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愿意,和你一起沉沦!-----突围中国教育,创新八人讲坛有感

  

  来源:弋江镇二小

  转载须注明以上信息

  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是:我愿意!世界上最痴情的语言是:我愿意和你一起沉沦……每一次行走(既是出行,也是修行)后的归来都能更清心“悦”读,更新教育勇气,并点亮前行的道路,这一次也不例外。

  2017年7月17日,我们弋阳教育学习团队在曹立昌校长的带领下,来到了有着“百万雄师过大江”的“突围”历史的安徽合肥,赴首届“突围中国教育创新八人论坛”的现场学习。本次论坛专家云集,从倡导“生命化教育”的张文质先生到“重建家风影响民风”的思想实践者方华老师,从“打捞民国教育历史”的王木春老师到遥望台湾的实践研究者陈香吟老师,从引领“群体突围”的梅洪建老师到指导我们通过阅读实现更高层次的“专业突围”的“刀哥”谢云老师,从坚守立场的媒体人楮清源老师的“课堂突围”再到“文化突围者”康长运博士的“文化回归”,这样一系列的分享让我们完成了一次精神与观念的突围。

  在见识到专家们的思想境界、精神气象和睿识洞见之后,再读读他(她)们的书,或者说是再看看他们来时的路,会让人倍感亲切!

  书香,我愿意和你一起沉沦

  在读专家们的书籍时,我想起了自己的读书经历: 装作爱阅读。“当一所学校有一个爱读书的校长时,这一所学校一定会有一群装做爱读书的老师,当装了很多年之后,教师也就变得真的爱读书了(这句话好像是“刀哥”说的)。”我记得自己最初的阅读是被身边一位爱读书的亲戚影响到的,接着是来了位爱读书的局长,大会、小会的培训都用自己的读写经历来告诉我们 ---“看,我是这样做的!”我便也从曾经的一年读两、三本书到装作拿起书的样子,哪怕睡觉前只翻个十几页就会当催眠曲睡着……

  认识到要阅读。前几年,学习的机会会多些,有远赴杭州、赣州、山东等地的培训,也有请到我县一中科技楼的各类专家培训。见识到王崧舟、窦桂梅、王玲湘、韩杰梅、马红芳、毕英春等一批专家老师们的语言素养、语文素养、文学素养后,我认识到语文老师必须要有素养的蕴积,才能够有勇气行走于语文课堂。

  需要性阅读。这个阶段的阅读有些功利,是源于要上公开课,有时是需要应对交流。在文本解读时,我必须阅读一切与课文有关(有时候是与作者有关)的文章与书籍。渐渐的,我发现自己读教育类的书籍读得比经典小说反而快些,而更需要大量补读古典文学作品。

  我愿意习惯性“悦”读。在阅读方面的痛点,我觉得是自己在学校教学期间,总是很难挤出时间静下来读自己喜欢的书(虽然有因读少了书而为自己辩解的嫌疑,而其实我并不想辩解,只是会因常没时间读到新的好书而感到烦躁,虽然我知道这心态不对),我觉得读自己喜欢读的书是休闲、是情趣;而只有读书的教师,才能读出自己,形成思考,构建自己;只有读书的老师,才能提升专业素养,她的语言才能润泽、滋养儿童;而作为人也需要有丰富、辽阔的“心灵世界”或“精神世界”。

  每一次学习之后,感到自己的专业成长意识、文化自觉意识都会被唤醒,有时候对读书也确实会内心渴望着,但它还没有成为我每一天不可或缺的、生活的一部分,在读到方华老师《做有温度的教育》一书中谈到的“只要拿起书就是成功”这个观点时,我想这些文字是有鼓励力量的!谢云老师认为“阅读是最好的专业突围之路”,要做教书人,先做读书人;合适的就是最好的,读合适的书;尽可能地读得杂一点;一定要有方向和坡度;一定要读得有进有出;共读共享、共同生活,寻找自己的心灵WIFI,构建自己的精神共同体。他还认为:阅读照亮教育。一个真读书的老师,一定能解决好自己的“精神温饱,一定会有比较高的精神幸福指数,比较强烈的职业幸福感。

