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是赋予德育工作时代内涵、推动德育工作改革发展的重要创新举措,近日,在各市推荐申报的基础上,经省教育厅组织答辩评审,我省共遴选出2017年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项目50个,其中,无锡有5个项目入选。
此前,江苏省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专题交流座谈会在我市召开。江苏省教育厅基教处处长马斌表示,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中小学以育人为中心的内涵发展,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省教育厅于今年启动实施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十三五”起每年建设50个左右中小学生品格提升项目,逐步实现项目广覆盖,成为促进人生幸福生活和民族素质提升的奠基工程。
此外,他还解读到,在中小学启动实施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是全省基础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创新举措,“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项目建设需从建设有亲和力的学生发展中心、创新有感染力的课堂范式、开发有生命力的特色资源、发展有鲜活力的学生社团、打造有创造力的育人团队和构建有影响力的共育平台这几个方面力争取得新突破。”
据了解,品格提升工程项目建设时间原则上为一年,项目本身所需时间可根据实际自行确定。省教育厅将在项目资金下达一年后,从“破解问题有针对性,理念思路有创造性、建设内容有实效性、实践范式有引领性、经验成果有推广性”等方面对项目进行阶段性检查视导。
“领跑者”青年发展联盟
江苏省江阴高级中学
项目内容
江苏省江阴高级中学统筹校内、校外资源,将联盟划分为校内、校外两大联盟。各联盟内部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导师联盟、阵地联盟、名流联盟、家长联盟、校际联盟为同学联盟的发展提供服务,同学联盟成为联盟组织形态中的核心部分,他们的成长需求成为其他联盟活动的立足点。
导师是“领跑者”青年发展联盟的第一推动力,学校挑选出专业水平高、乐于奉献的优秀教师对有专项需求的学生个体或学生群体进行个性化、针对性的指导。同学是“领跑者”青年发展联盟的主体,同学联盟打破行政班限制,根据自身兴趣爱好和自我发展需要,共同约定联盟章程和活动规则,结成成长联盟。阵地联盟由社区和德育阵地两大具体形态组成,充分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培养学生的社会智商。名流联盟由校友和其他社会名流两大具体形态组成,引进各领域的优秀人力资源,挖掘他们闪光的人格品质,采用讲座、故事、人物专访的形式,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家长联盟由各级家委会和家长发展学校两大具体形态组成,家委会直接参与到学校民主管理中,为学校发展出谋划策。校际联盟由国内和国外具体形态组成,整合兄弟学校资源,为联盟发展拓展活动的空间。
“三主四式五自”是青年发展联盟运作机制,即以规划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活动为主线,采取渗透式、体验式、合作式、弥漫式等方式来实现规划自设、管理自治、活动自创、才能自塑、成长自觉。
活动评价是项目实施的重要环节。学校创新实施互联网+记录评价机制,重视评价的过程性网上记录,并尝试采用“第二课堂成绩单”形式,呈现联盟成员活动轨迹,记录成员收获,等级制评价活动效果。
项目解读
江苏省江阴高级中学搭建“领跑者”青年发展联盟为学生个体成长提供平台。联盟采用“三主四式五自”的运作方式,以联盟的发展促进联盟成员自身的进步。学校期待培养的联盟成员具有强烈的团队意识和责任担当,同时具有大视野、大胸怀、大情怀。
九年一贯制层进式舒展社团体系构建
江阴市南闸实验学校
项目解读
江阴市南闸实验学校以九年一贯制层进式架构社团体系,围绕学生差异化发展目标和“让生命尽情舒展”的办学理念,坚持“一社团多课程”“人人有社团、个个参与社团课程”的开发和建设方针,开设必修和选修两大类社团课程,落实社团活动的课程化。
项目内容
学校通过三层四级社团建设和选修、必修拓展性社团课程,落实学生的全员覆盖率。在课程建设中,不断完善课程要求,提升课程的丰富性,保障每位学生能参与三层样式社团和一个以上的四级系列社团群。按照学生核心素养和品格层次培育要求,学校整合和丰富课程,开发学生潜能,拓宽学生知识面,培育“后特长课程”。
学校将精心打造“桥牌”社团课程、“武术”社团课程、“足球”社团课程等社团课程,促进学生技能提升和品格锤炼。学校还将着力培育专题探究和社会实践探究课程。社会实践探究课程以综合性实践活动课堂为阵地,切实关注学生、学校、社会问题,利用“小政协”等系列四级课程切实开展活动,同时利用好已开发和实施的《江南园林》《调查校园内的植物品种》《家乡的河流分布及状况(锡澄运河南闸段调查活动)》等20多门研究性课程进行整合。
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学生社团章程和管理办法,建立课程制度、考评制度、干部任免和换届制度、项目管理制度、活动申报检查制度、经费申请制度等一系列相关制度。组织专家、专业教师、家长和志愿者等对社团的运行情况、活动形式、活动效果、理论知识等进行研究和引导,掌握社团发展走向,解决出现的问题,为社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
指向“积极生活者”培养的体悟式德育实践
江苏省天一中学
项目解读
面对传统德育重视说教灌输,缺乏学生积极参与,缺乏实践体验等问题,江苏省天一中学提出构建一种以基于需要、生活、实践和自主为特征的体悟式德育,让学生将核心素养内化于心,外显于行,持之以恒,提升品格,成为具有卓越思维、宏观视野、积极人格、济世情怀的“积极生活者”。
