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妈妈说:当她陪伴儿子时,儿子会认真尝试自己拼积木。当这位妈妈想让儿子独立拼积木,由于没有妈妈陪伴,没多久孩子不想拼了。
后来,这位妈妈发现孩子在其他方面都有类似的表现:没有妈妈陪伴,画画不超过1分钟便扔掉了笔;叠衣服只叠了一件就不管了;看绘本翻了3页就说不好看……
为什么会这样?
孩子的这种表现并不陌生,普遍现象下藏着一种共同的心理规律——社会助长现象。
1897年心理学家Norman Triplett第一次通过实验证实这种心理现象的存在。
实验分三轮,在孩子踩单车时:第1轮中,没有任何人陪伴;第2轮中,让人在旁边跑步;第3轮中,让人也在旁边踩单车。
结果表明,当旁边有人跟孩子一样踩单车时,孩子踩单车更努力,速度最快。
随后,儿童学家们发现了更多的相似现象,尤其6岁前的孩子更为明显。这大概因为两方面原因导致的社会助长现象:
1)陪伴效应
孩子因为父母的陪伴,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重视和关注,孩子往往也能以正面积极的态度力求有更好的表现。
2)评价效应
父母存在的社会助长现象,有时也来自评价效应。当父母出现在孩子旁边时,即使父母没有对孩子的行为做出评价,孩子也会认为父母在心里评价。因为这样的心理,孩子会以认真的态度做得更好。
父母对孩子产生的助长现象
——你们的陪伴,
到底多重要?
助长现象1:
有一孩子,妈妈在他很小的时候去世。爸爸是位建筑工人,为了供他上学,工作很努力。孩子因为这样,感觉爸爸从没关心自己,对爸爸充满怨恨,成绩很差,功课也做得马虎。
有一天,这个孩子打算随便应付作业时,爸爸从外面急匆匆赶回来,喝了一杯水后就在孩子旁边的饭桌上坐了下来,不知从哪里掏出了一本书在看。
“爸爸,你干啥?”
“嗯……陪你写作业,爸爸在一旁……看书!”孩子感觉很有动力,写作业也认真了。
从此,每天孩子写作业时,爸爸就会及时赶到,总是在同一张椅子上坐着,面前放着同一本书……到这个孩子长大后考入大学,爸爸高兴地陪儿子到火车站买车票时,孩子才发现爸爸除了两父子名字,其他字都不认识。
这个孩子是我大学的一位同学,每当说起这个故事,便会满脸泪水。
助长现象2:
小时候每年暑假,总会到外婆家。外婆不认识字,但为了让我们更认真,外婆也在书桌旁边学写字。有一年外婆说要学写自己的名字,她让我一位上小学的表哥教她写“孟小书”(外婆的名字)。后来一位教书先生来到,才发现外婆写了满满一本簿“我笨蛋”,调皮的表哥在外婆身上搞恶作剧。不过外婆后来不仅会写自己名字,并且字迹很娟秀。我们在外婆的陪伴下,一个个在学习上也很上进。
什么会让社会助长现象的消失?
当孩子感受到父母没“上心”,这便是所谓的“貌合神离”。
父母虚情假意的投入和陪伴,会伤害到孩子,从而导致社会助长现象的消失。
另外,当孩子有表示不希望父母陪伴时,父母的故意陪伴会给孩子造成压力,也会导致助长现象的消失。
家长该什么时候陪伴?
什么时候让孩子独立?
毫无疑问,鼓励孩子独立是终极目标,但是父母对孩子的陪伴也不可或缺。
但家长该什么时候陪伴?什么时候该让孩子独立?
从儿童心理成长的角度看,真没有明确的答案,越小的孩子越需要父母陪伴,到孩子6,7岁后,你如果还想用大量的时间陪伴孩子,可能会招孩子嫌弃了。那么是不是当孩子需要你的陪伴时,就不用培养孩子的独立?答案是否定的。
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应该鼓励孩子独立尝试,通过他们自己的努力完成一些事情。
我们在陪伴孩子时,原则可以是这样:
先让孩子独立去做,但看到孩子似乎力不从心,或者由于专注力局限而不能长时间从事某项事情时,父母可以在旁边与他一起做;当孩子因为遇到困难而不能解决问题时,父母便可以试试用问题用建议去引导孩子试着独立解决,若是超过了孩子的能力范围,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解决,并在解决之后对整件事做一个总结。
一个孩子从依赖到真正独立,他们历经的成长和努力肯定不会太短暂。毁掉孩子做事的热情,很可能便是从一开始强迫孩子独立。孩子刚开始做事时,父母陪伴或许比让孩子自己做更好。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对成长中的孩子尤其是如此。所以如果你想让孩子培养对事情的热情,父母该作为“领路人”陪孩子慢慢变得独立和成熟,并且父母的陪伴也像一个温暖的港湾,能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