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普通的东西,在澳大利亚土著人眼力可都是宝贝

  澳大利亚悉尼布朗格鲁保护区(Barangaroo Reserve)坐落于悉尼海港前滨的大型新中心区。据说最早漂洋过海移民澳大利亚的土著人就是在这里登陆,这里也是早期土著人的生活中心。二战时期被改造成重要的军用海运码头,使得原本平坦的海岸,变成一个陡峭的绝壁。随着时代发展,这里已经失去了它的军事战略意义,澳大利亚政府经过设计改造,最大程度还原了最初土著人生活时期的景象。如今,经过蜕变的布朗格鲁保护区已经成为悉尼市民重要的运动休闲地,更是了解澳大利亚土著人生活、文化的重要场所。

  拍摄于澳大利亚悉尼布朗格鲁保护区

  这是最早期布朗格鲁保护区与现在的对比,虽然已是高楼林立,但还是能看出一些当初的影子。此行,走进澳大利亚悉尼布朗格鲁保护区,不仅要领略改造后的悉尼海港风景,更要深入了解澳大利亚土著人生产生活方式。

  4万多年前,移民澳大利亚的土著人定居澳大利亚大陆。他们与世界上的其它地方完全隔绝,以打猎和采集为生。十八世纪时,欧洲人来到这里,强迫土著人离开他们的领土。悉尼所在的新南威尔士州拥有澳大利亚数量最多的土著人口。悉尼港是好几个部落的最初家园Eora、Cadigal、Guringai、Wangal、Gammeraigal和Wallumedegal等部落都曾长居于此。

  在进入布朗格鲁保护区的入口处有些上个世纪初所建的建筑,这些建筑基本上都在使用中。图上咖啡色建筑的顶层据说是一酒吧,二战时期参战士兵在出发前都要到这个楼顶喝上一杯,就当是给自己壮胆,也成为了当时的一种传统。酒吧一直延续至今,据说楼顶那看着有些不合协的钢结构玻璃房也是当时所建。

  这是当时海运码头的存储仓库,如今都被完整的保留了下来。在高楼林立悉尼海港中并没有违和感,反而使得这里看上去更有时代的沉淀感。

  澳大利亚土著人靠猎取袋鼠等动物为生,以野生植物、坚果、浆果等为辅助食物。狩猎者使用装有石刀的矛和飞去来器(一种可飞回投掷处的镖,中国人叫他回力镖)。有些部落发展了复杂的手势语,这样他们在悄悄地追踪猎物可以传达无声信息。

  保护区内当地的土著人为我们演示了各种狩猎工具。这是木制的投枪,在枪的尾部加一个类似助推器的工具,使得这个枪飞的更远插的更有力。只是这个看似简单的工具,用起来可不那么顺手,一不小心都能伤着自己。

  这是一个传统的捕鱼工具,头上尖尖的是取自当地的一种硬木,质地非常坚硬,可以与铁制媲美,底下是一根相对材质较轻的长木柄,中间是用袋鼠的脚筋作为链接材料。整个工具即结实又轻巧,真是配服澳大利亚土著人智慧。

  在保护区内种植着很多澳大利亚当地特有的植物,这些看上去平常的植物确是当地土著人早期生产生活的必须品。这棵长的像兰花一样的值物是当地比较常见的,它结出的果子主要成份是淀粉,有点类似中国的高粱,是早期土著人的主要粮食来源。

  它的叶子底部是中空的,土著人能吹出刺耳的低音,据说可以驱赶毒蛇。不过我试了半天也没发出任何声音,看来这个也是技术活。

  这个叶子的另一个功能是在野外可以用来解渴,我咬了一段味道就像是没有甜味的甘蔗,有少量水份,但没甜味,不过用来解渴还是有一定用处,至少在野外没水的地方吃这个不会中毒。

  当地土著向导摘了几片这种叶子,然后叫我们给倒点水,来回搓了几下,手上就出现了肥皂沫。

  这应该是土著人用作清洁的植物,这是真正的纯天然洗护产品。

  一路上见到最多的要数这一块块方方正正的岩石了,这是建造保护区的主要材料。这些大块的水磨砂岩都是从现场开采的,这种材料代表了当地的地理条件,同时也是早期悉尼的建筑用材。它们被用作海港的边石和潮岸的护堤。

  这些通过海底地壳运动形成的水磨砂岩石质地非常坚硬,就像用沙子做成的压缩饼干,但是,用水慢慢的磨却会一点点的融化。每块石头都是纯天然形成,带有不同的纹路与颜色。聪明的土著人在长期生活中发现了这些岩石就是纯天然的矿物颜料,把它广泛运用于生产生活中,他们身上绘制图案用的就是这种颜料。

  向导从路边的树上摘下一个毛绒绒的干花,去掉外层松软部份,里面这根就成了一支毛笔,可以用来写字或是纹制图案。

  行走在布朗格鲁保护区内,处处会让你有惊喜发现,可能只是一样普通的东西,但在澳大利亚土著人眼里它就是一个宝,是他们的先人生产生活的必须品。虽然很多东西已经被现在代化的产品所替代,但它展现的是澳大利亚土著人的智慧,在寸土寸金的悉尼港建造这样大型的文化保护区,它不仅仅是保存了土著文化,更是了解土著文化、艺术的重要基地。

  作者简介:寒残一叶,摄影师、旅行家、自媒体人 。

  微博:@寒残一叶,微信公众号: hancanyiye,微信号:hcyy0571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