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川不成军,我们永远铭记的英雄

  抗战八年,中国人民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最终赢得了来之不易的胜利,在全国各个地区当中,从对抗日战争支持的人力、物力、财力及损失惨重的程度上来讲,排在首位的毋庸置疑是四川。

  

  四川之所以成为抗日战争中对人力、物力、财力贡献都排在首位的地区也有一定的历史原因,四川自古以来就被称为“天府之国”,其富庶程度可想而知,“少不入川,老不出川”也从另一方面表现了四川的安逸与富饶。另外,四川也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大后方,人口相对比较多,兵源补充就有保障,而在北方的各个省份,日军打过来后,由于战争造成的混乱,在当地就很难招到兵。

  

  

  1937年7月,全面抗战爆发后,前线战场损失惨重,兵力迅速损耗,为此全国开始大规模招兵,就在这一年,一份特殊的传单张贴于成都的大街小巷。

  

  这份名叫“告成都市壮丁同胞”的传单上这样写道:

  

  假如:我们看见一个老人家

  和一些可怜的妇女小孩,

  正在被一群强盗打抢的时候,

  我们强壮的男子,竟站在旁边看吗?

  

  要是杀到我们的身上才动手的时候,

  那就“后悔迟”了!

  壮丁同胞呀!我们上前线去吧!

  

  在这封传单的末尾还有这样一行字。

  这份让人热血沸腾的单子很快便广为流传,在它的感召下,数百万四川人毅然奔赴沙场,根据四川省档案馆的资料显示,抗战八年,四川壮丁实招2609748人,支撑了全国总兵力的1/5!

  

  

  人无头不走,鸟无头不飞,这么多川军出现也和一个人有主要关系——刘湘,当时的四川省政府主席,刘湘本身也是盘踞在四川的一大军阀,他和蒋介石之间也一直有摩擦,蒋介石当时说要军队国家化,以此名义希望川军、桂系军阀及其他军阀都能直接听他指挥,从而扩大自己的实力。

  卢沟桥事变爆发时,何应钦正奉命在川康整军,裁减川军。一为抗日之民族大计,二为避免其嫡系部队被裁减,摆脱蒋介石的控制,刘湘主动致电蒋介石请缨出川杀敌。

  

  为调川军出川作战,刘湘召集高级幕僚筹商多日,决定将川军编成两个集团军,由刘湘统一指挥:第22集团军,司令邓锡侯,第23集团军,司令刘湘自兼共14个师出川打仗。为避免川军被分散瓦解,出川前刘湘向蒋介石提出三点要求:“不分割川军建制,并由自己整个的统一指挥;各留三分之一的部队驻守原防;对出川抗战部队的装备、武器要作必需的补充。”蒋介石一一承诺。

  

  因为担心部队会被蒋介石慢慢吃光,就算此时刘湘胃肠病已很严重,但仍然坚持亲赴前线指挥。

  

  但事情并不如刘湘所愿,川军出川后,迅速被打散:41、45军调归第二战区阎锡山指挥,李家钰的第47军调归第一战区程潜指挥,杨森的第20军则调往淞沪战场。刘湘的的计划未能实现,出川前所要求的武器、装备补充,也未能到位。

  

  

  当时各军部队的武器装备极为低劣简陋,有些步枪因使用太久质量又差,打一两枪就搬不开枪机,甚至有的枪上连刺刀都没有。至于轻重机枪,每师多则十余挺,少则数挺,火炮方面,每师除数门迫击炮外,山、野炮一门都没有。

  

  

  装备方面,仅有粗布单衣两套(短裤),绑腿一双,既窄且短的单被一床,小竹席一张,雨鞋两双,斗笠一顶,在黄河附近地区的大冷天这点装备根本不能御寒。

  雪上加霜的是,川军“有个别的旅团长以为中央已答应配换和补充武器,就将部队中能用的枪提留起来,作为自己失败后‘重起炉灶’的后路;更有拿废枪换好枪,迳自私运回家,以致一连之中,仅有一两只枪能打响,,一个团或一个旅才有两三挺机关枪;手榴弹每兵只有三四颗;比较有战斗力的部队,还是靠‘背插一把大砍刀’。(川军在山西)

