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婺州,得金艺求精;游八地,兴扬婺运动
金华古称婺州,婺地历史悠久,本地文化与技艺丰富多彩,传承千年,独树一帜,在当下仍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而在今天做好婺文化和传统技艺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更是刻不容缓。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金艺求精 扬婺运动”金华暑期社会实践队,于7月25日开始在金华市各地开展以探访婺文化、探寻金华本地传统技艺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实践活动,探访了包括婺剧、金华酒、金华火腿、金华道情、义乌东河肉饼等在内的金华传统文化与技艺,希望让大家能更深入地了解婺文化与金华传统技艺,从而更好地保护、传承与发扬它们,使它们焕发出新的活力。
本次实践活动分为三个板块,第一板块“金艺 初识”让我们初步对婺文化和金华传统技艺有了一定了解,与浙江师范大学党建实践队对实践内容和婺文化的探讨,参观金华博物馆,我们从整体上接触了婺文化与传统技艺,并有了一定的思考与感悟。第二板块“金艺 求精”是这次的主板块,围绕婺剧这一婺文化中举足轻重的元素展开,既有与老婺剧演员的访谈,对婺剧有了全面综合的认识,对这项艺术有了深度的领略,又有去金华艺术学校亲身体验婺剧艺术的魅力,真正与婺剧零距离接触,更是对婺剧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第三板块“金艺 燎原之火”内容丰富多彩,将实践内容扩大到婺文化和金华传统技艺的更多方面,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婺文化和传统技艺的博大精深,更深地意识到应当担负起的传承和保护责任。
板块一:金艺 初识
初步对婺文化和金华传统技艺有了一定了解,与浙江师范大学党建实践队对实践内容和婺文化的探讨,参观金华博物馆,我们从整体上接触了婺文化与传统技艺,并有了一定的思考与感悟
浙江师范大学
韬光养晦,取“金”之道
7月25日下午,我们与浙江师范大学党建实践队在浙师大党员之家办公室里展开交流会。两个学校,两支实践队,在浙师大的夕阳余晖之下很快熟络,亲切地互相介绍自己的校园,浙师大的朋友还带我们参观了整个校园。
我们交流了各自对婺文化的了解与认识,谈论研究婺文化的看法和身为大学生的我们对保护婺文化所做的责任,从而互相学习更多有关婺文化的知识,体味婺文化的丰富内容和价值。
金华市博物馆
游千年福地,初见八婺文明
7月26日下午,我们来到金华市博物馆,参观了馆内设有的5个展厅,“八婺古韵”、“神奇大地”、“乡土民风”、“百工之乡”和“诗书传家”展厅。
透过展厅橱窗内的一件件文物,我们感受着千年文明沉淀下的古朴悠远;通过现代科技展示的一些传统习俗以及地质地貌形态等,身临其境地领略婺地的独特风情风貌。在这所集教育、收藏、研究功能于一体,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展示历史遗存、传播文博知识的综合性博物馆里,我们全方位地了解金华的历史、地质地貌、文化艺术、古村落发展以及工商文明,深入思考金华文化的传承。
板块二:金艺 求精
该板块围绕婺剧这一婺文化中举足轻重的元素展开,既有与老婺剧演员的访谈,对婺剧有了全面综合的认识,对这项艺术有了深度的领略,又有去金华艺术学校亲身体验婺剧艺术的魅力,真正与婺剧零距离接触,更是对婺剧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
中国婺剧院
听大师畅谈艺术 晓婺剧千姿百态
