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大学生求职遇害!一定告诉孩子:自我保全才是你的终身必修课!

  

  卓小越导言:

  李文星事件让人震惊,因为离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如此之近。

  我的前同事V的一位朋友L曾四处向她和周围的人借钱,V她们觉得不对劲,于是想尽办法骗L出来,最后帮助她逃离了传销组织。

  前年过年,我的好朋友X忧心忡忡地跟我说,“我已经半年联系不上我哥了,他可能进传销组织了。”看着好朋友沉重的样子,我想无论是谁,家人若被骗入传销组织,联系不上,那是多残忍的事情。

  一年后,X跟我说,我哥被抓了。

  今天,卓小越想跟大家说说李文星事件的经过,类似事情的发生,以及该如何让孩子既适应社会又能保护自己。

  

  (遇害者 李文星)

  最近大学生失联的事情也为我敲醒了警钟:即便为人父母,我们的社会阅历真的足够吗?都知道要教导孩子好好学习,但我们教过孩子如何有判断力地与社会相处吗?与孩子的情感联结,让孩子足够信任我们,但当孩子长大成人后,会愿意告诉我们可疑信息吗?

  我一身冷汗。

  危险离每个人都是很近的。从这个意义,我觉得过于依赖人情的价值观是危险的,要相信逻辑、实力和规律这些硬件,它让我们安全。

  985大学生求职遇害

  年仅23岁的李文星,一个刚从985、211高校毕业的大学生,一个刚走上社会的90后,一个对未来充满期待和热情的男孩,在2017年7月14日,永远的离开了这个世界。

  一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没了,尸体在天津的一个水坑里被发现。

  李文星,1994年出生于山东德州的一个农民家庭。2012年当他以630多的高分考上东北大学时,曾担心家庭困难,向父亲提出不上大学,但父亲坚定地拒绝了。

  大学四年如白驹过隙,2016年李文星毕业。考虑到“离家近一点,可以照顾父母”,他并不想从事四年所学的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后来决定去北京报个IT培训班学习Java,之后找个IT行业的工作。

  求职之路并不顺利。

  2017年5月15日,在北京天通苑的一间出租屋里,李文星不停的在网上投简历找工作,一整天下来,终于收到唯一一个回复,来自“北京科蓝”人事部。

  通过电话简单的面试后,5月19日,收到聘用通知函。可是谁能想到,这只是一个传销组织的骗局。

  5月20日,从北京前往天津入职。但随后,李文星频繁失联,并且期间多次向同学借钱。

  7月8日晚,他向家里打电话,说了最后一句话:“谁打电话要钱,你们都不要给!”

  7月14日,尸体被发现在一个水坑里。

  在这短短的60天时间里,逃无可逃,躲无可躲,他经历着怎样的绝望和垂死挣扎,一个年轻的生命陨灭,这是何等的悲哀。

  可是当今社会,有着与李文星同样遭遇的人还在少数吗?

  这些事情离我们有多近

  被骗钱财都是小事,关键是把命都骗没了,这才是最可怕的事!

  不禁让我想起,一年前聚焦了全国媒体的徐玉玉被电信诈骗的案件。

  2016年8月19日,被告人以发放助学金的名义,骗走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高考录取新生徐玉玉9900元。案发后,徐玉玉与父亲到公安机关报案,回家途中心脏骤停,送至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时隔一年,就在上个月,主犯陈文辉一审因诈骗罪、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被判无期徒刑,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其他六名被告人被判15年到3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犯罪分子得到了应有的惩罚,可是年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18岁,永远地回不来了。

  适应社会才是孩子的最终考验

  看到这些血淋淋的事件,我们在扼腕叹息的同时,也陷入了深思。

  为什么一个23岁的985毕业生,会轻易被骗进一个传销组织?

  为什么一个18岁的生命停止在一起看似普通的电信诈骗前?

  为什么那么多大学生会败给一群无良知的社会青年?

  学生是这个社会的弱势群体,从小在父母的保护下,学富经纶却对社会最肮脏的角落一无所知,诈骗,裸贷,传销,求职陷阱,无数双罪恶的眼睛正紧紧盯着这些单纯的生命。

  小时候,父母就总对孩子说:“孩子,你只要好好读书,考出好成绩,考上好大学,找到好工作,其他的都不用管”,是的,父母可以为孩子提供舒适的生活,极致的呵护,但是不可能陪伴一辈子!

  总有一天,孩子需要长大,需要独自面对这个世界,如果孩子被保护的太好,结果就是分不出善恶,很容易就稀里糊涂地被骗。

  一件件事情发生后,我们都痛惜:这些懂事的好孩子,为什么就没能好好走下去?!难道除了命运之外,我们就找不到可以改变的地方了吗?

  鲤鱼跳龙门,寒门出贵子,孩子考上大学当然值得庆幸。殊不知,这只是人生的第一道关口。第二道关口远比第一道更加复杂和艰难,那就是这个社会。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应该怎么做?

