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想和你当一辈子的“对手”,不分胜负的那种

  

  

昨天,第一次见到室友发脾气,因为一部电视剧,也因为她的过去。

电视剧里面主人公的妈妈控制欲很强,对于孩子的一切选择都掌握着“生杀大权”。室友一边看一边嘀咕,“这主人公的妈妈和我妈一样。”

初一那年刚放暑假,她和同学约好了去批发一些小饰品在广场附近卖,第一天早早就跑出去了,那天收摊的时候她和同学拿着赚来的几十块钱开心得不得了,傍晚回家的路上和同学买了冰棍儿吃,一边吃,一边笑的很甜。冰棍儿甜,她心里更甜。

  

回到家开心地把赚的钱给妈妈看,脸上极力压抑自己的开心,但是眼神里比谁都渴望表扬。妈妈瞥了一眼,问钱哪来的,你出去摆摊为什么不告诉我。

意料之外的回应浇灭了她想一口气儿讲完今天伟大事迹的念头,于她而言,十几岁日常生活的准则是:和同学出去逛街要报上同行人的联系方式,去补课班要准时到不能瞎走,以及练习册永远是你最好的朋友。

每天如妈妈期待般好好学习,一天接着一天。头上的马尾辫儿越长越长,在路上走着走着都能荡起来,像个月牙船似的。就这么她荡到了大学,她用自己的倔强挣脱了保护伞,并为自己鼓掌。

她好喜欢现在的生活,因为有一个人还想管她,却再也管不到她了。

可也有人,他们从来就没有想过要管你。

高中的时候,同桌每天自己带早餐,有一次我随口问她,怎么不早点起来吃点热的。她说,随便吃点,反正也没人给我做。

同桌说,爸爸妈妈白天出去上班,晚上不时还有饭局,早上出门的时候桌子上会有零花钱留给她。她的青春期,没有所谓来自父母的“噪音”,安静得很。

  

高三的时候老师说,百日誓师的周末要开次家长会,为了孩子一辈子只有一次的高考。

她爸爸在家长会的前一天出差了,妈妈本来要来的。讽刺的是在开家长会的前几个小时,妈妈突然打来了一个电话,说工作有事情,并安慰她“别担心,妈妈都和老师请假了”。

是的,你和老师请假了。但那不重要,你没有和我请假啊。

那天,一向超酷的同桌哭了。她说,我有时候也会羡慕那些被看得很紧的人,渴望被锁进笼子里。

她用倔强对抗着沉默,想要证明自己的存在。

一个人拼命想逃离的,却是另一个人求之不得的。有的人渴望在亲情里获得自由,有的人渴望在亲情里寻找存在感。有时会想,他们在那些自己和自己打架的日子,在那些不被理解的日子里,一定很煎熬吧。

经常用自己的倔强去对抗一切和自己唱反调的东西,其中有些坚持是对的,也总会有一些是错的。

父母加之在你身上的保护色,何尝不是他们的倔强。也许他们只是用你不太理解的方式,在你看不见的地方为你遮蔽了许多你不知道的风险。

  

《请回答1988》里,德善的爸爸搓着手对德善说“对不起啊德善,我也是第一次做爸爸”。是啊,我们都是第一次和彼此交手啊。

她忘记给你回应,因为她担心你还没长大,不足以应付这个世界。她没有顾及到你所有的感受,因为她认为物质奔波才能给你更好的条件。如果再来一次他们可能还是会选择他们认为对你最好的。

只是有的爱很激烈,有的爱很沉默。

寝室第一次卧谈会时,室友说,她妈妈在报志愿的时候突然说了一句:“妈不知道这些专业是干什么的,但是填你自己喜欢的,妈妈这些年只知道要你好好学习,才有更多的权利去选择自己的人生。”

也记得同桌在填了离家很远的志愿的时候,从来不插手她决定的妈妈小心地问了一句:“留在家这边不好吗?”

可后来,她们都去了离家很远的地方。

  

同桌报到的那天,爸爸妈妈也坐火车陪她去了学校,妈妈唠唠叨叨说了特别多的话,好像再也见不到了似的,爸爸在一旁帮她整理宿舍的桌子和床铺。

分开的时候爸妈走出校门挥手示意她回去,站在来来往往的热闹人群中,她却感觉有点难过。

我们用各种各样的倔强去对抗他们的爱,像游戏通关一样想逃离,但无论跑到天涯海角,亲情这种羁绊,是永远不可能挣脱的啊。

我们想念他们,牵挂他们,爱他们,他们也如此。

  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青年网

有人忙着复制高大上的标签人生

却不幸偏离迷失在自己的航道

今晚9;20 陪你青听

  

  转载请联系授权

| 杨 广(团上海松江区委)

  共青团中央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