7月25日下午,我们来到了金华市中国婺剧院,并有幸采访到婺剧团的一位老演员刘智宏老师。在与这位15岁学戏,至今已有47年艺术生涯的老艺术家亲切交谈中,我们了解了婺剧的基本知识与发展历程,领略了老艺术家对婺剧艺术倾注的毕生心血。
刘老师告诉我们,中国戏曲史半部在婺剧,在中国三百多个剧种里,一般是一种声腔作为一个剧种,而婺剧则是六大声腔组合在一起,在中国戏剧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另外,婺剧是一种综合艺术,乐器伴奏、舞美、化妆、道具和灯光互相融合,互相配合,共同衬托舞台表演,向观众呈现出最好的效果。
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整个婺剧院,感受婺剧在今天散发出的新风采,同时也意识到年轻人到对传统文化传承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唯有我们才能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风采,婺剧这项博大精深的艺术传承之路更是任重道远。
金华艺术学校
见面会
7月26日,我们来到金华艺术学校,第一次走进婺剧学习的课堂,与婺剧零距离接触。
随后,我们与那里的老师和学生亲切交流,互相表演才艺,金华艺术学校的学生们用他们精彩绝伦的表演抓住了我们的眼球,或是连翻二十个跟头,或是展现婺剧唱腔,或是耍单双棍,让长他们许多岁的我们不禁拍手叫好。
台步与腿功
7月27日,我们第二次来到金华艺术学校,正式步入婺剧的学习课堂,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跟着那里的同学们一起体验婺剧的台步和腿功训练。
台步是整个戏曲动作的基础,男女生在台步上大有不同。学生们同时随着老师的鼓点走着台步,但女生们是轻快地走着小碎步,两手捻成漂亮的兰花指,而男生们则是迈着大大的豪放的步子,摆开胳膊,昂首挺胸地走着。
腿功课更是婺剧基础课中基础中的基础,劈叉这项技能对学生们来说只是初步的练习,压腿更是让我们折服于孩子们的不易。学生躺在地上,两个老师一个负责压腿,一个负责抬另一条腿直到足尖过头,尽管有女孩子啜泣着喊数字,但没有人选择放弃。
身段与耍棍
7月28日,是在金华艺术学校学习的第三天,我们开始接触婺剧的身段和耍棍课,在老师一次次耐心的指导与调整下,我们跟着同学们一起一丝不苟地练习。
身段就是戏曲里的每一个动作和亮相,“每一个动作都能拍出一副艺术品,非常美。”老师如是说。“这个动作手要圆,眼睛瞪大,看斜前方。”老师不停地强调各个动作的要领,跨腿、提手、瞪眼、定住,每个步骤要做到老师所说的“美”着实不易,要自然协调地把各个步骤连起来更是难上加难。
耍棍课。队员中的男生们尝试了一把耍棍课,“左手持枪,右手持棍,枪棍的拿法是不一样的,耍枪的时候,注意枪头和枪尾,切记左手枪头,右手枪尾,就这么一个动作,但足够消化很久了。”老师耐心地解说着,队员们也从生疏到渐渐地有模有样,而汗水却是早已浸湿了全身。
化妆
7月29日晚上,我们在金华艺术学校上了一堂非常特殊的课——化妆课。化妆课也是婺剧学习的基础之一。
打底、描眼、画眉······在婺剧艺术必不可少的妆容描画之中,我们亲身感受着这项艺术的美丽与风采。通过这次对婺剧妆容的亲身体验,我们在感叹着婺剧艺术的精美绝伦之时,也知道了这些浓艳的妆一定程度上对皮肤会有伤害,这恰恰是婺剧演员对于艺术所作出的牺牲。
告别会
7月30日,是我们在金华艺术学校学习的最后一天,是我们与老师和同学们告别的日子,美好的时光总是这样短暂,这让我们的内心也是有些感慨与不舍。
金华艺术学校的墙上有这样一句话:“知识改变命运,艺术成就梦想。”成就梦想的背后需要付出的是只有自己知道的艰辛,可是正是因为有一代又一代像这些孩子一样对婺剧艺术怀揣着梦想的人们,才能让婺剧这项艺术传承至今仍是风采依旧。
板块三:金艺 燎原之火
