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馆资源与学校教育合作的几点建议
现代教育作为一个综合的系统,决定了学校不可能独自承担起全部教育职能。如,西方各类场馆,经过近百年的实践,已经和学校形成较为固定的合作关系,并且这些馆校合作的范围、深度正在不断加深。这种合作关系一方面将传统场馆的职能转向于公共服务,尤其是教育服务;另一方面,对于教育改革而言,馆校合作引入了新的外部资源和可能合作空间,重新界定了学校职能的边界,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提及“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开展各种课外及校外活动。”因此,场馆和学校的合作越来越多的走入了各个学校,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1、在学校教育改革进程中仍然面临教育资源的稀缺问题
随着教育改革,课程建设的不断推进,在教育活动中,学校必然会涉及到主要包括,资金投入,教育者,教育设施以及其他信息类和理念类教育资源的需求。教育资源会同样存在稀缺属性。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的有限性,和人们无限的教育需要,构成了现在教育改革所面临的最为基本的矛盾。在学校运行过程中,学校虽然获得了资金、人员、设施等一系列资源,但在学校运行过程中,资源的短缺是无法回避的问题。例如对于绝大多数学校而言,专业科学实验仪器、科普设施、藏品,是不可能在现在教育投入条件下得到充分而完全的满足的;同时虽然有些学校可能具有相对超前的教育理念,如探究式学习、校本课程开发,但其背后也缺乏有效的信息和其他专业教育理念的支持。因而,各种教育资源之间的有效配置,是充分实现社会教育潜能的关键所在。对于学校而言,从学校外部获取互补性的教育资源,是其实现已有教育资源潜能(如教师资源,专门的学生对象等),增强其教育效能的关键所在。虽然学校有时可以通过上级教育部门或者其他社会主体(例如社会捐赠)获得专门性资助,但大多数情况下,这种资源获取途径,很难是其需求得到满足,并且学校本身所付出的“交易成本”十分高昂。
学校和场馆之间的合作,对于学校资源的稀缺状态而言,是一个有效的补充途径。一方面,各类场馆拥有学校所不具备的专业科学文化类资源,可以解决学校中面临的专业教育资源稀缺的问题;同时,这种合作也可以对社会整体教育活动中所需的资源进行有效的合理配置,提升教育事业作为一个整体的效率。
同时,在现行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学校自身的职能边界也出现调整。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三级课程框架下,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学校都拥有了一定程度上的课程决策和管理空间;同时在教育理念层面,强调探究能力、发现学习、创新的改革理念,也使得学校教育和场馆教育之间的边界出现消解。可以说,在现行条件下,场馆服务和学校教育,相互职能之间已经呈现出重叠。
2、场馆教育资源发挥低效的问题
在一般情况下,博物馆的主要服务群体,往往呈现出流动化和大众化的特点,受众人群集中于那些主动前往博物馆的游览者。博物馆在这种受众状况下,其受众学习行为往往也呈现出走马观花式的特点,制约了其藏品、设施、专业人员等的深度利用;同时,学生群体作为场馆馆教育的主要受众,其对于场馆学习具有特定的要求,而学生教育对场馆的专门安排和场馆一般安排存在冲突,博物馆的必须要进行职能调整,但其中实际存在较大的风险,许多场馆不愿调整,有些甚至没有调整能力,这样使得这些场馆教育资源的效能发挥低效。因而,通过和学校主体的合作,各类场馆在使其教育职能得到有效发挥的同时,可以有效借助常态化的学校合作机制,降低其面向学生群体进行职能调整时所存在的风险,并且在调整过程中,例如专门的教育人员培训,课程开发,学校课程标准的研究等等成本,通过和学校共同分担教育成本,相互弥补,也可以有效降低交易成本。
二、建议
