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居高原水乡的兴蒙蒙古族

  700多年前的一次回眸,“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故乡落在了远方。

  在朝代更替的恢宏背景下,有一支散居于杞麓湖西岸的成吉思汗的子孙族群,在高原水乡的隐逸生活中,书写着从烈马到平川的传奇。

  

  1

  有幸避开战祸 不改姓 不换装

  

  兴蒙乡地处风景秀丽的杞鹿麓之滨,是云南唯一的蒙古族自治乡,也是云南蒙古族保留传统较多的聚居区,蒙古族人口占到总人口的96.8%。兴蒙乡的蒙古族自称为蒙古瓦、蒙古勒、嘎卓,当地其他民族称其为蒙古族。

  

  1253年,忽必烈率10万大军平定云南,随继灭亡南宋。1381年,元朝在云南的统治结束,无力返回大草原的元军隐姓埋名,散居于云南各地,融入其他民族。只有镇守曲陀关的部分蒙古族官兵躲过明军追杀,不改姓,不换装,逐步散居到杞麓湖西岸,成为云南唯一保持蒙古族特色的小群体,繁衍生息至今。

  生活在通海兴蒙乡的蒙古族由骑马弯弓变为撑船荡桨,由逐水草而居的牧民变为下海捕鱼的渔民,再到今天屯垦农作的农民或商人。

  

  即便如此,兴蒙蒙古族在服饰、头饰、婚俗等风俗习惯上还是保留了较多的民族特色,蒙语至今仍是当地居民交流的主要语言,最终形成了既不同于北方草原,又区别于相邻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与独特文化习俗。

  2

  不吃奶茶乳酪 饮食日渐高原化

  

  由于居住环境与北方草原的不同,经济生产方式也不同,兴蒙蒙古族生活细节与北方草原蒙古族有所差异。兴蒙乡蒙古族一般日食两餐,栽秧、收割农忙时吃三餐,不再吃奶茶乳酪,而是和当地其他民族一样,以大米为主食,不喜面食。

  

  由于居住于杞麓湖边,所以擅长烹调鱼,特别是被称为“太极黄鳝”的一道名菜,已成为兴蒙蒙古族招待客人的佳肴,其做法是把抓来的活鳝鱼直接放入锅中加热,不剔骨,被黄焖的黄鳝因为遇热身体自然盘曲,形像“太极”,所以起名“太极黄鳝”,味道鲜美可口。太极鳝鱼的吃法很有讲究:夹起鳝鱼先不要下口,从鳝鱼的脖子下面用手把它从中间分成两半,使肉、骨头和内脏完全分开,这时候就可以享用美味的鳝鱼了,鲜嫩香辣,味美爽口,富有营养。

  

  兴蒙蒙古族在饮食文化上除借鉴其他民族的长处外,更有自己的特色。太极鳝鱼、烤鸭、火烤肉、舂菜及特色农家菜等是招待来宾的最好食物。长居水畔的兴蒙蒙古族除善于捕鱼外,还饲养鸭子,百余年来,他们别具特色的烤鸭技术远近闻名。这里的烤鸭香脆可口,烤肉里仿佛还留有蒙古草原的清香。

  

  每一位客人远道而来,这里的人们都将用他们的最高礼节“三杯杯酒”加以款待。“三杯杯酒”,顾名思义,喝三杯酒。敬酒的时候,兴蒙姑娘唱起“敬酒歌”。在那嘹亮高亢的歌声中,人的思绪不由自主地被带到了大漠苍穹、弯弓射雕的生活场景中……

  3

  弟弟挑柴哥哥接 老人挑柴子女接

  兴蒙蒙古族有其特殊的习惯风俗,“接柴”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在兴蒙乡的蒙古家庭中,每逢家人上山砍柴的时候,家里总要有人去接。若弟弟去挑柴,则哥哥去接;妹妹去挑柴,姐姐去接;老人去挑柴,子女去接;家里人有特殊情况的,亲友去接。无论刮风下雨还是寒霜酷暑,家人都要翻山越岭前去接应。不去“接柴”是从来没有过的事,不去“接柴”会被看成是一家人互不关心,不守古规的表现。

  “接柴”看似一件个人的事,纯属个人行为方式,其实不然。“接柴”体现了家人亲昵、互助、相互关心的深厚情感。这种个人行为是有其不可分割的社会历史背景的。兴蒙乡的蒙古族挑柴要到河西镇背后很远的山上去。一般情况下天没有亮就得起床煮饭,天亮时带一包冷饭就离家上山。山上的干柴不容易找,在山上吃过午饭,挑着满担干柴往回走时,往往已经天黑,往返的路上并不安全。为了亲人的安危以及减少劳累程度,“接柴”无疑是一个好办法。久而久之,“接柴”的习惯就逐渐形成了,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4

  兴蒙乡的龙文化 寄托思念和生计

  

  阿扎拉的故事是在当地流传非常广泛的民间传说。

  阿扎拉是位十分勤劳能干的少女,她和小伙伴们从一代传一代的故事中得知,祖先骑着大马,乘着皮筏子横渡金沙江,从北方来到云南。他们思念一望无际的草原,唱着思念家乡的歌谣:

  西沉的星星嗬咿告诉我,

  草原尽头的森林还有那样青吗?

