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年轻人大代表陈若琳:希望改变大家对90后的印象

  导读

  全国两会和国际跳水界新赛季时间重叠,陈若琳只好一边参会一边训练,直到去年退役前,“不能全程参会”都是她回忆履职经历时最大的遗憾。

  “应该会上热搜”,2017全国两会召开前,奥运冠军陈若琳如此预见两会的关注度。作为最年轻的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她尝试量度两会和年轻人的距离,“手机、电脑、电视,关于两会的信息无处不在,况且我也有机会身在其中,我就是年轻人啊。”

  2012年,陈若琳在伦敦奥运会成功卫冕10米跳台单人及双人项目,以4枚金牌的成绩与名将伏明霞、郭晶晶和吴敏霞并列中国跳水队金牌榜榜首。

  

  在伦敦奥运会女子10米跳台决赛中,陈若琳以422.30分的成绩摘得金牌。新华社记者陈建力摄

  全国两会和国际跳水界新赛季时间重叠,陈若琳只好一边参会一边训练,直到去年退役前,“不能全程参会”都是她回忆履职经历时最大的遗憾。

  “两会期间,关注点不在我身上,不像奥运会,所有人都盯着我,生怕自己会出错。”在20岁的陈若琳心里,参加两会,好奇多于紧张,“把头发洗干净、脸洗干净、穿得干干净净”,选一身朴素为主的黑色衣服,陈若琳利落地登上了开往人民大会堂的大巴车。“以前来这里参加奥运表彰大会,主要是领取荣誉,心情很轻松,但参加两会像上严肃的政治课,让人多了一份社会责任感。”

  陈若琳因伤从运动场上“毕业”后,转身进了象牙塔。她有一份傲人的运动成绩单——14岁成为世界冠军,19岁成功实现“大满贯”,23岁赶超师姐吴敏霞和体操名将邹凯,成为中国奥运史上最年轻的“五金王”。但鲜有人知道,长期的训练导致她患有严重的颈椎伤病,针扎般的疼痛不时袭来,左手3根手指麻木无感。站在10米跳台上,看着一池碧水,陈若琳每一次起跳前都暗自祈祷,“千万不要受伤”。

  可她仍一次次走上高台,“如果放弃,我会拖累整个队伍,当时确定我要参加奥运会,如果换人又要重新配对,不一定能拿到冠军。”担心受伤、害怕竞技水平遭遇瓶颈,是运动员陈若琳每天都面对的问题,进了高校,她需要从高强度训练状态进入完全学习的状态,对错过学习最佳年龄的陈若琳而言,并不容易。但她乐于面对竞技体育外的世界,尝试在运动员身份之外的更多可能性。

  “现在很多人关注的不再是金牌,而是体育精神,是体育人身上的正能量。”但在陈若琳的语汇里,正能量不等于“鸡汤”。“以前什么都没有的时候,会羡慕很多人,可当你最终站到高处后会发现,只要肯努力,肯用心,也可以达到这个目的。当然,有天赋也是很重要的。”

  陈若琳退役后,转型成为教练。但更多运动员退役后仍深陷迷茫,且大部分人正值青春年华。“运动员每天训练都很辛苦,还要克服很多伤病,竞技体育很残酷,不是所有人都能站在顶尖上,更多没有拿到成绩的运动员,退役后的生活甚至得不到保障。”因此,陈若琳建议的方向,不乏“增加小众项目的参与度”、“妥善安置退役运动员”等内容。

  而走进高校后,陈若琳有了新的体会,她建议提升运动员整体素质,加强文化基础知识的学习,“其实现在招退役运动员的学校也不少,但真正有时间学的人不多。”陈若琳想过,倘若未来还有机会,除了为运动员争取,也会为年轻人发声,“希望可以改变大家对90后的印象。90后其实也很为别人着想,积极乐观,热爱帮助他人,我就是这样一个人。”

  在陈若琳看来,有时候年轻人看似直接的表达方式不代表“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及他人感受”,相反,如果有更多年轻人愿意表达意见,关注社会,就能让更多人了解青年人的想法。

  文/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梁 璇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