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说
你印象中幼儿园和小学生的作业是什么样子的?画画写字过家家?NO!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小朋友的作业已经进入了全面“拼爹妈”时代。全家老少一起上阵还不够,寻找朋友圈找外援更是常态。
那些难得让家长也尴尬的作业题
“从现在开始,请你每晚7点至9点之间观察1次月亮,把看到的月亮形状画下来,坚持28天。”这是上海某小学一年级《暑假生活》的一项作业。这道题难倒了上海天文学会的秘书长,因为天气等原因,每个月有一半的时间,晚上7点到9点是根本看不到月亮的。
这样的题目,出题人的想法也许是好的,让孩子仰望星空,观察,并且画下来。如果父母愿意帮忙,和孩子一起仰望星空,那也是很好的亲子体验。但是,在完成过程中却未必有预想的那么顺利。
作业“画月亮”
画月亮其实并不算什么,先来道一年级的作业题做预热吧~~~
一年级已经这么高的水平了吗?这简直就是公务员的逻辑推理题嘛。
再来一道乘法题……
家长看了,只想“呜呜呜呜呜呜……”
再来一道观察题,谁是外星人?(家长内心OS:明明都是外星人好么……我没有那么多的想象力好嘛?)
答案是第四个,因为根据观察得知“外星人”的共同特点是:外面有三只脚,里面有一个三角形。
除此之外,更常见的家庭作业是手工。往往要父母配合孩子一起做一个工艺品,从做水果拼盘,到制作布艺、南瓜灯、手抄报……样式五花八门。不过曾经有家长匿名将自己孩子的幼儿园作业上传到网上,作业内容让不少网友倒吸一口凉气:要求家长和孩子用废弃材料做一个熊猫牌电视机,还要能看能发声!
有家长说,“让小朋友们为爸爸妈妈做一张生日电子贺卡,想想也知道是我们做爸爸妈妈的自己做给自己玩;让小朋友自己缝一个小布袋装糖果,对捏不住针的我来说,后援团上升到了外婆级别;让小朋友带自己做的吃的去幼儿园交换,对从来不进厨房的我和老公来说,后援团扩展到了外卖公司……”
更有些题目难得让家长感到很尴尬。
女儿作业“出本书”
妈妈跑了十几家印刷厂
王先生的女儿在成都某中学读书,今年暑假,学校布置的一道作业让全家都动了起来:老师要求学生自己出本书。
“里面的内容还好说,用姑娘自己的作文。但是一本真正的书,还有封面、排版、印刷、序言这些必不可少的要素,”王先生感叹道,“这哪是做作业,纯粹就是在拼爹呀!”
对这本集全家之力的“作业”,王先生印象深刻。他把排版拜托给专业美编朋友,自己操刀写序,孩子的妈妈则顶着太阳跑了十几家印刷厂一家家对比,最终印出了几本完全符合印刷要求的书。
“没办法,家长在群里看着的,你做得太差了丢份儿。”在王先生看来,从小到大,面对这种孩子没法独立完成的作业,最后考到的还是父母。
会木工、做泡菜、PPT 全能爸妈直喊“吃不消”
王女士的儿子今年4岁,用她的原话说,从儿子读幼儿园开始,她就走上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康庄大道”。翻看孩子的作业,可谓五花八门,有要家长和孩子做泡菜的,有要家长辅助孩子设计食谱的,还有制作木质工艺品、完成灯谜的……尽管内容不同,但大多数都有一个共同要求:家长陪同。因为精力不足,她还把老母亲接过来陪孩子一起完成作业。
“你就说每月准备小礼物吧,每月的主题还不能一样,定主题、购买、包装、准备节目……”王女士告诉记者,自己都有辞职做全职妈妈的打算了。
彭先生的女儿今年上小学二年级,就因为女儿作业的缘故,这位原本不会做PPT的爸爸,成为了一名PPT高手。
“小雪家长,请把孩子小长假的活动做成PPT,PPT分成几个系列,一个是阅读的书,一个是参加的旅游点,一个是帮爸爸妈妈做的家务……”,指着老师的短信,彭先生无奈地告诉记者,他用了整整一个下午完成作业,到第二天脑子里还全都是各种PPT。
网友兔妈妈帮孩子完成的“南瓜灯”作业,
