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黎世动物园,如何展示好一头亚洲象

  

苏黎世动物园

如何展示好一头亚洲象

  我之所以慕名来到苏黎世动物园,全因在动物园官网上看到的一张照片:乍一看像是在水族馆,可水里游着的却是一头大象!如果这是真的,这可能是世界上最棒的城市动物园大象展区了。

  建于1929年、曾由被誉为“动物园生物学之父”的瑞士著名动物学家海尼·海迪格博士(Heini Hediger)担任园长、每年吸引上百万游客到访的苏黎世动物园早已跻身世界知名动物园的行列。动物园的面积不大,只有约27公顷,相当于北京动物园1/3大小,但为380种达4000余只各类动物提供了庇护之所。

  

  

  动物园在某些方面堪称引领风尚,例如公众展示,而我之所以慕名来到苏黎世动物园,全因在动物园官网上看到的一张照片:乍一看像是在水族馆,可水里游着的却是一头大象!如果这是真的,这可能是世界上最棒的城市动物园大象展区了。所以一到这里,我便直奔园区东南角的岗卡章(Kaeng Krachan Elephant Park)亚洲象展区一探究竟。

  

  从高处俯瞰,大象馆的屋顶像一个巨大的龟壳,上面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半透明玻璃,当阳光穿过时,就像穿过丛林的树枝。

  

  苏黎世动物园的丰容做得非常好,以至于很多人在观察动物时总要努力寻找才能看到它们的身影。

  这个2014年6月才对外开放的建筑外形看上去像是一个巨大的龟壳。跨度达近80米的木质结构屋顶上还有很多形状不规则的开口,使得“龟壳”的形象更为具体起来。走进展区之后才发现原来这些开口处使用了透明材料,由此而入的日光为室内提供了照明,而不规则的形状据说则是模拟了阳光透过形状各异的树冠在林间形成的光斑,设计师是当地建筑师Markus Schietsch Architekten。当阳光普照时这个“龟壳”时,上面会反射出银色,而当它被雨水打湿时则会变成黑色,就像有生命一样。

  

  

  

  2014年,苏黎世动物园为6头亚洲象新建了新园区,面积是原来的6倍,如今那里的大象可以在近乎野生条件的环境里更加自由的四处活动。2020年,这里将再新建一个非洲草原区,届时会实现更多动物的混养。

  岗卡章国家公园位于曼谷西南约150公里,处在缅甸和泰国边境,面积近3000平方公里,是泰国最大的国家公园,那里以保留了亚洲大陆最具魅力的一些野生动物如亚洲象、长臂猿、云豹、犀鸟而著称,而岗卡章展区也正是以亚洲象为主要的展出对象。先前提到的巨大龟壳便是室内展区,外围还有着两个室外展区。围场内外面积达1.1万平方米(是原来象展区的6倍),历时3年,耗资6350万美元才建成。

  我路过室外展区时恰好遇到了工作人员在做当天的亚洲象讲解,一般而言这类讲解都是由展区的饲养员亲自上阵,内容通常包括动物的基本生物学信息、饲养状况和在野外所受的威胁,是一个很好的建立到访游客与展出动物之间联系的互动方式。借机问了问工作人员今天能不能看到象在水池里游泳。她会心地笑了笑回答说:这个取决于象想不想,祝你们好运。

  在园长海迪格博士的力主之下,苏黎世动物园在展出及尝试繁育亚洲象上有着很长的历史。1967年第一头亚洲象来到这里,1984年首次实现了成功繁殖,现在这里生活着两头公象和五头母象。来自斯里兰卡、从1976年就开始生活在这里的一头名叫Ceyla-Himali的母象最为年长,另有三头年轻母象诞生于此。走近展区你会发现,无论室内还是室外地面都铺着松软的沙土,既有利于保护大象敏感的脚掌,也不失为是一种可供大象挖掘或是用鼻子喷洒玩耍的丰容材料。

  

  

  室外部分个人感觉最赞的是一个关于人象冲突的展示。由于象群每天要消耗大量的食物,需要大面积高质量的栖息地,而生活在公园周围的人口又在不断增长,也需要开垦更多的土地耕种,难免迟早会跟生活在周围的象群发生冲突。而这样的冲突后果,往往是惨烈的。因此岗卡章展区也致力于在泰国当地减少人象冲突,并向入园参观的公众宣传相关讯息。通过路上模拟的亚洲象足迹,路边被破坏的小屋和周围的讲解牌,形象地再现了发生人象冲突后的场景。尤其值得称道的是,这个展示的细节做得相当到位。屋外的佛龛和屋内的陈设都让人有置身泰国乡间的感觉,就连屋内摆放的电视上播放的节目都是在泰国非常受欢迎的足球比赛。