该板块将实践内容扩大到婺文化和金华传统技艺的更多方面,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婺文化和传统技艺的博大精深,更深地意识到应当担负起的传承和保护责任。
中国火腿博览馆和世界火腿博览馆
金华火腿之味
7月28日上午,我们走进中国火腿博览馆和世界火腿博览馆,感受金华最重要的文化元素之——金华火腿的魅力,了解金华火腿的历史变迁以及制作步骤。
取材、修胚、上盐、洗晒、整形、闻香为火腿腌制的五个步骤,每一个步骤都蕴含着劳动人民的智慧,精细科学。每个步骤相互衔接,环环相扣,让鲜猪肉不断的紧实,营养丰富。一副副详细的说明图让我们详细地了解到了火腿的保存方法和使用方法。
金华苏孟乡汤店村金寿酒厂
金华酒之醇
7月27日上午,我们来到了制作传统金华酒的苏孟乡汤店村金寿酒厂参观,在规模庞大的酒厂里,我们向工作人员了解金华酒的制作流程与技艺的精妙之处。酒厂在延续传统技艺的同时,也使用了许多现代的先进设备,这些设备通过水浴来控制温度,使用蒸馏技术制酒,相比全凭人工经验的传统工艺,仪器化使得酒的品质更稳定、生产效率更高。从酒曲的培养、糯米饭的蒸煮、喂饭,到分缸、定温发酵,每一步都需要严格把关,酿酒师傅们从十七八岁开始学习,拥有几十年的经验积累,酒缸中气泡的多少、酒缸壁的湿度温度对于他们来说都是判断的根据。
金华市孝顺镇和风书社
道情之音
7月30日下午,我们来到了孝顺镇和风书社,拜访表演金华道情近五十年的叶永生老师,叶老师向我们介绍到,道情是一种地方曲艺,金华道情属于浙江五大地方曲艺的一种,是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叶老师给我们表演了一小段的金华道情名篇《朱丹溪》,随着道情鼓的阵阵鼓点,婉转的金华方言在书社缭绕。叶老师的眼眶在声声吟唱中似乎有些泛红,与道情接触了大半生的他应是对这项艺术无人继承的现状无尽感怀与叹息吧。我们在对这位老艺术家肃然起敬的同时,也深刻意识到传承和保护道情的刻不容缓,绝不能让这项艺术在今天销声匿迹。
义乌市
东河肉饼之香
7月29日,我们体验了义乌传统小吃东河肉饼的制作。东河肉饼是浙江义乌传统小吃,始于清朝嘉庆年间,由猪肉等食材制成,鲜香、油而不腻,色泽光亮。这次,我们有幸认识了一位做东河肉饼有丰富经验的婆婆,在她的带领下,我们亲手制作。
和面、包馅、煎饼,每个步骤都需要十分小心,一个不留神就有可能毁了全部的努力。虽然婆婆一直耐心的指导,但是技艺生疏的我们还是时有错误发生,我们才感受到这个在义乌家喻户晓的特色小吃做起来可真的不容易,由此可见,每一项传统技艺的背后都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非一朝一夕就能学到其中的精髓。
文化是一种精神价值,又是一种生活方式,是这个地方最独特的痕迹。在现代化洪流的浩浩荡荡之中,那些传统文化与技艺正在被逐渐遗忘与流逝,我们这次的实践活动就是想去探寻这些文化与技艺,走近它们,触摸它们,感受它们,并意识到身为大学生的我们应该为传承和保护这些文化、技艺肩负起应有的责任。我们在参观中领略传统文化和技艺的独特风采,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婺文化的强大魅力,也在老艺术家的担忧与叹息中体会文化继承的不易与传承之路的任重道远。婺剧、金华酒、金华火腿、金华道情、义乌东河肉饼······这些属于金华的历史标签不应只属于历史,它们应当在今天散发出新的活力,在未来也依旧长盛不衰,向一代代人们展示这个地方的独特文化。活动虽已落幕,但我们的脚步并未停止。让金华传统文化与技艺不止于历史,我们一直在路上!
-END-
编辑|彼得
稿件来源 |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金华暑期实践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