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商文化 | 印记:徽州历史上十大古楼

  在徽商漫长的发展史中,建筑是见证历史的良好载体,而文化名楼在其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悠久的文化名楼醇厚精深的徽商文化底蕴,陶冶着历代徽商士绅的情怀,奇巧精美的建筑艺术渗透着徽州建筑的精髓。

  如今在徽州,自古及今,古楼不知几何,徽州历上的这十大古楼,蕴含了徽州古楼博大精深的历史。

  歙县

  太白楼

  歙县太白楼,又称太白祠,坐落在黄山市歙县城关练江西岸,位于太平桥头。该建筑依山傍水,古朴典雅,为歙县城区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人文景观。

  该楼为双层楼阁,挑梁飞檐,为典型徽派建筑,楼内陈列有历代碑刻,古墨迹拓牌,古今名人楹联佳句。相传,唐天宝年间,诗人李白寻访歙县隐士许宣平,结果在练江之畔失之交臂,后人为纪念此事,便在李白饮酒的地方建起了这座太白楼。游客登楼可以饱览城西山光水色、古桥塔影。

  歙县太白楼,始建于宋代,现存楼阁为明、清两朝重修,1980年又作做较大修整,恢复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徽派式样,古朴素雅。楼下后进是李白纪念堂,前进和楼上是文物陈列室,藏有古字画、古墨、古砚、古碑刻、古书籍等。登上太白楼,可俯视歙县古城雄姿,饱览练江风光,是一个怀古揽胜的好地方。

  歙县

  八角牌楼

  许国石坊耸立于歙县县城闹市中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於明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是朝廷为旌表李保兼太子太保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许国而立。许国明代嘉靖乙丑(公元1565年)进士,为嘉靖、隆庆、万历三朝重臣,博行皇上“加恩眷酬”。许国牌坊四面八柱,当地俗称“八脚牌楼”;牌坊呈口字形,石柱、梁坊、栏板、斗拱、雀替均是重四、五吨的大块石料,且全部为质地坚硬的青色茶园石,雕饰镂刻精美细腻,图案错落有致疏朗多姿。成双结队的彩凤珍禽,翱翔雕梁之间,一个个飞龙走兽,扬威于画壁之中,十二只倚柱石狮,神态各异,体现出徽派石雕独特的表现手法。

  呈坎

  宝纶阁

  宝纶阁位于徽州区呈坎村,距屯溪26公里。是安徽省迄今保留明代彩画及祠堂最完整的一组家庙建筑。明万历间(1573--1620),呈坎人罗应鹤曾任御史、大理寺丞、保定巡抚等职,因政绩显著,常得皇帝御赐,罗氏政绩显著,常得皇帝御赐,罗氏为尊供圣旨和收藏御赐珍品,特修此阁,取名宝纶。

  宝纶阁为罗东舒祠后寝。是安徽省迄今保留明代彩画及祠堂最完整的一组家庙建筑。明万历间(1573--1620),呈坎人罗应鹤曾任御史、大理寺丞、保定巡抚等职,因政绩显著,常得皇帝御赐,罗氏为尊供圣旨和收藏御赐珍品,特修此阁,取名宝纶。宝纶阁,原名“贞静罗东舒先生祠”,始建于明嘉靖间(约1542年),后殿几成,因遇事中辍,七十年后重新扩建。

  蟾川

  蟾溪楼

  蟾溪楼位于屯溪,楼从溪名。于明嘉靖年间,为里人进士程燮所建。“蟾溪楼”匾额为“吴中四才子”文征明所书。该楼后楼已毁,前厅尚存,当年是程燮以文会友之所,今已破败不堪。

  绩溪

  魁星阁

  魁星阁位于绩溪县旺川乡石盘村。建于1715年。该阁布局独具匠心,蕴含"反清复明"的深意。阁楼基高0.7米,阁高2.5米,寓明在上,清在下,明强清弱之意。楼顶采用七分水法,四面落檐,显示明朝最盛时期。落地檐水17尺,象征明代17朝皇权。楼台四角离地19尺,每方用椽50根,加起来正合明朝270年之数。阁正面上方,原有一块横匾,上题"魁星阁"三字。匾的上方还有一尊魁星像。阁左侧有一长6.6米,宽、高3.3米的土石平台,传说象征石家村始祖,北宋。开国元勋石守钠帅印。平台中间栽一枫树,犹如"印柄"。 1983年重新修葺魁星阁,新添安徽省政协主席张恺帆所书"胜揽溪山"四字横匾和"十里西流,溪水绕清襟翠带;一村北向,山峰环凤阁龙楼"的槛联。

