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弃俄罗斯?印度要自主研发第五代隐形战机

  新闻分析:印度自主研发第五代隐形战机能成功吗

  新华社记者杨定都 葛晨

  据外媒报道,印度在与他国联合开发新战斗机努力受挫后,将着力自主研发第五代隐形战斗机。分析人士指出,印度尚不具备自主研发此类战斗机的技术能力,其“凌云壮志”一时难以实现。

  日前,美国《国家利益》《外交学人》网站报道称,印度与俄罗斯合作研发第五代隐形战斗机的计划遭遇挫折。印方因而将加紧本土“先进中型战斗机”(简称AMCA)研发。

  早在2008年,印度航空发展局就提出由印度斯坦航空公司自主研发AMCA战斗机,取代印度空军从苏联引进的老旧战斗机。按照计划,AMCA将是一款单座、双发动机、第五代隐形多用途垂直起降战斗机,外形与美式F-22“猛禽”战斗机相似。据报道,AMCA战斗机模型已进行了风洞和雷达反射截面测试。

  然而9年过去了,AMCA战斗机项目研发进展有限。印度一度将研发五代机的希望寄托在与俄罗斯的合作上,计划以俄T50战斗机为基础研发印度版的“第五代战斗机”。然而,俄罗斯此前宣布搁置T50战斗机研发,令印度借助俄罗斯获得五代机和相关技术的计划落空。

  印方不得不重新重点研发AMCA战斗机。据印度媒体报道,有超过3000名工程师参与该项目研发。按照设计,AMCA战斗机采用三维矢量发动机,具有超高机动性,飞行速度可达2.5马赫,作战半径大约1000英里,隐形状态下可携带4枚导弹。

  然而,分析人士指出,没有他国技术转让,印度靠自身力量很难研发出第五代隐形战机。资深军事评论员石宏说,第五代隐身战斗机的研制难度之大,远非第四代机可以比拟,以印度目前的研发能力和工业实力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目前,AMCA项目研发需要克服几大难关。首先,需要研发能够有效吸收雷达波的材料。印方此前希望法国达索公司将雷达吸波材料技术与一批“阵风”战斗机打包出售,但未成功。

  其次,建造隐形机身需要极高的工艺水平,任何细微的瑕疵,都可能会被雷达捕捉到,暴露战斗机的行踪。此外,AMCA战斗机规划搭载的有源电扫阵列雷达系统也仍在研发中。

  再次,最大的障碍来自于发动机。作为第五代隐形机,AMCA计划装备的发动机,不仅需要具备矢量推动功能,即喷口可向不同方向偏转以产生不同方向的推力;在设计上还需要考虑隐藏效果,避免被雷达及红外线感应器发现。

  由于迟迟无法攻克技术难题,印度雄心勃勃的第五代隐形机计划很可能重蹈LCA“光辉”战斗机覆辙。印度上世纪80年代立项的LCA“光辉”战斗机经过30多年的漫长研发,直至2016年才加入印度空军,性能依然不尽如人意,配件依赖进口。

  印度航空发展局局长巴拉吉说,AMCA战斗机有望在2030年实现首飞,2035年小规模投产。由于与俄罗斯合作遭遇波折,自行研发举步维艰,印度空军短期内恐怕难以装备五代机。印度空军已经购入达索公司的四代半“阵风”战斗机和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三代半F16战斗机,以及继续装备不断改进中的本土LCA“光辉”战斗机。

  中国空军中与F-35对等的战机,即沈阳飞机工业集团公司研制的歼-31战机也是如此。与歼-20战机一样,歼-31战机的相关规格大多都属于机密。但有理由认为,歼-31战机旨在近距空中支援、空中轰炸和空中封锁等作战行动中提供先进的防御战力。图为2014年珠海航展上的中国FC-31(又称“歼-31”)隐身战机原型机。

  此外,歼-31战机可压制敌方防空系统,还可充当中国未来航母的舰载机。图为在2014年珠海航展上进行飞行表演的FC-31战机。

  日本一直在研发本国的第五代制空型战机,日本打算以此取代不断老化的F-15战机。因华盛顿拒绝向东京出售F-22“猛禽”战机,三菱公司的ATD-X“心神”项目得以启动。“心神”项目技术的研发方是防卫省技术研究本部。但ATD-X战机(又名三菱F-3战机)要到本世纪20年代末才能入役。图为日本公开ATD-X首架原型机。

  此外,日本还订购了42架F-35战机。该款战机旨在于F-15战机和ATD-X战机之间的断档期发挥临时补缺作用。据猜测,“心神”战机将至少部分采纳F-35战机的隐形技术。 图为ATD-X首架原型机公开。

  F-3战机预计会采纳一些尖端技术。该战机将配备有源电子扫描阵列雷达。该雷达具备电子对抗和通信功能,甚至可能具备微波武器的功能。按计划,“心神”战机配有光学飞行控制系统。数据将通过光纤——而非电缆——进行传输。图为ATD-X原型机试飞想象图。

  韩国的下一代战机也是一个长期项目。严格来讲,韩国航天工业公司的KF-X战机项目并不是第五代战机,而被称为“4.5代”作战平台。KF-X项目雄心勃勃,旨在为首尔提供一款战力胜过最好的第四代现役战机的隐形战机,但其战力不如F-35及类似战机。图为防务展上的KF-X隐身战机模型。

  首尔已同意采购40架F-35战机以及25项不同技术。首尔由此将获得设计建造KF-X战机所需的技术和材料。然而,由于美国国会和防务界施压,美国当前拒绝提供其中四项技术。这四项具有转让难度的技术分别是:有源电子扫描雷达、红外线搜救系统、电光瞄准吊舱和无线电频率干扰器。据报道显示,韩国将尝试自主研发后两项技术,并与美国以外的外国业界合作研发前两项技术。 图为韩国空军KF-X隐身战机想象图。