  我们还聆听了音乐学科优秀教师韩敏老师的TED演讲《缓缓行,浅浅唱,静静思》。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一个音乐老师如此洒脱地行走在天地间,又如此自豪地站在讲坛上分享自己的经历与创作过程。她三进西藏、三进新疆……她极致感受,用心创作,浅唱静思。去年夏天,因自己也出行西藏,并在行程中码下了一万多文字,所以对韩老师的很多感受也有共鸣,听得也特别仔细。我明白了行走是为了更好的归来,我看到了工作方式与生活方式高度统一在一起是多么美好……

  而今,对读书的理解是:要读有字之书,还要读无字之书,即拓展文化视野。有了文化积淀才有教学高度,才有教学的广度。教师必须跟随文明的脚步,放眼“四海”,有着担当的情怀。要关注生活本身,培养多方面的情感,听音乐,看电影、摄影等等,有更多的人文情怀——感受大自然,感受人类一切美的东西。我们还要关心身边的时事,让这些“事件”成为我们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择其善者而从之,我们的教育才会更加脚踏实地。

  读书,是甜的!我愿意,沐香沉沦;我愿意,带领孩子们闻着书香前去…

课堂,我愿意和你一起沉沦

  著名教育媒体人楮清源老师最后在总结时引导我们要有四种思维:即富人思维、穷人思维、痛点思维与建模思维。痛点,我得先知道痛点在哪儿才能“突围”!所以,对目前一年级本班的课堂梳理了以下几个痛点:

  痛点1:部分孩子注意力还不够专注,部分孩子会举手发言不会倾听(这或许与一年级孩子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也有些关系);

  痛点2:教师在极短的时间内把控学情难;

  痛点3:课堂的行走方式。因为还不足够信任一年级孩子,所以课堂还是以“教”为主。

  所以,下学期我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底线教育中规范“倾听”的要求。楮老师说:“民主不是准备好嘴巴,而是准备好耳朵。现在来看看”聽“字的拆字解读:”耳“即用耳朵听;”王“即把对方当成王者;“四”即眼睛注视着对方,“一”即一心一意听;“心”即用心听。而针对本班一年级小朋友更要规范倾听要求,倾听不是仅仅用耳朵听,要用整个身体去听。身:身体转向同学;头:点头回应;脸:面带微笑;眼:温和、跟随;手:记录要点;心:用心听到最后;脑:边听边思考。

  要求边听边思考并学会评价:具体倾听十问:1、猜猜他会说什么;2、信息来自何处;3、和我有何不同;4、表达是否正确;5叙述是否全面;6、过程是否清晰;7、是否有理有据;8、互动是否有效;能否更好地陈述;是否需要提炼。

  第二是训练自己课前在短时间内能把控学情,要实践“以学定教,先学后教,多学少教”的以生为本的先进教育理念。本暑假已经设计课外读物阅读卡做铺垫,开学初还将设计“裸读”预习卡,引导“学生先学”,并每课要求两个小组的同学在微群中晒出读书卡,做到对学前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上课时则学生会的不教,学生不会的教。

  接着是要把尊重写入课堂愿景,让读懂学生更具体化。学情的观察点是:1、学生的学习状态;2、指令性语言,记录讨论过程;3、相互倾听的关系如何4、学习是否顺利,哪些学生有困难?5、是如何解决困难的?

