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故事|你不知道的叶楼603

  

  2017年|夏

  你不知道的叶楼603

  2014年9月,复旦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的同名微信公众号正式上线,除开一条关于预约咨询的微信推送,9月7日,中心推出第一条名为“中秋节与心理学的笑话”的正式推送,这个第一次效果似乎并不理想,阅读量不足百;而今天,8个月的酝酿发展,100多条微信推送,既有同学们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也有真正贴近学生的生活百事:人人都爱的大白,“买买买”的剁手党,一度刷屏的白金/蓝黑裙都成为了推送的选题,最高阅读量近千。而这个工作在叶楼603、人员不足十人的复旦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真的仅仅只是一个公众号这么简单吗?

  缘来已久, 逐步走近学生

  

  “复旦还有这样一个机构?我并不知道啊。”当周报记者问及该中心时,2013级法学院的杜同学惊讶道。其实,中心面向学生开展心理健康相关教育和服务,最早可追溯至1990年左右,当时由于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里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管理学院等院系就已经开始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工作。

  1994年,在前期工作经验的积累下,学校心理咨询中心正式成立,隶属于学生工作部。中心聘请了当时社会学系孙时进老师、校医院胡功华医生作为兼职咨询师,正式开始了面向全校学生的心理咨询、心理测评、心理讲座等相关服务。据中心主任刘明波老师介绍,当时心理咨询中心的成立一方面是基于多年来工作的体会,另一方面是由于国家教育部门开始越来越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强调学校自身要开展咨询服务及普及式的心理教育的工作。1999年,由于学校机构调整,心理咨询中心划归学生服务联合体隶属(学生服务联合体主要有心理、就业、成功、助学、教材服务、学生活动等方面的服务)。

  2004年,中心更名为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强调咨询辅导和发展教育并重的工作取向,扩展了工作职能。刘明波老师介绍:“我们之所以要从心理咨询中心更名为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是因为‘心理咨询’这个词,同学们听上去会有些心理上的抵触,所以就改成‘教育’。毕竟学校是以教育为主,同学们的接受度也会更高一些。还有一个原因是我们发现同学们咨询的问题有一部分是比较普遍的,我们认为有必要做一个教育普及。”在2012年的时候,中心也进行了调整,重新把心理工作放回到学生工作部,为中心进一步依托学生工作队伍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创造了更好的条件,也使得中心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真正实现息息相关。

  近年来,中心形成了复旦特色的工作机制,在“学校—院系—班级”三级心理危机防护网络下,开展了咨询辅导、团体训练、讲座教育、课程教育、朋辈互助等系统、全面的工作,悄然渗透进同学们的生活之中。

  复旦人不知道的事

  

  当被问及心理健康普测的时候,杜同学表示,“本来以为挺水,但是测试完后有针对性建议,印象中都还蛮有道理的。”除了心理健康普测和心理咨询,中心还做着很多复旦人不知道的事。刘明波老师说:“由于大学生心理问题有其特殊性,中心会根据不同的情形来设计不同的活动形式。”刘老师举了个例子,中心每学期都会组建一些相伴成长小组,“类似于外国的Workshop”,以一些大学生容易出现的一些心理问题——人际关系、自我接纳、信心培养、压力排解——为主题来组建。刘老师进一步谈到:“小组就是一个微型社会,个人在小组里面的关系会呈现出他与外在的社会的人际模式,”这种团体心理治疗方式与个体心理咨询与治疗最大的不同是重现人际冲突,浓缩真实的社会互动。“很多时候个体咨询做了很久都找不出头绪的个案,放到团体里,很快就会呈现出他的问题所在。”

  参与2014年秋季学期萨提亚模式成长小组(针对自我接纳和信心培养)的赵同学认为小组对他的帮助很大“,小组给我一种肯定,给我一种被接纳了的感觉。让我在迷茫中认识到自己也是有优点的,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我在做事情的时候的自信心。”类似于相伴小组,中心还有一种主题式的团体训练,“虽然主题相对于小组来说浅一些,但我们试图通过一些游戏性的活动来达到交往和认识的目的。有很多班级和社团来预约这种团体训练,来提升集体的凝聚力。”刘明波老师介绍道。由于很多大学生是第一次离开家来到上海,很多心理问题都是由于缺乏归属感造成的,而不论是中心的相伴小组还是团体训练,都能在一定程度上给同学们以不同的归属感。

  

