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水兑果汁 那一口充满幸福感的冷饮水

  可乐、雪碧、冰咖啡、奶茶……盛夏季节,一杯冰镇饮料,能带来瞬间的清凉。如今,想喝冰饮料实在太容易,超市、咖啡店、奶茶铺满大街都是,若是懒得走,手机上下个单还能送上门。可是,几十年前,冷饮水却是一样人人都想要的奢侈品,喝过之后,还要想方设法炫耀一番。

  

  

  没有电扇的办公室

  三伏天,酷暑难耐,好在现在的避暑条件不知道比以前好了多少倍。一般家庭拥有空调已不是稀奇的事,而冰镇西瓜、各种冷饮伴随整个夏天,也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了。

  而上个世纪70年代,度夏就困难多了。那时我在商业部门当会计,也算是一个办公室白领了,说来让人不信,办公室连电风扇也没有。那时有规定,企业购买大件物品,要凭财政局的社会集团购买批准书。由于商品短缺,非生产性的购买是很难拿到社会集团购买批准书的,因此,只有生产第一线可以使用电风扇。普通老百姓家里有台电风扇,就好比如今拥有宝马、保时捷一样让人眼红。

  

大汗淋漓,需要来一杯冰饮料降降温

  不过,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方法,更何况,上海人的聪明才智是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充分发挥的。

  那时,夏天喝冷饮水是非常流行的。现在的年轻人已经不知道冷饮水为何物了,其实那是过去的企业单位为了职工防暑降温,以冰水兑点甜果汁之类的东西自制的饮料,其特点是冰凉而带点甜味。

  我所在的商业部门待遇差,营业员都没有权利享受冷饮水,更不用说我们这些坐办公室的人了。在我们部门,只有踏黄鱼车的运输工才能享受这项福利。然而,我们单位有百来号人,运输工才三四个,不可能为几个运输工专门去弄冷饮水,所以往往将相应的款项以现金形式发放给他们了事。

  

  

  冷饮水里趣事多

  前几日几个好友聚在一起,不知怎么就讲起了那个年代冷饮水的故事。

  忻姐说,她母亲在街道工厂上班,高温天每人每天发一杯冷饮水。请注意是一杯,但是没有规定杯子的大小,于是就有“聪明人”带了特大号的搪瓷杯过去。大家点评说,看来那时就有人懂得利用规则了!

  甄兄说,他老爸如果遇到上早班,通常是下午3点下班。如果这个时候把冷饮水带回来,正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也是解渴的最好时光!而父亲上中班的时候,偶尔也会因当天请假的人多,冷饮水没分光,到晚上11点钟下班时也能带一杯回家。于是半夜时分,在睡梦中的他们就会被父亲叫起来喝冷饮水,虽然还是睡眼蒙眬,但又有谁能抵挡冷饮水的诱惑呢?众人哄笑说,这绝对是琼浆玉露!

  老张的大哥在钢铁厂工作,天天可以喝上正广和瓶装盐汽水。为了证明他不是吹牛,一天,他在弄堂里当着大家的面开了一瓶汽水,在开瓶前还很认真地喊着:“大家散开!”似乎手里拿着的不是汽水瓶而是炸药包。老张摇晃瓶子后打开盖子,那冲出来的气让大家大开眼界。

  大李则说了“开水来了”的故事。大李的同学在一家机械厂警卫室看大门,一次领导让他去装冷饮水。大李先是痛痛快快地喝了几大杯,将多年来没有喝过的冷饮水全部补了回来,然后再将热水瓶灌满。大李骑着自行车,一手握着车龙头,一手拎着热水瓶。他家明明住在老式公房的街面房,却非要骑车在弄堂里穿行,还故意夸张地将龙头摇晃得厉害,同时高喊:“开水来了!”见这模样,人人都避之不及,街坊邻居笑骂:“斗鬼!(沪语没轻重的意思)”。

  到了家里,大李拎着热水瓶,给每家每户倒了点冷饮水,也算“负荆请罪”。众人听了哈哈大笑,这大李的行为也真够恶作剧的。

  大家将目光移到我的身上,该轮到我发言了,于是我说了办公室没有电风扇,由于汗流浃背,汗水将账本浸湿的故事,然后话锋一转,说了个“望梅止渴”的故事。众人表示不解,我说,你们讲了那么多有关冷饮水的故事,我是大大过了把瘾。说完我故意咽了口口水,好像在回味40年前冷饮水的滋味。

  那时的冷饮水,其实就是一项幸福指数!虽然只是那么一杯简简单单的甜冰水,却给大家带来了无限欢乐!

  

  记忆中的上海冷饮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上海人流行吃散装冰砖,它有个霸气的名字,叫“加仑”。加仑通常1公斤重,买回去绝对“扎台型”;小朋友最喜欢吃的则是娃娃雪糕。戴帽子的娃娃脸,奶味十足,可是一旦融化了,就变成大花脸;长长的“冷狗”曾经风靡一时,甜甜的、冰冰的,里面还有很多葡萄干。

  图_范筱明 海洛 微图 部分来源网络 编辑_海浪 制作_戴宇杰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