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习惯是怎么形成的?

人人都懂的阅读的作用。但是为什么难做到?这是三篇文章,很有启发和操作价值。我把它们整理成一个。

一、怎么让孩子开始阅读?

1. 阅读要趁早。

多早呢?这篇文章告诉我们,6、7个月就要开始!这时候就可以开始读书给孩子听了。首先这是一种语言训练,就是用声音来刺激孩子的感官。其次,这也是一种定力训练,事实证明,这样带出来的孩子,能够坐得住,而且注意力自然更容易集中。还有一点好处就是:在孩子最初的认知中,让书籍先占领他的记忆库。

所以,与其花大把的钱在花花绿绿的玩具上,在各种忽悠人的机构身上,不如给孩子声情并茂地读书。

2. 限制看动画片的时间和内容。

动画片的声光效果好,对孩子有天生的吸引力。高质量的动画片有利于孩子的认知能力语言能力。但是,现在已经有很多研究证明,看电视的时间太长,影响的不只是视力,更会减少孩子的词汇量,缩短注意力的持续时间,甚至会造成他们长大后更富攻击性。所以,这篇文章建议,3岁以下的孩子,看电视的时间不要超过半个小时。而且家长可以给孩子多看英文的动画片,因为孩子本身在日常生活里,使用中文的比例已经很大了,多看英文动画片,也能让他们从中学到点英语的表达方式。

3. 读书时要声情并茂互动演示。

在书里出现一些不容易解释的动词时,家长要想办法“演”给孩子看。比如看英文画册的时候,读到“I love your top side”,就可以摸摸孩子的脑袋,读到“I love your bottom side”,可以摸摸他的屁股。孩子明白后,在你读到“I love your hair and eyes”时,就会很配合地去摸头发和眼睛。

二、精读还是泛读?

正式的、自己完成的阅读,大概时间是孩子进入小学。我们一般会觉得,只要孩子喜欢,随他读什么怎么读。但是我们发现,同样阅读量很大的孩子,进入初中的时候(包括再往后),他们的“大量阅读”对他们的在校学习,产生的作用,似乎差异很大。有的家长很奇怪:为什么我的孩子读书不少,语文却学不好、数学审题还是一再粗心出粗?

李笑来这篇文章说,阅读只有一种正确姿势,那就是精读。

第一,理解能力与年龄无关

人总会假定自己的能力会随着年龄增长而自动增加,于是每个人从学校毕业之后都假定自己认识足够多的字、有足够大的词汇量、足够丰富的概念量、足够严谨强大的逻辑思考能力。最要命的是,他们还自以为是地认为已经不再需要“精读”,精读是中小学生才做的事,“泛读”才配得上自己的年龄。其实,多数人根本没有精度的资格,比如,他们认识的字不够多,词汇量不够大,概念量不丰富,逻辑不够严谨。这些缺点平时没有暴露,只不过是因为高中毕业之后,他们就不用再参加语文考试了而已。

第二,泛读的结果只是“看见”而非“读懂”

很多人参加英语考试的时候,会感到困惑,为什么阅读理解题的文章全看懂了,可题目就是做不对呢?李笑来说,所谓“读懂了”其实只不过是这些考生的幻觉。

原来,人类大脑有个强大的功能,叫模式识别。处理零散信息的时候,大脑会自动把它们按自己熟悉的模式拼接起来。比如你躺在床上,盯着天花板发呆,不一会儿,模式识别就启动了:天花板上原本毫无关联的几个斑点,在你眼里很可能变成了一张有意义的图案,比如人脸啊,动物轮廓啊,这就是模式识别。

有个经典的模式识别例子,美国911的时候,有人拍了张照片,在互联网上广为流传。照片上的烟雾里,居然能看到一张“栩栩如生”的魔鬼撒旦的脸。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这是因为人们之前在很多地方,比如戏剧、电影、动漫里,都见过撒旦的面孔,所以在看到原本毫无意义的烟雾形状时,就迅速调用了大脑中曾经存储过的“模式”,用来“理解”眼前看到的东西,于是就“看”到了并不存在的撒旦面孔。

模式识别原理戳中了泛读的死穴。比如前面那些考托福的学生,他们只是泛泛地一读,就感觉都读懂了,实际上这是幻觉,他们只读懂了文章中的某些零碎信息,然后模式识别启动,大脑自动将这部分跟你以往见过的观点拼接起来。而这样拼接出来的文章,跟实际内容没什么关系,这怎么可能答对题目呢?

第三,怎样的阅读才算是精读?

最简单的判断方法,就是复述。读完一本书,你能够把它复述给别人——或者你不喜欢表现——你把它写下来变成阅读笔记、或者概要、或者感想。这就是检验是否“读懂”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三、阅读的习惯怎么养成?

我们都听说过“21天培养一个好习惯”的说法。为什么会这么说呢?21天真能做到吗?这篇文章这样帮我们分析。

1、习惯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是行为习惯,也就是每天规律的行为,比如背单词、读书,等等。养成这些习惯要一个月。

第二类是身体习惯,比如健身、早起等等,这些对我们身体有影响的习惯,要花三个月。

第三类是思考习惯,也就是思考能力,这是最难养成的,有变化的时候,身体反应最强烈,所以作者认为要花半年的时间。

2、培养习惯分为三个阶段

最开始的阶段是反抗期

从第一天到第七天,这个阶段最容易失败,所以我们才会有三分钟热度。作者建议我们,从小地方开始,把时间和步骤分得很细,明确时间和完成的数量。这时候要注意,门槛一定要低,不要追求完美门槛太高,很容易放弃,另外就是不要想太多,把任务完成了就行。同时,要每天做记录,用打卡的方式,免得执行得很随意。

从第8天到第21天是不稳定期。

这时候你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比如加班,回家晚了,突发事件,都可能导致习惯失败。想要在这个阶段保持连续性,你可以做三件事。

一是行为模式化为什么刷牙我们都能坚持,就是因为时间地点做法都很固定。所以,养成好习惯,也需要三固定时间、地点、行为。比如每天9点;在书桌前;先列提纲,然后500字。

二是设定例外规则。我们无法控制变化,所以就要设定一个弹性机制,比如万一没写成500字,那就第二天写1000字补上;或者设定每周五次而不是七次,预留两天空白

三是设定持续开关。心理学家说,当人为了有快感,或者为了回避痛苦,就更有动力去行动。所以给自己一些奖惩很重要。例如很多年前我告诉自己,每天快走一个半小时,半年时间让自己的腰围减小到2.3尺,然后给自己买一条最新款的牛仔裤。这个做法应对“倦怠期”,有两个作用,第一是增加变化——例如我把跑步的地点换一下,增加新鲜感。第二是对做这件事的价值进行一次强化——具体到看得见摸得到。

美国有个心理学家说过,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就是由各种各样的习惯组成的。很多人之所以优秀,其实就是因为他们懂得养成一个好习惯,所以你也赶快行动起来吧。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