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六甲“娘惹菜”跟“东北乱炖”堪称孪生兄弟

  

  你来我往各留痕迹 世界遗产风格鲜明(文后附攻略)

  我们的马来西亚之旅从马六甲开始。

  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之间仅隔一条柔佛海峡,跨越其上的长堤不过1038米长。在写新加坡游记的时候,曾提到过李光耀心中的痛,提到过其实新加坡是不愿独立的。但是,她们终于还是以柔佛海峡为界,一衣带水,各自为国。

  但是,显然,他们依然关系亲密,这从穿梭不息过关极其容易的车流人流便可看出。

  在等车去Lakin的时候,看着眼前的这弯狭窄海峡,想起了余光中先生的《乡愁》: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母亲在里头,

  我在外头。

  陡然生出许多惆怅。

  以前的柔佛长堤是允许游人来回步行穿梭的,但是考虑到安全因素,现在已经严禁徒步。

  徒步跨越两个国家的美梦破灭,再次让我们惆怅。

  从新山发往马六甲的大巴班次很多,这让我们第一次体会到多个运输公司同时存在的好处——至少会有很多人抢着带你去买票然后指给你换汇的窗口然后竟然还带我们去到二楼找邮局盖章。

  买车票时注意到一个细节:我们的票款被带路的人收走而不是售票的姑娘,想起攻略中有人曾提到过票价是12.5马币,心中疑惑是不是被收了“游客价”。遂又走访了几个售票窗口兼向同车的乘客打听,价格一致均为19块,忍不住嘲笑自己的多疑。

  大巴准点开出。

  马来西亚在铁路建设上虽无甚建树,但是航空和公路交通却是相当发达。亚航已成为全球廉价航空公司之翘楚,此班由新山发往马六甲的班车也非常舒适,一排仅设3个座位,均为宽大的可调式航空座椅,还配了可调式腿垫和脚垫,相当舒适。

  车子开出40分钟后上高速,沿途两侧椰林、棕榈林、灌木丛错落有致交相辉映,一路鲜见村落,几无农田。

  表面看,马来西亚的山依然植被茂盛绿意盎然,实则颇受环保人士诟病,盖因马来西亚政府为了追求经济利益,破坏了太多原始森林去种植棕榈树等经济作物,物种的单一自然会导致生态的脆弱。但是,要问为啥要种棕榈树,这事儿就跟咱们又扯上了。

  中途在一高速路休息站停车休息。休息站的主体建筑是卫生间,干净漂亮,免费提供卫生纸,甚至还有电风扇,人文关怀达到极致,着实叫人赞叹。

  而这所有的一切均是免费的。

  休息站处有些许小贩,卖些水果饮料,我们买了一条木瓜一块菠萝(都是一马币)。

  从新山去马六甲全程240公里,走行3.5小时,车子于下午4点到达马六甲总站,下车后稍加打探后,我们换乘17路公交车,将GH地址给售票员看了看,便一路安心坐至家乐福(1马币/人)。

  马六甲汽车总站(Melaka Sentral)

  车站的祈祷室

  由于LP指示的Traveller’s lodge客满(可见LP的广告效应之大),我们只好入住旁边的Hotel Johan。

  一番洗刷刷后,径奔文化小吃城而去。小吃城的外部设计是马来西亚典型的三角屋顶,内部装修却是典型的中国风格,原木色的木质框架搭配大红的灯笼,看上去十分喜庆。此时尚未到晚饭时间,开工的食肆寥寥无几。我俩转了一圈,点了Little Nyonya的娘惹叻沙(4马币)、无招牌的盅蒸排骨饭(类似国内的煲仔饭3.5马币)和西洋菜炖鸡汤(3.5马币)。

  在说美食之前有必要先回顾一下马六甲的历史。

  在荷兰广场靠水一侧,有幅铜版画,画中的内容讲述的是拜里迷苏拉(马六甲的建立者,为了对付敌人麻偌巴歇帝国而离开苏门答腊的三佛齐(巨港)王子)打猎时在一棵树下休息,他的一条狗将一只鼠鹿逼到绝境。然而,奋起自卫的鼠鹿却最终将狗赶进了河里。拜里迷苏拉感慨于鼠鹿的勇气,于是决定在这里建立一个帝国,并以头顶之树的名字为国名。

  树叫马六甲。

  城得名马六甲。

  时光如流水,当年的英雄早已湮灭在历史的尘埃里,唯有这些树木依旧青葱独自笑对春风。

  民间的传说总是会将故事本身添油加醋地抹上几笔绚烂的颜色以娱人娱己增加其可传播性,统治者建都的动作却从来不会是一时兴起(不过也还真有一时意气用事的,比如印度莫卧尔帝国的阿克巴大帝建Fatepur Sikri,可惜梵天大仙毗湿奴神阿拉真主没有保佑这位伟大的国君,结局很无奈,14年之后他不得不怎么来还怎么回去,谢幕演出很不光彩)。如果说鼠鹿是拜里迷苏拉最终定下国都地址的导火索,那么更深层次的原因当然是因为马六甲本身的地理位置。如今马六甲是亚洲联系欧洲和中东地区的重要海运通道,控制着全球四分之一的海运贸易。据统计,每年都有5万艘商船经此到达新加坡,全球每年近一半的油轮都途经马六甲海峡。何况当初既无公路又无空运,马六甲更是诸国必争之处。

