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25-26日,第六届计算思维与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研讨会在成都召开,全国百余所高等院校负责计算机基础教学领域工作的300余位专家、教师代表参加。大会就我国高等教育中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基本发展方针、改革实践,以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交流。教育部-微软产学合作项目负责人马歆、蒋运韫二人代表微软亚洲研究院参加会议,就微软近年来在支持国内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工作中的成果及经验做大会报告。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计算机课程教指委主任李廉教授出席会议,基于过去三年项目建设工作中的支持和贡献,代表教育部教指委为微软颁发“最佳合作企业”奖项。李廉教授指出,在信息化革命背景下,计算机基础教育要找到新的立足点,通过坚持校企深入合作,为师生提供最前沿的研究和实践内容,有力地促进具备可持续竞争力的人才培养工作。
李廉教授代表教育部教指委为微软颁发“最佳合作企业”奖项,微软亚洲研究院中国区学术合作经理马歆女士领奖
微软亚洲研究院学术合作经理蒋运韫博士做“教育助力,思维成长”大会报告
微软亚洲研究院代表与课程改革项目专家北京理工大学李凤霞教授(左二)、哈尔滨工业大学战德臣教授(右一)
近年来,微软亚洲研究院与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合作,结合国内计算机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需求和“新工科”建设背景,以及包括计算思维、在线开放课程、学科前沿研究等国际先进理念,通过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进行了为期数年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实践。
迄今为止,项目共计支持99项课程改革与建设工作立项,覆盖全国26个省市的80余所高校,惠及数百万师生。其中,投入力度最大的是通识类课程建设与课程引进,同时兼顾学科交叉特色课程的建设和高等教育衔接基础教育方面的探索。这样的建设方案与我国当前计算机基础教育发展形式和宏观技术发展背景相契合,为新形势下人才培养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持。
与此同时,微软亚洲研究院还不断致力于新的教育理念在计算机基础教育中的普及工作,2014-2017年间,先后数次组织或参加由教育部教指委牵头的全国范围教学改革研讨会,面向来自全国各级院校的2000余名与会教师进行宣讲和培训,极大地拓展了教学改革工作的影响深度与广度。
经过数年的努力与发展,基于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的教育部-微软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系列项目在各方面均取得了可观的成果,其中包括:
在全国范围内,选课人数最多,影响力最大的两门代表性课程分别为:
哈尔滨工业大学战德臣教授首创性地提出“MOOC+SP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极大地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兴趣,已被全国数十家院校选用并引进,得到了很好的普及和推广,有效地促进了教学改革工作在全国范围的展开;
北京理工大学李凤霞教授依托虚拟现实研究技术,原创性地建立了一批通过虚拟仿真实验辅助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课程资料,根本性地颠覆了传统教学中抽象性讲授、学生接受度较低的固有模式;同时将课程在MOOC平台开放,无偿提供给教学资源欠发达地区高校使用,在教学改革工作中起到了先锋性的旗帜作用。
随着项目的深入开展,新的教学理念逐步被教师和学生所接受。与此同时,还建设了一批覆盖农林学科、医药学科、化工学科、艺术学科、特殊教育、民航院校,以及民族院校的学科交叉特色课程,进行了有益、有效的拓展。最终得以在课程学时、选课人数、师资队伍、教学资源、教学方式等全方面提升教学效果。
在会议的交流研讨中,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计算机课程教指委委员组成的专家代表全面综合分析了“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与“新工科”建设背景下的计算机教育改革的关注点、面临的问题及有效解决方案。各个学科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工作主要聚焦在以下三个方面:
把握新工科人才培养的建设机遇
2017年初提出的针对工科教育教学进行改革创新的系列共识、指南及行动方案已在全国范围引起了广泛的重视,同时,新工科理念也是计算机基础教育发展与改革的重要建设机遇。过去的工科教育中存在工科教学理科化、通识教育与工程教育之间区别模糊、工程教育与行业企业实际脱节大等方面的缺陷,如今,面向各学科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急需与前沿技术发展紧密结合,最大化地培养和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领域视野,帮助他们为进一步的深入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重视面向学科交叉的特色课程
不同办学层次高校和不同专业类别对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要求亦有所不同,但在目前的形势和要求下,课程定位总体上可以分为“宽、专、融”三个类型:通识型课程、专业型课程,以及交叉型课程。特别是要重视面向学科交叉的特色课程,将计算机技术与专业应用背景结合,从专业需求角度展现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和方法,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师教学效果。
培养具备可持续竞争力的人才
具备可持续竞争力的人才,是国家在全球发展背景下保持创新和技术优势的关键,对这种人才的培养应作为今后5~10年计算机教育发展和改革的主题,通过通识、专业教学结合来构建新型教育模式,校内教育与企业实习相结合促进综合素质培养,促进专业型人才、复合型人才、交叉型人才教育的全面提升。
在未来计算机基础教育的领域中,微软仍将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作为一家以人工智能为战略前沿的大型跨国企业,这里仍将有源源不断的先进理念和前沿技术资源。在“新工科”建设工作全面展开的背景下,对产学合作项目的坚持和投入、与国内一线教师的合作也将继续以新的面貌呈现。
2017年教育部-微软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将开放Office 365云端协作办公资源给立项教师免费使用,该资源将作为教育主管部门、教师、学生之间高效沟通合作的交流平台,能够有效提升各方工作效率,培养学生应用和开发能力,同时帮助教师更方便地获取更多教学资源。
作为微软公司在美国本土以外最大的研究机构,微软亚洲研究院在中国有着近20年的科研合作基础和学术交流经验,无数宝贵的学习资源亟待挖掘。我们也将继续秉承成长思维,保持开放心态,在新的背景、新的需求下,在基础课程教学中渗透“新工科”思维,践行和支持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核心理念,不断寻求进步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