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第一块抗日根据地竟和这么多历史事件有关

  今年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爆发80周年。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上,如果要说哪一次战斗最有意义最有影响,那一定非“平型关大捷”莫属。

  1937年9月下旬,晋北的国民党军退至平型关、雁门关内长城一线。日军第5师团向平型关方向进犯。为配合国民党军阻止日军的进攻,八路军第115师主力于9月25日在平型关伏击日军,歼灭第5师团辎重队和第21旅团一部1000余人,击毁汽车100余辆、马车200余辆,缴获机枪20余挺、步枪1000余支、炮1门及大量军用物资。

  这就是“平型关大捷”!它是八路军出师抗日后打的第一个大胜仗,也是全国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它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振奋了全国军民的抗战信心,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声望。

  其实,“平型关大捷”的影响还不止如此,因为与之紧密关联的另一个抗战史上的重大事件——创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在这场大捷之后,紧接着就发生了。

  至今,人们也很少谈论“平型关大捷”对创建第一块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影响,因为觉得这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儿。

  军史记载,“平型关大捷”后,根据中共中央指示,第115师主力南下,抽调政治机关人员、教导队、骑兵营和第686团第6连组成工作团,在聂荣臻的领导下,留在五台山地区发动群众,开始着手创建抗日根据地。

  留下来的工作团,选择了平型关南面的阜平作为创建根据地的起点。

  工作团进驻阜平后,协助中共地方组织,以当地抗敌后援会为基础,迅速成立了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简称“战动总会”)以及六个区动委会;同时积极组织群众开展抗日救亡运动,恢复各级中共组织,动员和组织抗日义勇军。当时,由于日军向华北展开战略进攻,国民党阜平县长及当地驻军仓皇西逃,工作团遂建立了阜平县新政府,并将保安队改编为抗日义勇军。

  10月上旬,第115师工作团一部又在阜平南面的曲阳县建立了政权。阜平、曲阳抗日民主政权的建立,为发动和组织群众,扩大抗日武装创造了条件。至10月下旬,阜平、曲阳地区的义勇军迅速发展到4000余人。

  此后,第115师工作团一部分回主力部队去了,留下骑兵营和教导队2个队与八路军总部特务团直属队大部和2个连、第115师独立团、第343旅工作团、第685团1个连、第120师第359旅工作团和随营学校一部分学员等约3000人,继续宣传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抗日根据地,发展抗日武装力量。

  从9月25日“平型关大捷”至10月下旬第115师工作团一部归建,短短一个月左右时间,根据地创建工作就有了如此成绩,为什么?

  除了工作团本身的努力外,应该与两大因素有直接关系。

  其一,阜平建党历史早,革命基础好。阜平虽然地处深山,但早在1925年便已有了党员,1927年已建立起党小组和党支部。1934年,阜平党组织虽遭敌人破坏,但此时已有特别支部,代行政府职能。1931年,这里又在全国较早地建立过县级苏维埃政权,虽然仅仅半个月就夭折了,但革命的火种已在这里生根发芽。

  其二,“平型关大捷”胜利之威犹在。毛泽东在1938年撰写《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详细阐述了建立根据地的条件,“一切游击战争的根据地,只有在建立了抗日的武装部队、战胜了敌人、发动了民众这三个基本的条件逐渐地具备之后,才能真正地建立起来”。这三个条件互相联系,缺一不可。而“平型关大捷”对这三个条件的形成都有直接的重大影响。首先,阜平距离“平型关大捷”战场不足百公里,当地群众深受大捷鼓舞,民众极容易发动起来。其次,工作团主要由第115师这个胜利之师组成,他们的胜利经验对于建立武装部队和今后战胜敌人、保卫根据地,必然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平型关大捷”对创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影响是直接的和深远的。

  从地图上看,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依托恒山、五台山脉,大部地处平绥(今北京-包头)、正太(今石家庄-太原)、同蒲(今大同-风陵渡)、平汉(今北京-汉口)四条铁路干线和北平、天津、太原、石家庄等大城市之间,是坚持华北抗战的重要战略区。

  聂荣臻领导的工作团是以阜平为起点开始创建根据地的,但根据地领导机关一开始却不在阜平。

  1937年11月7日,遵照中共中央指示,晋察冀军区在山西省五台县成立,由聂荣臻任司令员兼政委。11月13日,晋察冀军区发布命令,以八路军总部特务团一部、独立第1师、第115师工作团、第343旅工作团和第120师第359旅工作团等部为基础,建立4个军分区。为便于对各个军分区实行指挥,11月18日,晋察冀军区领导机关从五台的金钢库移到阜平县城。自此,阜平才成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政治军事中心。

  毛泽东曾为根据地亲笔题写“模范抗日根据地晋察冀边区”光荣称号。

  今天,我们遍查史书方知,授予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这一光荣称号,并非因其创建得最早,而是因其创立的崭新的民主制度和完善的建构为新中国政权建设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

