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主讲嘉宾寇永升老师的一封信
寇老师收藏有千余册语文教材,他治学严谨的做事态度让人吃惊,驾轻就熟、幽默风趣的教学风格让人耳目一新。
感谢寇老师:
为来自全国15省市43名一线老师及中考图书全国第一品牌《试题研究》的60余名语文策划编辑,带来的有关部编教材120余分钟的精彩讲座:
Ⅰ(第20170803期)
Ⅱ(第20170806期)
今天我们继续行程,聆听寇老师“部编教材九教法●朗读的重要性”。
一
部编教材九教法
新教材不是旧瓶装新酒,也不是新瓶装旧酒。用好新教材,不能按照以前的教法,这篇文章可以划分为几个部分,是什么文体,有几大要素,总结中心思想,归纳写作特点,那就太简单了。部编教材是双线组元,如果只考虑它的文体,就无视教材的新格局。组元方式的彻底变化,要求我们不能只把课文从文章学、文体学的角度去解读,而要考虑到它的人文问题,这是关键。广东省的曹殿成老师向老师们建议:语文教育,课文九教方为真。
新教材,教师给学生教些什么
——语文课文“九教”
一、课文字词教学
二、课文朗读教学
朗读教学是语文教育“熟识字词句、感知课文、训练口才”的重要环节,不可忽视。而不同的朗读方式具有不同作用。
范读——老师给学生作示范:亲切、感人;
听读——播放名家朗诵录音:准确、陶冶;
朗读——学生放声朗读课文:熟悉、感受;
默读——学生用心默读课文:理解、品味。
放弃了朗读教学的课文教学是不能想象的语文课。
三、课文内容教学
能力——内容理解 把握 归纳 概括
知识:
人文知识:历史 政治 人情 世故 建筑 音乐 艺术;
自然知识:天文 地理 日月 山河 花草 树木 虫鱼 鸟兽;
四、课文结构教学
五、课文表达方式与表现手法教学
表达方式:记叙 、描写、说明 、抒情 、议论
表现手法(技巧):
(1)抑扬结合 (2)铺垫悬念 (3)动静结合
(4)叙议结合 (5)情景交融 (6)衬托对比
……
六、课文语言教学
七、课文思想主旨教学
人文精神,或者传统文化教育。有文化,才有精神,有文化,才有学识。没有人文教育的语文,是不可能的。因为文字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进取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宽容
儒家的学行、仁爱、礼信、中庸、民本、仁政;
司马迁的求真;陶渊明的归隐;杜甫的忧国;苏轼的旷达;范仲淹的忧政;朱自清的孝心……
八、课文作家教学
九、课文作业教学
语文作业,一定坚持三个原则:巩固知识、形成能力、拓展学习。
语文知识(字词句、结构章法、表达方式等)是从课文教学中传授的,课上课下作业要及时巩固;课文的解析和欣赏能力,要及时通过相关作业加以训练;课文所学作为一个点,可以通过相应阅读和语言运用作出适当拓展。
克服作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要充分利用课后“练习”,精心筛选教辅。
▶寇老师点评:虽然不一定每篇课文都从这九个方面去教,但是,曹老师作为教研人员,给的建议还是较中肯、全面,为我们日常教学提供了参考性意见。
二
散文教学示例
课例一:
《老王》
杨 绛
注:《老王》,原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9课,目前是部编教材七年级下册第10课。
▶寇老师点评:《老王》这篇文章初高中都有,老师在初高中不同阶段讲这个文章的时候,应该有所区别。
以课文的结尾句为核心,从“我”的“愧怍”反观“我”对老王的态度从“同情”到“愧怍”的变化,理解“我”和老王交往的实质,反思那种居高临下、缺乏真正尊重的同情,感受作者的自我批判精神。
课标实验教材的“教师教学用书”拈出老王的三轮车并加以分析,部编教材的课后练习却要求学生思考:在“我”与老王的交往中,“钱”起到了什么作用?在预习任务中,即已提示学生关注“我”与老王怎么看待对方的问题。
应该说,在部编教材的设计中,这篇课文教与学的难度都有所提高。
▶寇老师点评:
旧人教版初中教材里,《老王》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写人的文章怎么写人。苏教版高中教材必修三,《老王》与《品质》(英国作家高尔斯华绥,小说)、《五人墓碑志》、《指南录后序》一起组成“号角,为你长鸣”的专题。《老王》与《品质》被冠以“底层的光芒”的版块名称,引导师生寻找老王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证据”和他身上散发出的“光芒”,可以说是一种误导。
部编教材将这篇散文放在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小人物的故事”,单元提示在内容主旨方面强调:小人物虽然平凡,但他们身上又常常闪现优秀品格的光辉,引导人们向善、务实、求美;在文章写作方法上的提示有:“从开头、结尾、文中的反复及特别之处发现关键句,感受文章的意蕴。”
结尾句: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谁是幸运的,谁是不幸者?
