削球改攻球,教练的“锦囊妙计”,帮她圆了世乒赛的金牌梦

作者:博明

公众号:博明说(ID:Bomingtalk)

  导语

熟悉《三国演义》的朋友,对书中第54回诸葛亮的“锦囊妙计”一定叹为观止。当然,你可以说,小说是虚构的,但在国乒征战世乒赛的历程中,还真有一个“锦囊妙计”的故事……

话说《三国演义》第54回:周瑜将刘备“赚”至东吴,想用美人计困住刘备,不过临行前,诸葛亮早已识破周瑜的伎俩,叮嘱刘备的保镖赵云:汝保主公入吴,当领此三个锦囊。囊中有三条妙计,依次而行。”

这三个锦囊内都有什么妙计呢?

第一个锦囊,安排刘备见乔国老,并把刘备娶亲的事情搞得东吴人尽皆知,结果刘备得到孙权继母吴国太的认可,吴国太将女儿许配给了刘备;第二个锦囊,对泡在温柔乡中的刘备谎称曹操要攻打荆州,刘备带夫人返回自己的根据地;第三个锦囊,在归途中,用孙夫人摆平了东吴的追兵,刘备顺利返还。

结果大家都知道,周瑜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虽说这个故事是虚构的,但还是留给后人很多启示。

上世纪70年代,因名额限制一位教练没能和他的弟子一同参加世乒赛,不过临行前,他给了弟子传授了“锦囊妙计”,结果,正是凭借他的“锦囊妙计”他的弟子成为我国在世乒赛上第三位女子单打冠军。

这位教练就是梁友能,他的弟子叫胡玉兰。

这两个名字对于今天大部分热爱乒乓球的80后、90后、00后们来说是陌生的,就连我这个70后,也是翻阅前国乒总教练徐寅生的一本传记,才知晓。

关于梁友能教练,有很多传奇经历,后面我们会给您讲述。

先说说胡玉兰。按照我们的思维,想要成为一名乒乓球专业运动员,并且进国家队,需要从小就开始训练,比如像刘诗雯,5岁就开始练乒乓球了。然而出生于1945年的胡玉兰,14岁才开始训练乒乓球,练了才一年,就进入了省队,也就是当时的辽宁队

当时曾有人担心她的乒乓前途,然而性格倔强的胡玉兰却信心十足,凭借优异成绩,终于在19岁那年,迈进国家队的大门,次年,她正式成为国家队的队员,并在那年的国际比赛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国缺席了1967和1969年的世乒赛,正在当打之年的胡玉兰失去了许多摘金夺银的机会,1971年,中国重新出征世乒赛,那一届的女单决赛中,林慧卿击败郑敏之夺得女单冠军。

今天,我们乏有武杨这样的世界级削球高手,但在人才济济的国乒,武杨参加国际大赛的机会很少。然而在上世纪70年代初,林慧卿、郑敏之和胡玉兰这三位国乒女队主力选手,却都是削球打法。

论削球实力,当时胡玉兰不如林慧卿、郑敏之。

胡玉兰要超越,要进步。如何超越?她的主管教练梁友能决定让胡玉兰改变打法,放弃防守型削球打法,改打攻球。

很快,到了1973年,第32届萨拉热窝世乒赛,胡玉兰迎来了属于自己的好机会。但是,非常可惜的是,由于名额限制,已经指导胡玉兰训练7年的的主管教练梁友能,不能前往萨拉热窝。

如果是今天,梁友能教练可以尝试办个旅游签证,然后和弟子并肩战斗,但,那是在上世纪70年代,条件不允许他这样做。

不过,在送行前,梁友能写了两张纸条,分别装在两个信封里,递到胡玉兰手中,并叮嘱道:不可随意拆开,遇到困难看一个,再遇到困难方可拆看第二个......

那届世乒赛,中国女队在团体赛中发挥不理想,负于了韩国(当时国内媒体称之为南朝鲜)。赛后,胡玉兰一时情绪低落,非常郁闷,她忽然想起梁友能教练给她的两个锦囊。

她赶紧打开第一个,只见上面写着:“学习林慧卿,31届团体赛失利不泄气,吸取教训,重整旗鼓,连夺三个世界冠军!”

