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谈择校,这妈当的真不称职。

  

今天的天气比较凉爽,放下手头的工作,在办公室整理教学资料,“叮铃”手机响了一下,一位家长给我发的微信,内容如下图:

针对点考,还得是五大的目标班,社会上的课外机构有吗?

从事小升初行业好几年了,我还是第一次听说点考还有针对目标学校的,算我孤陋寡闻吧!

针对点考和年前择校,我是这样给我门内部家长说的,年前不是择校的时候,年前是把孩子应考内容学扎实,会运用的时候,年前是披荆斩棘,斗志昂扬的时候,谈择校,不是太早,是方向有点模糊。

今天我给大家唠唠嗑,说说这个点考为啥没有目标班型?

01

点 考

突破心理 夯实实力

给孩子已经买真卷的家长可以把真卷翻到前言部分---《小升初专家谈名校招生真卷》,前言内容由行知教育行云老师(张老师)所撰写,利用数据剖析五大名校招生考查的内容有哪些,所占比例有多大。从试题来看,五大名校命题知识模块基本可以分为4种: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运用。各模块在考试中所占比例如下图:

  

如果你对以上数据抱有怀疑的态度,那么家长可查阅五大名校近几年真卷所考查内容,自己做数据分析。

通过上图我们分析出的数据,可以得出一点,名校所考察的内容很大一部分是重合的,各校命题的各模块比例相近程度比较大,所以说,目标班是家长的心理作用,想考西工大,五大名校的题都得做,如果真的想要针对性再强点,那就去买本名校5年真题专版做做,否则,再无它路,至少,我没有见过其它的路了。

在给大家透露一个我发现的信息:SD的考题是以其它四大名校考题为标准,组合成的考题,新题不多。其它四大名校的考题40%都来源于以前考过的真题,有新题的可能性存在20%。去年TYZ的一套校考真题,我从12年到16年的真题里面均找到了原题,这能说明什么呢?自己猜......

如果你是名校的老师,你会出新题吗?

正所谓:年年岁岁题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哦!是考生不同。

  

02

择校

理性考试 一针见血

年前谈择校,个人觉得没有必要,考试机会人人平等,点考又不是只能考一所学校,确定几所自己想要考的学校,看机构有没有考试机会,没有考试机会就得抓紧时间寻找有考试机会的机构,越往后,机构就不收学生了,这是实话。与其谈择校,倒不如谈考哪些学校。

有528时,咱们谈择校,那是因为只能考一所学校。没有528了,咱们也谈择校,不过还是先谈考试,因为这是给择校打前站呢!

关于考试,我给各位家长提醒几点,考试的本质就是择校,现在不谈择校,不是说真的就可以随意参加考试,随意参加考试的后果就是劳民伤财。现在很多家长的想法就是到时候机构有哪些考试我就参加那些考试,这样看起来显得不太理性,很多机构会在10月底给家长发考试志愿表,我们也一样,从表中我们发现,部分家长家在土门,要考尊德,我问家长问什么要考这么远的学校,要住校吗?家长说:没有考虑,就听说学校好,就想考考,我再问:考上了确定上不,家长问我学校的地址后说:这么远,肯定不上。我还能说什么,这算不算随波逐流。

去年,我问一位外地的考生家长,我说你大老远带孩子从渭南跑到西安学习,就准备考个益新中学吗?考上了确定要上?家长挠头说道:咱是冲着五大来的,但是有不知道咋考,听别人说这学校好,就让娃去考,考上了肯定不上,在西安上二类还不如回本地上。那我就奇怪了,你不上这学校,你考这学校干啥?是为了多见考题还是让娃在实战中多锻炼自己呢?可怜天下父母心,我都懂,但这绝不是随意考试的理由。

如何参加考试?要考哪些学校?建议家长个所在机构的老师要交流,在最关键的时候家长不能头脑混乱,家长都乱了,孩子能不乱吗?

我说下我一般给我们内部家长说如何去考试?考哪些学校?

原则:有考试机会的学校孩子都能参加。

建议在选择报考学校时,第一一定是离家近的学校,这是首选;第二,孩子的学习实力能不能突破二类冲一类,有一点希望都必须去冲;第三、报考的学校与孩子的性格是否吻合,就算不吻合也要考虑否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

避免一下情况发生:1、不了解学校,盲目参加考试,到最后劳民伤财;2、考生实力与一类名校相差太远,但家长还存在侥幸心理让孩子去考,请问家长是否考虑孩子的感受,如果孩子性格外向可以这样做,如果内向,家长自己做决定吧!去年我们一位考生考完TYZ的考试出来抱着妈妈就哭了。3、随波逐流,跟随别人的脚步再走,别人家孩子考哪所学校,咱家孩子就考哪所学校。家长可能忘了自己娃的路要自己规划,按照别人家孩子的路走那是别人孩子的人生。

当然,我们是有考试机会的。当然,我们也会给内部家长指导如何备考?该参加那些学校的考试。

  

如 功

愿 劳

考 当

入 属

名 行

校 知

  

行知教育奥赛获奖学生 用成绩捍卫实力

小升初一年期间做的试题 比我腿长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