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 | "北京2022"市场开发估值超10亿美元!各企业如何抓住冬奥大商机

  

北京冬奥会市场开发计划启动

  奥运会不仅是高水平的竞技盛会,还是一门体育产业的大生意。

  2月27日下午,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市场开发计划正式启动,奥林匹克这个全球最具魅力的市场开发平台继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再次落户中国。

  市场开发事关奥运会筹办全局,北京冬奥组委欢迎中外企业积极参与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市场开发计划,为赛事成功举办提供充足的资金、物资保障和可靠的人才、服务支撑。

  为什么说北京冬奥会是一个巨大商机呢?体育没有圈(微信ID:bjrbtyb)独家采访了国际奥委会电视转播和市场开发部部长提莫·鲁梅。在他看来,冬奥会品牌价值和中国巨大的市场结合在一起,这个平台是非常有潜力的。如果用美元估值,要超过10亿。提莫还说,在北京冬奥会市场开发周期内,国际奥委会将与北京冬奥组委开展密切合作,提供“一条龙”服务。

  不得不说,“北京2022”真是一块相当大的市场“蛋糕”啊!

  但话说回来,什么是市场开发计划?有实力的企业小伙伴,又如何参与、抓住商机?且听小编详细解读↓↓↓

  国际奥委会市场开发

  国际奥委会市场开发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

  1、全球合作伙伴计划——国际奥委会于1985年创立的全球合作伙伴计划(又称TOP计划,The Olympic Partner),是国际奥委会管理的一项全球赞助计划,以四年(奥运周期)为一个运营周期,目前是第九期(2017-2020)全球合作伙伴计划,其中包括赞助国际奥委会长达近90年的可口可乐和最新加入这项计划的来自中国的阿里巴巴集团,共13家企业。

  【据小编(微信ID:bjrbtyb)了解,全球合作伙伴的“准入门槛”为6000万美元。换言之,这13家企业中,成为全球合作伙伴时花的钱最少也得$6000万。】

△奥林匹克全球合作伙伴(缺阿里巴巴)

  2、国际奥委会管理的电视转播合作伙伴计划

  3、奥运会或冬奥会组委会市场开发计划——有主办国的奥组委在国际奥委会的指导下进行管理,并且为奥组委的运营、奥运会/冬奥会的筹办和举办、主办国家和地区以及主办国的奥林匹克运动队提供支持。

  “北京2022”市场开发计划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市场开发计划,由赞助计划特许经营计划票务计划三大部分组成,是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市场开发的主要收入来源。

  1

  赞助计划

  北京冬奥组委赞助计划将赞助企业设定为四个层级,分别是官方合作伙伴、官方赞助商、官方独家供应商官方供应商,每个层级设定了赞助基准价位。在同一层级中,不同类别的基准价位会有所差异,以体现不同行业之间的差别。具体价位将在征集过程中向潜在赞助企业做出说明。

  四个层级主要类别为——

  官方合作伙伴:银行、运动服装、乳制品、保险、航空客运、通讯运营服务、办公综合服务等。

  官方赞助商:啤酒、物流快递、基金和证券业、接待服务/旅行社、毛纺织品、农副产品、新能源产品、有色金属、文化活动服务等。

  官方独家供应商、官方供应商:将根据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相关需求确定。

  营销期最长为7年半

  与北京2008年奥运会不同,北京冬奥组委将给予赞助企业相应权益回报。主要包括:市场营销权、接待权、产品和服务提供权等。

  赞助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营销期横跨两个奥运周期(2017-2024年),涵盖平昌2018年冬奥会、东京2020年奥运会、北京2022年冬奥会、2024年奥运会和残奥会等国际奥委会、国际残奥委会管辖下的多项重大国际赛事,蕴含着巨大的市场营销价值。

  根据层级的不同,赞助企业获得的权益也有差异。比如即日启动的官方合作伙伴征集,赞助企业将获得7年半左右的营销权。第二层级的赞助企业征集工作将在明年启动,营销期可达6年左右。而后两个层级的征集工作将在2019年中启动,营销期也相对短一些。

