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要被禁药改写历史了,这7个问题你得知道

  ▼

  奥运历史也许要被改写了,或许称其为人类运动用药史更加贴切。

  俄罗斯国家主导的大规模兴奋剂项目被曝光后,国际体育官员又对2008和2012年分别于北京和伦敦举行的夏季奥运会的尿样重新进行了检测。

  检测结果令官员们震惊。美国《纽约时报》网站报道:这两届奥运会有超过75名运动员被发现兴奋剂违规。他们大多来自俄罗斯和其他东欧国家。其中至少有40人获得了奖牌。纪律审查程序还在其他运动员中展开,人数预计会继续攀升。

  一系列疑问也由此产生。

  “

  1.这一次算不算是人类奥运史上最大的禁药丑闻?

  小码哥可以毫不犹豫地告诉大家,无论被查出的人数,还是即将被收回的金牌数,这个数据都堪称是人类历史之最了。

  从1984年到2012年,一共28年8届奥运会,总共有114例兴奋剂事件被查出,60枚金牌被收回。北京、伦敦两届奥运会的数据占到其中约70%。

  一份根据维基百科上的数据编辑的表格,不完全记录了从1968年到2012年奥运会禁药被查的数据,管中窥豹,可以作为参考。

  但在整个运动领域,这个数据就有点小巫见大巫:根据统计,每年有3000名运动员被查到使用禁药,其中最严重的包括健美、田径、棒球、篮球等12个运动项目。而此次查出的兴奋剂使用者,则多集中在举重、跳高、摔跤等田径类项目。

  “

  2. 北京、伦敦两届奥运会都过去了这么久,为什么兴奋剂检测结果现在才爆料?

  禁药的发展比检测手段的发展要迅猛得多。

  从1896年第一届现代奥林匹亚运动会在雅典开幕以来,帮助运动员增强竞技表现的药品,一直在源源不断“上新”。再早一些,公元前6世纪,古罗马的斗士就曾使用过刺激剂。公元前3世纪运动员就尝试饮用各种白兰地或葡萄酒混合饮料,或从蘑菇中提取出的致幻物质以求提高成绩。

  而兴奋剂的检测,1964年东京奥运会上才算正式起步。当年,由日本、法国、比利时等国医生为代表的15国联合上书,要求对兴奋剂采取控制措施,为此于1967年成立了国际奥委会医学委员会。

  1968年,法国格勒诺布尔的冬季奥运会和墨西哥的夏季奥运会第一次设立了兴奋剂检测机构,对8种刺激剂和麻醉剂进行检测,与体育中的兴奋剂使用的情况相适应,反兴奋剂工作也进人了第一阶段,即对传统刺激剂进行检测。

  对合成类固醇的检测则始于1976年,而世界反运动禁药机构(World Anti-Doping Agency,简称WADA)1999年才在瑞典洛桑成立。

  正是基于禁药使用与检测在技术发展上的不对等,按照奥委会的规定,所有运动员的兴奋剂样本都会被保存8年。北京奥运会很多参赛选手的尿样如今都还存储在位于洛桑的国际奥委会实验室。

  而在里约奥运会前后,国际奥委会其实抽查了上千份2012、2008年北京奥运会参赛运动员的样本进行复查,查出很多问题。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前,人们在观看反兴奋剂主题展览)

  “

  3.为什么中国举重运动员使用禁药在里约奥运会后才曝光?

  因为兴奋剂检测也是需要花时间的,国际奥委会会根据时间来一批批查。

  在5月份前,国际奥委会检测了北京奥运会的454份药样,检测的重点是那些有可能参加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运动员。于是31名即将踏上里约奥运会赛场的选手落马。

  而另外还有250多份药样的检测结果所对应的选手,要么是基本要退役的,要么不会参加里约奥运会,属于可以慢慢清算的一批。中国举重运动员陈燮霞(八一队,女子48公斤级金牌)、刘春红(山东队,女子69公斤级金牌)和曹磊(黑龙江队,女子75 公斤级金牌)就属于这一批。

  不过这还不算完。据悉,国际奥委会将对北京奥运会和伦敦奥运会的奖牌得主的药样进行更大规模的复检。与此同时,那些有可能递补获得奖牌的运动员的药样也将被复检。此外,2014年索契冬奥会的药样也将用最新的科技手段进行重新检测。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说:“我们的药样要保存10年,让那些欺骗者知道他们永无宁日。”

  (里约奥运之后被曝光的使用禁药的中国运动员)

  “

  4.这种时隔多年的追溯性的检测,到底有什么意义?

