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第五届中国南方教育高峰年会精彩观点 峰会平行论坛:高等教育主题研讨与焦点对话

  精彩言论

  

  高水平大学建设须服务国家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应坚持一流标准,建立完善的长聘和短聘相结合的教师聘任制度,建立完善的治理结构和管理机制。

——岭南师范学院副院长

黄崴教授

  

  素质教育,一要着眼于人的可持续发展;二要着眼于人的素质综合发展;三要着眼于人的适应与创造的一致性发展。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

卢晓中教授

  

  “双一流”,从本质来看,它是战略标准的建设问题。

——武汉大学本科生院副院长兼质量管理处处长

黄明东教授

  

  贯通式,即基于全程育人、全面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理念,把原来的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专业教育中,形成一个金字塔式的整体,对所有人都要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尤其是创新精神的培养。贯通式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就是人才培养的三位一体,包括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创新创业型课堂教学、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曾峥教授

  

  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一要健全创新创业教育领导机制;二要以智慧课堂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发展;三要健全创新创业服务体系。

——广州市南方人力资源评价中心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邓仕平

  

  我们以为,教育现代化指的是国家教育以较高水平状态发展,是对传统教育的超越,包括教育观念、教育体系、教育内容、教育装备、教育体制、师资等多方面内容。这意味着全民终身学习机会进一步扩大,教育质量全面提升,教育发展成果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教育创新能力明显提升,教育制度更加成熟定型。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院长

廖伟群教授

  

  从世界范围看,一流大学是国家创新体系的“主轴心”;从国内发展来看,一流大学是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主力军”;从教育发展来看,一流大学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主战略”。

——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战略规划室主任

刘国卫副研究员

  

  实际上,现代化是一个时间指标,是与传统相比具有先进性或现代性,而国际化和全球化的区别何在?在于国际化是国家为主体;全球化恰恰是淡化国家,国家的界限在逐渐地模糊。在教育交流过程中没有国别性,才是真正的全球化。从全球化的角度来说,它是超越国际化的,是在无政府治理的情况下淡化国家的过程。我们倡导教育国际化为国家战略服务。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陈伟光教授

  焦点对话

  第一场

  

  主持人劳汉生

  请每位专家为国家的“双一流”或者是高水平大学、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用一句话支一个招。

  卢晓中

  研究型“双一流”在政策定位时一定不要忘记高等教育是一个系统或体系,这应是一种体系建设,要以研究型的“双一流”为抓手来构建高等教育发展体系。

  

  黄明东

  建设“双一流”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双一流”,一要以学科建设为基础,二要有重点。

  

  曾峥

  “双一流”大学建设,一要分层次、分类指导,要有不同的标准,因为不同类型的大学负有不同的使命,在服务地方创新驱动发展中肩负的使命不一样;二要以学科建设为基础,以高层次人才培育或引育为关键,准确把握人才培养模式和学校办学定位。

  

  Q

  现场提问

  请问你们眼中观察到目前高校创新发展的最大障碍是什么?

  黄崴

  对于“双一流”,我更希望是高水平大学,“双一流”将范围收小了,而提“高水平”就把覆盖面扩大了。新一轮高水平大学或“双一流”大学建设,应该要激活市场机制,激发办学活力,否则,可能达不到预期的目标。

  

  曾峥

  很难衡量什么是高水平。我们建设高水平大学,不要受社会传统评价体系的牵制,只要能围绕创新驱动,能够在为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作贡献的过程中体现出高水平就行。

  

  黄明东

  高等学校在办学过程中,要更多地考虑学生是不是满意、社会是不是满意,包括创新创业。

  

  卢晓中

  中国高校创新发展最大的障碍可能跟对高校的评估有关系,现在的评价往往是单一的,或者是传统精英型的评价方式,对每一位校长或办学者来说,都是很大的障碍,必须按照政府或大众的评价去办学。我认为,应按照政府、教育部一直提倡的,分类指导、分类发展、分类定位来评价高校。

  

  第二场

  Q1

  现场提问

  请问您觉得目前整个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或者大学国际化的症结在哪里?突破口在哪里?

  陈伟光

  以我们学校为例,目前国际化面临着师资引进以及经费问题,特别是如何引进有海外经历且知名度比较高的师资。

  

  Q2

  现场提问

  请问刘彦军教授,贵校在师资转型中有哪些经验?

  刘彦军

  师资转型路径的关键不是理念和方法的问题,而更多是执行,也就是管理的艺术。教师挂职锻炼制度是非常好的,但是具体执行如何,需要继续探索。

  

  Q3

  现场提问

  从用人单位的角度,我也想问一下关于人才国际化的问题。学校实现国际化最终的落脚点是什么?是为了图国际化的名声而提升学校的名气?还是为了学生在国内或国外就业?

  陈伟光

  国际化也是向先进性学习。从我们的角度来说,第一,从狭义来看,广外的国际化,引进的师资都是引进发达国家、教育大国、教育强国的师资。第二,学校在国际化过程中,可能是从质量或产品的角度而不是为了国际化而国际化,因为学校国际化后,与国际上的高校联系更频繁,知名度提高,但是仅在这一点上并没有实质作用,应该追求综合积极效应。

  

  Q4

  现场提问

  请问廖伟群院长,中国师范教育现代化应该怎么走?

  主持人黄崴

  廖教授临时有急事,已提前离开,我代为回答一下。总体来说,师范教育的走向应该是综合化,但是要根据实际情况。中国历来“天地君亲师”,对师范教育比较重视,我觉得衡量一所高校的贡献度怎样,重点还是对当地、对国家的贡献。请每位嘉宾用一句话总结一下自己的主要观点。

  

  陈伟光

  现在是教育国际化,乃至教育全球化的时代,希望在座的每一位老师、专家、学者经常到国外去学习交流,将国外的风土人情和经验做法带回来。

  

  刘国卫

  希望在座的各位能够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添砖加瓦,共同推动“双一流”大学建设。

  

  刘彦军

  转型发展过程中普遍的现象重视做事而忽略了培养人,教师和中层干部其实也需要培养。

  

  

  关于2017峰会的相关报道将持续推出,敬请关注。

  来源:广东省教育研究院

  编辑:教育君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