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君武先生是我国民主革命时期著名的政治活动家、教育家、科学家、翻译家和爱国诗人。学贯中西,才华横溢,著述等身。他追求和实践“革命救国”、“科学救国”、“实业救国”和“教育救国”的理想与目标,一生颠沛流离,克勤克俭,矢志不移地在沪、京、桂、穗等地,从事教育事业凡数十年,桃李满天下,为传播西方进步的民主和科学思想,为我国近代科学和教育事业的建立和发展,为国家和民族培养建设人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因此,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有“北蔡(元培)南马(君武)”之美称,孙中山先生以“不贪财也不惜死,既能文也懂理工”、“其学问在广西固不易得,即在国内,亦为有数人物”的评语来高度赞扬马君武的人品和才识,足见马君武后来三度执掌西大是广西大学的幸事,也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佳话。
早在1905年,马君武从日本回后,便在上海热心参与创办中国公学,这是留学生自己创办的私立大学。马君武以他的博学被聘为该校总规教习兼理化教授。这是他走上讲台,从事教育事业的开始,培养了第一批诸如胡适等学有所成的学生。从1924年到1940年逝世为止,他先后出任过上海大夏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中国上海公学、广西大学等多所大学的校长职务。在所担任的多所学校校长之职中,马君武在任广西大学时间最长(前后三次任校长,累计长达8年之久) ,此期间也是他建树最多,贡献最大,最能显示其独到的教育思想和一代宗师的风范的时期。今天小编将带大家回顾马君武先生在广西的教育事迹。
1920年,胡适与高一涵、马君武、蔡元培、丁轂音合影
广西地处西南边陲,交通闭塞,文教落后。全省“没有一所大学,以领导促进文化的责任, 总是一个缺憾, 而且广西学生要进大学,非到广东或北平、上海不可,也就太不经济,太不体面了”。然而,酝酿创办广西大学之初,“省府有人以广西的中等教育尚未发达, 似不宜办大学为言。” 1927年冬, 在广西省政府会议上,省主席黄绍提议创办广西大学,他力排众议,自任广西大学筹委会委员长,由省政府拨款一百万元为建筑费,五十万元为设备费,聘任德高望重、才学卓群的马君武为首任校长。创办西大是黄、马等人志同道合的事业。他们精心策划,校址选在梧州三角嘴的蝴蝶山,“取其交通便利,本省学生皆可顺流而下, 外籍的教授亦可溯西江而直达。”由此可见,在当时来说,广西大学的选址是通盘考虑且切合实际的。
在梧州创建时的广西大学大门
1928年初西大开始基建施工,在地旷人疏、坟冢垒垒的蝴蝶山,开山劈岭,环山修筑道路,营建校舍,历时半载,于同年9月举行开学典礼。
马君武重视校舍、图书馆及实验室的建设,他认为,“没有完善的基础设施”,“没有充裕的图书资料和完善的仪器设备,就办不好理工科大学”。正是基于这一认识,他从参与筹建广西大学之日起,就十分重视学校的基础建设。最初,广西省政府预定拨给广西大学的开办费仅有银元40 万元,这显然是不够的。为此,马君武与广西省政府多方交涉,最后,增至100 万银元,才使学校基础建设得以较顺利地进行。当时,学校除开山填土、修整道路、建筑校舍外,还修建了校门、管理厅、图书馆、数学馆、化学馆、农学馆、矿冶馆等为开学上课,准备了必要的条件。作为高等院校,必须有较多的图书资料,供师生阅读参考。为此,马君武每年都要从有限的办学经费中,划拨一定的经费,通过各种渠道,购置图书资料。经过了马君武一年的惨淡经营后,昔称“鬼门”的蝴蝶山成为林木繁茂、楼房掩映的幽雅校园。
在梧州蝴蝶山的广西大学操场军训的广西大学生
教师是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主体,是办学的根本。马君武尊师重道,十分重视教师的选聘,实行严格筛选考核和奖优罚劣制度。在当时天下未定、广西先定的局势下,他善于抓住机遇,借用外才,重金礼聘穗、平、汉等地的知名教授博士来校长期执教或兼课,并从生活诸方面悉心关照,使西大人才荟萃,蔚为壮观。鉴于广西高中生较少的状况,他首届先办预科班,招收了约260人。首聘教师中有教授13人,其中大多数是留学归国的知名学者。“学校虽系初创,然以建筑之新颖,设备之完全,加以马校长之学术名望,不特可招致省外之教授,且可吸引外省之学生。” 马君武是广西大学的奠基人和创立者。正所谓“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1929年6月,粤桂战争爆发,梧州被粤军占领。因经费无着,广西大学停办,马君武应蔡元培之邀,出任上海中国公学校长一职。
未
完
待
续
baguijiao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