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道推荐】钟亮:家庭教育要趁早,阅读更要趁早!

我觉得,教育一定要趁早。

再肥沃的土地,如果不及时种上庄稼,就只会生长杂草;

在春天如果不早早播下种子,就错过了春天最温柔的阳光和春雨。

孩子小小的心灵和头脑,就像崭新的宣纸一样,连空气都容易濡染留下印痕,何况一个崭新的世界的影响。

所以最容易接受信息,最适宜进行语言发展的幼童阶段,错过了很可惜。

有专家反对早教,反对过早教孩子认字。我觉得应该反对的不是早教本身,而是反对那种硬性灌输的方式,是反对过早伤害孩子学习的兴趣。

很多年轻的妈妈询问关于“怎么教”的这个问题,我一般下意识地回答是:“好像也没有专门教他,是他自己会识字会阅读的。” 这个答案虽然是真话,但说实话连我自己也不满意,何况真心请教的朋友。

所以今天认真回顾总结鱼儿小时候的经历,争取给年轻妈妈们一个满意的答复。

我说的“我没有教他”,指的仅是“没有像上课一样教他”。

我认同一位教育家说的这样一句话:如果你告诉孩子“我现在要来教育你了”,“我现在要教给你知识了”,那么你的教育已经宣告失败。

幼童的学习我相信两个原则,一个是生活的原则,一个是快乐的原则。

因为这才符合孩子的天性。在生活中学习,细雨无痕,才能润物无声。

孩子最初怎么认字的呢?

就是在生活的自然场景中自然而然学会的。我记得我从来没有写几个字然后说“我来教你认字”,从没有过。

就是抓住生活中的一切机会渗透而已。

举个例子吧:陪儿子第一次吃草莓的场景。

妈妈洗了一盘草莓,搬个小凳子让儿子坐在小茶几前,旁边放着一本画册,顺便翻到画着草莓的那一页,草莓下还有很大两个字“草莓”。

妈妈一边喂着孩子,一边反复说着“草莓,草莓,酸又甜;草莓,草莓,红艳艳……

反正是顺口乱编的儿歌,妈妈的夸张换来儿子的大笑,他还逗起妈妈来,假装去吃画册上的草莓,还学着妈妈一样说着。

我想也许,“草莓”两个字,就是这样,连同鲜艳欲滴的颜色和酸酸甜甜的味道一起留在孩子的大脑里。

(现在想来,其实就是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在生活中的运用,调动孩童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和记忆。)

我曾经说,当妈妈的有时就得像“疯子”一样,抓住一切机会和孩子交流,再小的孩子也应该“当人”一样,和他对话,告知他这世界的一切,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反复的刺激才形成条件反射啊。

现在有时看到很多妈妈带着孩子游玩,孩子读世界充满好奇东张西望,妈妈却不和孩子交流说话,我觉得很遗憾。

记得以前带几个月的儿子坐公交车,每经过一个站牌,我都会旁若无人的一遍遍念经一样念“过了金沙车站,金沙车站-----就到人民公园,人民公园很好玩……”现在想来,说不定旁人以为我这个大傻子才学会认字呢。这种时候很多,看到街边柳树就念“碧玉妆成一树高”,望见月亮即背“床前明月光”,河边散步就大叫“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很多诗歌就是这样口耳相传。

还有一点体会,就是“要教就教该教的”,要规范语言的表达。

经常听到带孩子的妈妈或者老人教孩子“这是果果,这是花花,这是树树,吃糖糖,吃菜菜……”在旁边的我总是很遗憾,真是浪费教育资源啊。

香蕉就是香蕉,苹果就是苹果;香蕉黄,苹果红,认识水果认识颜色的机会多好啊,干嘛统一叫“果果”?

玫瑰就是玫瑰,水仙就是水仙,每一种花名都那么美丽,何必以“花花”一概而论呢?

杨柳,梧桐,榆钱,榕树,槐树,银杏,成都的树何其多也,都被叫“树树”太冤枉了吧。

记得浣花溪有个万树山,那里是儿子小时候的乐园。儿子后来超级喜欢生物,我想跟那时的启蒙也有关系吧。

一句话,生活是最好的教材,妈妈是最好的老师。

鱼儿好像就是这样在生活中自然而然的学会了认字,学会了阅读,哪怕是把“电脑课堂”念做“电脑果堂”,把“远看山有色”,念做“远看山有包”,把原来外婆住的“中鹏花园”叫做“中鹅花园”,我都不担心,孩子敢大声认字,敢对话交流,自然乐趣无限

因为对孩子来说,认字从来就不是目的,而是给他一种认识世界的工具,让他敢于表达自己。

识字阅读,不是为了统计认字的数量,而是为孩子早早打开阅读这扇窗,让孩子可以早早瞭望世界的精彩和奇妙。

  

微信投稿邮箱:

  

  策划:李华平 马琴

  主编:正道微信编辑部

  本期责编:郑后秀

  

目前,第一至七区均已满员。

  如何关注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