  而更加贴近学生生活的就是中心向教务处提议开设的课程。2000年到2010年十年间,“大学生生涯规划与发展”、“两性心理学”、“幸福心理学”及“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这四门课程陆续出现在通识选修板块里,虽然开课院系写着“社会发展与公共政治学院”,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些课程其实是中心组织开设的。“设置课程的目的是希望通过给同学学分的形式,让大家去思考大学期间一些比较重要的话题。比如幸福,我们要教授给学生的是如何将努力学习和当下的个人情趣双方面结合起来考虑。”选修“大学生生涯规划与发展”的2014级外文学院的张同学对周报记者谈起他的感受,“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对于朋友圈里经常出现的MBTI(职业性格测试)的介绍与解释,加之相对轻松的分组式体验活动,让我很好的认识自己,对于刚进大学略感迷茫的我帮助还是挺大的。”

  “绕着弯走近学生”

  

  在周报记者随机采访的50名同学中,仅有不到四分之一的同学知道中心,中心在学生中“知名度”并不高。这就不得不提到中心的一个理念:“绕着弯走近学生”。考虑到学生可能会对心理咨询产生反感,中心采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来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

  中心与学生的联系大多数是通过辅导员及心理委员。在中心,心理委员有一个专门的组织——朋辈联盟。每个院系选出的心理委员骨干及复旦学院优秀新生力量将进入联盟核心组工作,通过每个院系的心理委员小组长对各个院系的心理健康朋辈教育工作进行统一组织和指导。由此,学校的本科生心理委员得以有机联系为一个整体。据刘明波老师介绍:“对于心理委员,我们其实不要求他们跟同学深入的谈心理学,而是要他们做一个比较阳光的,比较积极的人,在班上能够带领同学们开展一些正能量的活动。”中心将心理委员视作一个使者、一座桥梁,希望能够通过他们去传递阳光,真正走进学生。2014级中文系的曾天馨同学提到:“班上的心理委员给我们发过中心的小册子,办过主题班会,也扫过寝和同学们聊聊天。”

  在中心看来,由于辅导员和学生年龄差距不大,又曾经历过他们这个阶段,而且很多同学在遇到困难时会首先想到向辅导员咨询,所以中心在辅导员方面有相当大的投入。除了新生入学之前对辅导员进行的培训之外,辅导员和中心的联系主要有三个方面。据2013级外文学院英语双向翻译辅导员缪蓬老师介绍,首先是中心问卷的反馈,比如学生做好了心理普测,辅导员要将大致的比例分布反馈给中心;其次是中心开展的一些活动会通过辅导员发邮件的形式来通知同学们,如健康文化月活动;再是建议有必要的同学——如有抑郁情绪的同学——去中心进行咨询。缪老师回忆,曾有三名同学在他的建议下前往中心接受了相对专业的帮助。

  对于这种绕着弯走进学生的理念,2014级化学系辅导员表示:“这样的理念是比较恰当的,一方面心理中心不适合直接去接触学生,因为有可能会引起反感;另一方面辅导员和心理委员会更了解各班的情况,更有针对性。”任老师也提到“:由于我们是将心理活动融入到班级的各个活动之中,也就没有必要去跟同学们提及这个中心了。”这也是中心“知名度”不高的原因吧。

  

  相较于中心其他的工作,知道同名微信公众号的同学相对多一些。“他们的推送都很贴近我们的生活,有很多真的就是我最近所困惑的一些事情。虽然不能说看完了对我的帮助有多大,但它至少让我知道了不止我一个人有这样一个问题,让我不那么焦虑。”2014级数学学院的张同学对周报记者说道。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李炜老师是负责运营公众号方面的工作的“我们的数据主要还是来自我们中心学生队伍(心理委员等)在学生群里的了解,以及我们对于自己微信文章推送的分析。”中心会根据心理普测、心理咨询中相对集中的问题或者辅导员、心理委员所反映的情况进行一个分析整合,由此确定微信推送的主题,所以同学们会感觉到“他们的微信推送是真正和我们学生的心理状态是相关的,”张同学提到,“我有时候打开微信推送,都会觉得惊讶,怎么能那么了解我!”

  据李炜老师介绍,截至采访时间的公众号关注人数为1037人。“目前公众号的选题是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心理状态的,”2014级新闻学院的心理委员邹婧补充,“但是如果都是心灵鸡汤式的推送,同学们也很难有长期关注下去的兴趣。或者可以试着形式上多样化。”李炜老师表示将会对公众号有进一步的发展:“我们在考虑组建一支公众微信号的维护团队,来一起做公众号的宣传、推广、分析、原创等事情。”

  虽然中心在同学之中“知名度”并不高,但看上去“沉默”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不论是常规的心理咨询、心理普测,还是复旦少有人知的相伴小组、团体训练;不论是辅导员心理委员的间接接触,还是微信公众号的贴近生活,在未曾留意间,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已渐渐渗入进我们的生活。

文/钟冬雪 徐凡舒

(本文有删改,转自复旦人周报微信公共平台)

本文编辑 陈思宇

图片来自网络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