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来往
颇有对历史热爱至深者
也不乏对其灰心丧气者
我们有幸探索历史长河
在其中浮光掠影地学习
这已是我们重新认识自己
重新认识世界的大好机遇
上一期推送中
我们为大家带来了不少干货
但不少同学也许仍心存忧虑
“这么多陌生的课和厉害的老师,
我能应付得过来吗?”
“学习历史到底有什么作用和意义呢?”
“历史专业学生的日常是什么样的?”
......
小历特意找到了两位16级的同学代表
看看他们在经过一年的学习后
有着怎样的感悟与想法
也希望他们的经验与建议
可以给初到的你以触动和启发
16级历史学类班:马山
“人就是人,而不是达到任何目的的工具”
Q:学史何为?
个人原因是因为比较喜欢历史,它是我的第一志愿。当然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是被调剂的,也没关系,可以先全身心投入学习,否则犹豫和不满会成为日后滋生颓废的温床(条条大路通罗马,转专业或辅修二专也是一种选择)。
Q:“无价”亦有价?
所谓“存在即合理”,但是现阶段,由于经济水平、就业形势、学科性质等原因,历史总有“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之嫌。
我觉得历史的价值是体现在长时间跨度上的,我们很难在短期内看到它的重要性。正如曾经盛极一时的帝国会土崩瓦解,真正能留下的还是精神文明层面的鼎铛玉石。加上它本身的文化属性不能直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因此社会价值也就不甚明显。但是它对人类文明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而对于我们个人,就在于思想素养的提升。“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我们不可能人人都成为皓首穷经的历史大家,但是,我们的思维、实践方式却会深受其影响,从而对个人价值、社会发展有更为深刻的理解。若是说得理想主义一点,“人就是人,而不是达到任何目的的工具”,大学如果说是培养“人”的地方,那么历史学科的作用是当之无愧、显而易见的。
关于“学史使人明智”的说法,我觉得是客观的。正所谓“没学过历史的,以为姜太公只会钓鱼;学过历史,才知道姜太公钓的是江山。”领略千年风云变幻,遨游古今存亡兴衰。认真学习之人将得到独特的察世眼光与更加睿智的逻辑与思维。
回到现实中,我们学历史的也可以找到很好的工作,比如教育行业、文物工作、事业单位等等。历史专业相对冷门,但是竞争压力也小于热门行业。但大家应该清楚一点,无论哪个专业,都不能保证每个人皆可成功;无论哪个专业,也不能束缚住努力之人的锦程。总结而言,成就与毁灭你的,终究是你自己。
Q:何以度日?
关于考试:专业必修课的考核内容大致包括平时成绩(上课出勤、回答问题情况)、学科论文、期末考试三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在最终的成绩中占一定的比例。期末考试的内容主要是老师平时强调的重点,但不幸的是重点很多,所以需要做好课堂笔记。期末考试的题型主要有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材料分析题四种,有兴趣的话可以找学长学姐要一份来看看。专业选修课一般不会考试,但是要求写论文,也是专业课,也要重视。
关于上课:课前都有纪律委员点名,逃课慎重哦。可以提前到教室,做一下预习,这对于自己对课程的理解是很有帮助的。由于大学的课程性质,讲课节奏快是正常的,有时跟不上、听不懂也不用慌张,自己在课下花一些时间裨补缺漏就好。中国史主要以时间为线索,世界史则在此基础上以地域文明为线索,把握学科特点更有助于掌握知识。
关于老师与同学:(关于老师的介绍,小历的上一篇推文里都有哦。)我们学院的老师都很负责、博学、认真,还很幽默。老师对学生很尊重,我们可以胆大提问,自己的想法是可以和老师充分交流的,师生关系很和谐。 非师只有一个班,大三要分流为民族学和历史学;师范生会有两个班。如果你性格外向,积极参加各种活动,会认识很多同学,也会收获珍贵的友谊。同学之间都是很友好的,当然由于不同地区的同学有许多文化差异,互相尊重和理解很重要。
16级历史免师2班:吴艾玲
“学历史并不简单,不努力终不成佼佼者”
1
“大概每个人和专业的渊源都不可复制吧”
你说你是读历史的,有人问你会不会学挖墓;你说你是读历史的,有人问你会不会学鉴宝;你说你是读历史的,三姑六婆眉头一皱“啥时候才买得起房哟”。
是啊是啊,我既不喜欢在历史长河里徜徉,也不喜欢看纪录片,甚至连高考历史都是分最低的一科,可以说得上是很没有历史素养了。
所以呢,我就不能读历史吗?
