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刿专栏】蒲儒刿:从语文思维教育角度看一堂课 ——“成都市高中语文阅读研讨暨读书论坛”手记

  从语文思维教育角度看一堂课

  ——“成都市高中语文阅读研讨暨读书论坛”手记

  蒲儒刿

2013年12月12日,听完成都树德协进中学老师的读《论语》阅读研讨课,让我很激动,当时我有一个简短发言,总觉得不深不透,现在再做梳理。

这堂课结构上清清爽爽:先谈孔子治学,再谈其为人,最后触及到孔子思想核心“仁”;呈现方式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引导相机进入,自然而流畅。

而令我兴奋的是,这堂课再次验证了想象力、思辨力无处不在,如果执教老师能有意识地自觉开发,学生的收益就会更大,课堂效果就会更好。

  

先说逻辑思辨运用和开发充分而到位。

首先是课堂整体设计纵深递进,四个环节“孔子治学——公认的圣人——真性情的平凡人——核心思想‘仁’”,按“为学”、“为人”、“核心思想”由表及里,层层推进。显得相当严谨而有纵深感,无可挑剔。

再看局部,反复训练孩子们的归纳、演绎、推演、分类、概括等多种逻辑能力,也清晰自然,令人称好。

在行课伊始,学生汇报“孔子治学”时,先概括出“勤奋、严谨、求实”三个特点,显然这是在课前对《论语》中孔子治学的有关条目作了归纳而得出的结论;接着,孩子们举出“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给予印证,这是作演绎;再往下又列举“不愤不启”等相关名言警句予以再印证,这是作推演。

第二个环节讲“公认的圣人”,先说孔子是“德之高者”,貌似引用评价,实际还是对孔子为人的归纳和概括,接着说孔子“德高”在于“让”“良”“仁”“俭”等四方面,并用“贤者辞世……”“善仁者,不善人之师”“礼,与其奢也,宁俭”,这与上一环节一样,是在引导学生做分类和演绎。

行课最精华部分,应该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探究“仁”的内涵。

教师先说“仁”在《论语》中“仁”的出现频率达一百多次,并做了一些列举,并环环相扣,往孔子对“仁”的自信(“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达成“仁”的方法(“克己复礼为仁”“为仁由己”)上渐近引导。

最后归结到对“仁”的概念内核的探究。这一环节本身设计水到渠成,符合逻辑,可惜在于内涵未出,功亏一篑。

  

  

请看上课老师老师和学生探究过程:

老师问:“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说出了“仁”是什么了吗?——师生共同否定。

老师问:“子曰:‘回也,其心三日不违仁,其余则明至焉而已矣”呢?——师生共同否定。

老师问:“伯夷叔齐何人也?……求仁得仁,又何怨”呢?——师生共同否定。

老师问:“子曰:‘回也,其心三日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呢?——师生共同否定。

最后老师投出“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以及“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矣。”试图探究出“仁”的内涵和本质,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师生们最终也只是得出“圣人”必定先是“凡人”、由凡入圣,再返璞归真、是圣人的同时又是真性情的“凡人”,很显然,这个结论不能令人满意,因为它根本没能揭示“仁”本质属性。

其实,答案就在孔子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里,“仁”的意思是:人与人和谐关系。用句大白话说就是“人与人之间要将心比心”,孔子反复强调的“孝”“悌”“忠”“恕”都是“仁”的具体表现,即个体在上下辈、兄弟之间、对事业、对一般人等方方面面关系做到和谐。——2006年12月魏书生先生到我校讲学,我和他一起谈到《论语》时,他也坚决地认定了这一点。

走出了步子,但没有走到终点,这是思辨力不逮、终极思辨不到位而留下的遗憾。

  

还有一个遗憾是,这堂课里开发想象力的机遇存在,但未实施开发行为,使课堂失色。

至少有三次机会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可惜老师错失机会了。出现在谈“真性情的平凡人”“圣人,伟大的一面是平凡”环节里。

老师展示或提及三段文字。

语段一:“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

语段二:“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朽也;于予与何诛?’”

语段三:“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哉!”(《史记-孔子世家》)(注:上课时,老师似乎只是提及)

对这几个材料的处理,上课教师均如同其他部分一样,选择了探究和理性思考来印证孔子的“真性情”。

而我以为,换个角度和思路,让学生依托文本,在还原彼时彼地的情境中感悟而不是抽象思辨,学生对圣人的“真性情”才会有实打实的把握。

怎么“还原”呢?基本方式和策略就是调动学生想象。对语段一,可以设计为,师生用朗读的办法,在模拟孔子在自己爱徒死后的声嘶力竭、悲痛欲绝的声调和情态中感受孔子的痛苦;对第二个语段,则可用动作和声音模拟,让学生扮作老师,在对懒惰学生的恨铁不成钢在责骂、呵斥中感悟孔子的失望!。而对第三个语段呢,如果时间允许的话,可否设计成简短“情景剧”类的形式,让孩子们做一个简短表述或表演,相信他们获得的感受会更直观,印象会更深刻。

为什么要坚持调动孩子们想象呢?因为想象力的发挥牵动孩子们的情感、情绪,“情根”一动,不用你说什么或说多少,其他问题比如感悟、比如理解等便迎刃而解了!

  

  编辑制作团队

  策划:李华平 马 琴

  主编:正道语文微信编辑部

  本期责编: 杨美凤

  终审:雷雅洁

  (投稿邮箱:zhengdaoyuwen2014@163.com)

  欢迎您

正道语文群是全国最大、最活跃的教育研究航母群,拥有7个区共14000多个成员,丰富多彩的研讨活动团结、凝聚了全国300多名特级教师、语文名师、教研员、大学教授,他们和广大一线中小学语文教师一道“探索语文正道,坚守正道语文”。

目前,第一至七区已满员。

如何关注:

  正道语文:

  微信ID:zhengdaoyuwen

  

  1.点击历史信息,查看更多内容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