  而走进室内展区则别有洞天,整个空间的中央是亚洲象的室内活动场和水池,有一个角落是一座泰式风格的两层小楼,外围的一圈则是展示如长冠八哥、捕鸟蛛、爪哇鼷鹿等其他东南亚动物的圈舍。象的活动场周围种植点缀着各种东南亚特点的植物,还立有高大的枯木供象蹭痒痒。饲养员告诉我,象群可以在室内和室外场地间自由活动,饲料也分散在内外的40余处地方,用以鼓励象群多多活动。泰式风格的小楼是一个可供游客休息的场所,内设咖啡店和餐厅。旁边还有志愿者在现场讲解象牙制品对野外亚洲象的威胁。从面积、内部环境和整体感觉来说,岗卡章展区毫无疑问是我见过最好的象展区。而在异国他乡,看到同样来自亚洲的“同胞”能受到如此礼遇,备感欣慰。

  

  水豚原产地在南美洲,是哺乳动物中体型最大的啮齿目动物,喜欢栖息在有水域环境的开阔草地或沼泽地里,从它们英文名“capybara”就可得知它们多爱水啦。

  

  

  虽然亚洲象住的是最豪华的,但在动物展示和知识的延伸上,苏黎世动物园对各个动物都是花了巧思的。例如狼展区外有一排有趣的盖子,上面画着狼的各种形态让大家判断它的心情,翻看牌子便是答案;蛙类还有一些专门的室内展区,玻璃展柜里从卵到蛙形态变化的过程,做得逼真极了;猴子区的外墙上有扩音器,一按按钮,就能听见不同类型的猴子叫声;为了展示骆驼对游牧民族的重要性,公园里还建起了几座蒙古包,但看里面的陈设以为穿越到了亚洲;虽然不能接触动物,但动物园也提供了模拟的皮毛供游客触摸……

  

  

  

  如今苏黎世动物园对自身的定位是要成为“自然保护的中心”(Zoo Zurich-Centre of Nature Conservation),为此还提出了一句口号“了解动物的人才会去保护它们”(People who know animals will protect them)。游历了很多动物园后,我也总是会想这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去了解动物,苏黎世动物园给了我一个很好的答案:因为它们离我们并不遥远,甚至就生活在我们熟悉的文化系统里。

苏黎世动物园的大手笔

  马苏阿拉雨林展区

  来这里看《马达加斯加》的狐猴

  马苏阿拉源自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北部马苏阿拉半岛上的国家公园。苏黎世动物园同马达加斯加国家公园管理部门是合作关系,他们共同在动物园建起了一座占地面积相当于一块足球场的巨大温室,这里一共展出了超过50种脊椎动物,所有动物在展区里都是自由活动,跟它们在野外的生活状态几乎完全一样!这片总耗资5200万瑞士法郎营造出来的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人造雨林之一,真正成为了在城市当中面向广大公众的使者,代言着这个星球上最为生机勃勃,却又岌岌可危的陆地生态系统。

  吉尔森林

  论在欧洲建亚洲狮博物馆的重要性

  除非洲大陆南部外,只有在印度西北部的吉尔森林里还生活着约400头亚洲狮。苏黎世动物园的亚洲狮展区2007年完工,由一栋带有印度风格的室内展区和附属的室外展区组成。室内展区是一个小型博物馆,从讲述狮及其已灭绝近亲洞狮的历史分布,到狮的牙齿遗骸实物;从过去人类猎狮的投枪,到欧洲历史上各个贵族或公国带有狮标志的徽章;从古代各种器具上狮的形象,再到今天许多日常用品上狮的图案,与今天的生活巧妙地发生着联系。

  

  

  

  家畜展区

  动物园里的蒙古包

  蒙古包位于家养双峰驼、牦牛展区附近,大的帐篷里有展览,小的则用来展示游牧民族的生活场景。大帐篷内的展览包括世界范围内饲养的产奶牲畜品种及分布,世界范围内各主要民族牛奶的消耗量。

- END -

原文编辑:冯祎

2017年4月刊已上架

春天走进动物园

欢迎点击购买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