  明代万历34年(公元1605年),州牧张邦贵在文庙复建古雅壮观的魁星阁,又名“文昌阁”。据传说:为当地多出才子,本州本县能出文武状元,是古代赴京考生的心愿。所以文庙均有文昌阁古建筑,象征着当地文化昌盛。

  西递

  绣楼

  位于黟县西递村"大夫第"宅居内,绣楼一名彩楼,为清代知府胡文照宅居临街的小楼,建于1691年。彩楼小巧玲拢;飞檐上翘,木栏杆典雅精致,传说为胡家小姐抛绣球选择佳婿之处。楼额正面朝街之额匾为"桃花源里人家"六字,边额朝向村外山野,为清代进士祝世禄手书"山市"二字。

  黄山

  排云亭

  排云亭位于西海门,建于民国24年。这里视野开阔,是观赏黄山巧石奇景的最佳地点。因为西海时有云雾在山谷中升腾翻滚,扑至石亭前却又消散,故名“排云亭”。亭前有平台,约70平方米,台前设有石栏铁索,游客可以凭栏饱览西海奇景。这里面对群峰大壑,视野开阔,是观赏黄山秀色最佳处之一。站在排云亭放眼望去,但见箭林般的峰峦,重重叠叠,每当云雾萦绕,时隐时现,酷似大海之中的无数岛屿。

  歙县

  东谯楼

  东谯楼位于歙县县城国保单位许国石坊西侧,又名“阳和门”,始建于南宋绍兴二十年(1150),现存建筑为清代。楼高三层,二层大梁架于高台上,下为方形门阙,街道从中穿过。顶层为虚阁,歇山顶。东谯楼起因于堪舆家之说:门面朝东,属“甲”方,取名“迎和”,可得治国之才;另一说:先前城内火灾屡见,该楼朝东,可以“禳火”,故名“禳火门”,雅化为“阳和门”。明弘治十六年(1503)以前,楼内设有铜壶、夜天池、月天池、平壶、万水壶、水海影表、定南针、更筹、漏箭等报时设备,有军人轮流值班,阴阳生一人候等报时。

  唐模

  檀干园

  位于安徽 歙县西10公里唐模村。建于清初,乾隆年间修葺。曾是本村许氏文会馆旧址。以门外溪堤遍植檀树、紫荆树而得名。又因园内有人工湖,湖内模拟杭州风景,故当地民间俗称为“小西湖”。湖为清初唐模村一许姓富商 ”。湖为清初唐模村一许姓富商所凿,有三潭印月、玉带桥、灵官桥、湖心亭、白堤等风景,以供其母游乐。整个唐模村誉为“全村同在画中居”。

  檀干园以门外溪堤遍植檀树、紫荆树而得名,园中楼阁林立,又因园内有人工湖,湖内模拟杭州风景,故当地民间俗称为“小西湖”。湖为清初唐模村一许姓富商 ”。湖为清初唐模村一许姓富商所凿,有三潭印月、玉带桥、灵官桥、湖心亭、白堤等风景,以供其母游乐。整个唐模村誉为“全村同在画中居”,为徽州楼阁集聚之所。

  祁门

  万卷楼

  “一府六县”是清代末期的一座具有典型意义的徽派民居,它是渚口倪望重、倪望隆兄弟俩的宅第,倪望重酷爱藏书,且搜罗颇富,均用樟木制柜收藏,楼上藏书200余柜,多宋元古本,号称“万卷楼”。倪望重在此著有《求我斋全集》。倪望重的藏书,在土改时上交文物管理部门,其长子的藏书、字画,也不乏珍品,均在“文革”中被抄没,十分可惜。

  来源:行走观察

  编辑:许桢

  更多人还阅读了:

  文博会安徽创意元素“吸睛”,“徽商”品牌集中亮相!

  徽商打造“群珍荟萃”,力争创造世界级艺术品网上平台

  【2017中博会 · 国际徽商大会专题特稿】黑龙江省安徽商会:徽商版“闯关东”,我们用实力说话!

  传承古老徽商,创新深圳模式!——韩新东走访深圳市安徽商会

  第十三届中国(深圳)文博会开幕在即,他们为何今晚来访?

  盘点徽商中的互联网创业巨头:张近东、史玉柱、王传福、方洪波、刘庆峰、巫天华、章燎原

  除了合肥,安徽已有4个城市房价破万!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