“短暂春天”。中国人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都体现了“民主”、“平等”、“共和”、“自由”精神。

  (3)思想文化: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渐入人心,新文化运动推动中国社会思想得到极大解放。

  (4)国际形势深刻影响着这一时期中国社会。一方面, 1914—1918年的一战期间,外国侵华势力有所消长,欧洲列强忙于战争而无暇顾及中国事务,日本趁机独霸中国;第二方面,中国参加协约国集团,战后成为战胜国之一,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增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一定的发展机会;第三方面,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愿意平等对待中国,这种反差,引起了中国人进一步觉醒,放弃对欧美日帝国主义战胜国的幻想,研究十月革命,研究马克思主义,痛恨北洋军阀政府的专制、无能和卖国行为,1919年爆发五四运动— 新民主义革命开端。中国共产党早起组织在这种背景下建立。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也关注俄国革命的成功。

  十、蒋介石国民政府的统治(20世纪30、40年代)时代特征

  (一)20年代中期到30年代中期时代特征

  1927年,蒋介石建立南京国民政府,1928年形式上完成全国统一。1935年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和改订新约运动,取得一定成就。但是,内忧外患严重。

  (1)国民政府的内忧外患

  ①国民政府的“内忧”,一方面来自于国民党内部斗争,另一方面来自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对国民党蒋介石统治的斗争。

  1927年4月,蒋介石建立了国民党一党专政的南京国民政府。1928年,张学良东北易帜,国民政府形式上完成全国统一。但不久,国民党内,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等派系又进行混战。1930年11月,蒋介石取得最终胜利。

  1927年8月1936年,中共领导了反对国民党蒋介石统治的武装斗争。毛泽东军民开辟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中共领导的工农红军建立起来。1931年,在瑞金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国共对峙的局面正式形成。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红军经过长征到达陕北,建立了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根据地。

  1936年的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国共内战基本停止,开始由对峙内战走向合作抗日。

  ②国民政府的“外患”来自于日本侵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最主要矛盾。1937年七七事变,日本全面侵略中国。

  (2)两个区域的经济特色

  中国存在着国民党统治区(时称白区)和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区域(时称苏区)。

  ①国民党统治区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影响到中国。1935年起,国民政府发起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取得一定成效。民族资本主义有所恢复发展。在这一过程中,蒋、宋、孔、陈四大家族利用国家政权,建立起垄断性的官僚资本。

  ②根据地地区

  共产党领导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农民得到土地,生产积极性和革命积极性高涨,农村经济有所发展。

  (3)思想文化

  1935年以后,团结抗日,救亡图存成为全国主要思潮。国民党统治区内,文化事业有所发展。上海为中心的左翼文化比较突出。

  (4)美国罗斯福新政的成功和苏联斯大林模式下建设成就也影响着中国先进知识分子。

  (二)1937——1945年时代特征

  政治方面:面对日本侵略,以国共第二次合作为核心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坚持八年抗战,最终取得反侵略战争的全面胜利。这个时期民主政治有所发展。一些民主党派诞生,新闻出版事业空前发展,民族意识空前增强。中共在抗日根据地进行民主政治实践。

  经济方面:抗日战争时期,一些民族工业随着国民政府的西迁,艰难发展。官僚资本空前发展。在敌后抗日根据地,中共制定“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政策,农村经济得到发展。日本逐步把沦陷区经济纳入日本战时经济体系,服务于日本法西斯侵略。沦陷区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受到沉重打击。

  文化方面:团结抗日是文化主流。毛泽东思想形成。

  十一、1945—1949年时代特征

  (1)政治方面:国共进行了争取和平的努力,举行了重庆谈判和重庆政治协商会议。最终,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坚持独裁,国共发生新内战。在争取民主和平的斗争中,中国民主同盟、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等民主党派发展壮大。他们与中共合作,共同反对国民党一党专政。最终,国民政府被推翻。抗战胜利后,美国成为在华的主要外国势力,扶蒋反共。随着国民政府垮台,美国势力退出中国大陆。

  (2)经济方面:抗战胜利后,国统区内,在美国商品倾销和官僚资本的双重压迫下,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日益萎缩。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农民得到土地,生活水平不断提升。

  (3)思想文化:抗战胜利后,民主、和平、团结是这个时期主流的社会思潮。

  第三章: 中国现代史(1949—至今)

  十二、新中国前30年(20世纪50—70年代)时代特征

  新中国政权巩固和社会主义建设起步和曲折发展。

  新中国成立是中国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前提。

  (1)政治: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建立和巩固。开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确立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民族区域自治制,经过土地改革和三大改造,旧有的剥削阶级——地主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被消灭,它们与自耕农、个体工商业者等小私有者一起,都被改造为社会主义劳动者。

  党和政府制定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由于当时美苏冷战、美国敌视中国,最初实现“一边倒”赢得了苏联等国的支持。抗美援朝,保卫了新中国独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1959年中苏关系恶化,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空前恶劣。到1971年,新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中国外交出现新局面。

  从1957年到1976年,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等领域都产生“左”倾错误,特别是十年文革,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前进。

  (2)经济:建国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从1953年起,执行“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完成,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开始形成。在苏联帮助下,“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工业经济体系。

  (3)文化:人民教育事业起步发展。扫盲教育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借鉴苏联教育模式,改造整顿从旧中国继承的高等教育。1958年,高等教育进行改革,初步形成教学、科研、生产劳动三结合的教育模式。1956年提出发展科学、文艺的“双百”方针。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文革结束。各方面处在转折时期。

  十三、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

  (1)政治:

  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任务,民主制度逐步完善。基层民主得到发展。

  香港、澳门问题在“一国两制”方针指导下得到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解决取得进展。

  实行对外开放,开展全方位的外交。

  1991年底,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独立自主的外交具体表现为不结盟政策,尊重联合国权威,以联合国为中心开展活动,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贡献。同时,与主要大国以及国际组织建设不同形式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如参加APEC组织、组建上海合作组织

  (2)经济:

  党和国家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中国与主要的国际经济组织恢复或建立关系,国际经济地位不断上升。

  (3)文化:

  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科学技术硕果累累。文学艺术丰富多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形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产生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理论成果。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