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说 | 求职少年李文星之死给教育的两记耳光

  

求职少年李文星之死,是这些天被媒体广泛讨论的一则新闻。事件内容大致如下:

李文星,国内某985大学毕业生,在某互联网招聘平台上求职被骗,疑落入传销组织,最终被加害至死。

舆论讨论的焦点,一是提供虚假招聘信息的某互联网招聘平台,二是政府对传销组织的打击不力。诚然,这是压死李文星的两座大山,但,不是原罪。

李文星之死给教育的两记沉闷的耳光,让人羞愧……

  

01

  大学教育在培养什么样的未来人才?

提了多年的「素质教育」,「通才教育」到最后,似乎反而让大学生变得越来越没有方向。

一个985学校的毕业生,甚至要靠IT培训,才能具备求职的技能,这当中反应的问题,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

大学生,哪怕最好大学的大学生,都少有人花心思在真正的「硬技能」上,这里的硬技能包括了专业知识,也包括了与之相关的技能和技术的积累,比如工程类专业的学生所需的专业技术。

大学生们一进校,就受到「全面发展」,「综合素质」这些表面正确无比但其实似是而非的词的魅惑。在这些方针的指引下,大学生们普遍放弃了对「硬知识」的积累和沉淀,转而去寻求那些华而不实的「软技能」:所谓的综合素质。

真正有用的「硬知识」,往往以通宵两三个晚上来应付考试的方式,匆匆了结。大学生们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一群大学生高喊着“60分万岁!”,那是一场狂欢吗?不,是一场悲哀。

最终当这些人未来面临激烈的职场竞争时,他们才会幡然醒悟,原来脑中对专业的空空如也,并不会因为旅行了多少次,看了多少次文艺电影,谈了几次缠绵的恋爱,就有所改变。四年“充实饱满”的生活在职场面前被打击得一无是处。

如果李文星能很早就明白自己的职业路径,他就能早早地换了专业。即便他不换专业,也会早早地自学编程,再去公司积攒一些实操能力。也不至于落得毕业时的仓惶和窘迫,更不至于被传销团伙骗去了性命。

如果李文星这样的大学生只是一个个案,则没有必要上升到大学教育的高度。但事实上,这不是一个个案。对大部分大学生来说,他们都面临着不同形式的「李文星式」的问题。有的质疑自我,有的抱怨社会,他们愤懑不堪而又无能为力,他们踌躇满志而又踱步不前,最后只能选择硬着头皮横冲直撞……

他们不一定会碰到虚假的招聘信息,或者他们更聪明能一眼识破骗局,但是他们极少有人逃得过李文星也经历过的毕业求职时的焦虑彷徨和不知所措,以及面对职场时的眼高手低。

是时候反思我们的大学教育了。

大学生们也是时候反思大学生活了。不然,下一个李文星,就是你。

  

02

  缺乏安全教育—其实世界很残酷

在李文星事件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到几点问题,只要稍微有些常识便能避免:比如来自QQ邮箱的职位Offer、仅一个电话面试便通知入职的异常面试流程。

  

(李文星邮箱里的offer)

可是为什么李文星没有避免,是他无知吗?不是,他被社会保护得太好了,以至于二十多年了,还没认识到世界的残酷。

家长总想保护孩子,让孩子看到世界的真善美。但社会上的假恶丑不会因为你不说就消失不见。科学研究显示,孩子的适应力,特别是心理适应力远超过成人。年龄越小、适应力越强。

所以我们应该从小做起,帮助孩子认识到社会的残酷。

可以让孩子保持善良,但也必须让孩子认清罪恶,要让她知道,既有王子救公主的善良,也有会送来毒苹果的王后。

虽然求职为时尚早,但仍有一些基本常识需要告知孩子:

  第一,认识基本的安全符号

例如’防止触电‘、’水深危险‘等符号,知道110、119等求救电话,都是孩子所需的生活常识。

  

  第二,学习求助技能

带领孩子认识社区及街道上的求助地点,有困难时可求助。

求助的技巧也不可少,让孩子学习“叫、跑、说”的安全技能,高声叫“失火了”或对着坏人的后方喊“爸爸你来了”,再转身逃向人多的地方或爱心店家。

  

第三,勇敢拒绝陌生人

无论是陌生人的食物,还是来自陌生人的求助,都应该告诉孩子勇敢拒绝。

正常情况下,大人只会向大人求助,而不会向孩子求助。一旦遇到有大人主动向你问路、借东西,孩子需要立即提高警惕并远离、报警。

李文星不是个例,电信诈骗案的徐玉玉也是教育的牺牲者,如果真的爱孩子,教育者就应该承担起教他和这个世界相处的能力,这是对孩子最大的帮助和保护!

你有干货?

你有困扰?

只要是你的心声!

都可以!

  

  

  狮之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