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方法的定义
高中语文“三力三度”教学法是指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用扎实的学养力成就课的广度,用广博的阅读力成就课的厚度,用敏锐的思考力成就课的深度,进而提升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一种有效方法。
二、理论依据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突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性因素,突出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同时也要注重其工具性,展示出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使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水乳交融,高度统一。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学的根本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因此,教学中要扎实做好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把提升人文素养渗透于扎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之中,真正做到语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才有可能实现。
第一,教师本人具有丰厚扎实的学养,才能在课堂上激起学生极强的参与意识和浓厚的兴趣。爱因斯坦说:“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如果一位教师的专业知识没有深度,相关基础没有广度,教学理念没有高度,势必在新课程改革面前无所适从。
第二,读书,是语文教师的本分,从某种角度说,读书就是最长远的备课。立足教学实践,以教促读,读便有了更大的动力,教也有了更深的底气。有了不断读书所积淀下来的文化储备才有教学的广度,从而成就课堂的深度和厚度。
第三,高中语文教学肩负着传承人类优秀文化、发展学生思维品质的重任。尤其需要老师在课堂之外的大量阅读提升敏锐的思考力,以期让课堂40分钟成为吸引学生热爱母语文化的强有力的磁场。既能经得起考试的检验,更尽可能多地给学生经典文化的滋养!
三、实施步骤
第一,用扎实的学养力成就课的广度
扎实的学养力成就课的广度,主要是指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所讲内容,进行扎实有效的横向拓展。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用旧知识串连新知识,用积累的方法解决相关的问题。
讲归有光《项脊轩志》中“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句的翻译,句中 “殆”的意思是“大概”,表示揣测的语气。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字,然而学生在翻译中却给忽略掉了。
其实,“殆”当“大概”讲,教材中不止一次出现,比如苏东坡的《石钟山记》中有“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苏洵《六国论》中有“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殆”除了当“大概”讲之外,还有其他义项。为了让学生加深对这个“殆”字的理解,围绕着“殆”字,延伸开去:
《论语》中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此句中的“殆”,意思是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我们还学过《庄子•秋水》中的“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句中的“殆”当“危险”讲。那么,“殆”当“危险”讲,还有哪些成语呢?“知彼知己,百战不殆”,韩松锜脱口而出。很好,还有吗?学生摇摇头,睁着困惑的眼睛,一脸茫然地看着我。我说,古人告诉我们,知道满足就不会遭到侮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有危险。用成语来说就是“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告诫我们做人要知道满足,不能贪得无厌。我说,汉语的表意是很丰富的,同样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比如形容贪得无厌,还有其他的成语,或者俗语或者惯用语,你知道哪些?这不难,郭宇锋首先想到了“得寸进尺”;“得陇望蜀”,张嘉琛说;“欲壑难填”,李婧说;“人心不足蛇吞象”,康正威说;“吃着碗里的、想着锅里的”孙玥说。
讲到此,我说,同学们还记得俄国著名作家普希金笔下那个贪婪的老太婆吗?她在瞬间富贵,又在瞬间失去了一切。那个著名的童话是——《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对,我还记得那个故事的结尾:“金鱼叹息一声游走了。”