为了买到合适的南瓜跑了多家超市,
花费了2个小时雕刻完成
家长帮助孩子制作的手工作业
做不出作业,家长权威遭孩子质疑
有家长反映,在这场奇葩家庭作业大战中,家长所受的“摧残”还要远远大于孩子。“大多数奇葩作业,不仅考验家长的智商、能力,甚至还要考验家长的社会关系。”
在前面提到的“谁是外星人”题目,媒体报导时还有这样的故事情节——孩子拿这道题问一位研究者:“叔叔会做这道题吗?我爸妈真的好笨呀。”
有心理学家认为,通常情况下,一个孩子进入青春期(16岁前后),会慢慢发现父母的“无能”。正是在“全能父母”形象逐渐坍塌的过程中,孩子慢慢建立了自己的价值体系,慢慢获得心理的独立。
有文章称,“一些难度太大的作业让父母的威严荡然无存,最重要的是,这个灾难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发生了。小学二年级的数学题,家长都要请教别人,这很有可能会造成孩子的心理危机。一个七岁的孩子发现父母很‘无能’,他会产生相当大的困惑,会丧失一部分安全感,也会影响到自我的建设。”
有责任心和能力的家长,会尽力维持自己的“权威形象”,因此,不少父母虽然无比辛苦,仍在努力学习各种技能,以便孩子做作业有需求时,自己真的能够帮上忙。
这样的人会发展成为一种“全能型”父母。明明自己从小就动手能力差,下班后拖着疲惫的身体,还要学手工。明明自己当初就不爱数学,却不得不重学数学知识。
还有很多父母对孩子的作业,持一种蒙混过关的态度。非常幸运的是,我们有了网络,手机上也有各种帮做作业的应用,要相信,没有多少题是老师原创的,都是可以找到现成答案的。
这样,父母又面临着一个道德困境:这种做法,是不是对老师的一种欺骗?老师让我陪孩子一起思考,这种抄作业真的好吗?
老师、专家怎么说
老师:其实要求不高,家长有所误解
“这些作业到底是布置给学生的,还是考家长的?”有网友抛出问题。
“当然是针对学生的,”小杨是成都某小学一年级班主任,她说,布置给班里小朋友手抄报的作业,初衷只是要学生涂涂鸦、写写拼音就行,篇幅大小也没要求,但没想到家长误会了老师的意思,以为是要出版物的水平,交上来的作业简直就是专业报纸的水平。
“三年级做PPT也是,其实最粗浅的就行。我们对一些手工作业的要求不高,只要孩子动手就行,有时是家长之间的比较,人为提高了作业难度。”小杨说。
专家:孩子作业应在“最近发展区”
“其实,‘奇葩’作业是一个说浅也深的问题。”教育学博士侯中太表示,目前,全国绝大多数学校是大班教学,教师的教学任务重,所以分到每个学生身上的精力就少,在这种客观条件限制下,学校通过作业将一些教学责任转移到家长身上,用父母的个别化教学,提高孩子的动手动脑能力,增进两代人之间的交流。
“这种需要家长协作的作业,隔三差五来一次,自然会影响到作业效果。”侯中太介绍,在作业的安排上,教育学有个专门的概念,叫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通俗点说,就是老师布置的作业应该是学生踮踮脚、努努力就能完成的,而不是超出他们的能力范围。”侯中太表示,如何精准判断出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就对老师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网友有话说
◆ 一件事让我重新思考布置这些作业的意义
面对着每周两三次的幼儿园作业,当妈的我几度不堪其扰、烦不胜烦。但在骂骂咧咧半年后,我突然有了新发现。
一天,儿子带回来偌大一本立体书,幼儿园要求小朋友拼完后第二天带回。不用说,这又是我的事了。诺大一本立体书要照图组装成一列长达1125px的火车,别说一个三岁宝宝,连我都觉得有些挠头。我让他自己先琢磨着,自己去洗澡,想着洗澡出来再慢慢带他做。而等我这颗“出水葫芦”出浴后,被眼前的情景震动到,也感动到了——