  在山西,由于后勤不足,川军的死伤士兵无法得到救治:“.......故在战斗中,凡负轻伤能行动者,就血淋淋地自个儿往后走;而不能行动的,多遗弃阵地或留置阵地后方的临时收容所,任敌杀戮,弃尸于野,只有等到敌军离去后,靠当地人民出面掩埋尸体。

  又如第三七二旅在平定的西郊附近作战时,将战斗中负伤的官兵送入城内。由于城里军民早已逃避一空,伤兵无人接运只能满城搁置。晚间全旅撤退,数百名重伤官兵,被遗弃后齐声痛呼,泪随声迸,凄厉难闻,有的恐落入敌手,于部队去后就急寻自尽。在行进队伍中的士兵们,睹景生情,边走边哭,甚有痛哭失声者,也有义愤填膺。翌日敌军入城,还是见人一刺刀,屠杀尽净。

  因为部队没有配属兵站,一入战场就缺粮食,官兵生活虽靠当地人民支持,但亦类似于征发,因而很影响军纪。长途行军又连餐不得食,官兵饥疲不堪。但阎锡山在总结战役时,却屡屡指责川军作战不力、军纪太坏,闭口不谈川军所面临的实际困境。

  当川军到达西安后,西安绥靖公署主任蒋鼎文却拒绝补充物资并让他们找阎锡山。阎锡山却推诿拒绝补充。最终仅送了山西造的轻机枪20挺给第41军作为礼物了事。

  

  

  

  与日军装备一对比二者可谓天壤之别,日军脚上踩着马靴,身上穿着整个的很厚实的军衣,甚至还带防风镜。在食物方面,更是和日本人比不了,川军一天两顿饭,早晚各一顿,还得一顿是干的,一顿是稀的,而日军早期的战略给养是非常丰沛的,甚至日军的马都是每天给多少麦子吃之类,用句不好听的话来说,我们这人吃的还不如人家那马吃的。

  

  (上图为日军部队)

  

  装备越差,将士越英勇,战绩越高,代价就越惨重,以凇沪会战为例,川军的第43军第26师,与日军顽强巷战七昼夜,全师的4位团长,两位阵亡,14位营长,13位伤亡,淞沪会战一役,全师4000多人,最后只剩600多人,每个连仅仅三五人生还,最多不过八九人。

  除了淞沪会战,川军还参加了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28次大型战役。

  川军在最著名的台儿庄战役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李宗仁说:“若无(川军)滕县之苦守,焉有台儿庄大捷?”川军此次战斗的武器装备有很大改善,另外,滕县老百姓也积极配合川军守城,当敌军围城时,民众自动协助军队抬沙挖壕,在猛烈敌火之下,帮助军队运送伤员,所以也有很多民众伤亡;王铭章遗尸城郊,民众私下掩埋并暗立标记,当得知我军在徐州收容时,又于夜间挖出,间道抬到徐州;少校副官鲁福庆,在城内巷战被俘后,日寇把他和其他被俘官兵二三十人,一齐拉到西南城墙外,当活靶用刺刀练习劈刺,入暮之后,附近的老乡们前往收尸掩埋时,发现鲁福庆尚有一丝气息,就悄悄地抬到村子里隐藏起来,为他治疗创伤;一二七师陈离师长负伤后,也是多亏当地的老乡们予以掩护和护送才得以脱险。

  当时的四川安县有一位名叫王建堂的书生,他读完书之后不愿在家干等着,而找了一些同学,组织了百十来人的义勇队伍想要奔赴战场。而此时他的父亲也从老家曲江镇给他寄来了一个包裹,打开之后不仅令人热泪盈眶。

  

  

  

  好一句”伤时拭血,死后裹身“!

  

  

  死字旗、娃娃兵、将士同命,最惨烈的牺牲,换来了最珍贵的胜利。

  本文转自网络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