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居古村落:朱溪大邵村

打批。十记。长长沙泥。五步岭头。交界土地。买壶老酒。倒盅喝盅。喝盅醉盅。醉。醉。醉。

——《仙居歌谣·打手批》

撰文/落日楼主 供图/面包房

  

大邵村是朱溪境内的一个大村落。明代时,其属归仁乡;清代时,属三十三都。清光绪年间,县下设都,都下设庄,称大邵庄。民国十九年,仙居县下设区(镇),区下设乡,大邵属溪上乡。解放后的土改划小乡,大邵属溪上乡管辖,隶属于朱溪区。其后,大邵在溪上的行政建置内,由公社到乡皆属之,直到溪上乡撤并至朱溪镇。目前,大邵属朱溪镇管辖。

  

  

  

  

  

大邵村是一个因族姓得名的村落。据《仙居县地名志》记录,大邵村祖居为邵氏。邵氏以邑为姓。先秦时期,有邵公御,与周同姓,受封于燕,传国四十余代。其支庶为卿士,邵移公、武公、邵廖、邵召公,并其后。秦有邵不疑,汉有汝南太守邵安,以博陵为郡望。南北朝时期,邵氏开始南迁,散居两浙一带。仙居邵氏源自温岭。按《虞溪邵氏宗谱》载:邵氏始祖有邵智始居金华,于南宋绍兴年间迁至台州温岭虞溪。传十世,大房有邵文豸自虞溪转徙仙居大邵,为仙居邵氏始迁祖。邵氏迁入仙居后,族人主要从事农耕和手工生产活动,历代的仙居县志未有关于其族人科举登科的记录。

  

  

  

造纸业曾是大邵村的主要手工产业。纸张制造在仙居有着悠久的历史。元代时,仙居制造的土制曾被纳入岁贡,年需“历日纸六万四千一百七十四张”;明清时,曾有多任仙居县令废除一些纸价陋规,鼓励造纸业的发展,而朱溪大邵和上张方山一带(《光绪仙居县志》载:人烟相望如桃源,居人以造楮为业。)则是主要产地。大邵村于造纸业的发展似乎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方面,其地处大邵坑畔,村落沿溪而建,周边盛产淡竹(《光绪仙居县志》:淡竹,肉薄,节间有粉,可造纸。据当地传说,淡竹亦名“太康竹”、“杨氏竹”,于西晋太康年间,由里人杨氏带入仙居,后漫山遍野繁殖。),造纸所需的水源和原材料充足;另一方面,其地南有五部岭与黄岩宁溪相接,西有雉鸡岭,可通温州,便于纸张的外销。

  

  

  

大邵村的造纸业最早可追溯至明代。据村内的邵氏族人介绍,明嘉靖年间,邵氏十五世祖自温岭吴岙村徙居大邵即以造纸为业。尔时的造纸工序较为粗糙:以刚散枝的嫩竹为原料,截为六尺长,劈成一寸阔的篾片,放入有水的纸塘,加蜊灰,浸泡六十日捞起,刮去篾青;经蒸煮,复将篾片入塘,把水排干,约一个月左右篾片腐熟;再放入踏碓中捣糊,置入大木桶中加水搅拌成纸浆;将纸浆放入纸槽,用纸帘挲纸,压去水份后,逐张贴在烘房壁上烘干即可。故而,这一工序出产的纸即我们所说的烧纸(《光绪仙居县志》:纸有大号、小号之别,皆烧纸也。),主要供民间祭祀之用。

  

  

清末民初时大邵的造纸业已颇具规模。村内以邵氏为主的村民,多从事造纸的行当,许多村民家中都建有纸坊。据当时的统计,全村曾共计有纸塘二十四口,每口可酿竹子十五吨,内小纸槽十三个。如邵氏族人中一始建于清咸丰七年(1857)的纸坊,至民国时已经有工房七间,小纸槽六个。每个纸槽需搬料、背柴、挲纸、烘纸工人各一人,共有造纸工人五十余名。每个纸槽日产纸两块半,按当时的纸张计量,四十八张为一刀,二十八刀为一块,六个纸槽日计生产纸一万多张。这类纸张不仅供应本县,而且还销往临海、黄岩、温岭等地。

