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对地震丨灾后亲子心理自助手册

  地震来了,孩子们有什么反应?

  灾难会让孩子觉得害怕、困惑、感到不安全。无论是亲身经历灾难,或只是通过电视、听到成人谈论灾难,孩子都可能产生情绪变化,压力反应一旦出现及时提供帮助。

  哪些孩子受到的影响最大?

  大部分孩子对灾难的反应较短,也有些孩子不容易从灾难反应中恢复。如果孩子有以下情况,那么家长就要特别注意:

  • 直接暴露在灾难面前:比如被疏散、目击他人受伤或者死亡,受伤并感到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胁

  • 失去亲人和朋友或者亲人和朋友受重伤

  • 由于灾难引起的持续压力,比如重新安置、和朋友失去联系,失去自己的物品等等

  • 灾后出现严重的家庭内冲突

  • 孩子原本就有其他疾患

  在地震之后,孩子最害怕的是:

  • 以后还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 和他们关系密切的人可能会遇难或者受伤

  • 他们孤单一个人或者和家人分离

  儿童对灾难的反应

  灾变会孩子肯呢过特别显得烦乱,需要表达感受,这些反应都是相当正常的,通常时间不会持续太久。下列几条是孩子们可能会出现的反应:

  • 对黑夜、分离或独处出现有多度的害怕

  • 会特别粘附父母,对陌生人害怕

  • 担心、焦虑

  • 年纪小的儿童会出现退化行为(如尿床或咬手指)

  • 不想上学

  • 饮食或生活作息习惯改变

  • 攻击或含羞的行为增加

  • 做噩梦

  • 头痛或其他身体症状的抱怨

  作为家长,怎么帮助自己的孩子?

  对于刚历经过灾难的孩子来说,在灾难过后的一段时间内,他们会很害怕单独在黑暗环境中、或是在黑暗中睡觉,这是很正常的事情。而如何帮助他们渡过这段压力期,这对于能否恢复他们昔日的活力,有很重大的影响。

  保持镇定:

  孩子们并不总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们要从大人那里了解。告诉孩子我们遭受到地震,收到了很大的损失,同时强调全社会都在共同努力克服难关。想他们保证家人和朋友会照顾他们,生活会很快回到原来的样子。

  了解孩子的感受:

  经历了这样的大灾难,孩子会产生恐惧、惊慌等情绪反应,很多孩子还没有从惊吓中反应过来。要允许孩子们讨论他们的感受或者担忧。耐心地听孩子们诉说。让他们知道们的反应是正常的,每个经过灾难的人都会有这样的经历。

  鼓励孩子们谈谈地震:

  孩子们需要一个机会,在安全包容的环境下,讲出他们的经历。如果孩子不想说,也可以让他们画画或者用其他方式表达。说出自己的经历对孩子很重要,可以帮助让他们了解所发生的事情并发泄出隐藏的情绪。

  良好的处理问题方法:

  让孩子学者处理地震带来的种种问题。鼓励孩子们用现实、积极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让他们了解在不同的情况下用都可以用哪些方法来处理问题。这样可以帮助孩子控制自己的焦虑、更好的面对以后的生活。

  和其他小朋友多交流:

  孩子可以从朋友身上得到支持,减少不安全感,也可以互相学习如何处理问题、渡过难关。尤其当家长不能在身边或者不能提供足够帮助的时候,孩子更需要从老师、同学那里得到支持。同时,帮助他人也有助于孩子缓解自己的焦虑和恐惧。

  照顾好自己:

  家长在照顾孩子的同时,也要照顾好自己。照顾好自己的身体,也花些时间处理自己的情绪。当自己能过勇敢面对困难,这对孩子是很大的鼓励。如果你很沮丧或者焦虑,那你的孩子也会有这样的体会。和身边的成人恩相自己的感受能让你觉得有所依靠,有安全感。

  地震之后,跟孩子说些什么?

  • 允许孩子提出问题

  • 敢于承认有写事情你回答不了

  • 根据孩子的接受水平来回答问题

  • 和孩子讨论一些应急计划

  • 和孩子讨论他们的恐惧,以及看似无关的话题

  • 限制孩子看到或者听到有关灾情的报道

  • 告诉孩子没有不好的情绪,在这样的事件面前,多反应是很正常的

  • 不要因为发生的事情怪罪自己

  • 让孩子谈谈灾难中表现出的好事情,比如相互救助、家庭重聚等等

  除了谈话,我们还能做什么?

  无言的陪伴:

  在危机事件后,每一个当事人都有恐惧的心理,此时很多人以为需要说一些话来安慰当时人,其实这是极错误的做法,因为这时候你所说出的话,大部分是为了减低自己内心焦虑的话,对恐惧而言其实都是废话。真正有效的,是你的存在及陪伴。

  无条件的倾听:

  让被干预者一吐为快,是心理干预一个看似简单、实则最为重要的步骤,让干预对象说出心理话,像倒垃圾一样把内心深处的负性感受、想法不加掩饰地表达出来,才能引导他们向积极的方面走。

  无限的关怀:

  当事人在危机时间后往往特别渴望关怀和理解,有时一杯温水胜过千万言语,手中感觉热水的温暖及眼见你关怀的动作,这才是她们最需要的。

  无条件的接纳:

  对于哭诉着,最错误的做法,是叫她们不要难过,不要哭泣,其实正确的处理方法是给他一张面纸,他回感觉被你接纳,终于有人可以让他大哭一场,心中的刺痛便得以疏解。此时还要告诉他,哭泣、悲伤、内疚等都是人在痛苦时的一种很自然的情感表现,不是软弱,这是正常的。

  在避难所,要注意什么?

  在地震之后,很多人不得不进入临时的住所进行庇护或者需要重新安置。在恢复过程中,家长的情绪、临时住所的环境和居住时间,是否有朋友或者熟悉的人在身边、在庇护所的活动等等都会对孩子在灾后的心理调适造成影响。在可能的范围内,家长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 让孩子有机会见到自己的朋友

  • 在临时住所,允许孩子带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

  • 保持生活的规律性,让孩子知道下面会发生什么(包括尽快让孩子回答学校)

  • 让孩子可以谈论自己的感受,仔细倾听孩子的恐惧和担忧

  • 注意由于重新安置而导致的问题,尽量满足孩子的需求

  • 考虑孩子本身的发展情况和特殊经历。要注意的是,孩子是变化的,他们对于重新安置的反应也会变化发展。

  给家长的一些建议:

  • 和孩子谈谈他(她)对灾变后的感觉,也分享你对他的感觉

  • 告诉她(她)发生了什么,并用他(她)能懂得的方式让他了解

  • 让孩子放心你和他(她)现在都很安全也都会在一起,你最好常常向孩子重复这项保证

  • 经常抱抱孩子,拍拍孩子

  • 在入睡前,多花一些时间陪孩子

  • 接纳孩子对是去的玩具、用具,甚至房子的哀悼

  • 若您感觉孩子在学校会有问题,与老师沟通,并一同处理可能的问题

  几个月之后,请您重读这份材料,因为有些孩子可能并不会出现这些反应,有些孩子却可能在灾后数周或数月表现出来。一般而言,孩子的情绪反应并不会持续很久,只是部分孩子才会出现这些问题。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PsyCh Journal 编辑

  来源: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全国心理援助联盟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