《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是用叙事诗写成的童话故事。故事中的老太婆总是不满足,向小金鱼提出了一个又一个要求。欲望的沟壑难以填平,老太婆无休止地索取变成了贪婪。从最初的清苦,继而拥有短暂的辉煌与繁华,最终又回到从前。故事告诉我们,追求好的生活处境没有错,但关键是要适度,过度贪欲的结果必定是一无所获。
你看,古今中外,成语、童话都有对我们人类的告诫,不能贪得无厌,要懂得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由此,我又想到我特别喜欢的一首诗,诗的作者是英国著名诗人兰德,诗被“文化昆仑”钱钟书誉为“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杨绛先生翻译成汉语,诗的名字叫《我和谁都不争》,诗极短但是写得极美,诗是这样写的:
“
我和谁都不争,
和谁争我都不屑,
我爱大自然,
其次就是艺术,
我双手烤着,
生命之火取暖,
火萎了,
我也该走了。
”
这样的教学,既丰富了课堂内容,扩充了学生视野,又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在课堂上所学是多方面的,立体的,既有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还有价值取向的形成,更有语文素养的逐步提升和发展。
第二,用广博的阅读力成就课的厚度
语文课既有工具性,又有人文性,其综合性太强,因而语文教师应当是一个“杂家”,其阅读量和知识面应当特别大,特别广。广博的阅读力成就课的厚度,则是着重于知识的增加补充,关联融合。即立足于课堂,在牢牢抓住语文学习这根缰绳的前提下, 拓展渗透一定的文化, 使语文课增加厚度和内涵, 开阔学生视野, 激发学生兴趣, 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默写《阿房宫赋》“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句中的“鼎”,有不少学生写错;我就围绕着这个“鼎”字重点讲。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把宝鼎看作铁锅,把美玉看作石头,把黄金看作土块,把珍珠看作石子。
把鼎看作铁锅,鼎是干什么用的?鼎是地位、权利的象征;鼎乃国之重器。比如,问鼎中原的典故。
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熊侣即位三年,成天醉心游乐,贪图声色,不理国事,后来因为大臣伍举的劝谏,痛改前非,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楚庄王八年,熊侣甚至带兵跑到了周天子的脚下——洛阳郊外。周定王胆战心惊地派使臣犒劳楚军,熊侣还耀武扬威地问:“天子的鼎有多重啊?”他那意思明白得很,象征着周天子权力的九鼎现在就该换个主人了,只有我熊侣才配得上啊。
很显然,楚庄王的言外之意是:真正的天下霸主早就不是你这个名存实亡的周天子了,应该是我熊侣才对!所以,我要把洛阳的九个鼎搬到楚国去!你要是不让我搬,以我楚国的雄厚实力,再打造九个鼎那还不是举手之劳!
这就是“问鼎中原”的来历。后来用“问鼎”指图谋夺取政权,比如“问鼎中原”。也借指在比赛或竞争中夺取第一名。比如,这次比赛主队连输几场,失去问鼎的机会。
讲到此还不够,再延伸一步,和学生一起梳理带有“鼎”字的成语:
一言九鼎 三足鼎立 鼎力相助 春秋鼎盛 钟鸣鼎食
力能扛鼎 人声鼎沸 鼎足之势 大名鼎鼎 革故鼎新
尝试用其中的三个带有“鼎”字的成语写一段话,学生写出了极漂亮的句子:
东汉末年,群雄逐鹿,多少人想问鼎中原。曹魏、刘备、孙权集团,谁也吃不了谁,谁也奈何不了谁,于是呈三足鼎立之势。直到晋武帝司马炎定鼎中原,三国归晋。
联合国成立50周年时,中国向联合国总部赠送了一件寓意深刻的礼物——青铜重器“世纪宝鼎”。宝鼎高2.1米,象征着21世纪;两米见方的鼎上有56条夔龙纹饰。象征着华夏子孙由56个民族组成,都是龙的传人。
联合国秘书长说:鼎,在中国历史上象征着安定与和平。这尊宝鼎,体现了中华文明的伟大品格和值得自豪的古老历史;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辉煌灿烂;更体现了它在辉煌历史的基础上再接再厉,创造更伟大未来的决心!
复习我们在教材中学到过的带“鼎”的经典句、段:
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
——王勃《滕王阁序》
古代豪门贵族吃饭时要奏乐击钟,用鼎盛着各种珍贵食品(敲着钟,列鼎而食)。故用“钟鸣鼎食”形容权贵的豪奢排场,旧时还形容富贵人家生活奢侈豪华。
钟:古代乐器;鼎:古代炊器。击钟列鼎而食。形容贵族的豪华排场。
再补充我所读到过的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回中也用过这个词,即“谁知这样钟鸣鼎食的人家儿,如今养的子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
由学生出错的“鼎”讲到与之相关的成语典故,用带“鼎”的成语写一段话,复习教材中所学过的经典片段,再拓展到老师自己的课外阅读。尽可能地给这些沉湎于理科题海中的孩子以比较丰富的语文营养!