项目内容
如何培养“积极生活者”的体悟式德育?江苏省天一中学提出“体验—感悟—行动”这一螺旋式模型。对学生的品格提升而言,体悟式德育从行动中获取知识,再用知识去指导行动,行、知、行不断循环往复推动学生的品格提升。
身临其境的体验、身心参与的感悟和身体力行的行动是实施体悟式德育的三个着力点。学生品格提升是一个主动参与并积极感悟获得成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校提供有教育意义的环境、课程以及活动等,给予学生获得体验感悟的机会。学校不断优化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建设“实践体验中心”,开展系列实践项目。在建设“实践体验中心”的同时,学校积极开发、优化体悟式德育系列常规实践项目。除了学校经典的典礼仪式和校园“三节”等实践体验项目之外,学校将依托实践体验中心的资源与条件,创建与完善垃圾不落地与垃圾分类、远足体验、读书节、心理关爱周、紧急疏散与安全体验活动、创意制作实践活动、家政技能提升、果树养护承包与硕果分享、饲养和救助小动物、走进敬老院、火车站义工等常规实践项目。在此基础之上,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在反思中升华,身心参与的感悟强调在场意识,通过学生自主性的实践活动感悟与内化,让学生所有的实践成为学生培养核心素养的接入点与落脚点。学生的品格很难进行评估与测量,但他们外在的行为是可以观察和引导的,学校依据江苏省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六个方面记录学生成长轨迹,每学期予以恰当的评价。
“农耕文明”儿童体验空间的建构
无锡市藕塘中心小学
项目解读
无锡市藕塘中心小学以全面养成为目标,“农耕文明”儿童体验空间的建构,以“传承‘农耕文明’培塑有根之人”为主题,指向未来的勤劳节俭、坚毅担当、自律乐群、自主创新等基本品格的养成,为孩子未来可能走向美好生活奠定基础。
项目内容
学校着力“农耕文明”体验空间架构、“农耕文明”儿童体验、“农耕文明”品格养成评价三大板块内容的建设。
在“农耕文明”体验空间架构部分,学校进行主题场馆的建设,其中包括微农场、农展馆、感知园、组培室、无公害检测屋和手工坊。为了更好地让儿童体验“农耕文明”,学校采用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相辅相成的方式,让学生玩转“农耕文明”体验空间,共同建构指向学生勤劳节俭、坚毅担当、自律乐群、自主创新等品格提升的体验课程体系。在校本课程建设中,学校通过问卷调查、抽样访谈等形式,确定学生感兴趣的“花、菜、桃、物”四个研究主题,围绕研究主题开发设计24个主题学习活动方案。学生可以根据主题研究内容的需要,在体验空间中灵活转换学习地点,从小小农展馆、组培室、微农场到学校旁边的湿地公园等。这一儿童体验方式的变革,进一步激发儿童主动探究的科学精神。
学校将通过学校微信公众号,将“农耕文明”各个主题场馆的图片、文字介绍、学生围绕“农耕文明”开展的小课题研究成果以及学生在主题场馆中开展活动的微视频上传到微信公众平台,家长只要用手机扫一下二维码,就可以和孩子一起进行有趣的“农耕文化”之旅。
在学生建立“农耕文明”体验档案袋、互联网+评价模式基础上,学校将与藕塘中学一起设计跟踪式评价,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参与相应高一层次学校的活动、外围调研等方式,关注儿童小学毕业进入高一层次学校的基本情况,了解更高层次学校对学生留下“农耕文明”印记品格养成的评价,用以判断该项目是否沿着预期目标的轨道取得了有效进展。
小学“爱心联盟”行动计划
江阴市城中实验小学
项目解读
江阴市城中实验小学的“爱心联盟”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以学校教育为主导,以社会教育尤其是社区教育为平台和依托,为实现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目标而建立起的教育联合体,旨在培养现代小公民。
项目内容
“爱心联盟”的“共育课程”直指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养成,以锤炼学生“四心品格”为具体目标,建构课程的价值系统、操作系统、保障系统。操作系统、保障系统突出“三联三育”,包括“求知好习惯”课程、“拔节新四季”课程、“公益走四方”课程在内的三大课程项目、十二个子课程。十二个子课程是锤炼学生“四心品格”的十二个关键事件。
一个人良好的品格是靠无数有内在联系的行为过程、行为细节积累起来的一种文化、一种形象。“标志性成长积分制”贴近学生生活,将原来不可量化的品德标准以简便易行的积分方式引导学生从日常点滴做起,激发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意识,获得美德内化、人格优化、身心和谐发展。
“爱心联盟”服务平台由爱心联盟常务委员会、学校社工服务团、社会实践基地理事会、在线“爱心同盟会”等组织机构组成。爱心联盟常务委员会是“爱心联盟”的领导机构。爱心联盟常务委员会由学校领导代表、教师代表、学生家长代表、社区代表等组成,设盟主一名,依靠常务委员会会议按盟约、盟规执行管理。盟主将鼓励学校成立家长教师协会;通过宣传活动、推广成功经验以及举办研习班和研讨会,培养家长和教师对家校合作及家长教育的积极态度; 调查和研究社会人士对家庭与学校关系的看法、家长的态度,以及需要改善的措施等。学校社工服务团的职能在于帮助有需要的人解决自己面对的问题,发挥自己的潜能。社会实践基地理事会由学校校外社会实践基地单位组成,职能在于统筹安排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场所、内容、程序、后勤服务等相关事宜,以及开拓新的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基地等。在线“爱心同盟会”是专为“爱心联盟”量身定做的在线服务平台。
来源:教育周刊 作者:素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