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化式挥杆”助德尚博赢得美巡赛首冠

任何人都做得好挥杆动作,关键是能重复它。这也是我花十年时间去掉多余挥杆动作的原因。为什么?因为简单带来稳定!我最大的心得是:在上、下杆转换时你不一定非要“下沉”——两个挥杆平面太多了。采用一个平面上杆和前挥会让你的击球更佳。很可能的是,你让挥杆变得比它需要的更难。因此,试试我的单平面挥杆。你离出色的击球和更低的杆数只有五步。

  1

  用手掌而不是手指握杆

多数球员被教导要用手指握杆,这样有助于形成更多杆头速度。但研究表明在全部挥杆速度中你的双手只起到10%的作用。你愿意牺牲一点点速度换取能击中更多球道和果岭的挥杆吗?我想是的。(别担心——稍后我会教你如何补回那些损失的速度。)

建立单平面挥杆的第一步是:将握把放在左手掌中间,然后手指裹住握把(右下图)。你的握杆将感觉更安全,握把置于双手更高的位置,为单平面挥杆形成完美的角度。用手指握杆时,杆身在双手的位置过于平坦,给挥杆增添不必要的变数。为提升控制力,像我一样试试更粗的握把。用手掌握标准型号的握把时,常常难以让左手小拇指始终包住握把。你需要所有十个手指都在球杆上,才能稳定地端正触球。

  2

  用“触球固定姿势”启动挥杆

传统教学中有关挥杆的某些内容常常令我困惑:你从一个姿势(预备)开始却以另一个姿势(触球)“结束”。这是另一个应该担心的变数,如果你的目标是自始至终在同一个平面上挥杆,那么开始和结束的点必须一致。这就是我在预备时会采取我称之为“触球固定姿势”的原因。这不是一个练习。每次挥杆,在起杆之前我会前压双手并将一些重量移至前侧脚,摆出模拟触球的姿势。我在小时候读赫尔默·凯利的《高尔夫打球机器(The Golfing Machine)》一书时学到这个动作,它真的很管用。举个例子:2016年在美巡赛我的125至150码攻果岭击球近洞距离排名第7(19英尺3英寸),而150到175码的近洞距离排名第4(24英尺1英寸)。这些数字甚至还能更好!(我只参加了13场比赛。)我的许多成功都与去掉多余动作有关,让我的挥杆更具有可重复性,同时这种启动挥杆的方法让一切变得简单。我还想补充的是:并没有“天赋”这种东西,任何人都能做到!有的人总是能打败你?我打赌他只是更加努力钻研球技而已。你也很努力,但如果你得到错误的信息,努力也没用。单平面挥杆若是没有效果我也不会大力宣传。

  3

  在单平面圆圈上挥杆

完成单平面挥杆非常简单,就像在作弊。预备时,想象一个倾斜的围绕身体的圆圈——底部穿过球位,两侧弧线穿过双肩。(如果有帮助,也可以把动作想成“肩-平面挥杆”。)目的是?自始至终沿着这个想象的圆圈挥动双手、双臂和球杆。就是这样!多年前,我的长期教练迈克·施艾在他位于加州马德拉的训练中心为我搭起一个圆环,我在那上面训练了无数小时,只为掌握这个简单的上下动作——绝不高出或低于肩平面。在球场上,我喜欢让自己感觉正朝着右肩挥动双手和双臂,同时加一点腕部翻转和前臂旋转。这样,球杆会与双手保持一条直线并始终在挥杆平面上。接下来我只需沿原路径返回下杆触球。这个想象不仅适用于全挥杆。“圆圈”对切击、劈起击和沙坑击球也有效。

  4

  保持握杆力度

在第一步中我提到用左手掌握杆的重要性。那是无可争议的。但可以按个人喜好自由选择强势(双手朝右转动)或弱势(双手朝左转动)握杆。两者都适合单平面挥杆。重要的是左腕在上杆顶点和触球时的角度应与预备时设立的相一致。如果你的握杆在预备时很强势,左腕明显呈杯状,那么这个杯状最好保持到上杆顶点和触球时。如果你的左腕在其中任一位置变得平直,击球就会左曲。如果你偏爱弱势握杆,却让左腕从预备时的平直变成上杆顶点或触球时的杯状,就会打出右曲球。不错,我知道达斯汀·约翰逊的左手在启动挥杆时强势,在上杆顶点弓起,但他是运动奇才,你和我都没这么幸运。

我把这称为“等量左腕”,是另一个去掉多余挥杆变数的方式。(少即是多!)练习时,进行慢动作上杆,全程监控左腕的姿势(对着一面穿衣镜挥杆会有所帮助)同时最大程度地减少腕部动作。我不主张竭力翻腕。与其做出刻意的挥杆动作,不如让它平稳自然地发生。

  5

  少转移,多转体

如果你有很多横移动作就难以做好单平面挥杆。挥杆时你没必要强行向后侧和前侧转移重心。但确有必要转体。简单说,转体是挥杆的引擎。只需确保在原地转体,从预备到触球后保持头部位置不变。观察左图:上杆中我只是向右转体,然后反向回转进入充分收杆——全程保持重量平均分布在双脚。从挥杆中消除重心横移是另一个去掉多余变数的例子。

转体相比横移有两大优势。它有助于沿着预备时通过杆身着地角建立的平面挥动球杆。并且转体越多,挥杆速度越快,因此弥补了改用手掌握杆可能失去的速度。和以往相比这个挥杆有相同的速度、双倍的精度并且更加简单。恭喜。高尔夫会变得更加有趣!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到朋友圈。

更多精彩尽在《高尔夫》杂志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