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侠对决时拿刀剑对砍,难道不怕缺口或卷刃吗?

  电影上的完全不可信,那是属于没有实践也不考虑实践的艺术处理。事实上,冷兵器时代的刀剑是很娇贵的,一个有良好训练的武士,是不愿意自己的刀剑刃部与对方兵器撞击的。这点在日本剑道里表现很突出,日本剑道的格挡,都是努力使用刀背,且努力避免任何形式的正面撞击,除非不得已。

  

  古代冷兵器,在中国隋唐乃至汉,都对刃口进行了热处理,刃口硬度至少在洛氏52度以上,一般会达到58-60左右,这个硬度是很高的,很容易崩口。在隋唐后,我国出现了大批刃口不进行热处理的夹钢刀具,但其硬度依然相当高,就寿命看,夹钢工艺因为是通体夹钢,所以理论上说,几乎不存在寿命问题,因为你只要不断地研磨,就可以一直使用下去,结果无非是刀体不断地变窄变短。

  

  而日本刀就存在寿命问题。因为它的工艺通常是三枚锻,刃部使用一小条刃金,且因为切先的特殊造法,只有很小一截含有刃金,一旦切先部位刃金消失,就彻底报废了。同时由于他们在刃部热处理上坚持沿用了隋唐时期的敷土烧刃热处理手法,因此刃部的热处理部分也很窄,研磨一段时间就会彻底消失而时丧失性能,所以日本刀的使用寿命很短。

  

  战争时期,从日本的文献记载来看,一名武士一次战斗用废一把甚至几把刀,都是正常的。二战时期的日本刀,如果刃口出有细小崩口,即使不到报废的程度,按标准,战斗结束肯定是要送去进行维修的。

  

  当然,这种所谓报废的刀,用来杀猪完全没问题的……所谓报废只是相对他们武士的要求而言,日本人对刀的要求极其高,是一种很变态的要求。这些所谓报废刀,拿来劈柴杀猪砍人,其实没任何问题……

  

  刀刃不外乎软硬,而软者易卷,硬者易崩,世上没有不崩又不卷的刀。极上品亦不能幸免。室町末期足利义辉将军在最后一战中,住所被围,他便用尽家中所藏名刀搏命,一把砍坏了再换一把!足利家所藏名物,鬼切、童子切安纲、鬼丸国纲、大典太光世、大般若长光,这些所谓斩妖除魔、国之瑰宝名物,天下五剑中的三把,足利义辉一晚上全砍坏了。

  

  名刀况且如此,普通刀不是都不堪用了?也不是。实战中对方攻击时,以闪躲为上,而闪躲的同时也是攻击的机会,因为对方在进攻姿态时不可能违背物理规律陡然变为防御,这时借闪躲同时对方攻击尚未完成之时再加一击,往往致敌。只有当攻击无法闪躲时,才用刀剑或其他装具格挡。用刀剑格挡时,一般使用镐部,切刃刀则用刀背。只有最不济的情况下,才用刀刃相抵,这种动作不管双方刀剑质量如何,百分百损刀,不卷则崩,只是程度不一而已。

  

  冷兵器时代中国刀剑的技术取决于中国冶金技术水平和政府相关部门成本,一般而中国古代刀剑的制作都代表了同时期冶金技术的最高水平,从出土文物和南北朝时期中国已经使用灌钢法,什么冷兵器使用都会造成缺口和卷刃。所以,通常军刀都不会特别强调锋利。刀过于锋利就很容易折断(因为比较薄)或砍入不深(因为为了防止折断而加厚了刀背,导致阻力大)。刀背要厚,刀刃要平磨不留肩,也就是从刀刃到刀背磨成弧线而不是折线。这样,刀不容易折断、不易崩口,而又比较锋利(虽然不如薄刃那么锋利)。最锋利的刀,刀刃都非常薄,很容易崩的。

  

  据说当年使精贵兵器的人很讨厌和使棍棒的人对打,因为很伤兵器。尤其是使刀剑的,据说都会尽量少使用刃来拨挡对方的兵器。倘若自己攻击一刀砍下去,如果对方兵器来搪,也会尽量抽回攻击,避免刀刃受损。即使削铁如泥也是有代价和前提的。电影里都是为了好看才设计那些动作,或者弄点CG火花出来。不能当真的。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