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 “为逃避补课谎称遭绑架!”暑假补习,这十个问题家长孩子要想清楚

shangshu.com

  现在的孩子过个暑假也是不容易,不仅要埋头苦写堆积成山的作业,还要上语数外各类补习班。

  今天要说的这位小朋友,为了逃避补习班,竟演了一出“大戏”:

  哭笑不得,10岁女孩为逃避补课谎称遭绑架

  “我们家女儿被一个戴帽子戴口罩穿黑衣服的人直接抱着往后院里面跑!女儿咬他一口,踢他两脚,坏人这才把她放下跑掉了!”

  7月26日中午,江苏南京的居民王先生报警,说他10岁大的女儿差点被绑架了!

  而警察通过监控发现,根本没有人追着这位女孩。监控视频里还发现,萌萌独自一人走进小区后,在一只垃圾桶边徘徊了两分多钟,这期间她将将书包里的书本拿出来,准备丢进垃圾桶,但是犹豫再三,最终还是将书本放进包内,离开了现场。

  

图为监控录像中萌萌在垃圾桶边徘徊

  在警察再三询问下得知,原来,10岁大的萌萌因为最近一直在上各种辅导班,非常疲惫,孩子为了逃避学习才对父母撒了谎。

  这场“被绑架”的剧情让人哭笑不得。

  不要以为这只是个别的极端事件,每年一到假期,都有孩子因为不愿上补习班而“搞事情”。

扬州市一位妈妈暑假给儿子报了 4个班:预习班+游泳班+跆拳道班+古筝班。这位上小学二年级的小男孩,竟然在家里喝白酒,一醉方休!

泉州台商投资区东园镇,一名6岁小男孩背着书包从补习班悄悄“出逃”,结果迷路街头,幸好有好心市民将其送到派出所。

山东有位孩子不敢违背剽悍妈妈的旨意,只好另辟蹊径。为了不补习,他剪短了老师的裙子,以被辞退的方式换得“自由”。

……

  

暑期成了“第三学期”,孩子们怎么想?

  有调查显示:暑假不同于寒假,时间较长,有45%的家长表示,会给孩子报补习班或兴趣班,以免孩子在暑假无所事事或沉迷游戏、电视剧。剩下的55%的家长,有的没有精力照管孩子,就将孩子放到了补习班。还有家长看到别人都在上补习班,害怕自己的孩子会被人落下,也就随大流的把孩子送进了补习班。到最后,没有上补习班的孩子寥寥无几,暑期成了孩子们的“第三学期”,上补习班成了很多孩子暑假生活的主要内容。

  可孩子是怎么想的呢?

  最近有个“盘点那些年逃离的补习班”的动漫视频在各大视频网站广为流传。建议家长朋友们一定要看看,你或许就知道了孩子的真实想法了。

  

《逃离补习》

  看到了吗?你斥巨资让孩子参加各式各样的补习班,效果未必就真如你预想的那般。

  他们人坐在课堂,心里想的东西你永远也猜不到;他们表面温温顺顺的,课堂上偷偷摸摸做的事情你根本想不到;他们会在你盯着的时候大摇大摆地走进教室,也会在中途装不舒服就溜掉;他们甚至在以补课的名义,换来和暗恋的姑娘待上一整天。他们甚至会为了逃离补习班,做出疯狂的事情。

给孩子报补课班的时候,这些问题您问过自己吗?

  我为什么要让孩子上补习班?

  孩子成绩差、培养兴趣特长、假期没人看管、让孩子通过补习班多接触同龄人、别人都在学不学不放心……这些都可能成为家长为孩子选择补习班的理由。问题是,我们能够分清哪些是正常诉求,哪些是畸形原因吗?

  这些兴趣班,真的适合孩子么?

  俗话说,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有的孩子不喜欢数学,家长却偏要让孩子学奥数。奥数在小升初加分不假,但让孩子失去学数学的信心,连基本的数学课都没了兴趣就变成了本末倒置。

  有的孩子从小活泼调皮、喜欢户外运动,学起体育运动项目来轻松随意。但要是让他安静坐下来练习书法,可能对孩子就是一种摧残。

  没有兴趣的教育永远是失败的教育。孩子硬着头皮去学习,这种毅力坚持到十几岁就只剩下叛逆。

  花费这么多时间在辅导班上,孩子真的知道如何学习吗?

