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老弗吃素,猪肉当豆腐;长老弗吃荤,猪肉成粥罇。
——清·李芳春《尘饭涂羹》
撰文/落日楼主 来源/《仙居掌故》未刊稿
摸头弗见髻
仙居方言之“摸头弗见髻”多指“懵懂”或“不着边际”。如“我被他问得摸头弗见髻”,便指对于对方的发问,自己懵懵懂懂,一无所知或不知所措。关于此方言词,亦有写作“摸头弗见记”的,或以为是头上因为受过伤,留下了长久的伤痛伤疤,并以之指代不知悔改或不知轻重。事实上,考之此语词的本意,当以“摸头弗见髻”为妥。“摸头弗见髻”的关键点在于“见髻”。“髻”在古代是成年女子的一种发式,意寓成年;而在此意义上“见髻”不单单指成年女子的发式,也指代男子的束发。因为在古代男子有冠礼,女子则有笄礼,其中都与头发的发式有关,概括来说即男、女都需要束发成“髻”。这一发式的变化,也就代表了男、女身体发育成熟,知识初步积累到位,能够明辨是非和能够独立面对社会了,在此之前只能算是孩子,在认知方面尚处于懵懂状态。为此,摸头弗见髻最为直接的意思即“你弗要这么幼稚,像未成年的孩子”,引申为懵懂。
长长下脖长长腔
“长长下脖长长腔”在仙居方言中是“顶嘴”的代名词,多指小孩子不服从大人管教,大人说一句便顶一句。考此语词的来源,所谓“长长下脖”多与动物头部形象或嘴角形状有关。一般意义上说,头部形状或嘴角较长的动物的叫声都比较怪异。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中有“驴鸣似哭,马鸣似笑”之说,盖驴、马在鸣叫时不仅“脸型”较为怪异,且叫声(腔)拖得比较长,颇有唱反调之感。至于嘴角长的,主要是指禽类,如鸡、鹅诸属。鸡和鹅的一个典型特征是叫声拖得比较长。比如母鸡在下完蛋后,总会“咯咯嘎嘎”叫上一番,且在叫时往往会将长脖子往前一伸,形似顶嘴,鹅也是如是,且两者往往较为好斗。故而“长长下脖长长腔”即脖子较长的动物的鸣叫时的腔调,特别是嘴角较长的禽类的形象来指代“顶嘴”。
心箍头(胸箍头)
“心箍头”在仙居方言中指代“胸部”。如某人说“近日心箍头闷闷形”,即指胸部不舒服。当然,此语词亦有念作“心骨头”的,但笔者以为应以“心箍头”为妥。盖考两者之词义,“心骨头”单指胸部近心脏处的骨头,所指范围较小,且在现实当中胸部的不舒服并不是说胸部的骨头痛不舒服,往往是说胸内腔不舒服,有如古人所说的病在“膈”。而“心箍头”着意在“箍”,箍可作动词,如箍桶,亦可作名词,如孙悟空的“金箍圈”,后者多指“紧紧套在东西外面的圈”,这恰与胸骨的结构相仿,如同一个“骨箍”将心脏、肺等器官仅仅套在胸腔内。故而,“心箍头”当是最为形象的指代人体胸部的一个词。
偷柴过山
“偷柴过山”的表面意思是偷窃柴火不要在自己人家的山上偷,内层寓意是最坏事最好离熟识的环境远一些。正如费孝通所说的,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熟人的社会。为此,一个人在熟人的圈子里做了坏事,自然是难以为熟人所容忍。事实上,此语词后面还有一句叫“偷七过间” (音同,原字为左月右七。按清代李芳春《尘饭涂羹》的考释,七字在仙居方言中指女阴,在临海叫匹【左月右匹】),意指男女偷情。从这一层面就好理解了:旧时的宗族社会,男女偷情是犯大忌讳的,一有不慎被发现,男的可能被逐出宗族,女的则可能会被“浸猪笼”。