  如果积极一点想,此举表示反兴奋剂组织一直在跟禁药作斗争,并试图能真正匡扶体育竞技的公平正义。

  今年的兴奋剂事件尤其轰动,这与近年来战斗民族俄罗斯层出不穷的兴奋剂丑闻有关。

  2014年德国电视台ARD播放的纪录片《禁药密档:俄罗斯如何制造出它的冠军们》,揭露俄罗斯田径界存在“系统性”的使用兴奋剂的行为,爆料者是俄罗斯女子800米选手尤尼亚·斯特潘诺娃,以及她曾供职于俄罗斯反兴奋剂机构的丈夫斯特潘诺夫。

  2015年11月,国际田联暂停了俄罗斯田协会员资格。

  2016年5月俄罗斯反兴奋剂实验室原负责人罗琴科夫(Grigory Rodchenkov)逃亡美国,爆料俄罗斯全员服用兴奋剂。

  7月份里约奥运会开幕在即,国际奥委会紧急规定,原本387人的俄罗斯代表队,有116人因兴奋剂无缘里约奥运。其中田径项目中,只有跳远运动员克里什娜以个人身份参赛。

  9月,俄罗斯黑客组织Fancy Bear侵入世界反兴奋剂机构官方网站,曝光了美国运动员使用禁药的名单,其中包括四度获得奥运金牌的体操名将西蒙·拜尔斯、美国女篮队员艾琳娜·戴勒·多恩、称霸网坛的网坛姐妹花大小威廉姆斯……

  总之,在兴奋剂这趟浑水中,谁也别想说自己是清白的。

  这一堆重磅消息,加上2008年北京奥运会运动员尿样即将过期,国际奥委会做出了大面积复查前两届奥运会参赛选手药检样本的决定。

  追溯性的检测让越来越多兴奋剂案例曝光,也许是回归体育精神的第一步吧。

  (斯特潘诺娃、斯特潘诺夫和罗琴科夫)

  “

  5.为什么田径项目、俄罗斯、一些东欧国家会成为兴奋剂的重灾区?

  首先回答关于国别的问题。体育一度被视为大国复兴的重要工具。

  上个世纪,苏联尚未解体时期,美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为主的资本主义阵营,与苏联、华沙条约组织为主的社会主义阵营之间开始了为期近半个世纪的冷战。美国成为当时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美苏对抗中,苏联想借体育翻身,举国体制的体育运动中,制造冠军成为一项长远的国家计划,并且一直延续至今。运动员们耳边经常听到这样的话:全世界都一样,所以你必须得接受,如果学不会“欺骗”,拒绝“嗑药”,那对不起,休进国家队。

  斯捷潘诺娃2013年揭露了俄罗斯制造冠军的秘密:运动员、教练,甚至是反禁药组织的人都一起作假。

  斯捷潘诺娃称,每次要接受兴奋剂检测,她都会拿到一张写有检测号码的粉红纸条,只需用短信把号码发给田径联盟医学处主任就可以安心了。虽然她不清楚其中具体的操作细节,但她都可以确定自己不会被取消资格。

  WDAD针对前述俄罗斯兴奋剂纪录片进行调查之后,于2015年11月9日日内瓦举行的共不会上发布了厚达300多页的独立调查报告。WADA前任主席庞德先生说:在俄罗斯,兴奋剂的使用是“国家支持”。新时期的“克格勃”——俄罗斯联邦安全局甚至都参与了兴奋剂的遮掩与包庇,并在其中“居功至伟”。现俄罗斯总统普京曾供职于克格勃。

  (庞德发布报告)

  再说冷战中同属于社会主义阵容的东欧国家,最典型的就是东德。1972年至1988年,人口仅1600万的前东德在4届奥运会上狂揽144枚金牌,在奖牌榜上成功超越美国,仅次于老大哥苏联。这个成绩世人震惊之余不免疑惑。