  从晋察冀军区成立至1938年初,在军区领导下,各地游击战争蓬勃展开,粉碎了日军的“八路围攻”,发展壮大了抗日武装,根据地创建形势一片大好。

  为统一领导根据地的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1938年1月11~15日,晋察冀边区军政民代表大会在阜平县城隆重召开,会议通过了全区关于军事、行政、财政、经济、文化教育、民运工作等方案,选举了由共产党、国民党左派和无党派人士参加的晋察冀边区政府——临时行政委员会,宋劭文当选为主任。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敌后领导建立的第一个战略区级的、统一战线性质的抗日民主政权,标志着以五台、阜平为中心的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形成。

  至此,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已发展到拥有约40个县、1200万人口的广大地区。3月,工人、农民、妇女等各界县级救国会普遍成立,晋察冀边区根据地得到进一步确立,并随着后续不断发展壮大,逐步成为跨晋察冀热辽五省区的大边区。

  晋察冀边区政府的成立,让这块根据地在抗日战争中开始真正发挥战略作用。

  首先是加强党的建设。根据地的各级党组织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积极发展党员,健全党的组织。在抗日战争极度困难时期,调整党的领导机关,实现党的一元化领导,并开展大规模的整风运动,达到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统一,使党组织成为领导边区人民抗击日军、建设抗日根据地的坚强核心。

  其次是加强民主建设。制定和颁布《晋察冀边区目前施政纲领》,开展民主大选举运动,建立健全边区各级民意机关和政府行政机关。特别是边区第一届参议会的召开,为各级政权实施民主政治树立了良好典范,推动了边区民主政治的进一步发展。

  再次是加强经济建设。1938年3月,建立边区银行,发展边区贸易和金融事业,冲破敌人的经济封锁。发动群众开展以“二五减租”为主要内容的减租减息运动,调动广大群众和开明士绅的抗战积极性。为了克服困难渡过难关,在边区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实行统一累进税,减轻农民负担,开展互助合作,繁荣市场。

  第四是加强文化建设。随着根据地的巩固与发展,边区的文化事业开展得蓬勃兴盛。无论在文化教育、新闻出版,还是在文学艺术、医疗卫生等方面均取得了骄人成绩。从学语幼童、扫盲群众到各级干部、各界精英,都以文化为依托投身于滚滚的抗战洪流。以拳拳爱国心殷殷报国情浇灌漫山开遍的文化鲜花,结出饱满丰盈的文化硕果。

  通过上述各项建设,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不仅成为华北游击战争最能长期支持的坚强阵地和全国抗战的重要堡垒,而且成为抗日民主建设的典范和新中国社会的雏形。

  至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毛泽东会亲笔为其题写光荣称号了。

  从1937年10月创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开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武装采取先山区、后平原,波浪式向前推进的方式,先后开辟了华北、华中和华南敌后战场,创建了19块敌后抗日根据地。

  今天或许有许多人不解,为什么要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呢?要真正理解这一重大战略举措的意义,必须以战略视角来观察。

  日本侵华,实际是以小博大,最怕的是久拖不决;中国抗日,实际是以弱胜强,无法做到速战速决。这一点,被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敏锐捕捉到了。

  1937年7月23日,毛泽东发表《反对日本进攻的方针、办法和前途》,强调在坚决抗战的方针下,必须实行全国军队和人民的总动员以及革新政治等一整套办法。8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洛川召开会议,讨论制定了动员全国军民开展民族解放战争,实行全面持久抗战的方针,并制定了《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中国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把实行全民族抗战与争取人民民主、改善人民生活结合起来,把反对外敌入侵与推进社会进步统一起来,正确处理了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的关系,指明了坚持长期抗战争取最后胜利的具体途径,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正确的前进方向。

  1938年5月,毛泽东集全党智慧撰写了《论持久战》。这部光辉的军事哲学著作深刻分析了中日双方的特点,科学揭示了中日战争的发展规律,正确回答了中国抗日战争为什么是持久的、怎样进行持久战和最后胜利为什么属于中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并以极富前瞻性的战略眼光,描绘了中国持久抗战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三个阶段的路线图。全国抗战形势后来的发展完全证实了毛泽东的科学预见。

  中国共产党开辟的敌后战场和开展的抗日游击战争,不但有力配合了正面战场的对日作战,打破了日军“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战略图谋,而且构成了对日军后方的致命威胁。敌后战场的开辟,是侵华日军对中国停止战略进攻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根据地,则是“游击战争赖以执行自己的战略任务,达到保存和发展自己、消灭和驱逐敌人之目的的战略基地”。这些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与敌人作战的立足点,是牵制、袭扰、消灭敌人的出发地和前沿阵地,是实施游击战争的基本条件,同时也是发展壮大自己的坚强后盾。