  北来的大雁嗬咿告诉我,

  旃檀子孙的家乡还那样美吗?

  ……

  小伙伴们都想回家乡去看看。阿扎拉用草扎了一条龙,用牛鞭一抽,草龙变成了一条活的大青龙,载着阿扎拉和小伙伴们飞到了蒙古草原,又飞到了元朝的大都。这个民间传说,体现了兴蒙蒙古族人民对北方家乡的怀念。

  

  除了阿扎拉的传说,兴蒙蒙古族在生产、生活中还形成了独特的龙文化。

  在过去的几百年中,杞麓湖水患灾害不断,冲毁庄稼,毁坏房屋,给本来生存已经很艰难的兴蒙人民带来了无数次灾难,他们一直生活于涝灾的阴影中。在水患面前,兴蒙人民希望水能为己所用,不再加害于人。

  为了下湖捕鱼保人船平安有所收获,人们在吃饭时抓把冷饭撒到湖中祭龙,村中每年定期在龙王庙“做龙会”“祭海会”,还要划船至湖中将买来的鳝鱼和其他鱼类放生,在渔船上摆香案,上供品及念经以取悦于“龙王”。

  

  兴蒙蒙古族的龙文化与汉族不同,确切地说,这种龙文化其实是一种水文化,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

  5

  鲁班节 忆祖节和那达慕盛会

  

  兴蒙乡被人们誉为云南的“建筑之乡”,因为蒙古族人民建造的房屋不仅造型别致,而且经久耐用。兴蒙蒙古族每逢农历四月初二,必热热闹闹地过他们的传统节日“鲁班节”。

  传说鲁班是木匠、石匠、泥瓦匠的祖师,而兴蒙乡蒙古族的建筑工艺就是从鲁班师傅那里学来的。流传在当地人民中的《鲁班和旃班》的故事中讲道,旃班是鲁班的蒙古族弟子,四月初二是鲁班向旃班赠送《木经》的日子,也是旃班收徒弟的日子,所以在这一天过“鲁班节”。

  

  每逢这一天,出门在外的泥、木、石、瓦等工匠,无论路程远近都要按时赶回来欢度这个节日。节日期间不回来的工匠,会被认为是个不尊师不懂规矩礼仪的人。届时各村寨要杀猪宰羊,搭台唱戏,把供在村中大佛殿里用檀香木雕成的鲁班像抬到各村游行一番,一路上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与此同时,还要耍龙灯、跳蚌壳、划彩船等,热闹非凡。

  

  每年农历六月二十日,是兴蒙蒙古族的忆祖节。男女老少都要会聚到三圣宫祭祖,由德高望重的老人主持仪式,并追述蒙古族落籍通海的历史,通过这种怀念祖先的方式,代代传承。祭文深情而哀伤,末尾处这样写道:

  历史让我们离开草原七百五十余年,

  但我们的血脉里流着蒙古族人的血,

  永远不会忘怀我们是成吉思汗的后裔。

  成吉思汗、蒙哥汗、忽必烈、阿喇帖木耳及所有征战捐驱,牺牲在云、贵、川、杞麓山的完颜卜花等各路将士,我们永远怀念你们……

  “南陲开边苦,滇域埋忠骨。驰骋七百载,北眷草原土。”云南距离草原千万里,兴蒙蒙古族对自己故乡的思念,由此可见一斑。

  

  兴蒙乡自1979年首次举行“那达慕”活动后,每年的12月中旬都要举办“那达慕”盛会,为期3天,不过活动已经不是蒙古大草原上的射箭、骑马、摔跤了,而是随当地习俗改为耍灯笼、虾灯、金凤凰,舞龙、跳蚌壳、划旱船等文艺体育表演。

  

  口衔家书的金凤凰寓意为南方蒙古族人民对北方故乡的思念之情,划旱船、舞龙、跳蚌壳、虾灯等活动,则反映元代落籍云南的蒙古族由牧民变成了渔民、农民的艰辛历程,所有节目均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节日期间,按照传统习俗,兴蒙乡各村均要杀猪宰羊,集体会餐,合村团聚,开怀畅饮,男女青年们纵情歌舞,通宵达旦。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