  

  

  

  

抗战期间是大邵造纸业的黄金时期。尓时,受战争的影响,台州中学、台州师范、宁波高工、杭州民生中学等以及部分工厂相继迁入仙居,加上本县中小学教学,导致了用纸激增,而外地纸张运入仙居又较困难。在此情境下,许多仙居本地人以及外地人纷纷赴大邵开办纸厂,并对大邵传统造纸进行了技术革新,使其从生产祭祀的烧制提高到了印报用纸和办公用的毛边纸。

  

  

  

民国二十八年,城关王隐秋、吴树郎、朱寿鹏和台中校长汪志清等开始在大邵开办的“三益”造纸厂,曾拥有厂房九间,烘纸炉一座,大纸槽四口,工人三十余人,日产毛边纸六千余张。民国三十一年,《宁绍台日报》社在大邵村开设 “宁绍台”造纸厂。该厂曾有厂房四间和四个大纸槽,工人二十余人,日产土纸六千余张,还生产红、绿、黄等有色纸。这一时期,大邵造纸业的发展,不仅解决了迁入仙居以及本县大中小学的课本印刷用纸,也解决了《宁绍台日报》和《仙居新报》的报纸印刷用纸,还供应黄岩、温岭等地用纸需求。

  

  

  

抗战胜利后大邵村造纸开始走向衰败。特别是随着迁入仙居的学校和工厂的陆续回迁以及外地机器制造纸张的涌入,大邵村手工生产的纸张在竞争上逐渐处于劣势,并出现了滞销的情况。其后,村内的三益造纸厂和宁绍台纸厂相继停产报纸印刷用纸和毛边纸,留下的厂房和器具由不同的人接管,开始恢复生产烧纸。解放初期,因为不作兴祭祀了,烧纸的生产也随之停顿。其后的1958年,在大办地方工业的政策引导下,大邵村还曾一度开办过地方国营造纸厂。不过,不久该厂即迁往朱溪,后又转迁城关,至二十世纪六零年代时,成为了仙居县造纸厂。至此,历经数百年的大邵造纸产业遂告终结(约1973年前后)。

(图片来微信公众号“烟霞深处”)

  知识拓展

大邵村的造纸工艺

造纸业曾是大邵村的传统产业。大邵村的纸坊曾以出产烧纸为主,兼产红、黄、绿等有色纸,产品远销宁、绍、台等地。

大邵村的造纸最初以刚散枝的嫩竹为原料,截为六尺长,劈成一寸阔的篾片,放入有水的纸塘,加蜊灰,浸泡六十日捞起,刮去篾青;经蒸煮,复将篾片入塘,把水排干,约一个月左右篾片腐熟;再放入踏碓中捣糊,置入大木桶中加水搅拌成纸浆;将纸浆放入纸槽,用纸帘挲纸,压去水份后,逐张贴在烘房壁上烘干即可。其后,造纸的原料增加以笋壳、竹壳、麦杆、稻草等,先用饭蒸炊熟,加蛎灰(后用碱)放入纸塘浸40天,捞起后用踏对捣糊,再飘白冲洗40天,捞起后压干晒燥,舒风钳起纸,如果加入颜料就成了红纸、黄纸、绿纸。当然,在造纸起工时,必须用猪肉、豆腐、馒头、烧纸、腊烛等请神爷,保佑造纸顺利,工人安康全村发财。

仙居,白雲雞犬之境,流水桃花之鄉。

  仙居物語,一個關於仙居歷史、民俗、故事、歌謠、諺語等等的個人訂閱號。有興趣的可以看看,無興趣的大可一咲而過。若需要轉載,請務必注明出處。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