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卓越·领航“知行路—井冈山红色大课堂” ——学生党支部骨干第三期训练营-Day 3

  Day3

  训练营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8月6日,是同济大学卓越·领航“知行路——井冈山红色大课堂”学生党支部骨干第三期训练营来到井冈山的第三天,一行32名成员在带队老师王玲、吴凯凡以及井冈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周庆峰老师、井冈山大学红色培训基地杨塘松老师的带领下,前往黄洋界、大井毛主席旧居以及小井红军医院等地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西江月·井冈山』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黄洋界风光无限好

  慷慨激昂的朗诵声从黄洋界上传来,望着巍然的石碑上,毛主席写下的这篇豪情壮阔的《西江月·井冈山》,大家动情地高声吟诵着,想象着当年在脚下的这片奇险的土地上发生过的传奇战役——黄洋界保卫战。

  黄洋界位于井冈山北面,海拔1300多米,雄峰耸立,陡不可攀,是井冈山的险要哨口之一。在周老师的解说下,我们了解到,1928年8月底,敌人趁毛泽东率部队前往湘南迎还红军大队,井冈山守山兵力空虚之际,纠集了四个团的兵力,妄图乘虚而入,一举攻下黄洋界。当时,守山军民只有两个连的兵力,在当地人民群众的配合下,凭险抵抗,打退了敌人的进犯,取得了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的伟大胜利。

  

  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留念

  震撼于这场“敌众我寡、以少胜多”的伟大战役,同学们纷纷来到“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握紧右拳,振臂高呼“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歌颂黄洋界保卫战中大无畏的革命战士们。

  

  

  朱毛扁担-崎岖不平,负重前行

  

  羊肠小道,崎岖不平,这是大家对黄洋界上挑粮小道的第一印象。难以想象,在那个艰苦卓绝的年代,当年的朱德军长年过四十,坚持亲自挑粮,并留下“朱德的扁担”的美谈。在朱毛亲自带头下,红军靠着肩挑背驮,在这条充满坎坷的路上,把30多万斤粮食运上了井冈山,解决了给养问题。

  大家迫不及待地去实地挑战 “挑粮小道”,形成了一条由同济学子组成的红色“长龙”,颇具当年红军不怕苦不怕累的革命精神。

  

  重走挑粮小道

  我们不怕累

  

  轻松挑起来

  来自电信学院的马翔宇同学深受触动,即兴作诗一首《满庭芳.重临黄洋界》:

  灯火通明,匆匆难宁,道路崎岖不平。忆昔黄洋,军民鱼水情。不求白首功名,挑粮担、老少同行。任敌狂,枪林弹雨,连夜送军营。

  天晴。山无垠。当年战场,今日重临。望山水清境,一片光明。幸福何人带来,看上头、闪闪红星。齐敬礼,旧日工农,今朝子弟兵。

  

  

  大井朱毛旧居-敢于负责,勇于担当

  

  

  大井毛泽东旧居

  

  大井毛泽东旧居内景

  大井毛泽东旧居是1927年10月24日,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进驻大井村后,农民自卫军首领王佐主动腾出兵营,给毛泽东和工农革命军居住。朱德、彭德怀、滕代远等人也曾经在这里居住和工作。

  

  

  小井红军医院-弘扬艰苦奋斗

  永葆优良作风

  

  小井医院是1928年红军和群众节衣缩食自愿捐献建成的,当时井冈山根据地最大的一所医院。医院从建成使用到被国民党烧毁的时间很短,但其中发生的故事却感人至深。为了再现小井医院创建的艰辛和那些发生在这里的感人故事,医院前赫然竖立着《战地救助》、《艰苦创业》和《张子清献盐》三座铜铸雕塑。

  

  艰苦创业 战地救护 师长献盐三座铜塑

  走进红军医院楼,昏暗的光线下是一间间简陋的木屋和狭窄的走道,透过光线看到的是门板、稻草制成的病床和竹子制成的镊子、消毒盆……看到如此简陋的环境,同学们陷入了沉思。

  

  小井红军医院现场讲解

  

  

  小井红军烈士墓-缅怀革命前辈

  继承先烈遗志

  

  接下来啊,我们瞻仰了位于小井医院附近的小井红军烈士墓,表达对革命中牺牲的一百三十多位红军战士的崇敬和缅怀。

  

  小井红军烈士墓

  

  小井红军烈士墓现场教学

  从小井红军烈士墓绕行至附近的小山坡,这样的一冢墓碑便映入了眼帘。碑上没有生平简介,没有墓碑悼词,只有碑后一棵苍劲挺拔的柏树,静静守护着长眠于此的英魂。

  

  曾志墓

  

  向曾志同志鞠躬并默哀

  

  

  访谈面对面 精神代代传

  

  晚上7时,张莉老师为我们带来《井冈山精神代代相传 缅怀与追忆 传承与展望——与红军后代面对面》课程,让我们有幸近距离接触红军后代,聆听他们背后的家国大义和红色历史。

  曾志之孙石草龙先生给我们讲述了曾志老人在革命时期的无奈选择,与孩子分开随部队一路革命,直到四五十年后才亲人相聚。“除了信仰之外,一切都是可以舍弃的”,这是老人的话,也是她这些伟大行为的解释。

  

  石草龙先生和我们面对面

  袁文才嫡孙袁建芳老师给我们讲解了袁文才、王佐与毛泽东之间深厚的战友之情,生动讲述袁文才后代传承革命精神,投身国家建设发展的现状。

  

  袁建芳老人与我们面对面

  

  

  革命歌曲广传唱

  红色精神永传承

  

  在《唱响红色经典 永葆事业激情》革命歌曲教学环节中,大家集体学唱《团结就是力量》《三大纪律八项纪律》《映山红》《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十送红军》《歌唱祖国》,慷慨激昂。

  

  同济学子唱革命歌曲

  井冈山的精神属于整个中华民族,井冈山的星星之火之所以能够保存并燎原于中华大地,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顺应历史潮流,为人民赴汤蹈火、洒尽满腔热血。同济学子必当践行井冈山革命精神,发挥党员骨干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将这笔精神财富一直传承下去!

  

  

  撰稿 | 仇婉约、曹杨、吴成峻

  摄影 | 丁大增、易法彬

  编辑 | 蓝昱群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