小家伙可能自己也觉得无从下手,需要我帮忙,但是不好意思甩给我来做,于是,他用心的,尽己所能的,把所有零件都先从书上抠下来,一样一样归类摆好,等着我去组装。地上整整齐齐的摆了一摞火车轮子、一摞车窗、一摞轨道、一摞烟囱……全部归类,丝毫不差。
他奶奶告诉我,从我进去洗澡到出来,他整整半个钟头专心致志坐在地上,小屁股都没有挪一下。这样的专注力和责任心,让我着实吃惊。问他,他说:“我怕我们来不及,老师说明天早上就要交了!”。
这件事,让我重新思考了幼儿园布置作业的意义。
回想孩子入园以来做作业的过程(懵懂——被动参与——主动参与——有责任感),我突然明白了一些从前忽视的道理。
幼儿园作业之所以超出孩子能力,本来就不是让孩子一力完成的,而是要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甚至情商。
不可否认有一部分作业都超出了孩子的年龄段,而正是这样的挑战性,让孩子不得不学会向家长求助,与家长配合。孩子从小学会与父母沟通,适当地寻求家人帮助,对他今后客观、冷静地分析处理问题具有极大的帮助,也培养了孩子的合作精神和参与度、配合度。
◆ 家庭作业是孩子“金点子”的孵化器,可以促使孩子让脑子转起来
不知道宝妈们有没有跟我一样的感触:
一件事情,不去“逼”一下孩子,他就会陷入惯性思维,而不会主动想办法去解决。
比如:够不着按电梯,如果不急着回家玩玩具,他就不会想办法去够。我曾经尝试过在儿子很想回家见爸爸的时候,不帮他按电梯。小家伙扭着胖屁股去搬了个水桶来垫着,硬是按下了上楼键。幼儿园曾经布置过一份作业,让孩子学消防知识。小宝在懂得了各种消防常识和仪器名称后,硬是学不会分清电话按键哪个是“1”,哪个是“9”。后来,他自己找出一支蜡笔,把“119”的键给涂绿了。我在旁边看着,真是为他这个小脑袋惊喜!
◆ 辛苦劳作之后,是另一番宝贵的收获
辛苦完成的作业面临第二天的交换、分享,甚至损毁,可以锻炼孩子“由零归零”哲学眼界,以及“千金复来”的豁达心胸。
我帮孩子做过一份家庭作业,用吸管和气球做了一根大棒棒糖。在布置作业时老师就已交代清楚,气球作业第二天是要带进园与小朋友们一起分享的。第二天正好是家长接待日,我们看着孩子们把早上视若珍宝捧进教室的“作业”,全部“贡献”到操场上,大家一起玩气球玩到疯,笑声直冲云霄。游戏结束,孩子们一身汗,地上全是踩瘪了的破气球皮。没有一个孩子为此哭泣,宝贝们都获得了极大满足,家长心里泛起感动。
生命重在体验。学会分享,学会重视过程而不执着结果,学会“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豁达,是我们能够引导孩子获得的重要智慧。
这些作业其实算得上是老师对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探索,但也看得到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实践是相当复杂的工程,需要家长和社会的配合和支持,也需要老师对学生能力的精准判断,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让学生从作业中有所收获。
你身边的小朋友
有什么样让人为难的作业吗?
作业太“奇葩”,你怎么看?
老规矩,留言区见~
图文由共青团中央(gqtzy201)综合整理,部分内容来源自网络,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微信公众号“今日话题”“都市频道”“天津教育”、浙江新闻
转载请联系授权
校 审 | 金义涵
编辑| 张鹤飞(团黑龙江省委)
共青团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