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作者,也同样是读者。
我们聆听着这所校园里每一个触碰心灵的声音,期待着与这所校园里每一个有趣的灵魂相遇。
如果你有一个值得分享的故事,请告诉我们,我们会将它展出,让所有人听见你的声音。
就像这一篇一样。
没带书没带电脑到了外婆家,无聊的中午之后决定出去走走。不知怎么的,走到了街后的大统华里。
记忆中的这家大统华并不是现在的布局,不过里面的商品倒没有太大的变化。我走到角落里的图书区,那里有着我的童年。多年以前,综合商业中心还未兴起,电子商务依托的互联网也还方兴未艾,日用品市场还是超市的天下。外婆家在江阴临港新城,那个时候还没有开发,没有太多的娱乐条件,街后的大统华成了十岁傻孩子的天堂:冰箱里足以一解眼馋的冷饮、橱窗里可望而不可得的玩具,还有图书区里那些大众的儿童读物和三流的成年人读本,都足以把一个孩子原本无聊的时光填充地充实而幸福。杨红樱的马小跳、布热齐纳的冒险小虎队、郑渊洁的皮皮鲁,这些同样年轻而单纯的孩子们成了我亲近的玩伴:他们走到我面前,叽叽喳喳地说着自己的故事,兴奋的我左看看右看看,不知先听哪个。
而今天,在书架上等着我的还是那几张熟悉的面孔。印入眼帘的的第一本书,是杨红樱的《笑猫日记》其中一本,《樱桃沟的春天》。
一下子,感觉心被揪住了。因为我记得,这个故事发生在2008年,而它的下一本,叫做《那个黑色的下午》。设定里,故事的背景在四川简阳樱桃沟。
而就在不到二十四小时前,九寨沟和新疆先后爆发大地震。
书架上没有后一本。像是收到了某个指令一样,我打开手机,搜索《那个黑色的下午》。物权法颁布后,国人版权意识已有加强,网上只能找到百度贴吧里由吧友手打出来的残篇。毕竟是写给孩子看的书,书中许多情节显得有些不真实。可这并不妨碍我在阅读的时候想要流泪。
这是七年之前欠下的泪。
刚读到这本书的时候,是在10年的某个午后,在同样的地点。当时,08年地震已过两年,谭千秋老师被写进了课本。被告知了很多故事、作为爱心捐献者捐过款,甚至捐款时被拍了照的我比起现在对那些苦难有着更清晰的印象。可我记得,整个过程中的我肃穆有余,悲伤不足,曾感觉到沉重却并未伤心落泪,包括看到杨红樱这些文字的时候。
我并不怪罪当时我的举动。那时我还在小学,眼睛还没有因为长期戴着眼镜而变小,黑色的瞳孔还没有见过那么多的尘杂。那时我不懂爱,也不懂悲。幼小的我提到大地震的时候脸色会变得郑重,这种懵懂的小小虔诚就足够让我为过去的自己骄傲了。
而当高中的我看到王开岭写下《我们无处安放的哀伤》,看到他说“是的大地,我不恨你”,当现在的我看到《那个黑色的下午》里那些艺术夸张但又与现实息息相关的情节的时候,我知道,我流下的泪其实早在多年之前就已经准备好了。那么长的时间过去了,它没有变质,只是在时间的积淀之下显得顺其自然。
我们总是见得多了,经历得多了,背上了心债,才学会了喜怒哀惧,不是吗?
在小说里,杨红樱以笑猫的视角重现了很多地震时候的故事。有一个男子用绳把自己死去的妻子绑在背上,驾驶摩托车扬长而去,为她寻找一个安稳的埋骨之地。杨红樱把这个故事进行了艺术加工,说他在铺满花的干涸河床上和死去的女友举办了婚礼。
在高中参加作文竞赛的时候,我写了这个故事。当时的比赛题目是:如果明天永远不来。
这是当时比赛的材料,节选自马尔克斯在知道自己身患癌症之后写给读者的信。他敦促我们向身边你爱的人说一声爱,因为明天也许永远不会来了,更因为,你爱他们。
记得吗?整个汶川地震期间最让人感动的故事,是年轻的母亲以一个朝圣的姿势抗住了倾倒而下的石块,保护住了怀里的孩子。而死前她用手机给自己的孩子发了条短信,说,宝贝,如果你还活着,一定记得我爱你。
是啊,是爱,这就是一切一切的答案。因为我们都曾深爱,当他们面对死亡这一无法选择的离去的时候,我们才会伤心欲绝;也因为爱,我们撕心裂肺地大喊、沉默着动容哭泣甚至诅咒着老天,却又一步一步,或是稳健或是踉跄地活着。
手机一震,澎湃发来了九寨沟地震的跟踪实况。一位父亲临死前倾尽全力打碎车窗把自己的孩子送出了车外,用不可思议的力量诉说着父爱;推送最后一句简单的“救援仍在继续,澎湃新闻将持续关注”,澎湃的记者写下了,也就意味着会冒着生命危险跟踪报道,用媒体人的职业担当诉说对每一个生命的关爱……表达爱的方式很多,未必都直截了当,却都一样真诚深刻。重要的,是去说。不要到了他们再也听不见的时候才感觉后悔。
把书放回书架的时候,意外碰见了外公。上了年纪的他喜欢到这片地方看看走迷宫、找不同的儿童书,借以不停锻炼自己的智力,预防脑退化症。
外公曾身患胃癌,万幸发现得早,现在得以平安地活着。
亲爱的外公,感谢你一直以来任劳任怨,让我的母亲能够健康快乐的长大。感谢你在我童年的陪伴,感谢你坚强地战胜病魔,让我能在这个巧合的地方和你相遇。
奋战在抗震救灾一线的医护人员、武警官兵、志愿者、官员、还有数不尽为九寨沟和新疆祈福的人们,感谢你们让我相信任何时候我们都有希望,在中华大地,每个祈求帮助的人一定都能得到帮助。
受灾影响的人们、曾经经历过这些伤痛的人们,请放心,这一切我们都能过去。因为,虽然你们可能看不到,可能完全无从知晓,可是,请一定记住,请一定记住啊。
“
请一定记住,我们爱你。
”
如果你的故事足够动人,请发送到邮箱nndts2009@163.com,我们负责向所有人展现它的魅力。
[END]
文字 / 陈梦笔
图片/ 网络
责编 / 张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