阴差阳错,我不仅读了历史,还念了免费师范。
在很多亲戚长辈们眼里,免费师范是把叉,历史专业是叉叉,历史免费师范是叉叉叉叉。春节吃团圆饭,我感觉他们为我的未来操碎了心,拐弯抹角地问我是不是毕业要去农村当老师。
我就笑着说:“等下乡了就给你们带土鸡。”
对不起长辈们,你们可能吃不到我的土鸡了~
2
'“门还是窗,这是个问题”
刚踏入大学,心情很激动,在过去的日子里看过无数本青春小说,以为自己的大学生活一定是幸福而浪漫的。在我眼里,宿舍应该是上床下铺,自带墙纸,独立卫浴,设施齐全。男生应该颜值高身材好,且都单身。大学的生活,自由而丰富,能让我彻底进化,大放异彩。
不到两个月我就失望了。竟然是这样的呀…
宿舍条件跟高中差不多,大概比有些人的高中宿舍还差。北区挺少看见男生,看见的也都不是肖奈的样子。原本还算喜欢的历史越学越枯燥,除了专业课就是教师技能课。一个星期倒是有三天小长假,也没干什么能进化自己的事,就窝在寝室刷刷剧,睡睡觉,打打阴阳师。
上课也不算认真,捡一点有兴趣的听,没兴趣的就睡觉。
大部分时间昏昏沉沉,清醒后随意翻翻书,不存在什么预习和复习,老师推荐的书单仅仅只是书单,里面的书永远不会真实出现在我面前。临近期末抱佛脚,狂背一通,倒也有个不错的成绩。
可是不错的成绩…有什么用呀?
我还是对历史一窍不通,背的东西考完就忘,除了那份成绩单其实什么也没剩下,很长一段时间历史知识储备连高中都不如。记得以前刷微博,看到过这样一个话题‘高中老师总说再忍忍,考上大学就解放了,你们怎么看?’。下面的评论诸如此类:“专业选得好,天天似高考”,“做不完作业的我笑看高中生”,“抹了把泪继续画图”,“16个星期幼儿园,2个星期高考”。
我也回了一句:难道你们不觉得大学才该好好学习吗?毕竟学的是以后吃饭的技能啊。
如梦初醒。
普通专业还可以毕业后从事不对口的工作,免费师范却必须在教育的道路上一往无前。总有一天我们将会站上讲台,去教学生历史,教学生做人。
张晓风曾问:“学校啊,当我把我的孩子教给你,你保证给他怎样的教育?今天清晨,我交给你一个欢欣诚实又颖悟的小男孩,多年以后,你将还我一个怎样的青年?”这不仅是她一个人的担忧和期盼,也是所有父母的心情。
学高为人师,身正为人范。专业学得不精,没工作时心慌慌,有工作了更惶恐。大学里不会有人拿着刀子逼你学习逼你进步,你完全可以旅旅游,看几本闲书,打打游戏,睡睡懒觉。最怕打游戏你上不了王者,闲书放在一边,没有去旅游看到美丽的风景,也没有在床上睡好觉,迷迷糊糊地时光就蹉跎了。比蹉跎更吓人的是,你全然不知如何度过了那些时间,只觉得眼一睁一闭,大学就过去了。
3
“不是做老师没前途,你不努力才没前途”
在你无所事事的时候,身边却还有人在努力,不懈地努力着。
蜗牛日夜不息的爬尚能爬到金字塔尖,更何况你身边的人从来都不是逊色于你的蜗牛。大家来自五湖四海,卧虎藏龙者比比皆是。在恍然间,有的人博览群书知识渊博,有的人天天健身魅力up,有的人学唱歌跳舞有成,有的人做兼职赚够生活费,有的人专注摄影约片不断。努力的方向从来都不止一个,却很难坚持走下去。也许老师推荐的那些书的确无味,也许你读历史全是命运弄人,也许你梦想搞个大事业不想只做老师。
但事实和现实都需要看清楚:做老师不是没前途,只是你不努力可能没前途;学历史并不简单,不努力终不成佼佼者。
在你无所事事的时候,身边却还有人在努力,不懈地努力着。