  如何培养出适应社会又能保护自己的孩子?社会才是检验一个人和一对父母的终极标准,而这个标准,是综合性的。

  学习成绩好固然重要,可并不是唯一,从学校到社会需要教孩子哪些能力?以下几点,或许能让孩子更容易的适应社会:

  1.孩子应该保持善良,但也必须认清罪恶。

  把这个世界丑陋的一面,给孩子看。当孩子生活中在家长的羽翼下,每天幸福快乐的生活,但是他们并不知道这个世界的真相,因此自身防范意识往往很薄弱。

  教孩子鉴别美好和丑陋,不要让孩子措不及防地独自面对。家长要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孩子认识、辨别社会中发生的是是非非,让他们具体地感受到真善美光明的一面,也体会到丑恶阴暗的一面。

  对美好的一面要赞扬学习。不能因为这个世界存在丑陋的人和事,我们就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不去追求美好。美好的,我们要教导孩子去敬仰、学习、追求,这样人的修养、学识、品行才会越来越高。面对丑陋的,常言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遇事多个心眼,多动脑筋,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以防受伤害。

  对待丑陋要正确处理。首先要让孩子端正心态,不能因为这个世界存在丑陋就失望沮丧。要学会在丑恶面前保护自己,小孩子不要自己硬碰硬,同时自己也不要贪小便宜,不要轻易相信别人,防止上当受骗。要让孩子自己强大起来,提高判断力,能判断和识别假恶丑,帮助自己和别人不轻易上当,强健体魄,保护自己不受伤害,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想办法制服不良行为。

  2.基本安全常识必须确保孩子了解

  李文星事件中,其实有几个很明显的问题, 比如:仅一个电话面试,仅几个简单的问题就通知入职,比如入职offer来自QQ邮箱,这一系列的异常流程,只要稍微注意,稍微有些安全常识就可能会避免。

  

(李文星邮箱里的所谓Offer邮件)

  虽然求职对于有些孩子还为时尚早,但生活中的一些基本安全常识家长一定要提早告知孩子:

  认识基本的安全符号

  例如“防止触电”、“水深危险”等符号,知道110、119等求救电话,都是孩子所需的生活常识。

  

  学习求助技能

  平时可以带领孩子认识社区及街道上的求助地点,告知孩子有困难时可求助。

  同时求助的技巧也不可少,让孩子了解并且学习“叫、跑、说”的安全技能,高声叫“失火了”或对着坏人的后方喊“爸爸你来了”,再转身逃向人多的地方或爱心店家。

  提前告知孩子这些,当孩子遇到相似困境时,就不会惊慌失措。

  3.教会孩子勇敢拒绝陌生人

  告诉孩子:正常情况下,大人只会向大人求助,而不会向孩子求助,一旦遇到有大人主动向你问路、借东西,孩子需要立即提高警惕并远离、甚至报警。

  无论是陌生人的食物,还是来自陌生人的求助,都应该告诉孩子勇敢拒绝。

  4.培养孩子的抗压抗挫能力

  生活中,特别是踏入社会,经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打击。

  抗压力低的孩子,别人眼中的毛毛雨,都是他的狂风暴雨,遇到点挫折,就觉得无路可走,绝望至极;一件事情没做好,就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心灵太脆弱,还想要过得顺风顺水,说实话,实在是有点困难!

  5.培养孩子终生学习的能力

  在学校,学习是孩子的首要任务,可是学习不是唯一的生存技能,到了社会,会和各种各样的接触,现在社会不法分子的手段可以说越来越精明,如果想要在社会立足,走的更远,拥有终生学习的能力显然是非常的重要。

  这样孩子不仅对自己有个清晰的认识,同时能够洞察外界,即使身处困境,也会迅速想出应对措施。

  有句话说的好:教育的目的,本来就是要让孩子在他“羽翼渐丰”的时候,能够真正具备生存的能力。

  如果你真的爱孩子,就教会他和这个世界相处的能力,这是你对孩子最大的帮助和保护!

  声明: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李文星事件最新进展

  8月6日,记者从天津静海区获悉经过警方全力调查取证,目前已基本查明李文星被诱骗进入传销组织的经过。截至目前,陈某、张某、江某某、翟某某、胡某等5名涉案人员已被抓获,犯罪分子对诱骗李文星进入传销组织并进行控制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江某某因涉嫌组织领导传销被刑事拘留,其他4人因涉嫌非法拘禁被刑事拘留。

  现已查明,“蝶贝蕾”传销组织成员陈某利用手机和邮箱在“BOSS直聘”网上冒用“北京科蓝软件系统有限公司”之名,发布虚假招聘信息。李文星投发简历后,陈某于5月20日将李文星诱骗至静海,后向传销组织上级张某进行了汇报,张某又向他的上级胡某进行了汇报。

  胡某安排传销人员江某某接站,之后将李文星送至位于静海区静海镇上三里村的传销组织人员艾某某管理的寝室。随后,李文星又被转移至位于静海镇杨李院村的胡某管理的寝室,最后被转移至位于静海镇杨李院村的传销人员李某某管理的寝室。经过调查取证以及相关涉案人员供讳,确认李文星在静海期间已交付了传销产品费,正式加入了传销组织,并在进入传销组织后期已不需要被控制,可以在传销组织内部自由活动。

  据悉,相关调查工作正在有序开展,对李文星溺水死亡原因做进一步核查确认。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