  第三是先扶后放(从低年级到高年级),逐步改变课堂的行走方式。弱化自己“教”的欲望,减少自己“教”的时空,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逐步实现学本课堂,学教翻转,努力让“共同学”遍地开花。

  楮清源老师还在讲座中紧扣日本教育家佐藤学的“学习共同体”(我把它看成是小组合作的3.0版)观念,他认为“学习共同体”不等于“合作学习”不等于“小组教学”,是具有善于等待、直言不会、崇尚安静、让课堂慢下来、师生共学互学、以相互倾听为基础的学习共同体课堂,并提出学习共同体课堂的三个原则:一是倾听记录,二是勇敢地说出我不会,三是热情分享。强调学习共同体要建立相互倾听的伙伴关系。

  我在他的《立场》一书中还读到传统教育的四个病症:创新能力差、动手能力差、社会责任感差、人性道德缺失,原因“教为本”,老师霸占课堂;二是“分为主”,分,分,是学生的命根儿。

  他认为负效课堂是摧残害人,无效课堂是目中无人,低效课堂是知识本位,有效课堂是学生本位。我们要把激活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作用于学生多元智能的开发上,应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围绕三维目标,坚持学案主导、学生主动、问题主线、活动主轴等原则,把学生预习与教师导学、学生合作与教师参与、学生展示与教师激励、学生探究与教师引导、学生与教师检测融为一体。

  他还搜集了一些我认为值得借鉴的学习共同体课堂语言:你同桌刚才讲了什么?别人在发言时,请不要举手;老师说清楚了吗,没听清楚,我再说一遍;会求助的同学往往是最会学习的同学;跟老师想法不一样的请举手;你很努力地在想,你正走在思考的路上,你是最让老师感动的小朋友;只有一个组的学生举手,说明好多人还没找到,那我们打开文本,再读一遍。

  我想从教学方式的改变开始,到最后改变的一定不仅仅是教学方式,由此带来的会是教育观念的变化、师生关系的变化以及师生素质的变化。

  一个现代的语文老师已经不仅仅是“教语文”知识,而应是“用语文的方式教语文”,更应是“用语文来教人”。一个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除了训练自己课堂教学的功夫外,还应训练自己课前解读教材的功夫和课后尽心积淀的文学素养。一手好字、一副好口才、一篇好文章才有勇气行走于我们所敬畏的课堂,要努力积淀学生的语言素养、语文素养、文学素养,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立场是感情,是归宿,是世界观,是价值观。楮老师所提到的建模思维,我想关于教学,不在于提出的是什么模式,而在于模式或流程中承载了什么样的理念,是否回归了教育本质,是否遵循了教育规律,而在于教师与教育、教学、教研一起沉沦,付出后所得到的成就感、满足感才会让教师真正幸福……也正如《做有温度的教育》的书中《把教研工作变成一线教师的恋人》一文中方华老师提到的那个梦:在梦里,教研工作和教师是亲密的“恋人”,他们相依相偎,情意浓浓,患难与共。有朝一日才能才能够撑起、经营好一个温馨而充满希望的教育教学的家。

孩子,我愿意和你一起沉沦

  一朵花有一朵花不同的芬芳,一只鸟有一只鸟各自的婉转,一个儿童有一个儿童独特的天分。张文质老师谈到“早期经验影响我们的一生”,也就是说孩子的童年经历会影响一生:童年的经历会是植物的伤疤;童年之爱就像在银行里存够了钱,取也取不完。只有心中有爱、有快乐的老师,她所教的孩子才会有爱有乐,所以他认为一个不快乐的老师是不道德的,小学老师要做一个快乐的人,做一个送信的人,用人性的温度推动孩子的发展。

  张文质老师认为班级教学时:30人以内是教育,30人以上只是掌控。台湾陈香吟老师的班级也是30人左右。好吧,面对我们的现状来说,我们处于贫困之中,要在这样的基础环境下改变生命状态,引领孩子全面发展,对我们教师来说无疑是挑战,但是吃得苦中苦,一生对苦味才执着;吃得苦中苦,才更有生存能力!教育虽不易,却总有可为处 --- 哪怕在现实世界里努力打造的只是一寸天堂,也要努力去试试!