蜗牛日夜不息的爬尚能爬到金字塔尖,更何况你身边的人从来都不是逊色于你的蜗牛。大家来自五湖四海,卧虎藏龙者比比皆是。在恍然间,有的人博览群书知识渊博,有的人天天健身魅力up,有的人学唱歌跳舞有成,有的人做兼职赚够生活费,有的人专注摄影约片不断。努力的方向从来都不止一个,却很难坚持走下去。也许老师推荐的那些书的确无味,也许你读历史全是命运弄人,也许你梦想搞个大事业不想只做老师。
但事实和现实都需要看清楚:做老师不是没前途,只是你不努力可能没前途;学历史并不简单,不努力终不成佼佼者。
此外,我们还和新生积极沟通
听取他们所关心的问题
并用快问快答的形式展现出来
Q&A
Q:非师和免师在培养思考模式方面会有差距吗(除了师范生必需教学思想之外)?
A:师范生以后要为人师表,侧重于对史实、史料和教学大纲的掌握;非师范生则在历史思维方面有所倾斜。
Q:推动着学长学姐一直学习的动力是什么?
A:可能有找工作压力、对历史的热爱与对事实的渴求、来自身边学霸的动力。
Q:学习历史学,除了满腹经纶的阅历和博学强识的能力,还有什么收获吗?
A:除了知识层面的收获,当然也有思维上的变化,会对身边现象、社会问题有更为深刻的认识。自己的体会就是看书时刻自己真的有在思考,会联想到许多实际问题,有天马行空,也有灵光一现,至少说明思维在跃动吧。
Q:学习任务量大不大?熬夜的情况会有吗?
A:大一课程较少,学习任务不大,坦白的说,主要集中在交论文前几天和期末考试阶段。据我所知,熬夜学习好像基本不存在吧,要学习的话,我们课余时间很充裕的。
Q:平时的时间安排?
A:具体参考课表,这个因人而异,个人主要是班级、学生组织和社团活动、去图书馆、寝室看视频、宿舍出游等,但是建议每周要有固定的学习时间。
Q:学历史一定要啃那些历史著作吗?
A:当然需要看,不过我们还处于初级阶段,可以看点简单、入门级别的,由浅及深。个人觉得在深度和广度之间,开始要侧重于广泛阅读,一是开拓视野,二是寻找兴趣,为日后选择方向打基础,其次再向深度迈进。
Q: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
A:这个有点大,自己感觉是看名家著作,写读史札记,多思考提问,关注研究热点,加强和老师的互动。
Q:大学四年课程安排?
答:具体见培养方案,建议认真看一看。
Q:关于新生的社团的问题?
A:大一课程少,所以可以参加一下学生组织和社团锻炼一下,但是要慎重选择,要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不要太多了,否则会很忙的。社团组织开学有“百团大战”,可以咨询学长学姐,就不直接推荐了。
Q:生活中如何运用历史装逼?
A:当然是学以致用,该出手时就适当引经据典、寻章摘句,表现一下历史系学生的儒将风范和信手拈来的恣意潇洒啦。
我们不意在说教或者传播想法
只是想用过来人的一点真心话
给还在彷徨纠结的新生们打一剂强心针
选择的机会有时不在我们手里
但努力去争取的权利永远不会被剥夺
无论历史是否是你的兴趣所在
如果一味敏感而怠惰
你改变不了世界,也就放弃改变自己
把兴趣变成专业
你会得到知识的升华
浅薄的爱好会得到更深远的追问
认真,严谨,笃实
这里是新世界
欢迎你
历
尽
风
华
史
于
足
下
特邀作者:马山 吴艾玲
监制:管梦洁
策划:张馨颖
制作:白兆丰
尊敬的畅言客户,您好。您所使用的网站评论功能已广告作弊被限制使用,如有疑问,请咨询客服电话400-780-9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