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雨霏
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成长树”(ID:chengzhangshu9)
01
这两天,朋友圈里不少人都在转一篇网文《月薪三万,还是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文中提到了一位高管妈妈,月薪三万以上,家里大头支出老公负责,她只负责5年级女儿的日常开销,可是依然捉襟见肘。
这位妈妈列了一个孩子暑期花销的账单:
暑假女儿去一趟美国游学,10天20000元;
女儿平时在家需要请阿姨照顾,5000元;
每周要上两节钢琴课,200元一节,共2000元;
游泳班2000元;
英语、奥数、作文3科培训班6000元
粗略一算,果然一个月三万五千块就这么没了。
看完文章,心里不禁苦笑。月薪3万多的妈妈们在焦虑感慨养孩子的艰辛,而我家一个远亲前几日才刚刚跟我抱怨,孩子每天睁开眼睛就找手机玩王者荣耀,几乎都不出门。她家的孩子,正好也是小学5年级。
02
很多人都不理解,为什么这个月薪3万的妈妈一定要送孩子去游学,一定要让孩子参加那么多补习班。让孩子好好在家玩耍一下,休息一下不也是过暑假的一种方式吗?
我问了我身边一个家境类似,也给孩子报过上万块夏令营的朋友。
她说“当时就是想让孩子出去见见世面,交交朋友。”
“咱们可以算了一笔账,大部分家里的小孩其实都很普通,智力就是一般人,各种先天条件是摆在那里的,再怎么开发,可能进步空间都不会特别大了。孩子的努力程度也就那样了,再拼命学,一天也只有24个小时,你勤奋别的孩子也不懒,也未必能比同龄人高出多少。”
“但见识也眼界这个东西就不一样了,见多识广句话肯定是有道理的。见的人越多,经历和体验过的事情越多,孩子思维方式和处世态度肯定不一样。”
参加夏令营、出去游学,出去旅行的这些钱,确实能丰富孩子的经历,给孩子带来的思考也是独一无二的。家境允许的情况下,给孩子多创造点出去见世面的机会,肯定是好事儿。但并不能完全影响一个孩子的格局和能力。
真正值得关注的,还是这背后体现出的父母对孩子教育的重视,对教育理性的投入,对孩子的规划和引导,这些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才是真的至关重要。
无论家中经济条件如何,在孩子智力水平与努力程度都差不多的情况下,父母重视教育,为孩子多做考虑者胜。
03
记得有段时间,教育鄙视链这个词一直流传的很广。香港凤凰周刊的一篇文章里面提到,一位妈妈带着女儿在玩耍,一个年龄相仿的孩子凑过来跟女孩说“我叫Lucy,你叫什么?”
女儿回答:“我叫Eva。”于是两个人开始玩耍。
这时,旁边另一个男孩子也想要加入,但是得知对方没有英文名字后,Lucy拉着这位妈妈的女儿跑开了。
这位妈妈略微感到尴尬,但同时也感到窃喜和满足,因为给女儿报的英语补习班没白费。
随后文中还给出了几个鄙视链,从早教机构到兴趣班,乃至小朋友们看的动画片,统统都在列。
文中还给出了一个现象,孩子们放学的时候边走边聊,“聊喜羊羊、熊大熊二、猪猪侠的,与聊米奇妙妙屋、海底小纵队、小猪佩奇的往往自然而然地分成两堆儿,各聊各的”。
不得不承认,这些鄙视链在某些地方确实存在着,而且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儿,钱钟书在《围城》里就有写过:
“在大学里,理科学生瞧不起文科学生,外国语文系学生瞧不起中国文学系学生,中国文学系学生瞧不起哲学系学生,哲学系学生瞧不起社会学系学生,社会学系学生瞧不起教育系学生,教育系学生没有谁可以给他们瞧不起了,只能瞧不起本系的先生。”
鄙视链的存在本身,就是与教育“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这些大原则相违背的,甚至看起来很荒谬。但不可否认,同样都是活泼天真的孩子,但是有某些微妙的差距,已经在日常接触的事物和生活的点滴中,逐渐的拉开了。
一路看经典绘本,看经典文学作品长大的孩子,未必去能与整日看熊大熊二,看霸道总裁文长大的孩子,有太多的共同语言。