此外,“鼎力相助”和“三足鼎立”在高考病句中也多次考到。特别温馨提示,“鼎力相助”是敬辞,用于请托或表示感谢。“三足鼎立”必须是三方面对立的局势。
让学生在课堂上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地从书本中积累文化知识,在课堂上与历史对话,与高尚交流,与智慧撞击,从而形成厚重的文学素养、人文素养。
法国著名的画家塞尚讲过一句名言,“画什么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怎么画”。教师画什么, 画山,画水,画人,画物,就这么几个,但是他们之间有什么不同,我们的艺术有怎样的高低,全在于怎么画。一个老师走得有多远, 就能引着学生走多远。
随着教学思路拓宽,依次点拨重要知识, 层层深入地挖掘, 使学生按照由浅入深, 由易到难, 由外向内, 由简到繁, 从已知到未知的顺序或螺旋式或阶梯式或递进式地进行探究性学习。也就是说,通过以旧引新, 以新带旧, 借此促进学生知识巩固化,明晰化,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知识系统化, 让学生学一点懂一片, 学一片会一面。
语文课要想上得有厚度, 教师仅仅阅读教材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引入大量的源头活水,博采众长, 增加自己的厚度, 做一个有深厚文化底蕴的阅读者、品评者、育人者, 用自己精湛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文化沃土, 大气的人格魅力, 积极的人文情怀, 去激发学生,引导学生。
第三,用敏锐的思考力成就课的深度
敏锐的思考力成就课的深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补充相关背景,补充课外资料来挖掘文章主题,拓展教学空间,结合所讲内容而进行的纵向探究。
语文天生浪漫,而高考却始终板着一副面孔,以严肃的眼光注视着莘莘学子。“考什么就教什么”没有错,但不能“考什么”就“只教什么”。试想,本来很有内涵魅力的古文,进了教室就成了高考的训练资料,到了课堂就只有虚词、实词、翻译等几个点的训练,把本来很丰富的文言学习内容弄得干瘪了,这是对文本极大的浪费。
比如:一模考试文言文魏瀚的《竹轩先生传》,选文出自《王阳明全集》。
“竹轩先生”不是王阳明,第1段介绍的很清楚,“竹轩先生名伦,字天叙。”意思是说竹轩先生叫王伦,王天叙。
写此文的作者是魏瀚,也不是王阳明,题目、作者与选文出处似乎不搭界,风马牛不相及,可是这篇文章出自《王阳明全集》,怎么回事呢?
是“竹轩先生”与王阳明有关?或者魏瀚与王阳明有关?有什么关系?“王阳明”又是何许人也?
当我问这些问题时,学生几乎都答不上来。有学生说是邻居,也有的说是师生,还有的说是亲戚。问为什么?有说是瞎猜的,也有说是蒙的,还有的说是凭感觉想的。之所以会有这些乱七八糟,匪夷所思,五花八门的答案,在于学生做题时根本没意识到这些。因为考试题目没有涉及到这些,因此这些问题都被他们给屏蔽掉了。但是这次没考不等于不重要,再则,在平时的教学中,对于一些优秀文本,我觉得有必要挖得深一些,细一些,透一些,因为高考考场上的侥幸蒙对绝对是建立在平时不蒙的基础之上,平时教学超越高考才能有望驾驭高考。
于是,引导学生细读文本,读最后一段:
先生与先君菊庄翁订盟吟社,有莫逆好。瀚自致政归,每月旦亦获陪先生杖履游。且辱知于先生仲子龙山学士。学士之子守仁,又与吾儿朝端同举于乡。累世通家,知先生之深者,固莫如瀚,因节其行之大者于此,以备太史氏之采择焉。
此段的意思是说:先生(竹轩)与先君(先父,魏瀚去世的父亲)曾经订盟吟社,是莫逆之交。魏瀚退休回家,能够在每月初有机会陪竹轩老先生散步,并且和竹轩先生的二儿子龙山学士相知相交。龙山学士的儿子守仁,也就是王阳明和作者魏瀚的儿子魏朝端一同被举荐到朝廷。
这样一来,人物关系就理顺了,即:
竹轩先生(王天叙)和魏瀚的父亲是好朋友。竹轩先生的儿子(龙山学士)和魏瀚是好朋友,龙山学士的儿子是王守仁(王阳明)。
由此可以看出,《竹轩先生传》是王阳明父亲的朋友魏瀚给王阳明的祖父写的一篇传记。因为魏瀚与王家是世交,魏瀚特别了解王阳明的祖父,因而就选取了竹轩先生品行方面较大的事情写下此文,以备史官采用。