看罢,胡玉兰顿时为之一振,心里有了底。在随后的单打比赛中,她一路过关斩将,闯入八强。不过,在和瑞典的拉德贝里进行1/4决赛时,由于胡玉兰的胳膊拉伤,攻势有所减弱,场上1比2落后,眼看着胡玉兰顶不住了。

交换场地休息时,胡玉兰悄悄拆开了第二个信封,上面写道:“胜负在此一瞬,成败在此一搏。奇迹的出现,往往产生于再坚持一会的努力之中。

胡玉兰顿时眼前一亮,犹如神助,回到赛场上,胡玉兰咬牙拼回一局。决胜局,胡玉兰没有再给对手机会,最终她以3比2闯过了最险要的一关。在那届世乒赛上,胡玉兰终于成为继邱钟惠、林慧卿之后,第三位捧起世乒赛女子单打吉·盖斯特杯的中国人

1975年第33届印度加尔各答世乒赛,胡玉兰再度出征,作为主力队员和队友一起夺回女团冠军。1975年,30岁的胡玉兰退役后,从事了教练工作,后来旅居国外,曾担任过法国队的主教练。

在那个年代,通讯工具很不发达,作为主管教练,梁友能凭借对弟子的了解以及对世界乒坛格局的掌握,他的“”锦囊妙计,犹如定海神针一般,用“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

值得一提的是,梁友能教练在国家队任教近30年,先后经历了12届世乒赛,可以说,他是中国乒乓球队任教时间最长的教练。

  ▲上图左一为梁友能

  1936年出生在上海的梁友能,无师自通,上中学时就练出了一手颇有威力的直拍削球。1954 年上海学生比赛中,梁友能列徐寅生之后获亚军。

  在中国,梁友能可以说是一个奇才,当年高考他以 5 门 499 分的优异成绩考入了同济大学,大学期间还担任了班长。

  1957年,不满20岁梁友能,正在上海同济大学铁道建筑系上大二。然而这一年,梁友能面临人生的一个关键选择:是留在上海继续攻读本专业?还是应招前往黄土高原的山西,成为一名乒乓球运动员?

  当时,上海乒乓球队还没有成立,而山西队则是继北京队和广东队之后,国内第三支省级专业队。当时在全国选材的山西队在上海相中了梁友能。

  开启乒乓生涯,意味着要离开上海这座大城市,告别热恋中的女友……

  给你,你将做何选择?

  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酷爱乒乓球的梁友能还是选择了退学,去了山西太原。这在今天,是很难想象的。

  不过,山西只是梁友能乒乓生涯的起点,而不是终点,时代终究给梁友能提供了更大的舞台。

  1958年年初,太原市体委举办六城市乒乓球邀请赛,北京的庄则栋,上海的李富荣等都应邀参赛,梁有能以直拍削中反攻的打法,凭借顽强斗志,打出了高水平,最后以全胜的战绩夺得男单冠军。

  1959年5月,梁友能与周兰荪、朱人龙组成的山西省队以5比2击败了捷克斯洛伐克国家队,比赛中,他以刚柔相济的削中反攻打法战胜了当时的世界冠军、捷克队的歇斯贝克,一时轰动乒坛。

  就这样,梁友能进入国家队,开始备战第26届世乒赛,彼时容国团刚刚在1959年的第25届世乒赛夺得男单冠军,1961年世乒赛移师中国北京,国家队对此非常重视。

  为了备战比赛,国家队抽调了代表当时中国乒乓球最高水平的108人组成了大中国乒乓球队,时称“108将”。梁友能作为教练员,也入选了“108将”。

  成为教练员的梁友能分管的队员是张燮林、王志良等削球手。那时,削球打法已经日趋衰落,梁友能却认为中国直拍削球大有可为,他力排众议,为几名削球选手制定了周详的训练计划。

  张燮林在梁友能的悉心指点下,进步很快,水平出现飞跃。在26届世乒赛上,张燮林这位非主力选手竟然一鸣惊人,战胜了呼声最高的日本名将星野之木,为中国队夺得男单冠军扫清了道路。

  此后,在梁友能的指导下,张燮林作为“秘密武器”又在27届世乒赛上轰动世界乒坛,不仅为中国男队团体卫冕、单打扫清道路立下殊勋,还与王志良合作夺得了男子双打世界冠军。

  有乒乓球爱好者说,梁友能是长胶打法的祖师爷。的确,想想当年梁友能与中国第一位长胶使用者张燮林的师徒关系,长胶打法祖师爷这个称号,还真能用在梁友能身上。

  1963年底,梁友能改任女队教练,主管林慧卿、郑敏之、仇宝琴等削球选手,使中国乒坛涌现出第一批削球大师。在1965年28届世乒赛上,郑敏之和林慧卿组成的中国女队以3:0击败日本,第一次捧得考比伦杯。

  任教近30年,梁友能先后经历了12届世乒赛,他是中国乒乓球队任教时间最长的教练。一些过去的弟子,职位纷纷超过了他,但他丝毫不计较,甘做奉献者。

  有位乒乓球界资深人士曾经讲:中国乒乓球队之所以强大,是因为有一大批默默无闻甘为人梯的奉献者,他们头上没有主教练或者总教练的光环,但是有了他们,运动员在场上心里更有底,发挥更稳定,成绩更理想!

  (全文完)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