  亚洲最后一款自主研制的主要五代机就是印度的“先进中型战机”(AMCA)了,目前由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研发。作为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的“印度制造”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印度先进中程战机安装的技术和设备大多都是自主研制的。然而,目前也有猜测说,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将可以从俄罗斯采购部分必要技术。俄罗斯目前正在测试本国的第五代战机,即苏霍伊公司研制的T-50隐身战机。 图为防务展上的印度AMCA隐身战机模型。

  据猜测,AMCA会补充——而非直接替换掉——印度的许多现有作战平台。与F-35战机一样,先进中程战机旨在成为一款多用途战机,既可进行空战,又可实施对地打击。该战机的设计生产工作将在一家外国公司的帮助下展开,但目前尚未定下来由哪家外国公司提供帮助。 图为试飞中的俄罗斯T-50隐身战机。

  (2015-12-03 10:41:24)

  图为“西部飞行”博物馆的早期俯拍图,还有一架道格拉斯DC-3运输机,现已不在馆中。

  由于全馆面积较小,先从机库部分讲起,可见不大的机库中挤满了各个时代的战机和藏品,例如图中这架原挪威空军的F-5A战斗机,难得可以进到座舱里随便拍。F-5由原诺斯罗普公司(现已并入诺格)于20世纪50年代末研发的战术战斗机,1962年投入服役,由于性能可靠,除美军外,还出口到多个国家和地区使用。

  另一侧拍摄的F-5A早期资料图,可见该机一侧的20毫米M39航炮的维护面板呈开启状态,可见航炮的内部结构。F-5的标配固定武器是2门M39航炮。

图为20毫米航炮的链式供弹系统细节。

  图为F-5A的座舱内景,典型的二代战机风格,均为传统仪表,连雷达都没配备。

  仪表板上这个武器选择面板还是颇有传统风格的,可见F-5A的7个武器站(2个翼尖+5个机身)开关,红圈标出的是武器选择旋钮,左到右依次为“小斗犬”空地导弹、凝固汽油弹、“响尾蛇”格斗导弹(GAR-8为旧型号)及火箭弹。

  终于到了重头戏,本馆的顶级藏品,诺斯罗普YF-23隐身战机二号原型机(PAV-2),单机绰号“灰色幽灵”。

  YF-23由原诺斯罗普与原麦道(已并入波音)公司于20世纪80年代末研发,首架原型机于1990年8月首飞,仅制造了2架原型机。这张珍贵的试飞资料图中,近处的这架即为PAV-2原型机,远处的为PAV-1。

  YF-23全机长20.6米,翼展13.3米,机高4.3米,最大起飞重量29吨,最大平飞速度2.2马赫(可以1.6马赫超音速巡航),最大作战半径1480千米,固定武器为一门20毫米六管“火神”加特林航炮,内置弹舱可挂4枚AIM-120中距空空导弹和2枚AIM-9格斗导弹。图为YF-23彩色剖面图。

  20世纪90年代初, 与当时洛克希德的YF-22竞标ATF(先进战术战斗机)计划时,实际YF-23在超音速巡航、隐身性能等多项性能指标上均优于YF-22,但因其采用了包括蝶形垂尾在内的多项超前新技术,最终美空军出于稳健考虑,选择了YF-22。图为二号机的蝶形垂尾和“海狸尾”特写。

  YF-23的双发尾喷口特写,原先安装有2台YF-120变循环涡扇发动机。可见独特的梯形截面,由于尾喷口布置在机身上方,隐身性能要强于常规布局战机。

  图为YF-23的其中一个梯形尾特写,遮盖板上标有“引擎启动前取下”的警示语。

  图为YF-23的腹部进气道特写,采用固定式结构设计,不仅能够减轻重量,也能减少正面雷达反射截面积。外侧还有通用电气(GE)公司的徽标。

  YF-23的前起落架舱门特写,可见菱形锯齿状隐身设计,内侧还标有“蜘蛛”的昵称。

  图为YF-23的空调进气口,采用了可开闭式设计,也是为了减少雷达反射截面积。

图为从侧后方拍摄的YF-23二号机资料图。

  图中的这架是该馆的镇馆级藏品之一,诺斯罗普YF-17“眼镜蛇”的首架原型机,该机曾于1974年6月,创下美国第一种平飞时不需要启动后燃器就能超音速飞行的战斗机纪录。虽然在与F-16的竞争中落败,但后来又被美海军相中,作为F-18舰载战机再度复活。

  该机的垂尾上也标出了其后来的地位,大字NAVY“美海军”,小字译为“F-18原型机”。

  图为YF-17原型机翼尖挂载的“响尾蛇”模型弹。

  人气颇高的F-14“雄猫”舰载重型战斗机几乎是美国各大航博的标配,这里也不例外,展出的是原属于VF-2“赏金猎人”中队的F-14A,可见其标志性的中队涂装。

F-14A前机身特写,座舱盖进行了模糊化处理。

  除F-5A外,机库里还有一架北美F-86“佩刀”战斗机,作为20世纪50年代战争中的两大名机之一可谓是家喻户晓,这里不再详细介绍。

  机库内的藏品还包括一架英国“鹞”式T4双座教练型短垂战机。值得一提的是,这架单机编号XZ145的T4型还原的还是另一架编号ZD993的T8型涂装,也是有些戏剧性。小图为该机原来的涂装。

  “鹞”式T4双座教练机的垂尾,还有英国皇家海军航空兵的“飞拳”徽标。

此外,还有原属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诺斯罗普T-38C教练机。

T-38C尾喷口特写。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