理清这个关系之后,解决了为什么传主、作者和选文出处看似“八竿子打不着”“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
我继续追问:“王阳明何许人也?”学生们面面相觑,要知道我带的是理科直升班,他们的理科成绩特别棒,数学、物理、化学竞赛拿全国一等奖的比比皆是,然而,他们的文史知识却少得可怜,更遑论阅读视野了。进入高三,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我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
针对王阳明,我谈了我最爱读的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和浙大董平教授的《传奇王阳明》。综合这两本书的读书心得,我是这样讲的:
中国儒学一脉相承,由孔孟儒学发展到宋代儒学,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称其为“新儒学”,宋朝儒学被称为“道学第一人”的是濂溪先生周敦颐,也就是《爱莲说》的作者,周敦颐先生是学术界公认的宋明理学的开山鼻祖。
周敦颐是程颢、程颐兄弟二人父亲的朋友,当时二程的父亲在广西南屏做知州,程父就延请周敦颐教其二子。二程的舅舅是被称为“横渠先生”的张载,一提到张载,我们就不能不提到著名的“横渠四句”,我问,有没有同学知道,又是一片沉默。唉,理科直升班的孩儿们啊!
于是,给学生讲“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新儒家在周敦颐之后,形成了两个主要学派,说来真是喜人的巧合,这两个学派竟是兄弟二人开创的。他们号称“二程”,弟弟程颐开创的学派,由朱熹完成,称为“程朱学派”或者叫“程朱理学”;哥哥程颢开创的另一个学派,由“象山先生”陆九渊继承,提到陆九渊先生,我特别强调他“读书切戒在慌忙,涵咏功夫兴味长”的治学方法让我很是受益。陆九渊之后400年,明朝的王守仁王阳明完成的这个学派叫“陆王学派”,或者叫“陆王心学”。
王阳明是中国历史上极少地做到了“立德”、“立功”、“立言”的真“三不朽”的人物。他反复强调的“知行合一”,“致良知”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读书人。近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名字就源于此。
王阳明的成长与他的家学渊源,家风影响密不可分。而我们这次考试中所选的文本就是写他祖父的逸闻轶事。
回到文本,我们来看看文中所写的王阳明的爷爷是个什么样的人?这时学生对阅读文本的兴趣空前高涨。我看在眼里,乐在心里,这番功夫没有白费。
著名画家张大千先生说过,作画如欲脱俗气,洗浮气,除匠气。第一是读书,第二是多读书,第三是有系统有选择地读书。语文教师更当如此,只有阅读,才能具备滋养生命的文化自觉!
四、实施效果
“三力三度”教学法在课堂中的运用,一方面让学生 “学会”了语言与文字,打下牢固的知识和能力基础并取得“优异的成绩”,另一方面,让学生体会到知识的美丽与神奇,充分体现学生个人的价值与情感,体会到自我生命的意义,让学生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过程中完成自我的精神成长,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生命价值得以尊重、生命意义得以彰显的知识殿堂!
最好的教育莫过于感染,最好的管理莫过于示范。要求学生读书,我就手不释卷;要求学生作文,我就笔耕不辍。至少在阅读和写作方面,学生是很佩服我的。我经常在课堂上结合所讲教学内容,给学生讲我最近读的书,我最爱读的书,我讲得眉飞色舞,自然会感染不少学生,课后,他们会读我提到的书,语文素养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
一个真正优秀的语文老师,既要能帮助学生获得一张理想大学的门票,更要能在学生的成长中播下人文的种子。努力上出语文课的广度、深度和厚度,让语文课能够充满浓浓的语文味,师生一起在语文的课堂幸福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