▶寇老师点评:按照杨绛的意思,老王是不幸的,那么老王有哪些不幸?引领阅读第1~4段,归纳概括老王有哪些不幸。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思路,我们有可能反过来,要求学生通读课文,把文章划分为几个部分,第1~4段为第一部分,概括介绍老王……这是老师自上而下给学生灌输,我们的问题是让学生概括老王有哪些不幸,这是让学生自下而上,通过阅读文章,归纳筛选出来信息。
▶寇老师点评:这样一个不幸的老王,跟我们家在交往过程中,做了三件事情。部编教材教学要求要点——跟钱有关系。如果只讲到老王的不幸有哪些,这是文章第一部分;文章记叙了老王的几件事情,从文章结构学解读,这是第二部分……仅仅这样的话,这篇文章只解读了三分之一层面。
这篇文章最关键的细节问题——鸡蛋与香油。如果给初中生讲,可以粗略一些。如果给高中学生讲,这个是解读老王不可忽略的细节。原因是老王是回民,回民不吃大肉,鸡蛋和香油是回民最上乘的食品。更何况在那个物质极其匮乏的年代……
知识拓展
回族有两个特点,一是从颜色上看,无论是哪个地区,都是白色的,不用有色的布料。二是从选料质量看,不分贫富贵贱,一律是白棉布、白市布、白漂布等,不用绫罗绸缎和其他高级面料。
穆罕默德曾说:“安拉最喜欢白色布,生者着白衣,死者用白布做‘克番’。”
“论穷、论富,都是三丈六尺布”,这句谚语很确切地说明了回族人的丧葬习俗 。
至今回族人办丧事,不用棺,只用三十六尺白布缠身。
▶寇老师点评:在文革后期最艰难的时代,我们国家干部一个月供应的是四两植物油,鸡蛋和香油是在那个时代对老王这个回民病人最珍贵的营养,为什么杨绛要写老王是个回民,身上缠了许多白布,她是有用意的……但许多老师忽略了这一点。
知识拓展
明代回族著名学者李贽生前遗嘱:
倘一旦死……未入坑时,且阁我魄于板上,用予在身衣服即止,不可换新衣等,使我体魄不安。但面上加一掩面,头照旧安枕,而加以白布巾单,总盖上下,用裹脚布廿字交缠其上,以得力四人平平扶去。
幸听之!幸听之!
▶寇老师点评:老王死了,埋在什么沟里,身上缠了很多白布,“我”也不懂,没多问……这不是闲笔,它实际上是照应前文老王临死之前送鸡蛋和香油。老师们可以回想一下这个经典的对话情景,在教学中怎样把这个地方给学生讲清楚。
课文精彩片段回放
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
“早埋了。”
“呀,他什么时候……”
“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
他还讲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为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沟里。我也不懂,没多问。
(注:以上精彩朗读可见音频文件6分10秒—7分52秒)
▶寇老师点评:
我们怎样把“早埋了”这三个字的感情色彩用声音表达出来?杨绛问老李的“呀,他什么时候……”
为什么要这个省略号?这个省略号是话没说出来省略了,还是引用时省略了,还是话没说完被抢白了打断了?这是关键,现在想想怎么读出这个句子的感情来。
请老师们现场参与互动,我读叙述语言和杨绛,你们读老李的两个短句……再试一遍——
“我”问的是“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老李答非所问的“早埋了”,包含有对我深深的不满和责备。老李不是回答老王“早就死了”,而是“早埋了”,言下之意是你现在才来问啊!“呀,他什么时候……”我的话没有说完就被老李打断了——老李很生气,对我很不满,没有说出来的意思是:你还好意思问老王什么时候死的!还好意思问老王怎么死的,不就是为给你送鸡蛋和香油!就在给你送鸡蛋和香油的第二天!由此可以看出,老李简短的两句话,有强烈的感情色彩,跟杨绛的愧疚有直接关系。如果你只读到文章结构,只说到钱,只说到老王送鸡蛋和香油,这个情节是不是就忽略了?这就是文本解读与教学内容的关系。
师陀的小说《说书人》
“你们抬的是谁?”
“说书的,”他们中间有人回答。
“说书的死了?”
