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水古城的那些事儿

本文作者:@小肥颖儿

  

  建水古城位于云南昆明之南220公里,古称步头,亦名巴甸。南诏政权于唐元和年间(810年前后)在此筑惠历城,属通海都督。惠历为古彝语,就是大海的意思。汉语译为建水。

  元时设建水州,属临安路(路治在通海),并在建水置临安广西元江等处宣慰司,统辖临安、广西(今泸西县地)、元江等路。明代仍称建水州,改路为府,临安府治移至建水,清乾隆年间改建水州为建水县。

  临安路是建水古城的主干道,大大小小的商铺都在临安路开业,几乎所有的车辆在进城的时候都要经过临安路,地面还是保留了原来凹凸不平的石块路,一切还保留着古城的原貌。

  走在建水古城的临安路上,看着旁边的民族建筑加上蓝蓝的天空,一下子思绪把我拉回了以前那些到达云南的日子。特别是如今城市雾霾非常严重,能够看蓝天白云已经是一种奢望,逃离城市来到云南,感受到了那种纯洁无污染的蓝天。

  既然来到了建水古城,那就不能不提这家临安饭店。问世于1953年的临安饭店,无论主体身份几经变更,但小吃的问道依旧如初。一楼卖早点、米线,二楼点菜吃饭。临安饭店可谓是建水饮食的缩影,也是建水味道的代表。因为它名声大,这里还被授予许多美食届的称号,《十二道锋味》其中一集就是专门来介绍临安饭店的烧豆腐的。

  饭店是个古色古香的院子建成的,饭店的阁楼庭院,古老而深沉。一楼来吃米线的大部分都是当地人,他们都对临安饭店的米线赞不绝口。那些在院子里交织的人影和上楼下楼的脚步声,似乎唤醒了临安街沉睡的故事。

  大伙们都喜欢围坐在烧豆腐摊子的旁边,端上一碗米线一边吃米线一边吃烧豆腐。豆腐不需要蘸太多的酱料,只需要酱油和辣椒的搭配已经能将烧豆腐的美味发挥得淋漓尽致。吃烧豆腐就像是品味老建水的味道、品读临安古城的故事。

  朝阳楼

  朝阳楼原名迎晖门,亦称东门楼,位于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县城东南部临安路东端,建于明朝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为当时建水城的东城门楼。朝阳楼与北京天安门的建筑风格类似,有“小天安门”之称。听说朝阳楼比天安门建得还要走,所以天安门还是参照朝阳楼而建的呢。

  朝阳楼正面的顶层檐下,东面悬挂清代书法家石屏人涂日卓书写的“雄镇东南”巨匾,“雄镇东南”为清代云南著名的四大榜书之一,也是唯一幸存下来者,每字大近两米。西面悬摹唐朝草圣张旭“飞霞流云”狂草榜书。

  、

  每到周末,朝阳楼外就会聚集很多当地人他们会在这里开展各种活动,买卖跳广场舞等等。场面非常热闹。这位骑着三轮车的老人,在懒洋洋的晒着云南暖暖的阳光。

  登城楼,远望建水古城的景色,一睹古城的风貌。了解朝阳楼和建水古城的历史,那就得进入城楼里面看看,城楼里面正在举办临安的照片展,记载了临安由古到今的发展过程,原来在清朝末年时期的临安城曾经发生过这么多历史故事。

  站在楼上看临安路笔直的一条直通古城中心,来来往往的人群与车辆都在眼皮子底下,朝阳楼仿佛就是新城与旧城的城墙,这边看过去是古老的云南建筑那边看过去是正在施工的房子。

  朝阳楼用48根巨大木柱支撑,分成六列阵势,每列各有8根,中间两列最粗大,直通三楼;其外两列木桩稍细,只通二楼;最外面两列柱围更小,仅支撑一楼屋檐。这种结构法具有强大的抗震性能。

  虽然年代久远,但朝阳楼却被保护得完好无损,岁月也许褪去了它原本的鲜艳,但它依旧是西南最重要的大门之一。

  ■ ■ ■

  关于作者:

  我的新浪微博:@小肥颖儿

  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去哪儿网高级试睡员,携程旅行家,微博旅游达人,途牛大玩家,同程签约达人,同程验客达人,乐途专栏作者,驴妈妈旅游达人,中国摄影师协会会员。

  如果你对我感兴趣有关于旅行中的问题想要了解的话可以在微博私信我,我会第一时间答复哟。

  本文作者:@小肥颖儿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未获授权转载自行承担责任。

  网页转载,合作请微博私信,未经允许私自转载需额外承担文章稿费。

  ■ ■ ■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