  在中学课本里,说到航海环球旅行路线,有两个地方从来都是彪炳史册的。一个是好望角,位于南非,另一个就是马六甲。14世纪郑和七下西洋,无论是去爪哇还是古里,都将马六甲作为粮草补给基地。明朝政府秉承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之理念,派郑和为领队带着慰问团去周游列国(虽然更流行的说法是朱棣派三保太监去追杀那被他夺了皇位的侄子),所到之处彩旗飘飘锣鼓喧天,在见识了大明的强大访问团后,周边各小国纷纷臣服主动进京朝拜。在众属郡当中,马六甲代表团堪称豪华。永乐九年也就是1412年,拜里递苏拉继承王位后,亲率妻子和随从计540人来大明朝拜,免费吃住不说,走得时候还带走了大量纪念品,包括:黄金相玉带、仪仗、鞍马、王妃冠服、黄金一百两、白金五百两、钞四十万贯等。

  尝到了甜头,之后此君定期进京旅行不断,最长的一次这个超级豪华代表团竟在中国足足呆了1年半!

  为了继续增进双方友谊,15世纪中叶,明皇帝将汉丽宝公主嫁于达满剌伽的苏丹曼苏尔沙,公主的500名随从则与当地人通婚,然后定居在Bukit China(支那山,也叫三保山),他们的后裔被称为峇峇娘惹(baba nonya),有着混血特征的娘惹创造的菜便是声名远播的娘惹菜。

  事实上,在马来西亚所有具有混搭性质的菜式都会被称作“娘惹菜”。

  娘惹菜的代表作之一便是——娘惹叻沙。

  叻沙说白了就是汤米线(也有用面条的),其配菜堪称内容丰富,有大白菜、豆芽、海鲜、肉类等,当然少不了酸柠檬来提味,酸酸辣辣的非常过瘾。这家Little Nonya的老板娘是图中左数第二个,年轻时绝对是个漂亮姑娘。

  秀色亦可餐。哈哈。

  吃完饭去逛荷兰广场。

  可惜,相较明朝政府的彬彬有礼只为宣传天朝威严,后来的殖民者则显得气势汹汹无比野蛮。

  可惜,明朝之后再无明朝。

  后来,马六甲同所有被殖民过的国家一样先后迎来了葡萄牙人、荷兰人、英国人和日本人。殖民者的贪婪让他们理直气壮地认为来之即拥有之,然后肆无忌惮地按照自己的风俗和想法去摧毁、改造和建设这片原本不属于他们的土地。

  然而,这也成就了后世马六甲的独特魅力。

  于是,葡萄牙风格的圣保罗教堂(St.Paul’s church)和圣地亚哥堡(port de santiago)矗起来了;

  于是,荷兰风格的红屋(Stadthuys)和鲜红的基督教堂(Christ Church)矗起来了。

  所有这些建筑几经风雨之后渐渐沧桑,在几乎要没入历史长河的时候又被独具慧眼者重新拾起,打造成了马六甲的名片,并载入世界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成为一轮又一轮悠悠游客的观光目的地。

  然后,马六甲这座洋溢着浓厚混搭气息的古城底气十足地宣布:观光马六甲就如观光马来西亚(Visiting Melaka Means Visiting Malaysia)!

  那么,我们的马来西亚之旅选择将马六甲作为起始点,是不是就等同于打开了一个潘多拉的宝盒,从此进入一个精彩纷呈的世界,窥一城而得见全国?

  马六甲的巷道

  很有特色的百盛

  三叔公

  装饰华丽的三轮车

  颇有气势的观光车

  城市广场

  马六甲河两岸风光

  马六甲夜景

  从新加坡过境去马六甲(Melaka)攻略:

  1、交通。搭乘MRT至兀兰站下车(Woodlands),然后换乘950路巴士(1.2新币/人,记住要留好车票,因为出新加坡海关后可以继续持票乘坐950路车直达马来西亚的新山口岸)到达马方海关,过关后乘170路车去Larkin车站(1.2新币/人),这里有很多发往马六甲的大巴(19马币/人,3.5个小时),注意要在此地将剩余的新币换成马币(3月15号的汇率是1:2.37)。

  从马六甲交通总站(Melaka sentral)去唐人街和城市广场(Town square,也叫荷兰广场)需乘17路公交车(1RM/人,非空调车),10分钟可到,但是返程时绕来绕去竟用了近1个小时。

  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之间的陆路口岸通关异常便利,马来西亚人入关回家更是刷卡即过,据说我们的二代身份证也有IC卡功能,但是至今还没有机会刷过。欢迎刷过的同学来分享下体验。

  2、住宿。马六甲背包客旅店主要位于唐人街和距家乐福一街之隔的JI Taman Melaka Raya路上。我们选择住在Hotel Johan,89马币/晚(这是假期价格,平时大约70马币),大床房、独卫、空调,但没有窗户,免费提供开水冰水立顿红茶和速溶咖啡,大厅有免费WIFI。

  3、吃饭。严重推荐文化小吃城Little Nyonya的娘惹叻沙、无招牌的盅蒸排骨饭和西洋菜炖鸡汤。当然还有大名鼎鼎的海南鸡饭粒,推荐两家,和记和古城鸡饭粒,和记的鸡饭粒有一个非常美丽的故事,而古城更是拥有超级粉丝——香港食神蔡澜。这两家都在唐人街,相距不远。

  4、行程安排。马六甲的景点比较集中,殖民风格浓郁的荷兰广场和中国风情唐人街不过一桥之隔,1天时间足够,但是那些充满了故事的唐人街小巷实在值得好好体会。

  故我们在此住了两晚。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