  一个暑假,好几个辅导班。孩子们的一天连轴转。

  但是孩子们真的能掌握好的学习方法、真的能产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吗?在小编看来,辅导班是孩子学习上的一种依赖。不少孩子参加辅导班之后,学习成绩的确得到提升。但是,孩子只知道这道题如何解,却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解,一种自我总结学习方法、自我研究的意识便逐渐被剥夺掉了。

  有专家说:好成绩很大程度都来源于好方法。而这里的方法没有统一的定论,需要在逐渐的自我学习中不断提炼、总结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无疑,这才是茫茫学习路上真正的捷径。

  这些补习班有没有砍掉也无妨的?

  人集中精力高效学习的时间都是有限的,劳逸结合才能保证学习效果。把时间表排得满满的,学得多而杂,可能换来的是样样学不精又整天无精打采的孩子

  我给孩子报这些辅导班的时候,攀比心理作祟了吗?

  同事家的孩子靠着奥数获的奖在小升初时加了不少分,家长心想,大家都学奥数加了分,如果我家孩子不学,那不等于扣分了吗?隔壁家的孩子钢琴过了十级,家长心想,我家孩子也该学一门乐器,以后出去总得有一项拿得出手的特长。亲戚家的孩子从小学习就好,我从小就比那个亲戚学习好,我家孩子更不能输给她家孩子。

  您有过这样的想法吗?

  如果在攀比心理作祟下给孩子报很多兴趣班,只会苦了孩子,兴趣班还是要从孩子的兴趣和承受力出发。在学习过程中,让孩子获得人格全面发展,提高学习能力和交往能力。

  这样的补习费用,我们能够承受吗?

  这个“承受”的标准有两层:一是,经济上支付得起;二是,精神上承受得起。经济上支付得起很好理解,就是拿得出这些钱,不论是富富有余还是省吃俭用。

  精神上承受得起则更重要,不因这笔费用而让心态失衡,产生“我花了这么多钱,你不好好学,不学出效果,简直对不起我!”之类的心态,进而在正常督促孩子学习的基础上,设定过分的学习目标,出现过于严苛的要求和指责,结果让孩子背负过重的压力,影响学习效果甚至产生心理逆反。

  

在替孩子做选择前,这些问题问问孩子

  孩子,对于暑假,你有自己的规划吗?

  现在有不少孩子,都是按照父母给规划好的路来生活。父母们恨不得把所有的经验都告诉自己的孩子,让孩子可以少走弯路。但是殊不知,也许正是由于家长的事事操心,才让孩子逐渐失去了自我规划的能力。

  也许我们可以试着让孩子自己规划时间,做好时间表,告诉孩子每天按照自己设计的路线进行。什么时间段上补习班,什么时间段写作业,什么时间段玩或阅读。我们就按照时间段做。这样孩子更有积极性了,自我规划的能力也可以得到锻炼。

  你有没有特别感兴趣,愿意去学的?

  如果一定要说一样保证“学有所成”的万能钥匙,很多人都会脱口而出“兴趣”。“你有没有特别感兴趣,愿意去学的?”这一问,特别适合对兴趣特长班的选择。如果你的孩子特别喜欢绘画,而我们偏要把他按到钢琴旁边,倒是应该感激孩子的承受力,也没有资格去过度指责孩子“心不在焉”了。

  真怕你被别人落下,但问题是这些补习班有没有你特别反感的?

  “别人都在学”的形势,其实孩子很清楚。极愿意学和一科也不愿意学的,都是一个“菱形结构”的两端,是少数。大多数孩子都是在挣扎和忍耐中徘徊的,就像大人也会时不时在“好好工作”和“我想辞职”的心理状态下游荡。

  道理人人都懂,小情绪却很难控制。让我学写作,倒是不讨厌;让我学英语,可以接受;让我学奥数,也能忍;可是为什么我唯一有可能出去玩一下的周末还要去学讨厌的围棋和口才?!——有些孩子就是从某一点开始全线崩溃的。做做减法吧,把“最后一根稻草”从孩子的书包里拿出来。

  如果你接受了,愿意坚持下来吗?

  好多家长都说,掏补课费的时候,只觉得挣钱如水滴入池,花钱却如开闸泄洪。如果孩子半途而废,心疼的不光是钱,更是大人孩子的精力和时间,甚至包括为取舍而付出的机会成本。

  其实当孩子说想学什么的时候,或许他根本不了解这个事物究竟是干什么的。所以当孩子说喜欢什么兴趣班的时候,家长不用直接欣喜的拉着孩子报名,而是让孩子多了解,给孩子一个思考的时间。

  “如果你接受了,或者你主动选择了,希望你能坚持下来,好吗?”郑重地问一问,谈一谈,有的时候孩子缺乏的并不是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而是对自己选择的责任感。

综合自:江苏新闻、中国教育报、宗爸讲堂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