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的布局 科学的定位——学者解读政府报告

  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开幕式上作政府工作报告。在政府报告中,总理用73个字对2017年中国体育的发展进行了定位和布局,内容涵盖筹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发展,并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美好愿景——人民身心健康、乐观向上,国家必将充满生机活力。对此,首都体育学院校长钟秉枢、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中国体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鲍明晓、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体育商学院院长易剑东三位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解读。

  钟秉枢:体育的“5+1”定位

  钟秉枢概括了政府工作报告对体育的“5+1”定位。

  体育认识的提升。政府工作报告将体育事业与国运兴衰关联,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把准体育改革的历史方位,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定位体育事业的发展坐标,围绕“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以人为本、注重民生的要求,贯彻新发展理念,突出体育作用与功能。这与习近平总书记对体育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相呼应。

  体育责任的加强。政府报告提出民生是为政之要,必须时刻放在心头、扛在肩上,“使更多人享受运动快乐、拥有健康体魄。”这与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体育本质相呼应,加重了体育工作者肩负的责任。

  体育内部关系的协调。“统筹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发展”提示我们,我国体育事业内部各领域以及各领域内各构成要素间均衡发展存在短板,必须坚持系统思维,充分考虑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产业等各领域改革的关联性、耦合性,进行统筹配合,协调发展。全民健身围绕“便民惠民”,从群体身边的健身组织、设施、活动、赛事、指导入手,提升获得感、成就感、幸福感;竞技体育瞄准“更好、更快、更高、更强”,以运动员为中心,以教练员为首要,以条件保障为基础;体育产业着眼“腾笼换鸟”,转方式、调结构、去产能,促进产业升级;扎实推进体育强国建设在不同人群、不同地域、不同领域的全覆盖。

  体育赛事的引领。北京冬奥会对冬季项目发展、体育人才培养、京津冀发展的引领作用有目共睹。

  体育需求的释放。政府工作报告还有一些内容没有直接提到体育两字,但均与体育直接相关,服务业模式创新、跨界融合、医养结合、休闲、惠民生领域、特色小城市发展,都是体育及其体育产业相关领域,同样期待体育的服务。这些都需要释放体育需求。

  体育改革的保障。“深入推进教育、文化和事业单位等改革,把社会领域的巨大发展潜力充分释放出来。”其他有关任务的落实为完成政府报告中对体育的5项上述期待提供了改革依据和保障,也指明了体育改革的方向,从体育政策法规方面补齐短板,加强不同体育领域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处理好多元化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提高社会办体育的积极性,形成依法治体的新局面。

  鲍明晓:培育合格公民 营造健康社会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在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中,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人民身心健康、乐观向上,国家必将充满生机活力’,这句话就是对体育工作提出的要求。就是要通过体育让人民身心健康,塑造合格公民,形成乐观向上的社会氛围,国家必然充满生机活力。”鲍明晓讲述着自己的理解。

  鲍明晓认为,报告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做好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工作”指出了今年体育工作的重点,做好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是一个大国的责任,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不仅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振兴,也是中国向世界作的一个贡献。

  “统筹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发展,广泛开展全民健身,使更多人享受运动快乐、拥有健康体魄”强调体育三大主体工作相互协作,寻找融合平台,找合作机制,共同制定发展。

  “人民身心健康、乐观向上,国家必将充满生机活力”进一步强调了夯实全民健身基础。“人民身心健康、乐观向上”应该可以看做是未来中国体育工作的基本任务。以往,国家强调国民健康,实际上体育对个体来说,主要是促进身体健康,精神愉悦,这是体育的基本任务。但另一方面,一个国家的公民身心健康、精神愉悦、乐观向上,对国家发展来说,就如总理所说“国家必将充满生机活力”。

  因此从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表述来说,这次对于体育工作的要求更高、更亲民,将体育和国家建设、社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从根本上指出了体育发展的目标,就是让人民身心健康,乐观向上。未来的体育发展里面,要充分发挥体育的“育人、养人、励人、乐人”四方面作用,培育合格公民,营造健康社会。体育要对人的身心健康负责,也要对社会健康负责。这才是体育最根本的任务和责任。

  易剑东:5个维度探究

  “做好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工作”

  政府工作报告为体育发展提供了科学的定位,特别是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工作指明了方向。易剑东认为:首先,根据国际奥委会的规定和要求,在冬奥会、冬残奥会申办成功当天,国际奥委会会与主办城市签订一个合同,合同中有一些具体的义务、任务的规定,这也相当于一个总体的要求。

  其次,对于一些具体筹办工作,国际奥委会有一个赛事管理的整合路线图,将所有筹办工作分为基础、筹备、就绪、赛事运行和解散5个阶段。筹办工作目前还处在基础阶段,按照路线图,已经进入了场馆建设、基础设施例如京张高铁建设的关键阶段,同时也包括市场开发等方面。在国际奥委会的英文表述中,这些都属于“里程碑”式的节点。

  第三,机构的完善和组建。例如组委会中的财务和市场开发原来是一个部,2017年将拆出两个部,同时也将筹建大型活动部。

  第四,在申办和申办成功后很长一段时间,有一个很重要的主张需要具体落实,就是带动全社会的参与。这种全社会的参与既包括更多的人参与冰雪运动,也包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冰雪项目要吸收社会资金、社会资本,要从场馆建设到赛事运营多方面调动更多的社会力量支持和参与冬奥会工作,让冬奥会具有更好的普惠性,让更多的人从冬奥会的筹备工作中得到好处。

  第五,要注意吸收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经验,以及国际上大型赛事筹办中的经验教训。易剑东说,《奥林匹克2020议程》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增加东道主的灵活性以及增加筹办工作的弹性,我们需要对最新的国际形势、国际规则等方面进行相关的研究,把它应用到筹办工作中来。这些都具有重要意义。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