他们大概认为我的话没有意思,全不作声。
“他怎么死的?”因此我接着问。
“吐血。”
“他病得很长远吗?”
“不,不长远,七八天前他还说书。”
“他家里人呢?他家里有人吗?”
“他压根儿没有家。”
“那么他也没有儿子吗?”
“谁知道!我们没听说过。”
▶寇老师点评:两个人物之间的对话有浓烈的感情色彩,我们往往在教学中忽略了这些东西。苏教版必修二里的这篇课文《说书人》,其实这样的地方都是要朗读——用声音才能呈现出来我们的对文本的理解程度。
课文回顾
“文化大革命”开始,默存不知怎么的一条腿走不得路了。我代他请了假,烦老王送他上医院。我自己不敢乘三轮,挤公共汽车到医院门口等待。老王帮我把默存扶下车,却坚决不肯拿钱。他说:“我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我一定要给他钱,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我笑着说有钱,他拿了钱却不大放心。
杨绛为何“自己不敢乘三轮”?
▶寇老师点评:杨绛说“我自己不敢乘三轮”,是因为老王一只眼睛瞎,害怕把“我”摔下来,还是我们两个人老王蹬不动,还是因为别的?因为别的!杨绛在这个时候已经被揪出来作为臭老九、资产阶级学术权威批斗,如果杨绛再乘坐老王——这个红五类劳动人民的三轮车的话,就是给自己多了一条罪状,所以“我”不敢乘三轮。
我们再看这句话,我读出来的这几种语气,你说哪个是老王的本意。
①我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
②我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
③我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
④我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
⑤我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
⑥我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
(注:以上6句朗读可见音频文件10分42秒—11分02秒)
哪个是老王的本意?究竟杨绛要表现的是哪个意思?是不是值得玩味?因为前文写的两件事情都是送,送冰,送鸡蛋和香油,那么现在哪个是最合理的。我的个人理解,①③④⑤都有可能是老王的本意,唯有⑥最不可能。我们许多老师们没有解读到文本语言的细微之处,总是在文本的表面滑行,甚至在文本的外围打游击……
▶寇老师点评:
给学生提供资料,填补文本的空白,投影出示杨绛及其一家在文革中的遭遇——杨绛根本就不是幸运的。这个环节我们是不是在介绍作者,在介绍时代背景?
如果我们把教学思路反过来:今天我们学习新课文《老王》,先检查预习,字音字词;介绍作者、时代背景;然后看看这篇文章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概括段意,总结中心思想,归纳写作特点……
老师们可以想想,这样的语文课呈现出的效果,线型推进,板块拼接,八股式的课堂结构和教学过程。
部编教材对老师们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
作者介绍
杨绛,原名杨季康,1911年生于北京,祖籍江苏无锡,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员,作家、翻译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洗澡》、散文集《干校六记》《我们仨》。曾翻译《堂吉珂德》。
三
诗歌教学示例
主题一:诗歌诵读
课例二:
课文回顾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注:以上精彩朗读可见音频文件23分34秒—23分52秒)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注:《沁园春•雪》,原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课,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23课,语文版九年级下册第5课;目前是部编教材九年级上册第1课。
▶寇老师点评:按照以前的人教版教材讲,那就是先介绍时代背景:1936年2月,长征到了陕北的毛泽东,在黄土高原上看见了雪,大地一片银装素裹……表现了红军战士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这都是次要的,主要的是“读得准确”。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读huán:
返回原来的地方或恢复原来的状态:还家,还乡,还俗,退耕还林;
归还:偿还,还书;
回报别人对自己的行动:还嘴,还手,还击,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古义:反而。
读hái:
仍旧,现象继续存在或动作继续进行;
在某种程度上有所增加或某个范围之外有所补充;
表示程度上勉强说得过去,基本达到要求;
尚且;
表示不合理,不寻常,没想到如此,而居然如此;
早已如此,常与“就”呼应。
古义:超出预料,有赞叹的语气
▶寇老师点评:读还(hái),古文里就没这个音,这个音是现代汉语才有的。读还(huán),按照上述三种解释是否符合语境?此处应该读huán,“反而”的意思。
“望”和“惜”的宾语、内容有哪些?“望”的具体内容究竟是什么,“望”的宾语到底是什么……一定要重视朗读,朗读就是理解,朗读就是发现,朗读给学生的就是点金术。
主题二:诗歌意象
课例三:
课文回顾
乡 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
后来呵,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注:《乡愁》,原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1课,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诵读欣赏”,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14课;目前是部编教材九年级上册第2课。
▶寇老师点评:
1.乡愁怎么会是邮票,这个“是”是不是判断?
