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网球横行的时代,放小球的那些事儿

  

  两位高手隔网相对而立,激战正酣,只见蓝衣人抢步上前,似要挥出一刀,突然手腕一抖,不知何处飞出的暗器,轻灵迅速向对方空当袭来,那边白衣人心中暗叫不好,想回身补救却为时已晚,只能眼睁睁看着输了这个回合……

  如果把一场红土网球赛比喻为“华山论剑”,那么强力上旋球如同刚猛的刀法,自如的滑步好比能“腾云驾雾”的轻功,似乎不经意间放出的网前小球,则是索命于无形的暗器。

  顶尖高手固然需要刀法纯熟、脚下生风,但如果不通暗器攻防之术,也很可能在紧要关头徒劳无功,反而被对手的偷袭所伤。

  2009年法网,费德勒在圆梦之路上的最后两场关键战役中,面对正手攻击力强劲、身材高大但场上移动稍显迟缓的德尔波特罗和索德林,就经常使用网前小球“调戏”对手,为夺冠增添了重要筹码。

  费德勒之前对这种红土暗器是嗤之以鼻的。2005年,意气风发的瑞士天王根本不屑于使用放小球这种“旁门左道”的技术。两年后,他开始主动寻求更多的得分手段,以图在红土场上击败纳达尔,但仍然把握不好放小球的手法和时机。直到请来“西班牙术士”何塞·希格拉斯指点迷津,包括研习放小球在内的一些红土场致胜“秘技”。

  其实从网坛历史来看,精湛的放小球技术往往是球王、球后级人物打法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后来“暴力美学”流行,高手们才有些忽视了这门功夫。

  

  有人开玩笑说,小威大概平均一场比赛放一次小球,大威则是平均一个赛季放一次小球。威廉姆斯姐妹在法网中的成绩总是不如另外三大满贯,诸如此类技术细节方面的不足,或许是关键原因所在。

  当然,即便是在当今网坛,酷爱放小球的高手也大有人在,比如穆雷和德约科维奇,就喜欢把小球这种“暗器”当成“常规武器”来使用。麦肯罗和贝克尔两位前辈曾严辞批评过穆雷说,如果想夺得温网冠军,必须抛弃不停地放小球这种坏毛病,但时至今日苏格兰人依然故我。包括费德勒在内,这三位高人经常在硬地球场也这么干。

  阿尔伯特·波塔斯则是更纯正的“暗器专家”,这位的巴塞罗那人被称为“小球之龙”(drop-shot dragon)。波塔斯凭借这手绝活立足巡回赛12年,巅峰之作是2001年汉堡大师赛决赛,他通过无数次放小球,爆冷击败了当时在红土场上所向无敌的费雷罗。

  可是“暗器”终究有其局限性,那年汉堡站封王不久之后,波塔斯在法网首轮中便以0-3完败给本来不谙红土作战的“英国大炮”鲁塞德斯基。后来波塔斯将自己的绝学传授给了同胞罗布雷多,罗布雷多能一直扮演“红土之王”库尔滕的“克星”,波塔斯功不可没。

  追溯放小球技术的历史,究竟是哪位高人发明了它已经无从考证,但最早将其完善并发扬光大的,要算是20世纪早期的美国球王比尔·蒂尔登。1921年温网男单决赛,身为卫冕者的蒂尔登,一上来就用这种前所未见的打法捉弄对手,引来现场观众嘘声大作,直到那样“玩”丢前两盘之后,技高一筹的蒂尔登才拿出真功夫,连扳3盘夺得冠军。

  值得后人唏嘘不已的是,或许是被蒂尔登这种玩世不恭的态度所激怒,温网随即剥夺了这位卫冕者来年可以直接进入决赛的特权,蒂尔登也足足等了9年,才夺得自己的第3个温网冠军。

  蒂尔登之后的“小球之王”,是另一位个性鲜明的美国人鲍比·里格斯,因为在那场世人皆知的“性别大战”中沦为笑柄,他的网球天赋往往容易被人忽视。其实早在18岁的时候,里格斯就能在赛场上用放小球和挑高球耍得对手团团转。1973年5月的第一场“性别大战”中,55岁的里格斯也是凭借精妙的手感,令当时正值壮年的玛格丽特·考特完全没有还手之力。

  随后这门手艺在美国网坛逐渐失传,欧洲和南美人则将它发展成了红土场上的“独门暗器”。近年来将“小球艺术”演绎到极致的,或许是已经淡出赛场的阿根廷人科里亚。

  2005年罗马站决赛之后,科里亚华丽的放小球技术被对手纳达尔称为“世界最佳”,不过这可能只是西班牙人一贯的自谦之辞,因为在那场决赛中,科里亚的放小球得分率只有50%(20次得10分),纳达尔的放小球得分率反而高达66.7%(24次得16分)。

  看似绵软无力的网前小球,终究是一种需要讲究效率的“杀器”,而非纯粹的手法魔术。如果有人想把巡回赛赛场彻底变成表演的舞台,那么2010年休斯敦站这样做输球之后,又因为消极比赛被追加罚款的阿根廷人施万克就是前车之鉴。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