1、成立中间机构,统筹规化协调合作事宜
各类场馆与学校为两个不同类型的机构,分属不同的系统,双方的立场、理念和工作思路等都存在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校与博物馆各自为政的局面,为最大效益的发挥其教育功能,在合作过程中需要双方的协调和配合,因此,双方合作模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馆校合作的质量。对于合作模式,具体包括合作主导者、合作形式和合作流程等方面的内容,可以成立中间机构,统筹规化协调合作事宜。例如可以引入第三方介入的大学和专业研究者可以有效弥补双方的缺失,承担起与学校基础教育人员以及博物馆教育设计人员进行交流沟通的责任,并提供专业的建议。外部专业主体在馆校合作中的具体介入形式可以通过两种形式展开,一类是大学和博物馆人员的工作坊,旨在提升课程设计能力以及增加对中小学境况的理解;另一类是有专业机构参与的场馆及中小学的具体项目合作,让三方成为实践和知识层面的共同体,共同参与项目的开发。
2、积极发挥场馆在馆校合作中主体性。
有人曾做过调查,在馆校合作主导者的情况中发现,其中有46%的合作由学校主导,上级部门统一部署的占到21%,场馆馆主导的占到15%,另有18%的合作主导者不明。从这一分布图可以看出,目前而言,对于馆校合作,以学校主导的居多,上级部门统一部署以及博物馆主动发起都较少。说明学校对馆校合作有比较积极的态度,由于博物馆与学校分属不同的上级部门领导,上级部门统一部署的缺乏,使得场馆主动性缺失,使场馆的优势无法真正发挥,而另一方面,相较于学校,使场馆的资源与学校的需求无法达到很好的融合;在学校与场馆方面,由博物馆主导的教育活动较少,由学校主导的较多,说明就目前而言,博物馆更多的是被动的应对需求,而较少主动提供服务,在馆校合作中,博物馆并未能真正发挥自身优势。
3、加强人员培训和教师专业发展
馆校合作对学校和博物馆而言都是一种全新的尝试,馆校合作的顺利开展,需要双方人员具备更综合的能力与素质。换而言之,人才建设是馆校合作成功进行的一个必要条件,人才建设涉及到多个不同方面,其中,人员培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每个场馆应建立专门的与学校合作部门,场馆人员除必备的专业知识外要了解学校课程设置、具备课程开发能力和课程指导能力等。
学校教师在通过博物馆提供的资源也要提升自己的专业发展。教师要有主动跟场馆沟通学习的意识。在中国,受到传统教育观念和应试教育文化的影响,教师通常不能充分认识到博物馆对学校课程、特别是对实施课程的价值,缺乏将博物馆资源与学校和教学有机整合的能力,对与博物馆人员的合作缺乏积极的态度。我校对教师利用场馆资源进行教学进行了调查:多数的受访教师(78.4%),感觉在利用场馆的活动中,校外教育场馆比较欢迎或非常欢迎学校去开展场馆教学。多数受访教师(70.3%)认为与学校相比,校外教育场馆教学服务专业性较好或极好。没有即时的沟通,教育教学效果就很难得到生成性的保证。调查表明,只有29.7%的受访教师会较多或经常性地与校外教育场馆管理方沟通。这个项目的指数可能有三种解释,其一,多数教师不具备即时沟通的能力与意识;其二,多数教师也许在设计之初就没有考虑到教学设计中留有一些生成性的部分;其三,多数教师也许只是跟着学校的既有设计,程序性地完成任务。在具体形式上,可以学习西方博物馆中建立的“教师资源中心”,它不仅是一个教学资源的储藏室,而是一个动态的职前和职中教育中心,邀请老师参与学习和发博物馆的教育资料;也可以充分借鉴西方教师专业发展的经验,釆取诸如工作坊、教师驻馆实习、专家指导、新任教师职前培训等形式。
4、建立评估反馈机制
有效的评估机制可以帮助双方建立信任感,并且这种信任会在良好的交流过程中增长。从我国的目前实际情况来看,评估活动远远为实现专业化,馆校合作可以作为教育改革和示范的创新项目,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充分吸收西方的成熟经验,实现建立完善的评估机制,实现馆校合作项目的专业化,这样才能确保馆校合作的有序进行与长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