  突围,也是改变!在这样的班级如何形成场力,逐步促进学力,建构可持续发展力呢?首先要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吧!我想从存在感、归宿感、快乐感这几点上去思考。

  存在感。村上春树说:世界上许多人需要的其实不是实用的忠告,而是充满暖意的附和。这附和背后的心理是他需要和别人的位置站在一起,别人的认同是人心最渴望的。所以从小组入手,让小组的每一个孩子都是某一方面的负责人,让每一个孩子都被“看见”,让小组的每个孩子有“存在感”,都感觉自己很牛,很重要,有了位置就没有失落感,要在班级营造这种生态。

  二是“点赞!并持续点赞!”每个人都知道,点赞是可以提供动力的,而相反的作为只能带来负面的结果。

  归宿感。梅洪建老师为我买的这本《家校沟通,没有痛过你不会懂》的书留了言:懂得从痛苦中生长,人生才算是有了智慧!真的很喜欢这句话!的确,如果不能在失败的痛苦中打捞出有价值的感悟,那么那些所承受的痛苦就毫无意义!

  可以说,我县的家校合作工作已经走在全国的前列,无论是在县域推进还是学校层面的实践都有了很多可操作、可推广的经验,而梅洪建老师的这本书谈到的是落实到班级层面的实践研究,在生态营造、规避家校沟通歧路和家校沟通智慧这几方面,引发了我这个一线班主任的一些思考。

  情感、生态、动力构成“三经”,传语、活动、层递、个体构成了“四纬”,梅老师的“三经四纬”营造了班级的“家文化”。其实,我觉得与方华老师谈到的“关系”是有共同之处的,如果你和家长、孩子之间通过传语、活动等途径增进情感,又能关注个体,与家长、孩子是家人关系,营造家园氛围,并让家长见证从此岸到彼岸的过程(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一个班主任必须要让家长明白你是一个自始自终都在踏踏实实做教育的人!),那么你们就是互赖的!你们的教室也是温暖的,只有温暖的土壤里才能长出温润的灵魂。当遇到困境没有出口的时候,当获得成功回忆过往的时候,也许童年学习的这个场所、这间教室、这些人也会是孩子最甜蜜、最温暖的港湾。

  快乐感: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困难,我想我要看见学习过程背后的真实,看见学习起点又能找准孩子的“卡点”,让孩子解决问题后获得成就感、快乐感。

  要能看见孩子发展的可能性。一年来,学校为一、二年级开设了陶泥课程;我和家长携手也在班级开设葫芦丝课程、经典阅读、故事绘本课程,并在班级开展了“巧手出新裁、童心献祖国”、“NO 1 六一”庆典、“读安迪故事、创制绘本”等主题活动,还有绕口令、讲故事比赛、文学采风等等活动。我们为孩子们搭建各种舞台,希望在活动与比赛中能发现更多有兴趣发展可能性的孩子,愿他们自信地展示自己,同时滋养丰盈自己的心灵,提升综合素养,幸福快乐地成长。我想我会一直坚持这样做!

  列车驶出这个“淮军摇篮、三国故地”时,我想起了康博士谈起的“新三国”:国家标准、国家根基、国际视野。学习在窗外,他人即教师,世界即教材。当你的敬意满心都是,就是一场最大的欢喜!

  树在、山在,大地在,岁月在,我在,你还要怎样更好的世界?做良心事、教良心书,我会为成为孩子真正的良师益友而努力! 尽管我深知,自己离一个真正的良师还差得很远,在不断求索中也还会遇到各种困难,但挚爱与向真、向上、向善是我们教育人应有的姿态。真正的彼岸也许无法抵达,也许尽管也只是为了有可能的乌托邦,但是我愿意沉沦在教学相长的过程中;我愿意带着孩子仰望核心素养那轮太阳,梦想让“善于学习”的阳光,真正照进孩子的心中;我愿意始终向着前方,向着宽阔而光明的地方……我想,沿着这条路,我们也会渐行渐远……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