父母在孩子教育过程中需要费心的,绝不仅是9年的义务教育,更需要培养的是孩子的性格习惯、阅读品味与生活情趣。
这些不仅仅与金钱有关,更与父母的格局与远见有关。
04
有人说,“穷人家的孩子,是一个人在奋斗。而富贵家庭的孩子,身后站的,是一个团队。贫富之间的差异、阶级之间的差异,会清晰地投射在孩子身上”。
这话有些过于绝对了,但不可否认,社会的竞争确实日趋激烈。普通人家的孩子想要获得与富贵人家的小孩同等的机会,无论是父母还是孩子,都需要付出更多的心血和努力。
☞在没有能力改变规则的情况下,努力适应规则最为明智
这些年见过很多父母,常常很愤怒的指责应试教育和高考制度。也对学校的课程安排以及考试科目诸多抱怨。
最常听到的就是“学这些有什么用”,“课本就是洗脑”,“高考就是摧残人性”,“你看人家外国,就没这么多作业,国内就是不行”……
这些批评不能说全无道理,但是当父母在孩子面前抱怨评论这些的时候,孩子们接收到的信息,就很可能变成“我爸妈不喜欢学校的教育,正好我也不喜欢,那我就随便混一下吧”。
其实所谓的“教育不公平”,“应试教育”,无论国内国外都是存在的。以美国为例,想被哈佛耶鲁等常春藤名校录取,绝大多数学生都必须有特长,比如大提琴、击剑、滑冰、高尔夫……可是这些特长,又有哪些不是需要艰苦训练和大把的金钱堆出来的呢?
高考,未必是最公平最人性化的选拔方式,也有非常多的有待完善的地方,但是对于我们普通人家的小孩来说,承认并遵守选拔规则,分析自身利弊,尽自己的努力为自己加分,依然是最明智的选择之一。
☞给孩子提供好的环境,扩大认知来源渠道
最近朋友圈里好多人都在转发一个数学老师的故事。这个老师在1974年到美国一所特别烂的高中教书。那所高中里的学生全都出身于社会最底层,家境贫穷素质差,似乎完全没有什么希望。
但这个老师没有放弃,他发现美国有一个“AP考试”,一旦通过考试,就会成为学生们申请好大学的重要筹码。但是只有贵族学校才开这门课,普通学校没有相关课程。
所以这个老师就给愿意学的孩子们免费开了补习班,他耐心的教,孩子们拼命的学。最后,补习班里所有的孩子都如愿进入名校,命运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孩子们的成功,离不开这位老师的付出,但是同样也有一个条件不可忽略,那就是对这个重要考试的了解程度和认知程度。
传播学中有个名词叫做“知识鸿沟”,站在社会高层的人,有更多的渠道和途径,了解到更多的,更有价值的信息。而越是底层的人,了解到有价值的信息的渠道越少。
所以同样都是奔着名校去,有些孩子能准确的学对名校录取有利的各类特长,有些孩子就只能按部就班的跟着书本学习。
想打破这种垄断,父母必然需要多花时间跟老师、其他家长交流,也最好能多去关注一些质量高,信息及时的网站、公众账号,主动搜集相关信息。这对孩子帮孩子打破壁垒,同样至关重要的一环。
☞孩子向上进阶,还需要父母的“狠心”和“决心”
知乎上曾有个朋友问,21岁开始学钢琴,是不是太晚了。好多网友都认真的鼓励他,但是有个网友回复:“太晚了,你妈已经打不过你了”。
这话听着是在插科打诨,实际上却也有些道理。一个人童年时期绝对是学习的黄金时期,无论是学习能力还是可塑性上面,都比成年人要强得多。
但童年时期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注意力和自觉性都不强。孩子们总是会想偷懒、想安逸,想半途而废的。放纵孩子,他无忧无虑我们轻松省事儿。督促孩子,他也许会抵触烦躁,我们还要耐心解释和“狠心”坚持。这时候如何选择,拼的就是父母的决心了。
培养一个孩子,有太多的时刻充满艰辛。孩子学特长,给孩子买书,增长见识要花费不少的资金,逼着孩子学习,督促坚持要花费巨大的心力,可是我们都知道,成长的过程,向上的过程,就是会痛的。就像《摔跤吧,爸爸》里面的歌词“这个世界充满假象,唯有痛苦从不说谎”。
生活不总是快乐,学习也不总是快乐。但是咬咬牙,坚持下去了,未来的路,就会好走一些。
成长树,最受爸妈欢迎的育儿类公众号,这里有一群懂教育、懂孩子、懂心理的宝爸宝妈,你所关心的育儿问题,这里都有答案。微信号:chengzhangshu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