  直到冷战结束,答案才浮出水面。媒体披露,前东德政府推行了一个名叫“Staatsplanthema14.25”的计划,用大规模组织运动员服用兴奋剂的方式,来提升竞赛成绩。当时最常见的兴奋剂,是一种简称AAS的蓝色小药丸,学名“同化性雄性类固醇”。 此外,东德政府每年还投入超过500万马克,用于新型兴奋剂的研发。

  正因为冷战中,任何一场胜利、一座奖杯或一枚金牌,都被赋予了特殊的政治含义,在奥运会这类重大体育竞技中使用兴奋剂,成为了强国梦中衍生的一个畸胎,并最终被戳破。

  (东德运动员海蒂)

  而至今为止,竞技体育的复兴,仍被普京政权认定是抵御西方分化思潮、实现俄罗斯伟大复兴的重要路径。外界在一系列俄罗斯禁药丑闻后指控其举国体制用药,俄罗斯官方断然否认。也有分析称,其实最大的兴奋剂黑窝点就是美国,我国则流传着一句话,“查得出来的是兴奋剂,查不出来的是高科技”。无论怎样,关于兴奋剂与国家的关联,我们只能说到这里。

  再说为什么田径项目、游泳等特别容易涉药。无论是哪一类兴奋剂,都是通过药物作用于人体本身,来提升竞技时的力量、耐力等能力。所以田径、游泳等考验身体能力本身、而非技巧类的项目,更容易成为兴奋剂重灾区。

  (兴奋剂提高成绩效果显著)

  “

  6.谁会成为兴奋剂最大的受害者?

  参加了四届夏季运动会但从没获过奖牌的美国跳高运动员昌特·洛,在上周奥委会宣布处罚涉药运动员之后,在家里接到2008年和她比赛的一名德国运动员发来的奇怪的Facebook信息:“恭喜,铜牌获得者。”

  当年成绩排在洛之前的三位女运动员相继因兴奋剂问题被取消奖牌资格——俄罗斯运动员安娜·奇切罗娃、叶连娜·斯列萨连科和乌克兰运动员维塔·帕拉马尔——她的成绩由此上升到了第三位。

  但这枚意外降临的铜牌并不能改变她自当年奥运后改变的人生。2008年,她的丈夫被裁员,这对夫妇在佐治亚州的房子在那一年被取消赎回权。“我当时很年轻,很有前途,赞助商也对我有兴趣,”现年32岁的洛说道。“没能走上领奖台,很多机会也就溜走了。”

  (俄罗斯运动员安娜·奇切罗娃、叶连娜·斯列萨连科和乌克兰运动员维塔·帕拉马尔)

  另外,一些被使用过兴奋剂,却并没有强大靠山的运动员,在被查出来之后,基本上等于被体育世界抛弃了。

  里约奥运会开幕的一个多月前,国际举重联合会公布了4名在伦敦奥运会兴奋剂重检中呈阳性的金牌选手名单,四人全部来自哈萨克斯坦,从2007年起被交换到哈萨克斯坦的湖南姑娘赵常玲就是其中一名。这意味着,四年前的冠军金牌和今年的里约奥运会参赛资格,全都化为乌有,她已经27岁了,回国无望,运动员生涯也因此受阻,处境十分绝望。(详细故事请点击此处阅读:奥运对我们的女儿做了什么)

  (赵常玲)

  “

  7.打击兴奋剂到底有多难?

  小码哥相信,就连WADA都无法回答。

  在俄罗斯大规模使用兴奋剂丑闻爆发后,一名俄罗斯运动员在接受采访时说:“那不止是俄罗斯的问题,而是世界性的问题。”

  小码哥再来稍微分析一下。首先,接着问题2再讲讲兴奋剂永远在前面飞,检测手段永远在后面追的现状。

  前东德推行“国家计划14.25”,少年运动员们服用的都是“大力补”为主的兴奋剂。这些兴奋剂的副作用,导致20年间至少100名运动员死亡,也让无数女运动员饱受生理特征变异的痛苦。(点击此处回看内容:猝死、变性、牙齿掉光,禁药夺金背后的真实故事)