清仙居李芳春之《尘饭涂羹》
清代后期,国内曾出现过一个民俗研究的热潮。该热潮从传统“小学”入手,上承干嘉年间的考据遗绪,下直接影响了民国时期的民间文学运动,期间是名著迭出。如在二吴一带有《吴下方言考》、《桐桥倚棹录》、《清嘉录》、《吴下谚联》、《乡言解颐》;台越一带则有《越谚》、《越谚台音并举》、《方音》、《台州方言》及《乡音考切》和《尘饭涂羹》。其中,《尘饭涂羹》则是一部关于清代仙居方言俗语的大全。
《尘饭涂羹》的辑纂者是清代仙居学者李芳春。李芳春(1827-1896年),字天隐,又名仲昭,清朝同治九年(公元1879年)拔贡。后来曾三次赴京师会试,都以“额满见遗”,不第而归。此后半生,李芳春主讲台州诸书院,并在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出任台州三台书院斋长。在讲席之余,有《北游日记》、《四书亿》、《樵余杂录》、《樵余诗钞》等诸多著作,而《尘饭涂羹》是其自谦为最“不足为壮夫道”的一部作品。正如其所用书名所揭示的“夫婴儿相与戏也,以尘为饭,以涂为羹,以木为胾,然至日晚必归饷者,尘饭涂羹,可以戏而不可食也”(语出《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仙居俗语对应的词汇为“办办吃”),是一部儿童嬉戏的“游戏之作”。是故,在书成稿之后,曾被长期藏于李芳春在横溪的家中。
民国十五年(1926),李芳春的裔孙李镜渠对《尘饭涂羹》进行了校勘,并请天台褚传诰、平阳谢侠逊作序后,列入兰雪堂丛书予以铅印出版。刊本的《尘饭涂羹》共分为上、下两卷。上卷为“俗语联对”,下卷为“土话备采”,共计有四万九千二百余字。书中上卷仿“宋人苏长公”以字数为对,如“迷魂神”对“海底㨮”、“竆秀才富监生”、“长老弗吃素猪肉当豆腐,长老弗吃荤猪肉成粥罇”,自三言开始终于二十言;下卷以音韵相近、相协的字、词为排列标准,如“满堂红”、“满山红”、“过头红”、“日头红”下为“耳朵风”、“卵毛风”、“八面风”、“无头风”、“鬼头风”,又下为“米浆筒”、“食饼筒”、“乌烟筒”、“吹火筒”,基本上搜罗了仙居清末的常用词汇、俗对和谚语。
《尘饭涂羹》不单是一本方言俗语的作品,是研究古代仙居文化一部资料集。正如清代天台学者储传诰在《尘饭涂羹》序言中所说的,李芳春的其他著述虽“美不盛收咸外世华”,但“有关乡土而此尤备”。从《尘饭涂羹》中,我们可以窥见前人在饮食、衣着、居住、交通、劳作等方面的诸多细节。比如书中在饮食方面,对于肉食的分类就有“豬娘肉、小炒肉、豬頭肉、紅頭肉、野豬肉、肋條肉、火腿肉、夾心肉、扛轎肉、白切肉、湯封肉”等十多个词汇,函括了从食材、菜品到制作方法等方方面面;还有如在衣着方面,有“公子帽、困秋帽、番王帽、長皮帽、大氊帽、狗頭帽、煖耳帽、紅纓帽、馬桶帽、纓子帽、埔頭帽、柳條帽”等与帽子相关的名词十余个;在农耕劳作方面,又有“八月初一晴,麥灰弗用豎;八月初一雨,麥灰一箇亭”等气候谚语。这些都是研究仙居古代人日常生活的最基本资料。此外,在风物特产方面,如“王伯府柴胡當人參,廿四壠讀朗煙葉聞進京”;以及人生哲理方面,如“好人經弗得千人呪,好樹經弗得千斧頭”、“自兒自惜別人兒拳頭腳踢”,《尘饭涂羹》一书也都进行了搜集和汇总。总之,《尘饭涂羹》将是破解仙居历史文化密码的一把不可或缺的“钥匙”。