  北京冬奥组委将采取公开、定向个案三种方式征集赞助企业。选择标准将主要通过企业资质、赞助报价、产品和服务保障能力、品牌影响力、营销推广能力等方面考量。

  2

  特许经营计划

  特许经营计划将于2018年平昌冬奥会后正式启动。特许经营是北京冬奥组委许可特许企业生产和销售带有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会徽、吉祥物、中国奥委会商用徽记、中国残奥委员会徽记及相关知识产权的产品的市场开发行为。特许企业从生产和销售特许商品中获得收益,通过缴纳特许使用费对筹办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宣传推广奥林匹克运动做出贡献。特许企业不享有与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相关联的市场营销权。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特许经营计划包括特许商品计划纪念币/钞计划纪念邮票计划。主要有胸章和纪念章、服装服饰及配饰、文具、玩具、工艺品、宝玉石、体育用品等类别。

  3

  票务计划

△索契冬奥会门票

  票务计划将在2022年冬奥会举办前一年开始。北京冬奥组委将制定和实施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票务计划,通过科学的门票销售和宣传推广计划、青少年教育计划、家庭观赛计划等,激发社会公众观赛热情,为公众和各客户群观赛提供优质服务,丰富和提升观赛体验。

  联系方式

  涨姿势

  奥林匹克市场开发“钱”景几何

  奥林匹克运动可以通过多项计划产生收入,国际奥委会(IOC)管理着转播合作伙伴计划、全球合作伙伴赞助计划以及IOC官方供应商和特许计划,奥组委在IOC指导下管理着主办国的国内赞助、门票和特许计划,各国家和地区奥委会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国内商业计划获得收入。

  1

  IOC每天300多万美元分配出去

  至于市场开发收入的分配,IOC将其90%的收入分配给奥林匹克运动中的各个组织,以便支持奥运会的举办并且推动体育运动的全球发展;保留的10%收入用于奥林匹克运动的运营和行政开支。

  这就意味着IOC每天花费300多万美元为世界各地的运动员和体育组织提供支持。

  2

  IOC为奥运会提供拨款

  从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起,IOC提供全部资金支持主转播商云因工作,该项工作有奥林匹克转播服务公司负责。

  IOC为支持奥运会提供的拨款↓

夏奥会 合计(百万美元)
2004年雅典 965
2008年北京 1250
2012年伦敦 1374
冬奥会 合计(百万美元)
2002年盐湖城 552
2006年都灵 561
2010年温哥华 775
2014年索契 833

  3

  分配给国家和地区奥委会的市场开发收入

  全球合作夥伴计划的持续成功以及转播协议所产生的收入使得IOC可以在每个奥运周期为国家和地区奥委会提供更多支持,包括在运动员村和奥运会旅费补助、培训和发展奥林匹克运动队、奥林匹克选手以及有望成为奥林匹克选手的运动员的财政支持。

  分配给国家和地区奥委会的奥林匹克市场开发收入↓

夏奥会 合计(百万美元)
2004年雅典 234
2008年北京 301
2012年伦敦 520
冬奥会 合计(百万美元)
2002年盐湖城 87
2006年都灵 136
2010年温哥华 215
2014年索契 199

  4

  奥运会收入情况知多少

  数据显示,举办奥运会的收入来自广播权销售、赞助、售票和各类许可费。其中,广播权销售的收入占比最大,平均为47%,其次是赞助费,平均为45%。

  ※版权收入飞涨2000多倍

  参与广播的国家或地区越来越多,这一项的收入也越来越丰厚。以2008年奥运会和2012年奥运会为例,都是220个国家或地区参与了付费广播,但2012年的广播权销售收入为25.69亿美元,2008年则为17.39亿美元。这一差异除了举办国的经济情况、4年前的货币通胀等因素,也许还有人们对奥运赛事的越发关注、更旺盛的需求等原因。

  ※哪届奥运会最“叫座”

  在奥运会总收入中,售票这一部分平均仅占了5%,但售票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反映赛事的受欢迎程度。

  IOC官网数据显示,从1984年奥运会到2012年奥运会,“上座率”最高的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卖出了95.6%的票。最不“叫座”的是2004年雅典奥运会,仅卖出了71%的票,即便赛前不太被看好的里约奥运会,售票情况也排在它之前。

(完)

  体育没有圈

  体坛故事汇 运动大本营 尽在这里

  敬请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_^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