这四节诗里有四个“是”,都能解释为判断吗?乡愁寄托在邮票里,乡愁寄托在船票上。这个“是”并不在于判断,而是借用,可以理解为“寄托”等意思。
2.乡愁是坟墓,是海峡,跟前面的两个“是”不一样,这两 个“是”不是“寄托”的意思,是被阻隔的意思。“后来呀,乡愁被一方矮矮的坟墓”阴阳阻隔,因为“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被一湾海峡所阻隔……为了让诗整齐,作者赋予词语以临时语境意义。这里的“海峡”不是一般的地理概念的海峡,而是时代的、政治的、人为的……作者介绍和时代背景知识在需要的时候介绍,而不是单独提出来为介绍而介绍。
3.意象及修饰语。邮票本来就是“小小的”,那个时代的船票的确是“窄窄的”,母亲作为普通人,坟墓只是“矮矮的”,但是,“浅浅的海峡”“一湾”“一方”等修饰语就值得品味。台湾海峡并不浅,被台湾海峡所阻隔的乡愁是人为的,是政治的,这一湾看上去浅浅的海峡把两岸炎黄子孙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给阻隔了。
4.还有一点,这首诗是按照时间顺序来排列的,“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呵”“而现在”,余光中所有的抱怨、无奈、不满、愤懑,都体现“而现在”这三个字的转折上。不同于前三种乡愁,“一湾浅浅的海峡”,把“我”阻隔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这是一种无奈,是一种悲愤……朗读是基于理解的声音呈现方法,这些地方靠朗读才能呈现出诗歌的精彩。新的部编语文教材,突出了文学性、经典性,对教学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四
部编教材朗读教学的重要性
朗读是基于理解的声音呈现方式,是一种解读。
朗读——语文教师的生产力,对解读文本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朗读就是理解,朗读就是发现。作为一名教师,自己首先要做一个朗读者,要在不断地朗读中积淀、充实自己,才能引领孩子们走进文学的殿堂。作为一名教师,要在语文课堂上进行现场示范性朗读,三分讲,七分读。朗读送给孩子的不是金子,而是点金术。每位老师都应致力于做一名朗读者!
朗读应该成为生活的常态;朗读,是一切才能的先行官;朗读,让粗糙的课堂变得细腻起来;朗读连接的是心灵;朗读,如忽视自己内心对文本内容的吸纳与过滤,必然是空洞无效的…
黄玉峰老师说:“朗读绝不是一种低级的重复,而是一门阐释艺术,有些文章中难以表达的妙处,往往能通过反复的朗读、涵咏而心领神会。”(《教学生活得像个人》,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年7月版)
脱离了朗读的散文教学只能使文章失去原有的韵味与情致,使一篇篇动人的诗篇变成一具具没有灵魂的躯体。披文以入情,让学生在涵泳朗读的基础上充分体验文本的情美、意美,让他们把握住跳动在字里行间的情感脉搏,激发他们去体验、去思考、去感悟思想情感的真谛。(李晖《一节优质课是怎样炼成的》,复印报刊资料《高中语文教与学》2012年4期)
窦桂梅:“朗读是教师的生产力!”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这样论述诵读:“只有学会了流利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读的时候,才能谈到区分所读的东西的逻辑上完整的、部分的技能。如果学生没有学会读,他的功课就不会及格,学习对于他就不会成为有趣的、有创造性的事。”(《给教师的建议》修订版全一册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年6月版)
朗读还能营造出一种仪式感,仪式感纯洁和圣化了我们的心灵,多了一分严肃,有了一分崇高。(《诵读,让语文课如此美丽》,《中学语文教学》2012年12期)
▶寇老师点评:文本解读能力是语文老师的核心竞争力。这种解读一定是结合教材专题、单元设计的教学解读。此外,一定要重视朗读,朗读就是理解,朗读就是发现,朗读送给学生的就是点睛,而朗读根本不是嗓子好的人的专利,普通话标准的人的专利,这和你普通话标准不标准没有直接关系。没有朗读你就解释不了文本中意思,所以要大胆地在课堂上朗读。
寇永升简介:
江苏省名师,锡山市语文学科带头人,领题省级重点课题“百年母语教材实际使用研究”,收藏有解放以来各个时代语文教材数千册、70年代末至今的5大语文教学核心期刊数千册,并整理有目录索引。出版专著3部,发表论文近百篇,近年在各地示范课、专题讲座200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