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暑假孩子该不该上补习班? | 教师母亲的走心建议

  一年一度的暑假来了!但对于很多孩子和家长来说,暑假似乎过得并不轻松,不少家长为了“充分利用”这一长假,给孩子报名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因此,补习班也就进入了旺季,补习费用居高不下!

  其实不仅仅是暑假,有的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从孩子出生以来,一路上都在为他们报各种各样的补习班……

  我们都以为孩子在补习班里可以得到更大的进步、更快的成长,可是事实确实如此吗?孩子的成长真的一定需要补习班来助力吗?今天就来和大家聊聊这一话题。

  

  一、盲目补课只会让孩子身心俱疲

补习班正从之前的孩子可以自主选择,变成了现在多数家庭的“标配”。无论孩子是否真正需要上补习班,无论补习班的学费多么高昂,有的家长都会尽一切努力把孩子送进去。

有媒体指出,补习班烧钱式培训是资本在绑架亲情,塑造了“非学不行,只能到培训机构学”的消费幻象。结果,家长们花钱买一个所谓的“心安”。

但其实让孩子上过多的补习班,家长除了需要付出金钱成本,这种盲目补课,也正在割裂孩子与家长之间的关系。本该是彼此陪伴、培养亲情的时光被补习所占据。孩子上着自己不需要上也不想上的补习班,这无疑增添了他们的负担与心理压力。长此以往,只会让孩子产生厌烦情绪,进而影响亲子关系。

吴姐认为,对于孩子是否上补习班这一问题,咱们家长首先应该尊重孩子的意见,还给他们支配自己假期的权力。

  二、还有比成绩更重要的事!

1、父母高质量的陪伴

有质量的亲子陪伴,最重要的是父母的态度,所谓人在心在,不能放任孩子一个人在玩游戏,你却在一旁看电视。同时,在孩子的不同年龄阶段,更要遵循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尊重孩子成长的节奏。

朱永新教授提到过,建立起良好的家庭亲子关系,主要是解决四个共的问题:共读,共写,共享,共同生活,实现共同成长。

所谓共读,就是家长与孩子共同阅读,这是把孩子带到阅读世界最好的方式。家长可以选择一本适合孩子年龄段的书,每天和孩子共同阅读,通过这种方式,你们之间就有了共同话题,交流时便有了素材、有了主题。这样不仅有助于孩子素质的提高,更利于亲子共融。

共写是建立在共读的基础上的。南京的一个老师有一本亲子日记,家长跟孩子一起来记日记。他们不仅仅是记录整个家庭的故事,记录了父母亲与孩子在家里、在学校、在职场发生的故事,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载体,让亲子这样的沟通成为了非常好的常态。

当然,共读、共写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共同生活,实现父母与孩子的共同成长。所以,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可以实现高质量的陪伴,既促进了亲子关系,也有利于孩子与父母的共同学习。

2.帮助孩子养成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补习班更多的是注重孩子学习成绩的提高,这只会让孩子陷入对应试技巧无穷尽的操练。但是对于孩子而言什么最重要?自然是好的习惯的养成。

家庭环境给他最直接的感受,这个家的家风是怎样,孩子的发展方向就是怎样。家庭的认知、格局、心胸、视野、影响着一个家庭的风气。进而影响孩子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因此,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的养成是比上补习班更重要的事,而这个事,家长责无旁贷。

3.给孩子一个休闲的时光

童年时光是想象力最旺盛的时光,而让孩子穿梭在各色各样的补习班之间无疑扼杀了这种想象力的发挥。给孩子一个休闲的时光,让他可以在属于自己的小世界里畅游,纵使天马行空,也是他最纯粹的童心的表现,不要让补习班湮灭了孩子的各种可能性。

同时,休闲方式的选择也是兴趣与品质的反映。在1932年胡适先生在北大毕业生的演讲中,他提到,一个人的成就,实际上最终是取决于他的休闲时间是怎么度过的。也就是说,孩子休闲方式的选择也许是他真正的兴趣所在,作为家长要尊重及适当引导孩子的兴趣。

  如果把孩子的成长比作一棵树苗的长大,补习班就像是这棵树的肥料。不同的树种需要不同的肥料,甚至有的树不需要额外的肥料,最简单的养分就足以使它茁壮长大。

  但是,每棵树的长大都离不开阳光、雨露,而更多时候,我们似乎一味追求那些他们并一不定需要的肥料,而忽视了更多更重要的东西。

  所以我们真的该静下心来思考一下,我们的孩子是否真的需要补习班?

  文章来源:微言教育

  版权声明:本公众号编辑和转载的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学院立场。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