  据不完全统计,从1937年9月到1938年10月,在战略防御阶段的一年多时间里,八路军、新四军同日伪军作战1600余次,毙伤俘敌5.4万余人,八路军发展到15.6万余人,新四军发展到2.5万人,敌后抗日根据地(包括游击区)总人口达到5000万以上。

  在毛泽东描绘的中国持久抗战“三阶段”路线图中,最为艰难、也最为重要的是相持阶段。

  从1938年11月到1945年8月将近7年的相持时间里,敌后战场逐步上升为中国抗日战争的主战场,抗日根据地成为敌我力量消长变化的关键因素。

  在这一阶段,发生在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一次战役是百团大战。

  1940年下半年,晋察冀军区、第129师、第120师等共105个团20余万兵力,在八路军总部统一指挥下,对河北山西的日伪军发动了以破坏正太铁路为重点的一次进攻战役。共作战1824次,毙伤日伪军2.58万人,俘虏1.8万余人,破坏铁路474公里、公路1500公里,桥梁、隧洞和火车站260多处,导致日军赖以运输兵力和物资的华北主要交通线瘫痪,粉碎了日军的“囚笼政策”,给了侵华日军以强有力的打击,推迟了日军的南进步伐。同时,对坚持抗战、遏制当时国民党妥协投降暗流、争取时局好转起了积极作用,进一步鼓舞和增强了全国人民夺取抗战胜利的信心,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声威。

  彭德怀在自传中曾这样写道,“这次战役大大提高了华北人民群众敌后抗日的胜利信心,对日寇当时的诱降政策以及东方慕尼黑阴谋以很大打击,给蒋管区人民以很大兴奋”。

  可见,中国共产党开辟的独立的广大的敌后战场,与国民党正面战场在战略上形成了很好的互相支持、互相配合、互相策应之势。

  不仅如此,如果从下面这组数据看,实际上敌后战场已经成为了中国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从1938年起,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抗击侵华日军的比例是:1938年59%,1939年62%,1940年58%,1941年75%,1942年63%,1943年58%,1944年64%,1945年69%。

  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开辟的敌后战场,抗击着约60%的侵华日军和95%的伪军,极大减轻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压力,客观上成为促使国民党抗战到底的重要因素。

  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结果,是因为与正面战场常规作战的一次次战役不同,敌后游击战争的重点是面而不是点,是持续而不是阶段,是整体而不是个别,是战略而不是战役,实质上形成了抗日战争中规模最大、持续最久的一场特殊的战略大会战。

  因为游击战争的需要,在这一阶段,抗日根据地不断巩固和扩大,根据地的范围,从晋察冀边区迅速发展到华北、华中、华南的广大地区。在战略上造成对日军重点占领城市和交通线的反包围态势,形成犬牙交错的战争局面。同时,在根据地极为艰苦的反“扫荡”、反“清乡”斗争中,敌后军民创造了很多极为有效、灵活多样的歼敌方法,如麻雀战、地道战、地雷战、破袭战、围困战、水上游击战、铁道游击战等等,使日伪军犹如困兽,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不可自拔。

  日本旧陆海军档案和战史丛书里,有众多“治安战”的记载,充斥着对中共游击战无可奈何的感叹。

  可以说,这一时期,敌后游击战成为消耗日军力量最为恰当的攻势战略,也成为消耗日军胆略与士气最为有效的心理战略,为改变中日战争力量对比,促使中国度过最为艰难、也最为重要的相持阶段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终于迎来了全面反攻!日历却翻到了1945年8月。此时,距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已有14个年头,距1937年的“七七事变”也有8个年头。中国人民在经过漫长、惨烈、不屈不挠、艰苦卓绝的斗争之后,终于盼到了胜利的曙光。

  这时的中国抗日战场是个什么形势呢?从正面战场看,一部分是国民党统治区,一部分为日军占领区。从敌后战场看,日军占领的大部分城镇、交通要道和沿海地区已处在以根据地为核心的解放区的包围之中。因此,这一战场形势决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实际上必须承担对日军全面反攻的主要任务。

  数字给人的感觉总是冷冰冰的,但数字也最能说明问题。

  到1945年底,在全面反攻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共歼灭日伪军近40万人,收复县以上城市250余座。在八年抗战中,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人民抗日游击队对敌作战12.5万余次,消灭日伪军171.4万人,其中日军52.7万余人,缴获各种枪支69.4万余支,各种炮1800余门,收复国土100余万平方公里,解放人口约1亿。

  这些数字表明,依托抗日根据地、在广大敌后战场进行英勇卓绝斗争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武装力量,是中国抗战的中流砥柱,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力量。

  当我们回望这段历史不得不叹服,正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武装力量创建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铸就了中外战争史上的奇观,开启了中国人民赢得抗日战争完全胜利的新纪元。

  当然,它还宣示了这样一个伟大真理: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 本文首发在“中国日报网”;作者系本博主、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副教授徐绿山;图片来自互联网;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