  而现在,已经发展出七大类药物和技术,足以为竞技选手带来成绩的飞跃:刺激剂、麻醉止痛剂、合成代谢类固醇、beta阻滞剂、利尿剂、肽激素及类似物、血液兴奋剂等。

  比如新型禁药EPO就是一种血液兴奋剂,读者朋友有兴趣的话可以看看它的作用机制。不感兴趣地可以直接跳过图片看相关结论。

  创建于1869年的国际领先科学周刊《自然》杂志(Nature)通过研究证实:EPO可以使人体耐力增加34%,8km的长跑将缩短44秒。

  而利尿剂则加速这些禁药成分排出体外。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之前,人们无法立即检测出EPO。

  当然,面对禁药的更新,检测手段也在更新。一种名为生物护照(Biological Passport)的技术,目前属于检测“黑科技”。它记录运动员各项生物学指标,并长期跟踪运动员的血液指标,如有异常变化则指示有违规的可能。相比目前直接检测违禁物质的传统兴奋剂检查手段,这种方法可以有效打击使用难以检测的血液兴奋剂的行为。

  但问题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啊。除了兴奋剂与其配合成分的升级之外,在逃避禁药检查的手段上,运动员与其幕后操盘手们也是费尽了心思。

  以俄罗斯为例。罗琴科夫索契冬奥会期间时任俄罗斯反兴奋剂实验室主任,他爆料说,数十名参加2014年索契冬奥会(Winter Olympics)的俄罗斯运动员,包括至少15名奖牌获得者,都曾被纳入由俄罗斯政府展开的兴奋剂计划。

  他当时掌管的实验室曾负责数以千计的奥林匹克运动员的兴奋剂测试事宜。他说自己研究出一种包含三种违禁物质和烈酒的鸡尾酒,并将其提供给数十名俄罗斯运动员,帮助促成了一项复杂和成功程度在体育史上居于前列的兴奋剂计划。

  罗琴科夫说,经过秘密操作,俄罗斯反兴奋剂专家和情报机构人员偷偷地把含有改善运动员表现的药物成分的尿样,换成了几个月前采集的没有问题的尿样,他们用某种办法搞定了那些在国际赛事中常用的、据信可以防止掉包的尿检瓶。每天晚上,他们都要在只点着一盏灯的昏暗实验室里忙好几个小时,通过墙壁上巴掌大的一个小洞传递尿检瓶,以便为第二天的测试做好准备。

  据罗琴科夫估计,到索契冬奥会结束时,被销毁的含有违禁成分的尿样最多达100份。俄罗斯是这届冬奥会中获得奖牌数最多的国家,轻松地超越了其主要对手美国。

  “人们在庆祝奥运冠军的诞生,我们却处于快要发疯的状态,忙着调换他们的尿样,”罗琴科夫说。“你能想象奥运会是这样办的吗?”

  (罗琴科夫和同事们偷换尿样的房间及墙上的小洞)

  所以结论是很明显的:兴奋剂的使用,是一盘很大的棋,其背后涉及的利益,牵一发而动全身。

  其中最知名的例子是连续七届获得环法自行车赛冠军的兰斯·阿姆斯特朗。有人嘲讽他是理性精算过禁药效益,让他从年收入30万欧元跃升为身价2300万欧元的巨星。

  当然凭他一己之力根本无法完成禁药的生产、运输和使用,他的背后是庞大的涉药同谋团队,其中最关键的是一位神秘的意大利私人医生米歇尔·费拉里,他被盛赞是“逃避药检阳性的大师”,许多知名运动员都是他的长期客户。在1996至2006年间,阿姆斯特朗向米歇尔·费拉里支付了超过100万美元的酬劳。

  根据统计,高效能项目的运动明星们每年可以花上10万欧元购买最尖端的药方,而且一直都在持续发展。运动产业的极端化发展,创造出利润庞大的禁药黑市,估计每年价值高达300亿欧元。

  (一名俄罗斯运动员接受媒体采访)

  本文资料来源 | 腾讯 凤凰卫视 网易 搜狐 全球锋报等

  END

  欢迎关注有马体育微信公众号ID:youmatiyu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